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心脏疾病是对所有由于心肌供血供氧障碍而产生的心脏病症的总称,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及其它心脏疾病引发的心肌缺血。这些疾病共同特点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肌血供发生障碍或心肌需氧增加超过了冠脉供血能力,从而使心肌发生缺血甚至坏死,严重损害心脏功能。尽管现有的内外科治疗手段可以改善冠脉血供,挽救缺血心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 (MSC)研究其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过程和心肌细胞特征表达情况。方法 抽取雄性SD大鼠骨髓 ,经分离培养和传代 ,获得较纯的MSC ,体外连续传至第 8代 ,以去甲基化药物 - 5 -氮杂胞苷进行体外诱导 ,相差显微镜连续 8周观察其形态变化 ,通过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丹酚酸B(SalvianolicacidB)诱导其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可能。犤方法犦取大鼠股骨及胫骨干骨髓基质细胞(MSCs)培养,保留贴壁细胞进行传代;免疫细胞化学行肌动蛋白抗原、肌钙蛋白T抗原染色;观察丹酚酸B对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犤结果犦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形态上呈贴壁集落生长,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丹酚酸B加入5-氮胞苷诱导组后细胞死亡较少,长方形、多角形细胞明显增多。犤结论犦丹酚酸B能够促进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全球性人类第一死亡原因,其防治是一大问题。细胞移植是一种很有希望的生物疗法,它通过外源性细胞的植入,重塑心肌结构,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和室壁顺应性,促血管再生,建立有效冠脉侧枝循环,提高心脏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徐文强 《医学综述》2012,18(5):648-650
基因芯片是一项应用杂交测序原理,用于基因差异表达分析、DNA再测序与分子诊断、微生物鉴定及检测等的新技术。目前其在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向软骨细胞、骨细胞、神经细胞及心肌细胞等的分化研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利用BMSCs分化前后基因表达差异谱,对分化过程中的生物因子、分化靶点及分化机制得以进一步了解。中药基因组学的研究平台也日趋成熟,使得中药基础研究在基因水平得到突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诱导其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方法]取大鼠股骨及胫骨干骨髓基质细胞(MSCs)培养,保留贴壁细胞进行传代;免疫细胞化学行肌动蛋白抗原、肌钙蛋白T抗原染色;观察丹酚酸B对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形态上呈贴壁集落生长,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丹酚酸B加入5-氮胞苷诱导组后细胞死亡较少,长方形、多角形细胞明显增多.[结论]丹酚酸B能够促进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体外诱导研究骨髓基质细胞 (MSC)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和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的表达。方法 抽取雄性SD大鼠骨髓 ,进行体外培养和连续传代 ,获得较纯的MSC。采用第 8代的MSC ,以去甲基化药物 5 氮杂胞苷进行体外诱导 ,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 ,通过流式细胞仪 (FACS)分析细胞形态比例 ,以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心肌特征性蛋白Desmin和肌钙蛋白T(cTnT)表达 ,并通过RT PCR鉴定心肌特异因子基因的表达。结果 诱导前MSC多呈扁平多突起形态 ,诱导后形态发生变化 ,10d细胞呈长梭形 ,2 0d后细胞之间形成连接 ,排列方向渐趋一致 ,1月时出现肌管样结构。FACS检测发现诱导后MSC形态构成发生变化 ,以形态较小细胞为主。免疫组化检测Desmin阳性比例近 35 % ,有cTnT免疫荧光阳性细胞出现 ,约占 10 %。RT PCR显示诱导后MSC后有GATA 4、ANP和a MHC基因表达。结论 成体中的MSC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以表现心肌样特征 ,是临床心肌细胞成形术理想的移植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及向心肌样细胞转化的条件。方法 取成年大鼠胫骨干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培养,保留附壁细胞传代,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诱导剂5-氮胞苷条件下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结果 在形态上,大鼠骨基质细胞贴壁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5-氮胞苷诱导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心肌样细胞,在诱导后4周转化率接近30%。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能够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是自体心肌细胞一种良好的供体来源。  相似文献   

10.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中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以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诱导分化,抽提细胞mRNA并逆转录成cDNA探针,用含有1176个基因片段的cDNA芯片检测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经诱导后的细胞可见有钙化结节,与正常传代的细胞相比有292个基因的差异表达超过了3倍,而参与转录、翻译、糖基化修饰和调节细胞外基质、信号分子形成及参与代谢的相关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结论:cDNA微阵列技术可显示细胞在诱导分化中多基因的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是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增殖和成骨分化诱导中所必需参与的基因。  相似文献   

11.
补骨合剂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分化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观察不同浓度的补骨合剂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MSC)分化的影响,探讨补骨合剂促进MSC分化的作用机理。检测不同浓度的补骨合剂对MSC分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和细胞内骨钙素(BGP)含量的影响,以及观察ALP和矿化结节染色情况,并与密钙息作对照。结果发现:补骨合剂有促进分化中的MSC分泌ALP、BGP的作用,从而加速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作用原理与密钙息作用原理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
张世民  吕刚  梅晰凡  胡萌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6):494-496,574,575
目的观察乙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探讨乙烯雌酚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调节及其对骨骼系统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10-(-10)~10-(-5) mol/L)乙烯雌酚干预1周龄新西兰长耳白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设地塞米松10-(-8) mol/ L、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维生素C 50mg/L为阳性对照,在干预不同时间分别用茜素红染色鉴定钙化结节形成、全自动生化仪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结果10-(-8)mol/L乙烯雌酚干预25天后开始出现钙化结节 10-(-8)、10-(-7)mol/L乙烯雌酚干预组ALP在14、21天时显著增加。结论乙烯雌酚能促进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并能通过成骨细胞的数量来发挥骨骼系统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背景 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骨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对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探讨其在骨代谢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方法 采用梯度离心法获得人骨髓基质细胞,并将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分化。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指标检测、细胞染色和矿化结节测定等方法,确定骨髓基质细胞的功能状态和分化程度。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的表达情况。在进一步的实验中采用骨髓法获得破骨细胞前体细胞,与分化中或者未分化的骨髓基质细胞共同培养,并加入OPG和OPGL进行实验,观察抗酒石酸阳性多核的破骨细胞形成情况。 结果 获得的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生化指标稳定。骨髓基质细胞分化后,碱性磷酸酶分泌明显增加,可以产生大量的矿化结节,具有成熟成骨细胞的表型特征。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保护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明显升高,而骨保护素配体的表达则逐渐下降。细胞中OPG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在第21天时达到最大,约为未分化时水平的2.5倍左右,而OPGLmRNA和蛋白质表达减少约为未分化时1/2。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结果显示破骨前体细胞与未分化骨髓基质细胞共同培养后,可以观察到TRAP阳性的多核破骨细胞形成,而与分化骨髓基质细胞共同培养后,不能检测到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的形成。但加入OPGL试剂后可以看到破骨细胞的形成。 结论 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保护素表达逐渐升高而骨保护素配体表达显著降低,两者比值逐渐增大,骨形成增加,并进一步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减少骨吸收,这可能是调节MSC分化,OB和OC形成,使骨代谢周期平衡有序进行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外“心肌样”环境对骨髓基质细胞 (marrowstromalcells ,MSCs)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 :体外将MSCs与心肌细胞共培养至 16d ,用数码显微摄像及免疫荧光技术分别记录和检测被标记MSCs的生长行为和心肌特异性肌节肌球蛋白重链 (cardiacmyosinheavychainα/ β ,MHCα/ β)、肌钙蛋白I(troponinI,TnI)的表达 ;并在同等条件下 ,与用心肌条件培养基及正常培养基培养的MSCs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培养基组与条件培养基组均未发现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可靠证据。但在共培养组 ,观察到了搏动的MSCs;MHCα/ β与ThI蛋白分别于第 1,4d开始表达 ,随时间延长 ,表达阳性MSCs增多。结论 :体外MSCs与心肌细胞接触生长可向心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在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中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及分化后细胞的功能特征。方法:制备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分别将BMSCs接种于RADA16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对照组)与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实验组)表面,观察细胞迁移情况。用预诱导剂b FGF和EGF及定向诱导剂(SHH+RA)时序诱导,应用Nestin、MAP2、GFAP、Ch AT和VAT染色,比较分化后神经样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标志的差异。结果:BMSCs在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中共培养及诱导剂的特定组合和时序的诱导下增殖分化呈现神经元细胞样改变,MAP2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GFAP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功能标志Ch AT和VAT只在实验组表达。结论:BMSCs在功能化自组装多肽水凝胶中能定向诱导分化为具有功能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6.
兔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用全骨髓法和离心法培养兔原代骨髓基质细胞 (BMSC)的差异 ,同时观察BMSC在体外培养时的生长特征及体外诱导为成骨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抽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 ,分别用全骨髓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原代培养 ,比较第 12d收获细胞的数量。传代后观察 1~ 6代细胞的生长特征 ,绘制生长曲线 ,测定分裂指数和贴壁率 ;同时将部分第 3代细胞进行诱导培养 ,第 16d计算碱性磷酸酶 (ALP)阳性细胞率。结果 :全骨髓法较离心法收获细胞数量少 (P <0 .0 5 ) ,1~ 6代细胞的生长特征相似 ,增殖能力强。第 3代细胞被成功地诱导为成骨细胞 ,第 16dALP阳性细胞率为 80 %。结论 :离心法较全骨髓法培养BMSC可得到较多的细胞 ,两种方法得到的细胞前 6代细胞均有较强的增殖能力 ,并可以诱导为成骨细胞 ,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用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7.
潘啸东  李拥军  马根山 《医学综述》2009,15(24):3714-3717
缺血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虽然可以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挽救缺血心肌,但无法使已坏死的心肌再生,所以应用干细胞替代受损及死亡的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逐渐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取材方便、容易体外培养和扩增、基因转染效率高可取自于自身,实现自体移植,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且不存在伦理学的制约,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理想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hMSC)作为心脏瓣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胸外科手术患者肋骨骨髓,Ficoll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hMSC的表面抗原。将自然分化的hMSC接种于去细胞猪心瓣膜上2周,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分化结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种植情况;生化检测种植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外基质,并和隐静脉来源成纤维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瓣膜作对比。结果hMSC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分化表现成纤维细胞特性,Vimentin和α-SMA染色阳性;电镜观察活性成肌纤维细胞在瓣膜表面生长均匀平滑;瓣膜组织DNA和胶原含量显著高于去细胞瓣组,与成纤维细胞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hMSC能够在自然条件下先向成纤维细胞分化,并在去细胞猪心瓣膜上增殖生长,分泌胶原,可作为心血管瓣膜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