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随着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普遍开展,各种并发症的报告亦日趋增多,其中吸人性肺炎是最具危险性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病人死亡.通过护理观察发现,导致吸入性肺炎的诸多因素中,喂养管的位置是最关键的因素.不同置管位置,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相差很大,故对不同置管位置与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总结了肠内营养时护理干预在预防和治疗吸人性肺炎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本文得到何文祥老师、徐波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特此致谢.) 相似文献
2.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营养治疗技术之一[1] .安全有效地实施肠内营养的前提是要选择一条合理的营养管放置途径.肠内营养置管途径及技术种类繁多.从置入导管管端的位置上来讲,可分为幽门前置管(胃内置管)和幽门后置管两大类,后者还可分为十二指肠内置管和空肠内置管;从采用的置管手段和方法上来讲可分为床边置管、引导下置管、内镜引导下置管及手术(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置管等方法[1-2] .本文结合新近文献及我们实施肠内营养的经验,就肠内营养的置管途径及选择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报道87例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吸入性肺炎的预见性护理。从入ICU后24 h开始进行肠内营养,给予正确的体位,使用血管活性药的患者采用平卧位,其余患者均采用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做好胃残余量的监测;选择管径较细、质软、刺激性小、患者耐受性好的鼻饲导管;通过声门下吸引气道导管,吸尽声门下方与气道导管气囊上的潴留物,及时倾倒冷凝水,每周更换呼吸机回路,若有污染随时更换,预防隐匿性误吸;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发生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密切观察,严密监护,重点做好误吸预防,结果仅有3例发生吸入性肺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经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经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的SAP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包括置管前心理护理,置管中密切观察和配合,以及置管后完善护理记录、预防管路脱出和堵塞、防止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带管时间平均13.6 d。发生留置管脱出空肠12例次。置管后腹痛8例、腹泻6例,均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无发生感染、肠穿孔的患者。6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65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97.7%。结论经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应用于S A P患者安全、有效。良好的护理不仅能够保证患者的营养支持,也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7.
8.
两种不同鼻饲管行肠内营养发生并发症的比较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应用复尔凯鼻肠营养管及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63例胃切除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复尔凯鼻肠营养管组38例和普通胃管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咽部不适、堵管、脱管)发生率。结果复尔凯鼻肠营养管咽部不适发生率低于胃管(P0.001);复尔凯鼻肠营养管2例出现缝线断裂,用胶布固定的6例出现滑动,胃管7例出现滑动,两组用胶布固定的滑脱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堵管或不畅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应用复尔凯鼻肠营养管与胃管是安全有效的。复尔凯鼻肠营养管咽部不适及滑动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空肠置管与鼻胃置管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1日~2018年5月31日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99例,根据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分为空肠组50例和胃管组49例,空肠组给予空肠置管肠内营养支持,胃管组给予经口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两组基础治疗方法一致,肠内营养支持时间为14 d,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第7、14天,空肠组营养不足发生率低于胃管组(P0.05);空肠组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胃管组(P0.01);营养支持后,胃管组上臂围(AMC)与三头肌部皮褶厚度(TSF)低于营养支持前和空肠组(P0.05);营养支持后,空肠组吞咽障碍分级优于胃管组(P0.05),两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高于营养支持前(P0.01),且空肠组高于胃管组(P0.05),空肠组血清肌酐(SCr)水平高于营养支持前(P0.05)。结论:与鼻胃置管比较,经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患者营养不足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及吞咽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术后胃轻瘫肠内营养及镜下置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与静脉营养对胃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及探讨胃镜下放置营养管的方法。方法17例胃轻瘫患者,6例行全静脉营养,11例胃镜下置管行肠内营养。其中5例7次放置鼻空肠营养管,8例用鼻胆管经胃镜活检孔道放置代替鼻空肠管。结果11例EN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15±0.95)d,较6例全静脉营养(26±2.65)d,明显缩短,t检验P<0.001。两种置管方法操作时间鼻空肠管(49.0±7.0)min和“鼻胆管”(5.5±1.2)min,两者比较t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瘫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比静脉营养能明显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病人术后康复极为有利。内镜下放置鼻胆管代替鼻空肠管能明显缩短放置时间,且操作容易,成功率高,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1.
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引起返流误吸风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之间返流误吸风险的差异.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前后对照实验.选择气管插管(双腔可冲洗)并机械通气患者30例,采用两种输注方式,持续泵入输注(14 h、20 h)和间歇泵入输注(输注90 min暂停150 min,5次/d),采集咽喉部及气管插管气囊上分泌物,检测胃蛋白酶含量来判断返流误吸风险,同时抽取胃残余量.结果 持续输注14h比持续输注20 h、间歇泵入输注其咽喉部、气囊上胃蛋白酶浓度高.持续输注20 h与间歇输注胃蛋白酶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胃残余量与返流误吸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间歇泵入输注方式较持续输注(20 h)没有增加返流误吸风险,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时可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胃管因素对机械通气患儿误吸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并进行肠内营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收集患儿599例次样本,通过测定患儿支气管分泌物中胃蛋白酶含量判断误吸发生情况,同时收集鼻胃管相关因素,分析鼻胃管因素对误吸的作用。结果鼻胃管直径以8 Fr为主(64.77%),96.49%的患儿采用间断注射器重力输注,鼻胃管置入深度15~40(30.05±6.75)cm,鼻饲液量中位数为100 ml;15.86%的患儿出现了胃潴留。胃管置入深度、鼻饲液种类、鼻饲液量、鼻饲方式及胃残留量对误吸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鼻胃管是机械通气患儿进行肠内营养的主要途径,喂养时应保证患儿鼻胃管的置入深度,根据患儿病情需要选择适宜的营养液,匀速低速喂养,严密监测胃残留量,以降低误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14.
脑卒中病人不同时间留置鼻胃管预防误吸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病人由于神经肌肉损伤、意识不清等原因而出现吞咽反射迟钝或丧失,吞咽障碍的发生率25%~4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脑卒中伴意识或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为加强营养、胃肠道给药、胃肠减压,一般3d后才留置鼻胃管,但因误吸发生而延长留置鼻胃管的时间。我科于2004年4月-2004年12月采取早期留置鼻胃管以防止误吸,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两种不同时间留置鼻胃管的临床效果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吸痰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用于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但反复插入吸痰管,易损伤气道黏膜,造成肺部感染,还可引起循环紊乱和颅内压增高。2002年5月-2004年12月,护理人员对住院的22例昏迷病人行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吸痰,有效清除了痰液,减轻了病人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