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片窗     
患者 女,36岁.体检:B超发现左肾实质性占位.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表现:CT示左肾中下极实质内5.2 cm×6.5 cm×7.0 cm大小的软组织密度占位,浅分叶,边界光整,密度均匀,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局部略突出于肾轮廓外(图1),增强早期瘤体轻度强化,其内见轮辐状中度强化分隔(图2).MRI T1WI示左肾占位呈等信号,其内分隔呈低信号(图3), T2WI示分隔呈略高信号(图4),增强扫描分隔中度强化(图5),周边见低信号完整包膜,邻近肾窦未见破坏.  相似文献   

2.
小脑延髓池孤立性纤维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 女,50岁.头痛2年,加重4个月.体检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MR检查:小脑扁桃体下缘与延髓之间可见大小约3.8 cm×3.5 cm×3.2 cm的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低信号(图1),T2WI呈等、稍高信号(图2),病灶信号不均匀,边缘清晰,周围未见水肿灶.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4 8岁。腹部不适3月余。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B超检查发现脾占位。MRI示脾脏有一类圆形病灶,边界尚清楚,约6 .4cm×7.2cm大小。平扫T1WI上呈不均匀低信号(图1) ,T2 WI上呈不均匀略高信号(图2 ) ;动态增强扫描早期病灶呈结节状不均匀强化(图3) ,随时间推移,病灶仍呈不均匀高信号。MRI诊断为脾脏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良性病变,以纤维血管瘤可能性大。术后病理证实为脾髓外浆细胞瘤。讨论 浆细胞源性肿瘤可分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 )、孤立性骨浆细胞瘤(solitaryplasmacytomaofbone,SPB)及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0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于当地医院行头颅 CT 拟诊为左额叶囊性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本院就诊。行 MRI平扫及增强检查。MRI平扫示左侧额叶见囊实性混杂信号,大小约5.2 cm×3.6 cm×5.2 cm,囊内呈长 T1 WI 长 T2 WI 均匀信号,稍长 T1 WI 稍长 T2 WI 实性信号位于病灶周边,似壁结节(图1,2),大小约3.1 cm×2.3 cm×1.4 cm,DWI呈高信号,边缘可见点状血管流空低信号(图3,4)。病灶周围可见环形长T1 WI长T2 WI水肿信号。增强示实性成分、囊壁明显强化(图5~7)。影像诊断:胶质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3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4 d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血、尿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双肾CT平扫:左肾中上极可见稍低密度影,其内密度不均匀,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大小约7 cm×6.5 cm×5 cm(图1).CT动态增强扫描:左肾病变于增强扫描各期呈不均匀强化,病变大部分为逐渐增强,动脉期CT值30 HU,至延时12 min扫描,CT值升至71 HU,仅病变前内上部分各期均无明显增强(图2,3).诊断:左肾中上极占位,血管瘤可能性大,不除外肾癌.MR平扫:左肾中上极见一较大不规则异常信号影,T1WI呈稍低信号,T2WI压脂呈高信号,内可见网状等信号影(图4).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13岁。因左下肢不自主抽搐2年余,数天前全身抽搐1次伴意识障碍入院。脑电图检查提示正常。头颅MRI示:右侧额颞部颅骨内板下方与脑皮层之间可见不规则异常信号影(约5.5 cm×1.2 cm),T1WI呈低信号(图1),T2WI及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像上呈高信号(图2、3),呈膨胀性生长,邻近脑组织受压内移,未见明显水肿,脑沟增宽,右侧额骨内板变薄;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的小环形、结节状强化(图4~6)。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24岁。无特殊临床表现,无黄疸。于查体时B超发现右肝占位(B超:肝右后叶大小约3.2cm×3.1cm略强回声团,边界清,其内回声欠均匀。)实验室检查:肝功正常;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MRI平扫:肝右叶可见类圆形异常信号影,于T1双回波同相位呈等略高信号、反相位呈不均匀低信号,其内夹杂片状高信号(图1,2)。压脂T1WI信号略低于常规T1WI(图3),于T2WI像呈高信号(图4),DWI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29岁.近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双下肢疼痛,以右侧为著,走路自觉无力,大小便不畅.体格检查:左上肢、左下肢、右上肢肌力Ⅴ级,右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 MRI检查示:T12~L2椎体水平脊髓圆锥髓内可见一囊性扩张性占位性病变,T1 WI呈低信号(图1),T2 WI以高信号为主(图2),其内信号欠均匀,轴位T2WI上可见分层现象(图3),大小约2.1cm×1.7 cm×6.5 cm,边界尚清,相应节段马尾及终丝向前推压移位,增强扫描MRI示椎管内病灶无明显强化(图4).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59岁。因"绝经5年,阴道不规则出血3天"入院。体格检查无异常。MR检查:宫腔增大,可见巨大肿物填塞,大小约5.7cm×5.8cm×8.8cm,T1WI呈等高信号(图1A),T2WI呈稍高不均匀信号(图1B),肿物与子宫后壁结合带显示不清,T1WI压脂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C),其中T2WI等信号区强化明显,弥散受限。考虑:子宫内膜癌可能。B超检查:宫腔实性占位(宫腔中上段见不规则高回声团,与子宫肌层分界欠清;宫腔中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7岁.自感右侧肢体乏力、活动不灵2年,加重3月.患者2年前于当地医院行MRI检查发现左顶叶占位,未予以治疗,3月前,自感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加重并伴头痛,遂来本院进一步诊断、治疗. 平扫MRI示左顶部囊实性占位,大小约6.8 cm×5.7 cm×6.3 cm,邻近脑实质受压明显,未见水肿;病灶以囊性为主,实性部分在T1WI上呈低信号(图1),在T2WI上呈等、高信号(图2),囊性成分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及囊壁未见强化(图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