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期切除治疗急性阑尾脓肿80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急性阑尾脓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一期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炎后择期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切除治疗急性阑尾脓肿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隐蔽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放阑尾切除术(o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85例阑尾炎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87例行LA,另一组98例行OA。比较两种术式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感染、住院费用,以及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较OA组明显降低(p<0.05),LA组住院费用较OA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LA具有切口小、隐蔽,无异物残留等优点,与OA相比,行LA手术者创伤小、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开腹阑尾切除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成两组:腹腔镜组(LA)80例,开腹手术组(OA)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L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OA组(P0.01),且LA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切口感染率均少于OA组(P0.05),LA组住院总费用略高于OA组,手术时间少于O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超声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性小、机体恢复快、并发症和后遗症少及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比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 icappendectomy,LA)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93例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LA组85例,OA组108例。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后24h内肛门排气率、切口感染率、术后镇痛剂应用、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等。结果 L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OA组(P<0.01),LA组术后24h内肛门排气率、放置引流管率、切口感染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镇痛剂应用率也明显低于OA组,平均住院时间也较OA组短(P<0.01),LA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OA组(P<0.01)。结论 LA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多数阑尾炎患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黄进团 《华夏医学》2015,28(2):39-42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116例行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其中采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69%,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与传统开放阑尾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比分析隐蔽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开放阑尾切除术(OA)在治疗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将137例阑尾炎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65例行隐蔽三孔法LA,另一组72例行OA。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止痛剂使用率、放引流管率、切口感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等。结果LA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痛剂使用率、放引流管率、切口感染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较OA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住院费用较OA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隐蔽三孔法LA具有切口小、隐蔽,双极电凝阶梯凝闭法简单有效,阑尾根部以可吸收线Roeder结套扎安全简便,无异物残留等优点,与OA相比,行LA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可作为绝大多数阑尾炎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廖丽宁 《右江医学》2012,40(6):850-85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可以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中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8例设为腹腔镜组,22例行开腹手术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两组手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5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效果更好,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曹成芳 《当代医学》2013,(15):51-52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9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与对照组(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核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03例胆囊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0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观察组,对照组301例行常规胆囊开腹手术。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微创手术,伤口小,患者愈合快,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西峡县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74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天数等围手术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43%(12/3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4/37)。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6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LC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C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4月~2011年4月大同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6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LA组)与对照组(OA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OA),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切口感染、术后肠粘连、出血、肠瘘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所需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胰头部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胰头部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典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DPPH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置留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以及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引流管置留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高血糖和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和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保证肿瘤彻底切除的前提下,选择创伤小、保留消化道的DPPHR术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常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4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剖宫产同时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与45例非妊娠子宫肌瘤常规腹腔镜手术剔除者做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63例行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MC),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83%,而对照组为85.7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血、腹部感染、肠粘连、胆漏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择10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50例,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58.0%(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6.8±1.1)d、肛门排气时间(10.4±0.8)h,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9.7±1.2)d、肛门排气时间(16.3±0.5)h(P<0.01)。结论循证护理是一项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能够降低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肛门排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A切除阑尾的优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93名患者的意愿分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LA组)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组(OA组).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极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1).平均出血量、术后各类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等的发生以及住院费用LA组和OA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明显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且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102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OA)与89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指标。结果LA组较OA组术中失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进食时间早、住院时间短(P<0.05),LA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率、腹腔残余脓肿率均低于O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较传统手术方式具有恢复及时、创伤小、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翟刚 《右江医学》2012,40(1):4-7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其并发症,以探讨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63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微创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②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及术后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可靠,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先进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