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100例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在我院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各100例。A组:平均年龄26.8±1. 2岁,平均孕周 38. 1± 1. 1w;巨大儿 40例,前置胎盘16例,羊水过多10例,妊高征25例,双胎9例;剖宫产率46.3%。B组:平均年龄27.3±0.6岁,平均孕周 38. 3± 0. 8 w;巨大儿 36例,前置胎盘 20例,羊水过多10例,妊高征…  相似文献   

2.
丈夫陪伴分娩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丈夫陪伴分娩是新近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娩模式,本文就84例丈夫陪伴对产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及母乳喂养的影响进行了观察。1资料和方法1.1对象:1.1.1丈夫陪伴组:为1999年5月~9月在本院住院并经阴道分娩的孕妇84例,平均年龄26.2±3.6岁,平均孕周 39.3±1.5 W,其中初产妇82例,经产妇2例。1.1.2非丈夫陪伴组:同期经阴道分娩孕妇62例,平均年龄27.7±2.8岁,平均孕周 40. 6±1. 3 w,其中初产妇59例,经产妇3例。1.2方法: 对陪伴组…  相似文献   

3.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探讨卡孕检(卡前列甲酯栓,PG05)临床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我们于1998年4-6月对阴道分娩200例产妇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作了临床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选择1998年4~6月在我院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共200例,随机分为卡孕栓组和催产素组,两组年龄、孕周、孕次±s值依次为26.40±1.30和26.40±1.24,2.25±1.20和2.20±1.10,39.20±1.30和39.25±1.50,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
臭氧对小鼠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及心脑脂褐质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研究中,小鼠暴露于低浓度臭氧(1.1±0.3mg/m~3)环境中7天。第8天,小鼠心、脑脂褐质含量(10.9±1.7、8.6±1.7μg/g)明显高于对照组(8.2±1.5、6.9±1.6μg/g)(p<0.01)。然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2.0±0.5nmol/ml),与对照组(1.9±0.2nmol/ml)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采用1:1配对方法,测试了焦炉环境作业工人与对照组85对不同人群的血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变化。焦炉作业环境中焦炉逸散物(苯溶出物)平均浓度炼焦炉顶为3.39mg/m3,3.4苯并(a)芘平均浓度547.5~107.5ug/100m3。观察组与对照组SOD和GSH-PX的活性分别为124.47±16.67(NU/ml)、131.50±23.37(NU/ml)和117.17±17.21(活力单位),70.99±14.00(活力单位)。观察组的GSH-PX活力在各组中均高于对照组,且P值均小于0.01。揭示在焦炉环境下作业工人血抗脂过氧化活性增强,既可能是机体的防御性反应,又可能成生物监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我院1991~1995年108例剖宫产出血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出血原因和防止方法。1资料与方法1991年1月~1995年12月在我院共分娩5697例。其中剖宫产术2038例,剖宫产率为35.77%。剖宫产术中及术后24h内出血量≥400ml者108例,出血率为5.30%,平均出血量为737·8ml,无产妇死亡或发生严重感染。本文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2.1 5年出血发生率5年刮宫产2038例,出血108例,出血率为5.30%;阴道产3659例,出血77例,出血率为2.10%…  相似文献   

7.
卡前列甲酯口含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彩霞  孟涛 《中国妇幼保健》1999,14(11):695-696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口含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3 例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3 例,在胎儿娩出后产妇舌下含1 m g 卡前列甲酯片;对照组50 例,在胎儿娩出后肛塞卡前列甲酯栓1 枚(1 m g),观察产后2 h 的出血量。结果:产后2 h 内平均出血量,口含片试验组与肛门直肠给药对照组分别为(136.6±55.1) m l和(149.4±58.8) m l,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卡前列甲酯口含片有与卡前列甲酯栓相同的缩宫作用,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而且口含片用药方法简便,非常适于向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指压穴位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在本院住院经阴式分娩有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组60例采用指压合谷穴、三阴交穴,并常规护理加使用缩宫素,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加使用缩宫素,对两组产后2h内出血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观察组(183.12±23.18)ml,对照组(242.16±25.52)ml,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5例发生产后出血(有效率91.6%),对照组13例发生产后出血(有效率7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指压法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方法简便,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外科危重病人静息能量消耗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开放式间接测热法对58例严重感染或创伤病人进行静息能量消耗(REE)测定,以同期外科非应激状态病人为对照组。结果示危重病人组MREE平均为6983±812kJ/d,比对照组5272±469kJ/d增高30.2%(P<0.001),也明显高于按Haris-Benedict公式估算的基础能量消耗值(BEE)(5799±623kJ/d),REE与BEE的平均比值为1.24±0.12,每千克体重的REE值平均为124.3±10.5kJ/d,危重病人每分钟通气量、O2耗量及CO2产生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呼吸商明显低于对照组。危重病人APACHEⅡ评分平均值为19.4±5.3,与REE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前瞻性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tedhumanGrowthHormone,rhGH)在肠外瘘伴低白蛋白血症病人的作用。选择1995年12月~1997年6月间住院的肠瘘伴低白蛋白血症(<30g/L)病人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rhGH组15例,重组人生长激素(瑞士,Serono产品)4U×3/d,肌肉注射,连续7天。实验前(0天)、实验第4和第8天,测定病人体重、血生化、血浆蛋白。结果示(1)两组病人治疗后体重均无明显的变化(P>0.05),两组病人的血糖、血清肌酐、AKP、ALT和总胆红素亦无明显差异。(2)rhGH组第8天的血清白蛋白浓度(35.4±4.5g/L)显著高于治疗前(28.7±3.0g/L)(P<0.01),而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浓度无显著提高(P>0.05)。在实验第8天rhGH组的血清白蛋白浓度(35.4±4.5g/L)显著高于对照组(29.14±3.0g/L)(P<0.05)。(3)rhGH组病人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浓度(4.5±1.8g/L)显著高于治疗前(2.9±1.7g/L)和对照组(P<0.01)。(4)rhGH组病人治疗后血清转铁蛋白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990年至1992年阆中、仪陇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乡、村卫生机构资源和妇幼人员的知识技能进行调查,并对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发现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乡级医务人员知识技能,住院分娩率以及孕产妇和家属保健知识对减少孕产妇死亡,提高卫生服务效果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省孕产妇急危重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病规律,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和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普查和病例对照相结合的方法,普查采取在全省乡镇以上有产科的医院登记所需数据,然后逐级上报;病例对照研究是选取2家不同级别的妇幼保健院,以2001年和2002年住院的所有妊高征和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病例,采用病历过录的方法获得资料.结果2001-2002年广东省产科急危重症中产后出血(48.22%)和妊高征(43.76%),共占90%以上;从不同级别和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发现率来看,除羊水栓塞外,其他各种疾病发现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在级别较高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产科急危重症的发现率较高;孕次较少、异常感觉发生的孕周较晚、既往有产科并发症、孕期有内科合并症等是妊高征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较多产次、胎盘较长、人工剥离胎盘、胎盘滞留等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居住地为平原、阴道产、新生儿早吸吮等为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结论广东省产科处理急危重症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基层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医疗保健机构;另外对于妊高征和产后出血的处理和预防需要加强,应该针对高危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冯占春  侯泽蓉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185-2187
目的:分析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关键环节,总结卫生Ⅷ项目相关干预经验,探讨进一步有效降低项目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死亡地点等情况。结果:在死亡孕产妇中存在着“3个延迟”,49.35%没有及时作出就医决定,23.38%没能够及时到达医疗机构,有18.18%到达医院但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或救治条件有限抢救无效;产后出血为其主要死因(占66.23%),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胎盘滞留(35.29%)、子宫破裂(17.65%)、副胎盘粘连(13.73%)、宫缩乏力(11.76%)等。结论: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住院分娩,加强高危筛查,建立高危孕产妇应急处理机制,加强乡卫生院产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六所医科大学对全国各大区的七省20个妇幼县1990~1992年所有死亡孕产妇及其同期存活产妇进行11配对调查。结果显示:死亡组年龄≤20岁或≥35岁者多于对照组,孕妇本人没有经济收入,本人及丈夫文化水平低,不了解孕产期保健知识,未行产前检查,异常分娩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未婚,计划外分娩,年龄过大,总怀孕次数多,既往有死胎死产,产后出血,剖宫产史为孕产妇死亡危险因素。孕产妇主要死因产后出血与既往妊娠经过如人流、引产等密切相关。提示除改善妇女政治经济地位外,计划生育对于减少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影响三级医院接收产后出血转诊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88例产后出血转诊病例,调查资料包括产妇年龄、孕产次、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原因、院外处理、入院时情况、入院后处理及预后结局。结果:88例产后出血转诊病例中5例死亡,多因素分析影响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的因素为是否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回归系数=2.659,OR值=14.286)、是否在院外得到正确处理(回归系数=-9.700,OR值=6.131×10-5)。结论:提高医疗质量,针对产后出血病因进行抢救,即可改善产后出血转诊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凤凰县1991-2002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寻求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利用妇幼卫生监测网络,收集统计孕产妇死亡资料。结果:1991-2002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33.21/10万,12年间孕产妇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前5位死因分别为产科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妊高征、羊水栓塞。结论:孕产妇死亡高发原因与当地特定的历史环境因素有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是政府领导重视,全社会参与,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取消家庭接生,提倡住院分娩。  相似文献   

17.
汪意明  吴志新  王晓霞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388-1389,1393
目的:探讨死亡孕产妇文化程度与其保健服务利用的相关性,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信阳市1999-2003年236例死亡孕产妇的监测报告卡内容进行资料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市1999年-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呈整体下降趋势,由74.06/10万下降到61.43/10万。引起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病因分别是产科出血(占51.3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占17.37%)和羊水栓塞(占12.19%)。随着死亡孕产妇文化程度的提高,其死亡率越低、分娩地点选择县以上医院的概率越高、越重视孕早期检查和产前检查、不可避免因素引起死亡的概率越高,同时死亡孕产妇文化程度同孕产妇死亡率呈负相关。结论:死亡孕产妇文化程度与其围生期保健服务利用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孕产妇文化程度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1990~2003年14例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病例。结果17064例孕产妇中14例实施了急症子宫切除术,其中阴道分娩后发生率为0.05%,剖宫产后为0.12%,最常见的手术原因为胎盘因素(42.86%),其次为软产道损伤(21.43%)及子宫破裂(14.29%)(其中4例均为非法接生),合并DIC者占57%。结论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抢救产科急重症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杜绝非法接生可减少不必要的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基层医院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以2003年4月~2006年1月在我院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足月产妇和在家或乡卫生院分娩后阴道大出血由120接诊入院的足月产妇58例和总分娩数2108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产后出血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利用SAS8.1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在2108例阴道分娩的足月产妇中,产后出血58例,占分娩总数的2.75%。其中子宫收缩乏力34例,占58.6%;胎盘因素14例,占24.1%;软产道损伤9例,占15.1%;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1.7%。35岁及以上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20岁~34岁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经产妇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产妇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论产后出血以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只有把农村和基层医院的产后出血控制到较低水平,才能使孕产妇的死亡率持续下降。因此,重视农村和基层医院的发展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There is acute dearth of information regarding factors affecting complications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childbearing in Bangladesh. This study employs a multistage model that involves transitions at different stages to complications. The proposed model appears to display more meaningful explanation concerning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types of transitions. Two alternative models are also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possible simplifications of the proposed model. This study uses data from a prospective survey on Maternal Morbidity in Bangladesh.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during the period 11 1992-12 1993. A total of 1020 pregnant women were followed during pregnancy, delivery and 90 days after delivery. This study reveals some very important findings regarding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antenatal visits, economic status, whether the index pregnancy was desired or not and number of pregnancies prior to the index pregnancy. It is observed that slightly more than 50 per cent of the women suffer from at least one of the major complications (haemorrhage, excessive vomiting, oedema and fits/convulsion) during pregnancy. It is noteworthy that if a woman suffers from one or more of the major complications during pregnancy, then it is more likely that she will suffer from complications during delivery.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the women who suffer from one or more of the major complications during pregnancy are expected to have a substantially higher risk of suffering from complications during postpartum period, irrespective of no complications or complications during delivery. Generally speaking, higher economic status can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at the postpartum stage, although women belonging to higher economic status may suffer from complications during pregnancy and delivery at a higher rate. It is surprising that antenatal visit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pregnancy and delivery, but antenatal visit reduces complications at the postpartum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