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体内动静脉瘘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因此保护好动静脉内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直接影响到患者长期存活和透析效果的重要因素。我院自1998~2000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动静脉造瘘30例,全部采用动静脉端侧吻合术,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5~60岁。手术方式:前臂头静脉与桡动脉作端侧吻合15例,贵要静脉与桡动脉作端侧吻合3例,贵要静脉与肽动脉作端侧吻合2例,瘘口在4~6 mm之间。全部内瘘通畅,血液量达到 150~250 ml/m…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静脉(A-V)内瘘手术方式对内瘘血流量及使用寿命的影响。方法62例尿毒症患者均施行A-V内瘘手术,其中49例行桡动脉和头静脉端一端吻合,13例行桡动脉和头静脉端一侧吻合,吻合口均采用间断缝合法。结果内瘘成熟后,测内瘘吻合口内径均在3.5~5.0mm,瘘口平均分流量在440~660ml/min。49例端.端吻合内痿中有3例仅使用2年即失去功能,13例端.侧吻合内瘘使用至今无一例失去功能。结论端一侧吻合内瘘使用寿命较长,且吻合口内径在3.5~5.0mm较为合适,瘘口平均分流量可达440~660ml/min,既能保证透析血流量,又能避免心衰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因"尿毒症",于13年前给予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半月后行左侧前臂桡动脉与头静脉端端吻合内瘘成形术,术中顺利,术后血管闻及震颤,12天后拆线,刀口愈合良好.术后10周患者内瘘成熟良好,第1次开始距瘘口8厘米行内瘘血管离心穿刺,血流量足够,其后13年间在距瘘口8~10cm的范围内反复轮回穿刺.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头静脉与尺动脉吻合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桡骨茎突平面为起始点,分离头静脉。紧贴真皮下制备皮下隧道,将头静脉通过皮下隧道转位于前臂掌侧,应用两定点连续缝合法与尺动脉作端端吻合4例,端侧吻合12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平均15个月,血管瘘口均通畅,头静脉充盈佳,显露好,易穿刺,满足透析需要。结论:头静脉与尺动脉吻合内瘘术是有效的造瘘方法,是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尤其适用于桡动脉无法使用病例。  相似文献   

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情况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使用情况以及内瘘失功常见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采集436例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分别为非惯用手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侧侧吻合,结扎远心端头静脉,形成改良端侧吻合,少数为惯用手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侧侧吻合,观察内瘘一般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内瘘手术时间,开始使用时间,内瘘失功时间,目前内瘘使用情况.结果 436例患者完成统计,其中男性245例,女性191例,内瘘失功76例,138例患者肾移植术后自然堵塞.结论 自体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是内瘘血栓形成和内瘘狭窄,糖尿病、低血压、高超滤量是易患因素,正确的穿刺和透析结束后绑带绑扎时间和方法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梯形对称二等分叶小血管吻合法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梯形对称二等分叶小血管吻合法施行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门诊采用梯形对称二等分叶法吻合头静脉桡动脉形成内瘘44例. 结果术后44例中42例内瘘通畅良好,1例因术后血管危象而失败行二次手术后内瘘通畅,1例因血流量不足放弃使用,42例使用良好.动静脉内瘘使用3~28个月,最多已穿刺达200余次,内瘘使用仍良好.结论采用梯形对称二等分叶法吻合头静脉桡动脉建立内瘘术,操作简便,吻合速度快,成功率高,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用球囊扩张小口径头静脉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用于血液透析的有效通畅率。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67例尿毒症患者初次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根据术前彩超测量患者头静脉直径将40例头静脉直径〈2.5mm患者分入研究组,27例头静脉直径〉2.5mm患者分入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用Fogarty球囊扩张头静脉,使其直径〉2.5mm后行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术,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内瘘手术。术后观察内瘘通畅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7例患者随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58例开始应用内瘘进行血透。9例内瘘术失败。其中研究组5例,对照组4例。12个月的初次、累积通畅率研究组分别为64%和72%,对照组分别为60%和76%。结论:用球囊扩张小口径头静脉至其直径〉2.5mm后和桡动脉行端端吻合可得到有效的血液透析通路,其远期通畅率尚需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机械扩张小口径头静脉后建立自体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成形术的通畅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5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血液透析行首次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成形术患者,根据手术中头静脉内径的测量,将30例头静脉内径≥2.5lnnl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4例头静脉内径〈2.5删‰应用液化扩张或3FForgarty球囊等机械扩张头静脉内径〉2.5mill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术后观察内瘘通畅情况及透析时血流量。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5例内瘘失败,实验组3例,对照组2例。术后3周后应用内瘘进行透析,49例患者随访6个月。6个月后通畅率对照组,实验组分别96%,88%。结论机械扩张小口径头静脉使其直径≥2.5衄后,再行内瘘成形术,可得到有效的血液透析通路。  相似文献   

9.
动-静脉内瘘又称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是通过外科手术将桡动脉与头静脉直接吻合形成二股血流,一股在吻合处的近心端,另一股在吻合处的远心端,这样动脉中的高压力血流就转向阻力较小的静脉血管,使得吻合的静脉动脉化而慢慢膨大鼓起,形成皮下动-静脉内瘘[1],透析前穿刺内瘘血管,将动脉血引入透析器,然后从静脉端回流入体内.现对本院103例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内瘘对透析效果和患长期生存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内瘘手术方法大多是上肢前臂腕纹上桡动脉头静脉吻合术,实践中该术式时有因增加回心血量,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本采用鼻咽窝桡动脉远心端与头静脉近心端端端吻合能有效地控制吻合口血流量,既不诱导高输出性心力衰竭,又不增加远期内瘘并发症,且能满足常规血液透析的血流量要求。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晚期尿毒症维持患者生命的最有效的方法。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时最常用的血管通路,是提高血透质量,改善临床症状的关键。AVF是指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在皮下吻合建立的一条血管通道,术后静脉逐渐动脉化,可以满足血液透析中需要的足够的血流量。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主要的通路是桡动脉-头静脉吻合内瘘。  相似文献   

12.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临床资料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中男65例, 女33例,年龄20~65岁,每周透析4~12小时,血流量200~250ml/min.血内瘘使用1~2年71例,2~4年22例,4年以上者5例.其中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2例,取栓后应用良好.闭塞者3例,重新手术2例,改用其他血管通路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左腕部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方法 记录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自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不同血管通路的选择概况,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使用和长期导管插管手术患者原发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血液透析患者共1102例.其中新入血液透析患者667例(60.5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35例(39.47%),94.94%患者每周透析3次.667 例新入透析患者分别选择临时导管81.26%、长期导管4.20%、AVF14.54%.435例维持透析患者分别选择临时导管1.84%、长期导管13.56%、AVF83.91%、人造血管0.69%.中心共施行AVF手术504例次、长期导管74例次和临时导管301例次:AVF手术中71.83%患者首选左前臂;选择右颈内静脉在长期导管和临时导管中分别为48.65%和87.04%.内瘘选择吻合血管依次为桡动脉-头静脉75.40%,肱动脉- 正中静脉16.87%,肱动脉-贵要静脉2.98%,桡动脉-贵要静脉2.38%,肱动脉-头静脉2.38%.瘘管吻合方式主要为端端吻合52.60%,端侧吻合36.44%,侧侧吻合10.96%.收治患者AVF发生并发症 173例,占总透析人数的15.7%,血栓125例占并发症总例数72.25%,其余依次为缺血14.45%,狭窄 8.67%,肿胀手4.62%.长期导管年平均感染率为0.07次/1000导管日.结论 新入透析患者中选择临时导管比例较大,说明国内患者大多数仍然不能提前准备瘘管.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则绝大多数选择AVF,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 ethylene,PTFE)人造血管相对偏少,留置长期导管后许多患者由于方便性不愿进一步手术.减少内瘘并发症依然是临床工作者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在自体动-静脉内瘘重建中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2004-2009年36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治疗临床资料. 结果 36例患者均施行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成功率100%.其中有3例术中吻合后开放血管不能触及震颤,立即拆除吻合口缝线,见吻合口处血栓形成,清除血栓后再吻合,血流通畅,有6例术后出现手背肿胀,数天后肿胀自行消失. 结论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所建立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过程简便,成功率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视下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3例尿毒症患者行直视下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成形术,注重手术技巧。结果:263例手术患者中,260例一次性手术成功,总有效率为98.9%。结论:直视下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成形术操作简单、切口小、手术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两种手术方式建立A-V内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动静脉内瘘(AVF)在使用过程中血流量的差异,探寻适宜于肾衰竭患者较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血液透析患者以不同手术方式形成的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大小.结果43例端侧吻合并加用钛环固定的患者造瘘后1个月时内瘘血流量在(592±116)ml/min.其内瘘的血流量调节在较理想的范围内,透析间期均无心力衰竭发作而透析时血流量可达到300mL/min.结论用丝线缝合将桡动脉与头静脉行侧-端吻合并加用3.0mm钛环固定吻合口大小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动静脉内瘘(AVF)的最佳手术方式.既不诱导高心输出性心力衰竭的发生,而透析时血流量又可达到所需要的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尿毒症患者疑难动静脉内瘘建立的手术方式及手术经验。方法对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别头静脉与尺动脉、贵要静脉与桡动脉的端端吻合手术、大隐静脉移植、桡动脉皮下化手术。结果 1次性吻合成功80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自身静脉转接与动脉行端端吻合的方法为为1种新型的手术方式,特别适用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在前臂静脉条件较差的患者,则可选择大隐静脉移植与动脉、静脉行吻合术。在上肢静脉均较差的患者,则可选用桡动脉皮下化的处理建立内瘘。  相似文献   

18.
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74岁。患者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200/95mmHg,未系统治疗。2003年5月4日因心力衰竭、心绞痛、高血压住我院心内科。检查发现肾功能异常,BUN31.53mmol/L、CRE706mmol/L、CO2CP14mmol/L,血气分析:pH7.171、HCO37.1mmol/L、Hb46g/L。超声波检查:双肾缩小。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肾性贫血、代谢性酸中毒。于2003年5月7日行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2003年5月10日行左前臂A-V吻合术(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术后4周开始穿刺自体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次,肝素钠全身肝素化抗凝,血流量250~3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术前超声检查对行自体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患者术后内瘘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自体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的57例尿毒症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其中30例行术前血管超声检查(超声组)评估桡动脉和头静脉造瘘血管条件;27例仅行物理检查(对照组).术后1-6个月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方法进行评估,主要观察血管走行、内径及血流通畅情况,比较两组内瘘术后成功率.结果超声组内瘘术后成功率83.3%,对照组内瘘术后成功率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超声检查不仅能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状况进行评价,且能对术前桡动脉和头静脉等造瘘血管条件进行详细评估,以确立内瘘手术适应证和最佳手术部位,减少手术的盲目性,降低内瘘术后失败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彩超在较为难建立的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总结41例临床认为建立动静脉造瘘较为困难的血液透析患者,超声在选择适宜的吻合动脉、静脉,确定吻合部位,造瘘术后评价动静脉内瘘血流情况与内瘘并发症中的作用.结果 受检者桡动脉几乎能满足手术需求,以静脉直径≥2.0 mm、动脉直径≥1.6 mm为符合做内瘘的标准.结论 彩超在建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对术前血管的选择、吻合口部位的确定以及造瘘术后评价动静脉内瘘血流情况,分析内瘘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