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的处理经验和教训。方法15例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11例采取动-静脉吻合和血管桥接术治疗,3例毁损较重或肌肉缺血坏死行一期截肢术,1例保守治疗。结果动-静脉吻合和桥接术11例中血管再通肢体成活10例,1例术后36h栓塞,保守治疗无效而行二期截肢,3例一期截肢,保守溶栓治疗成功1例。15例中4例截肢。结论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腘A损伤早期诊断及处理是关键。截肢要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
膝部损伤合并腘动脉损伤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  王海洋  张卫兵 《淮海医药》2008,26(4):296-297
目的探讨膝部损伤伴有胭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膝部损伤伴有胭动脉损伤的病例采用小腿筋膜室切开、血管端端吻合、大隐静脉移植,一期重建血液循环、骨折固定。3例无法修复的重度毁损者予以截肢。结果其中15例小腿及足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恢复;3例小腿肌肉轻度萎缩伴跛行;1例小腿跛行明显,踝关节功能较差。3例由于术后各种原因截肢。结论对膝部损伤伴有胭动脉损伤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及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四肢血管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血管损伤伴肢体骨折、骨折脱位或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与疗效。结果 一期截肢8例,二期截肢2例;功能评定优21例(54%),可14例(36%),差4例(10%)。结论 及时诊断,尽早手术,积极重建血循环是保证肢体功能恢复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四肢骨折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约占所有骨折的0.4%。此类损伤创伤严重,病情复杂,当肢体出现明显的血供障碍体征时,常常已失去重建血循环的时机,严重时有可能截肢乃危及生命。如能早期诊断,及时妥善处理,则可使受伤肢体获得挽救。自1999~2005年我科收治四肢骨折、脱位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共87例,其中闭合性胫腓骨骨折伴主要血管神经损伤2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骨折的四肢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2007年共诊治的83例合并骨折四肢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直接动脉修补,动脉结扎、端端吻合、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骨折采用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5年,肢体存活74例,其中66例功能恢复,骨折愈合67例,不愈合7例;截肢9例(10.8%)。结论早期诊断、及时修复损伤的血管,骨折有效的固定及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是提高成功率,降低截肢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四肢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召云  陈武 《安徽医药》2008,12(9):848-849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疗效。方法对70例四肢血管损伤采用动脉、静脉修补;动脉、静脉直接吻合;动脉缺损静脉移植的方法治疗。结果70例修复血管后,69例再通,1例因诊断治疗不及时肢体严重肿胀坏死而截肢。结论四肢血管损伤诊断治疗要及时,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胫腓骨开放骨折合并动脉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合并血管损伤胫腓骨开放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86例(均为单侧肢体)胫腓骨开放骨折合并动脉损伤(Gustilo Ⅲc型)的患者,其中胫前动脉损伤64例,胫后动脉损伤8例,两动脉同时损伤14例。结果 86例全部行急诊清创,血管探查和(或)修补。31例急诊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其中18例术后感染,6例因肢端坏死而截肢;42例行石膏外固定,其中5例术后感染,1例因肢端坏死而截肢;5例行跟骨牵引;8例行外固定架治疗。结论 合并动脉损伤的胫腓骨开放骨折,早期彻底清创至关重要。血管损伤应急诊予以修复,骨折不宜一律内固定。可利用的软组织无张力地覆盖骨、肌腱及血管,残余创面留待Ⅱ期闭合。  相似文献   

8.
胡云渊  毛玮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905-1906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的诊断和分析。方法对9例肱骨干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结果1例患者因软组织挫伤严重,术后肢体肿胀明显,血栓形成而截肢。2例因就诊时间较晚,肌肉部分缺血挛缩,功能较差。其余6例因诊断治疗及时,术后功能满意。结论对肱骨干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张健民  张乐  廖忠林 《江西医药》2012,47(9):789-791
目的 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5例四肢血管损伤的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25例中,肢体成活21例,截肢4例,死亡1例.结论 四肢血管损伤重建应在6-8h内完成.必要时先吻合血管,再处理骨折,预防肾衰,以最大程度的保存患者的肢体及功能.  相似文献   

10.
肖湘  张铁良 《天津医药》1999,27(9):560-561
下肢血管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肢体创伤,主要由于高能量创伤所致,患者往往伴发休克,严重者会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文献报道中作者多关注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很少注意血管损伤部位骨折的处理问题。笔者回顾分析24例合并下肢大血管损伤的骨折处理及结果,评价骨折治疗方法与骨折愈合以及血管成功修复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我院1987~1995年共治疗48例下肢大血管损伤的患者,其中24例伴有血管损伤部位的骨折。患者男23例,女1例,年龄19~73岁,平均31岁。开放性损伤8例,闭合性损伤16例。受伤原因:交通意外伤14例,挤压伤4例,机器或缆绳绞伤4例,坠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外伤性截肢的原因。方法:对35例因下肢外伤行截肢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因创伤严重而截肢,5例外伤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而截肢,1例下肢骨折伴动脉血管损伤而截肢,4例清创后大面积感染而截肢。结论:充分认识并发症并规范治疗能有效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12.
四肢血管损伤多为严重创伤、直接锐器伤,常合并出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威胁生命,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和缺血坏死.术后的早期护理非常重要,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环,应引起高度的重视.1临床资料我院近年来共收治38例四肢血管损伤患者,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最大30岁,最小7岁,平均28.5岁,共计45条血管,其中动脉29条,静脉16条;骨折端挫裂39条,锐器刺伤6条.合并出血性休克18例,创伤性休克4例,结果无1例死亡,截肢1例,肢体血液循环良好.  相似文献   

13.
闭合性腘动脉损伤2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闭合性腘动脉损伤主要由膝部骨折、脱位引起,因血管损伤类型复杂及侧支循环建立等情况使其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如不高度警惕,容易漏诊,延误治疗,可发生严重且处理较为困难的肢体后遗症,导致截肢率升高.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附近骨折脱位伴血管损伤是临床骨科严重损伤 ,如果处理不当 ,会导致截肢 ,甚至危及生命。我院 1989年 8月至 2 0 0 1年 9月收治血管损伤 16例 (共 17例肢体 ,其中 1例为双侧 )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3例 ,女 3例。年龄最大者42岁 ,最小 18岁 ,平均 2 5岁。损伤类型 :交通伤 12例 ,压砸伤 3例 ,锐器伤 1例。开放性损伤 6例 ,闭合性损伤 10例。动脉损伤同时伴静脉损伤 3例 ,动脉完全断裂 2例 ,挫伤栓塞 14例。合并胫腓骨上段骨折 10例 ,股骨髁粉碎骨折 3例 ,膝关节脱位 2例 ,无骨折脱位者…  相似文献   

15.
闭合性腘动脉损伤主要由膝部骨折、脱位引起,因血管损伤类型复杂及侧支循环建立等情况使其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如不高度警惕,容易漏诊,延误治疗,可发生严重且处理较为困难的肢体后遗症,导致截肢率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合并血管损伤的四肢骨干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7例合并血管损伤的四肢骨干骨折患者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其中,肱骨骨折并肱动脉损伤3例,股骨骨折并股(腘)动脉损伤5例,胫腓骨骨折合并腘(胫前、后)动脉损伤9例。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4例。休克患者3例。直接吻合6例,取静脉进行血管移植11例。结果术后随访11~19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除1例最终截肢外,其余肢体全部成活。1例患者发生大出血,术中探查为其他血管断端出血,行结扎处理。10例患者在减张口内见肌肉组织坏死。1例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过透析治疗,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肢体得以保留,但肌肉组织发生坏死,患肢功能较差。本组未发生足下垂。5~9个月16例骨折均愈合。结论外固定架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四肢骨折并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四肢骨折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40例四肢骨折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病例均在治疗时经查体及多普勒超声仪器明确诊断,手术方法分为血管吻合、自体静脉移植和纯修复,手术后进行显微外科方法的监测治疗。结果治愈患者39例,截肢患者1例。结论严密观察患者四肢骨折时合并主干血管损伤造成的缺血现象,并综合的分析观察临床表现,对血管损伤的初期诊断非常重要,降低了截肢率,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肢体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本组45例,男34例,女11例;年龄19~63岁。修复动脉损伤采用端端吻合30例,大隐静脉移植14例,切开取栓1例。结果截肢5例(11.1%),肢体存活40例(88.9%),其中17例(37.8%)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或运动障碍。结论手术不及时和伴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及感染程度是截肢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何家雄  高峻青  王朝辉  曾颖 《河北医药》2012,34(10):1478-1480
目的 通过对腘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处理的分析,防止漏诊或误诊,减少病残率.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0年7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腘动脉损伤患者83例,其中血管修补34例,端对端吻合8例,小隐静脉移植25例,人工血管移植7例,切开取栓3例,截肢6例,截肢率为7.2%.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3~10个月,平均5个月,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缺血挛缩表现11例(13.2%),感觉部分恢复,肌力3~4级14例(16.9%),其余患肢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迟发截肢者.结论 腘动脉损伤的诊断不难,治疗方法 多样,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早期修复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20.
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与其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1975-1997年间我科共处理四肢主要血管损伤56例。血管处理方法:直接吻合25例,血管修补5例,自体静脉移植21例,单纯血栓取出1例,血管结扎1例。未行血管处理早期死亡2例,早期截肢1例。结果肢体成活且无功能障碍40例,肢体成活后遗功能障碍8例,截肢6例.下肢股动脉以上的大血管开放性损伤急性大失血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尽早重建伤肢血循环,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技术及必要的筋膜切开减压是保证肢体成活及功能恢复的决定性措施。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与疗效分析@刘德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