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的特点,提高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救治能力。方法比较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院前急救与自行送院的治愈率、致残率及病死率。结果经院前急救病死率、致残率明显降低,治愈率大大提高。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以降低急性脑血管意外病死率和致残率,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教育和加强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袁萍 《中外医疗》2012,31(6):158-15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救护能力。方法比较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院前急救与自行送院的治愈率、致残率及病死率。结果经院前急救病死率、致残率明显降低,治愈率大大提高。结论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和加强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对提高脑血管意外的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院前急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急诊科院前急救护士50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总结院前急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风险。结果院前急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风险主要包括了出诊不及时、病情风险评估失误、护患沟通不良以及转送途中的风险等多个方面。结论全面掌握院前急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风险,制定针对性护理和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急性疾病。结论:院前及时实施快速、有效的现场救护,快速、安全转运与加强途中监护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是院内后续抢救及治疗至关重要的一步,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郑天骑 《四川医学》2009,30(11):1777-1778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5年1月~2008年7月经院前急救处置后收入院的18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措施处置不当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处置非不当组(P〈0.05),而院前急救处置不当组治愈率也明显低于院前处置非不当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应积极实施以生命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的院前救护。快速、有效、恰当、全面、及时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提高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治愈率及降低其病死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模式对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诊的10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给予了院前急救措施,并归入院前急救组;36例患者自行来院就诊,未给予院前急救措施,归入自行就诊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急救时间、治疗的有效率以及病死率。结果院前急救组患者平均急救时间、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12.4±6.4)min、96.6%、1.7%,自行就诊组则为(43.2±14.3)min、83.3%、8.3%。院前急救组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自行就诊组(P<0.05),且平均急救时间、病死率显著低于自行就诊组(P<0.05)。结论采用坐位、速尿、氨茶碱、西地兰等院前急救措施对于降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谢谊春 《吉林医学》2011,(20):4234-423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1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安全的搬运、转运技术,能有效降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对脑血管意外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救护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院前急救组112例,自行就诊患者为对照组124例,比较两组有效救治时间、治疗效果和病死率。结果:甲组(院前急救组)从发病到救治的时间显著早于乙组(对照组),甲组治疗1 h后有效率优于乙组,甲组24 h内病死率明显低于乙组。结论:院前急救可较早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阻止病情继续恶化,并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吴永春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460-3461
目的: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实施院前急救的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急救组,同时选取同时段自行来院或家属陪同来院就诊而未进行院前急救的30例心脑血管患者作为未急救组,比较2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结果急救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0%和4.0%,未急救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3.3%和26.7%,急救组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未急救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脑管类疾病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可显著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院前护理配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救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其中院前急救组( A组)45例,以自行来院就诊患者为对照组( B组)47例。结果: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从发病到急救护理的时间明显缩短( P 〈0.05),治疗1 h有效率明显提高( P 〈0.05),1周内的再出血率降低( P 〈0.05)。结论:院前急救的护理配合可较早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出血症状,阻止病情变化,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积累经验,并为完善脑血管患者院前急救方式的研究提供有效依据,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院前急救的意识。方法将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接收的、确诊为脑血管意外患者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观察组(n=36),由医院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措施;B组为对照组(n=20),由患者家属自行进行院前急救。比较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比较2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死亡率,2组比较,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A组患者中出现神经功能障碍4例;呼吸道阻塞1例;脑疝2例;死亡2例。B组患者分别为5例;2例;2例;4例。2组比较,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治疗,院前急救治疗确切有效,并且能够显著地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了手术治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统计并比较同一时期实施院前急救(急救组)和自行来院就诊(对照组)急性心肌梗塞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院前急救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塞,有利于迅速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MEWS评分对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对院前急救中明确诊断为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以收入院后90 d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MEWS评分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下面积计算,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 死亡组MEWS评分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判断院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4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56.25% ,特异度为87.24% ,准确度为83.63% ,约登指数为0.4349。结论 MEWS评分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及死亡的预测具有中等的分辨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此评分方法为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适用于院前脑血管意外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对院前急救中明确诊断为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以收入院后90 d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MEWS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下面积计算,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 死亡组MEWS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判断院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4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为56.25%,特异度为87.24%,准确度为83.63%,约登指数为0.434 9.结论 MEWS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及死亡的预测具有中等的分辨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此评分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适用于院前脑血管意外患者.  相似文献   

15.
院前急救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病情稳定、死亡率的影响。方法以进行现场急救护理者为观察组;未进行现场急救护理直接送到医院救治者为对照组。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发现经现场初步救治护理,其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能使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得到及时、迅速、有效的救治,提高了病情稳定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院前急救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160例,在患者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患者。其中对对照组中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采取常规病情评估急救处理,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取现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指导急救处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死亡的患者占18.75%,而观察组中死亡的患者占8.75%,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死亡率更低,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相关治疗时,采取系统性院前急救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人性化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意外是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临床上在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上,若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特别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将对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护理先进的理念应逐渐渗透到护理行业的实践中去,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对患者的整体认识,护理工作不仅要求对患者单纯的疾病护理,而且要求对患者进行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全面的护理[1]。为此,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在护理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过程中,通过执行医嘱、向家属介绍病情、询问病情收集患者资料,制定相应健康教育,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因此在护理程序上应针对以上要求采取相应措施。1病情的护理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往往发病比较急骤,病情凶险,不仅血压极度升高,而且患者出现脑血管意外的这种合并症病情较为复杂,为此,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基础护理。1.1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休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并且持续低流量吸氧,防褥疮,防坠床等。1.2脑血管意外的观察及护理脑出血急性期绝对卧床;头部抬高并敷冰袋保持局部低温,降低脑的基础代谢率;发现有颅内高压、脑梗...  相似文献   

18.
吴世英 《中外医疗》2009,28(34):136-136
目的探讨能够较好地适用于当前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程序与方法。方法以184例采用"三步病情评估护理法"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276例实施常规护理程序与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从呼救到接受专科治疗的时间、患者的病死率及痊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从呼救到接受专科治疗的时间为(45.4±30.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9.6±43.2)min;病死率为1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9%;痊愈率为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7%。结论"三步病情评估护理法"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可有效缩短脑卒中患者整体急救时间及改善预后效果,是一个值得推广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急诊科收治的174例重度颅脑损伤病员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参与院前急救的118例与同期自行就诊的56例。结果:参与院前急救的118例与同期自行就诊的56例病人,在入院时的病情及预后方面相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直接影响其预后和病人的生存率,加强院前急救,做好宣传教育,普及公民院前急救知识是减少颅脑损伤病员的发生和成功救治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院前急救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的MEWS现场评分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结果院前急救患者中病死率小于5%的均是MEWS评分较低的0~3分分值组的患者,占81.67%,其中在重症监护病房抢救治疗的占0.79%,病死率为1.59%。而病死率大于5%的4~13分的分值组患者占18.32%,收住重症监护病房抢救治疗的占36.59%,病死率为31.81%,两组患者在反映病情轻重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百分比及病死率方面相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MEWS评分≥4分是区分病情危重度和收住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及预测病人死亡危险的分界值。结论 MEWS评分是院前急救患者即时病情评估的较好方法和工具,能对院前急救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分类,对患者潜在的死亡危险有一定预测价值,是院前急救快捷、客观、实用的病情评估方法和模式,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