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牙拔除术中,由于上颌结节骨折引起之口腔上颌窦瘘很少见。由于其位置隐蔽,所以常规手术根本无法操作,作者应用上唇游离粘膜瓣移植,自上颌窦内修补由于上颌结节骨折所致之口腔上颌窦瘘取得成功,介绍于下。患者男,40岁,喝水时鼻腔溢水及口腔臭味半年就诊。患者半年前在当地拔除左上颌牙根,当时牙根上带一骨块,术后自觉鼻腔与口腔相通,喝水时自鼻腔溢水,曾多次复诊未能解决,近来自觉拔牙创内流出大量脓液,臭味极大,头痛。检查见B呈已拔除,上颌结节部位凹陷,用口镜检查可见一疾孔未愈,孔内有脓液流出,用钝头可探入上颌窦内,…  相似文献   

2.
应用颊脂垫瓣关闭口腔上颌窦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口腔上颌窦瘘常发生在上颌磨牙拔除术后。直径在 2mm以下的瘘孔常能自行关闭 ,而在 3mm以上的瘘孔或上颌窦及牙周区域有炎症时常难以关闭。关闭口腔上颌窦瘘以往采用颊侧或腭侧粘骨膜滑行瓣 ,但难以令人满意。本文应用颊脂垫瓣关闭口腔上颌窦瘘 ,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999~ 2 0 0 1年 ,共应用颊脂垫瓣治疗口腔上颌窦瘘1 6例 ,男性 1 0例 ,女性 6例 ,年龄 1 8~ 5 2岁 ,平均年龄2 8 6岁。 9例口腔上颌窦瘘发生在上颌第 1磨牙拔除术后 ,3例发生在上颌第 2磨牙拔除术后 ,另 4例发生于上颌骨囊肿根治术时穿破上颌…  相似文献   

3.
口腔上颌窦穿孔是牙拔除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会进一步发展至口腔上颌窦瘘和上颌窦炎等,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如何预防及处理上颌窦穿孔是口腔外科医生所关注的热点。本文就口腔上颌窦穿孔及上颌窦瘘的定义、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以及预防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口腔上颌窦瘘手术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上颌窦瘘的形成原因可能是上颌磨牙拔除术、颌面创伤、上颌窦炎、上颌囊肿或肿瘤手术。穿孔后口腔、上颌窦、鼻腔相互交通,造成患者饮食、发音等功能障碍。虽然可利用活动义齿暂时封闭瘘孔,但决定性的治疗依赖于手术。口腔上颌窦瘘手术修复的方法有多种,如颊侧黏骨膜瓣、腭黏骨膜瓣修复等。本文报道作者所在单位近10年来收治的17例患者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小牛脱细胞骨修复口腔上颌窦瘘的效果。方法 选择上颌骨囊肿摘除术或上颌磨牙拔除术后口腔与上颌窦相通的9例口腔上颌窦瘘患者(缺损大于5 mm×5 mm),采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小牛脱细胞骨进行同期植入修复缺损。结果 9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口腔上颌窦相通处黏膜均未见瘘道及分泌物,无鼻塞、流脓涕等上颌窦炎症相关症状,临床检查鼓气试验及CT检查均证实创口愈合。结论 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及小牛脱细胞骨修复口腔上颌窦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颊脂垫的三明治修复技术,对同期修补由拔除上颌牙齿造成的上颌窦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2014年09月到2021年05月收治的上颌阻生牙患者7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中位数43岁。完善锥形束CT等相关常规检查后,全麻下给予阻生牙拔除,且采用以颊脂垫为主的三明治技术对并发的上颌窦瘘行一期即刻修补,对术后疗效进行前瞻性评估。结果:共计右侧口腔上颌窦瘘5例,左侧口腔上颌窦瘘2例,均为拔牙时并发,行三明治修补术后,全数修复成功(100%)。术后未诉上颌窦炎、伤口感染裂开等不良情况,随访1个月、3个月记录术区愈合良好。结论:利用口腔黏膜邻近瓣转移,并联合颊脂垫及脱细胞真皮的三明治修复技术,对口腔上颌窦瘘的修补效果稳定,愈合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用基托封闭治疗口腔上颌窦瘘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510120)钟志海由于上颌磨牙与上颌窦的解剖关系,因拔牙取上颌断根、进行上颌骨或上颌窦手术时,方法不当会导致发生口腔上颌窦瘘。对这类患者,按传统的方法一般是采用手术治疗,而关闭口腔上颌窦瘘的手术...  相似文献   

8.
口腔上颌窦瘘为口腔科常见手术并发症,多发生于拔除上颌磨牙后。此病在欧、美各国较国内更为常见。现将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拔牙导致上颌窦瘘22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拔牙导致上颌窦瘘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 1994-2 0 0 2年间我科门诊拔牙导致上颌窦瘘病例 2 2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2例中 ,拔除上颌埋伏尖牙 4例 ,拔除上颌第一磨牙 8例 ,拔除上颌第二磨牙 4例 ,拔除上颌第三磨牙 5例 ,拔除上颌第二前磨牙 1例。术后即时发现者 2 0例 ,立即进行了保守治疗 ,其中 17例处理后瘘口 1周左右愈合 ,3例换药后行瓦合瓣修复。另外 2例于术后发现 ,1例换药后瘘口愈合 ,1例行瓦合瓣修复。保守治疗有效率 90 %。结论 :拔除上颌后牙及埋伏尖牙 ,均可能出现上颌窦瘘 ,正确及时的保守治疗多数可以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10.
应用带蒂颊脂垫关闭口腔上颌窦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上颌癌牙根尖与上颌寞在解剖上的密切关系,口腔上颌窦瘘(OAF)常发生在上颌磨牙拔除术后。直径2mm以下的OAF常能自行关闭,但直径在3mm以上的OAF或上颌窦及牙周区域有炎症时常难以自行关闭。关闭OAF的颊侧滑行瓣和腭瓣等方法有时难以令人满意。本文作者证实了颊脂垫(BFP)关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颊脂垫修复口腔上颌窦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颊脂垫修复15例上颌窦瘘,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中位数53岁;右侧口腔上颌窦瘘8例,左侧口腔上颌窦瘘7例;拔牙术后14例,颌骨囊肿刮治术后1例;即刻修复11例,延期修复4例.结果:15例患者中成功修复13例(87%),失败2例(13%),其中1例为术后1.5月伤口裂开,另1例为并发急性上颌窦炎致伤口裂开.术后1个月,颊脂垫表面完全黏膜化.结论:颊脂垫是方便可靠的修复口腔上颌窦瘘的方法,而且牙槽骨保存利于后期种植牙修复.  相似文献   

12.
上颌窦瘘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异常口腔-上颌窦交通,是口腔颌面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传统上对于上颌窦的修补为基于各种软组织瓣的转移修复,在修补上颌窦瘘的同时,缺少骨组织的同期修复。基于袋状可吸收生物膜技术,单纯利用生物医用材料,在不用自体骨的情况下可完成上颌窦瘘区域软、硬组织的同期修复与再生。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手术难度适中,临床效果可靠,易于推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医师和患者的青睐。但由于口腔医师临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为规范该技术临床操作标准、保障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在此提出上颌窦瘘软、硬组织同期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及操作规范,旨在为广大口腔医师在应用该项技术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上颌拔牙、囊肿摘除或上颌窦炎根治术后常在牙槽嵴或磨牙前庭区发生口腔上颌窦瘘,而关闭这种瘘口是很困难的。关闭口腔上颌窦瘘的手术方法很多,而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为了克服这些手术  相似文献   

14.
<正> 口腔-上颌窦瘘多系外伤、上颌窦炎症、拔牙及上颌窦手术不慎造成穿孔的后遗症,以拔牙时牙根或器械误入而引起的最常见。穿孔后由于口腔、上颌窦、鼻腔相互交通,造成患者饮食与发音的功能障碍。由于穿孔的范围、部位、术者的技术等诸多原因,传统修补法时有失败。作者采用颊脂垫修补口腔-上颌窦瘘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波  施萍 《口腔医学》2002,22(1):14-14
<正>我科遇到1例在外院拔除左上颌第三恒磨牙后引起左侧上颌窦瘘,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1岁,在校大学生。因拔牙后拔牙创疼痛不止1周来我科就诊。患者诉1周来拔牙创持续性疼痛,伴全身低热,口服“磺胺”数日症状不减,并且当刷牙和喝水时可从鼻腔中流出,而压住两侧鼻翼吹气可感到气流从口腔中出来。  相似文献   

16.
口腔上颌窦瘘修补4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各种原因引起的口腔上颌窦瘘的修补问题,一直是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对46例口腔上颌窦瘘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上颌窦内埋伏牙致口腔上颌窦瘘1例报告江苏省靖江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孙源东口腔上颌窦瘘多发生于拔牙及大型囊肿手术后。由上颌窦内埋伏牙致口腔上颌窦瘘较少见,最近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孙××,女,24岁,农民。住院号91-6391。右上后牙区反复流脓...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底的邻近关系,口腔上颌窦交通在拔除上颌后牙的过程中时有发生.为防止上颌窦瘘、上颌窦炎等一系列后续并发症的发生,及时修复口腔上颌窦交通口是十分必要的.上颌窦交通的修复方式包括自体组织移植修复和覆盖及填充材料修复.传统手术方法常以邻近组织瓣修复较大的口腔上颌窦交通,但这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伤害,而且各种组织瓣修复方法都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此外邻近组织瓣的选择需兼顾到上颌窦交通口的位置、大小及患者的口内情况等多个因素,现阶段暂未对邻近组织瓣的选择做出统一标准.自体骨移植修复上颌窦交通在封闭交通口的同时兼顾到骨缺损的修复,但自体骨的取材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损伤.近年,随着新兴覆盖及填充材料的研发及应用,口腔上颌窦交通传统修复方式的缺陷逐渐被弥补.以覆盖及填充材料修复上颌窦交通无需供体部位手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相关手术的时间和成本,落实了微创化的外科理念.修复交通口的同时也兼顾到了拔牙位点骨量的保存,为后期缺失牙修复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将对拔牙所致上颌窦交通的修复方式进行回顾,为临床上口腔上颌窦交通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照研究上颌第三磨牙缺失或拔除后上颌结节骨量的差异,探讨第三磨牙的发生以及拔除第三磨牙对上颌结节骨量的影响。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同一台西门子Orthophos3型牙科X线机拍摄口腔全景片,拍摄条件选择1.25倍恒定放大率模式。为排除生长发育因素,样本年龄均在18岁以上。选择上颌第三磨牙缺失病例21例,平均年龄26岁,上颌第三磨牙拔除2年以上病例18例,平均年龄28岁。测量上颌第二磨牙远中最突点与上颌结节后缘在上颌殆平面上的投影间距离作为上颌结节骨量。对比两组病例上颌结节骨量的不同。结果:上颌第三磨牙拔除组上颌结节骨量均值12.1mm,第三磨牙缺失组上颌结节骨量均值7.7mm,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上颌第三磨牙的发生对于上颌结节处牙槽骨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减数磨牙的矫治设计中,不必担心上颌第三磨牙拔除后上颌结节的改建吸收问题。即使是上颌第三磨牙先天缺失病例,上颌结节骨量与拔除前磨牙所提供的间隙相近,提示通过不拔牙矫治,可将全部牙齿向远中移动,解除前段牙弓问题,而有效保存28个牙齿。  相似文献   

20.
上颌前牙瘘管多位于上颌牙根邻近的唇侧或腭侧牙槽黏膜上,发生于鼻腔内的瘘道临床上极为罕见。笔者于2004年9月遇到1例左上中切牙根尖周炎致鼻腔黏膜瘘道的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女,41岁,因左上前牙疼痛伴左鼻腔肿物2月余来佛山市口腔医院口腔综合科就诊。患者述:30年前摔折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