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心绞痛、心电图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平均随访半年.结果 术后即刻,血管残余狭窄均<20%,相关血流恢复TIMI2~3级,手术成功率为97.2%.36例未再发作心绞痛,4例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30例恢复正常,6例ST-T变化改善大于50%,4例ST-T无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无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发生.结论 动脉介入术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临床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同期应用进口雷帕霉素(Cypher)支架比较。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期间接受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0例,其中58例植入Firebird支架,52例植入Cypher支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血压、总胆固醇水平,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数据对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对比两组间支架植入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两组心脏事件、再狭窄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支架植入成功率两组均为100%,Firebird组术中无复流1例。结论Firebird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与cypher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近期疗效相似。应用Firebird支架治疗冠心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9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患者年龄在3070岁之间,平均年龄(50.4±6.5)岁,其中有60例患者是患有冠心病,8例患者患有心绞痛,22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病史。男性患者有7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入院7d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了解患者病变情况,随后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手术和支架植入手术,观察手术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手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康复率达到了100%,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结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伴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冠心病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17例给予丹参酮注射液6ml,治疗组23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各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d qd,1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肌缺血程度、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含量、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治疗组在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FBG、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明显缓解糖尿病伴冠脉支架术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加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例发病时间在2-6.5小时内,年龄>7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冠脉造影,确定梗死相关血管。在OEC9800下给予2.0-2.5mm直径球囊6-8atm预扩张后置入支架6枚。结果:5例患者支架置入均获成功。TIMI血流均达3级,无残余狭窄,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无再梗、心绞痛及死亡发生。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加支架置入术临床疗效佳,是较好的抢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常规口服阿斯匹林、扩冠、降脂治疗及改善心肌供血基础上治疗无效加用降纤酶后疗效观察。结果:经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总有效率达90%。结论:降纤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对其终止发作,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等效果较好。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及病变复杂,进展较快,预后较严重,若不及时阻断会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脏骤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常规治疗4—5d后心绞痛缓解不明显的患者,加用冠心宁注射液20d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结果42例患者症状和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0.48%。结论冠心宁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及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经验及疗效。方法 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共9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有106支血管115处病变,其中A型19处,B1型37处,B2型31处,C型28处,植入支架7种121只,所有病人均于术前术后常规口服阿斯匹林和抵克力得,对于部分病人酌情选用抗凝治疗。结果 121只支架全部植入成功,血管平均直径狭窄程度由术前75%-100%降低到术后-10%-10%。术后随访5-9个月复发心绞痛10例,7例经CAG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无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结论 冠脉内支架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支架经股动脉或经桡动脉导入,送至冠脉病变处。结果手术过程中无支架脱落,手术成功率达100%。术中未发现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和其他血管并发症。术后残余狭窄程度明显降低。心绞痛明显得到缓解,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17例,于发病1-2周内行冠脉造影术,同时对梗死相关血管行PTCA并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术毕对靶血管造影评价支架置入后即刻疗效。长期随访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扩张包括梗死相关血管在内的21支病变血管共置入支架21次,手术成功率100%,即刻造影评价梗死相关血管达到TiMi3级血流,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14月,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发展过程中C反应蛋白(CRP)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正常人3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急性心肌梗死20例患者血CRP含量。结果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从稳定型心绞痛到不稳定型心绞痛,最后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过程中,其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RP增高是预后不良的一个预测因子,对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后常规药物治疗2~4d,经患者同意和/或临床疗效不理想的39例采用支架置入治疗为支架组;其他40例继续药物治疗为药物组。支架组冠状动脉造影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66处,其中2例合并左主干狭窄转外科治疗,37例血管狭窄〉70%的患者置入支架共59枚。比较2组出院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因心血管事件人均年再住院率以及运动耐力和日常生活活动受限情况。结果79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3±3.6)个月。支架组37例支架置入后当天或第2天,心绞痛明显缓解;出院后复发心绞痛3例(8.1%),无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病例;患者运动耐力提高,3例(8.1%)日常生活活动受限;人均年再住院率(0.05±0.01)%。药物组40例复发心绞痛25例(62.5%),急性心肌梗死2例(5.0%),急性左心功能衰竭3例(7.5%);患者运动耐力有不同程度下降,25例(62.5%)日常生活活动受限;人均年再住院率(0.50±0.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置入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与远期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冠心病的急性心脏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临床综合征。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如果不能恰当、及时的治疗,病人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目前,冠状动脉介入(PCI)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管重建的主要方法。PCI手术是冠心病治疗的里程碑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也被称为心脏支架手术,是通过穿刺血管,使导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4年8月至2005年5月住院患者120例,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标准,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39~83岁,平均(57.4±4.7)岁。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5.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本院2000~2005年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临床症状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但心电图缺乏心肌缺血表现的患者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54~80岁,既往无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史。临床有典型心绞痛者57例,不典型心绞痛者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稳定型心绞痛25例;合并高脂血症38例,原发性高血压36例,糖尿病29例,吸烟42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老年(≥70岁)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发病时间12h以内,70岁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TCA(必要时冠脉内植入支架);并随机选择同期72例发病时间12h以内,未行溶栓或PTCA的70岁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和1年随访。结果治疗组中68例患者术后即刻血流皆达TIMIⅡ~Ⅲ级,手术成功率97.14%,治愈率98.57%,1年内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18.57%,因心脏原因再住院率21.43%;对照组死亡9例,治愈率87.50%,1年内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33.33%,因心脏原因再住院率43.06%,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1年随访治疗组心功能明显较对照组为优。结论直接PTCA治疗老年(≥70岁)急性心肌梗死治愈率高,能更好地消除梗塞后心绞痛,保护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127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行PCI(PTCA/PTCA+支架术),观察疗效,测定CRP和VEGF在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127例患者共安置支架146枚,支架全部成功地置入靶血管病变部位;有2例双支病变患者因导丝不能通过前降支狭窄部位放弃,4例患者发生无再流现象,手术成功率为95.3%。CRP的水平术后增加142.9%,而VEGF术后减少31.9%。结论PCI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是满意的,监测血清中CRP和VEGF可了解治疗效果和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pectoris.UAP)是冠心病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因此.UAP的治疗倍受关注,我院2003年2月-2005年2月,应用平福加丹香葡萄特滴注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开展优质护理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各40例,积极配合医师对80例进行积极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心绞痛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全面优质护理。观察提高优质护理对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全面提高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3个月内主要不良反应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96年1月以来,运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按1976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选择30例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为治疗组,测例服用消心痛治疗作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男24例,女6例,年龄55~80岁,病程1~10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例,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3例。对照组男23例,女7冽,年龄52~78岁,病程1年~9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2例。2.现某方法: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次10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