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下腔静脉滤器继发下腔静脉血栓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接受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植入滤器的类型分为永久型滤器组160例和临时型滤器组21例,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继发下腔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共继发下腔静脉血栓患者6例,给予及时治疗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下腔静脉血栓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可能与血栓捕捉、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下腔静脉滤器继发下腔静脉血栓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接受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植入滤器的类型分为永久型滤器组160例和临时型滤器组21例,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继发下腔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共继发下腔静脉血栓患者6例,给予及时治疗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下腔静脉血栓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可能与血栓捕捉、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57岁,因"反复胸闷、气促4月余,加重8天"入院。查体:呼吸加快,双侧腓肠肌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6 g/L,D-二聚体1.85 μg/ml。肺动脉CTA:双肺动脉分支多发栓塞。下肢静脉超声:双小腿肌间静脉扩张伴实性回声,考虑血栓形成。临床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术,后予尿激酶溶栓(25万U/8 h)+低分子肝素抗凝(5 000 U/12 h)。术后第2天晚间患者诉右下腹闷痛伴腰背酸  相似文献   

4.
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翟仁友戴定可于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主要危害是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PE)。现报告9例经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致死性PE的临床应用结果。1.临床资料:从1994年1月至1996年3月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DV...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预防肺栓塞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为预防肺栓塞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5例一次植入成功,1例因血管变异改变植入入路后成功,1例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放弃植入。37例(55.2%)为永久性滤器植入,30例(43.3%)为临时性滤器植入。永久性滤器患者随访32例,平均时间14.5(6—32)个月。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近心端移位,其中1例移位显著予取出。所有放置滤器患者均无继发PE发生。未发现腔静脉继发性血栓形成。结论腔静脉滤器植入是预防肺栓塞安全、有效的方法,存在一定并发症发生风险。应尽可能留置临时性滤器以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7.
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发生PE的主要措施之一,下腔静脉滤器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滤器种类、适应证、并发症、应用现状等方面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现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栓子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DVT与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同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DVT的高发病率及并发PE导致的猝死风险已受到临床医生的密切关注,当VTE患者出现抗凝禁忌或抗凝治疗失败时,可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VCF),通过其网状过滤结构捕获血凝块从而预防致死性PE发生。IVCF现已在全球广泛被应用,根据使用情况,可分为永久型、临时型及可选择回收型。永久型IVCF置入人体后除非手术切开腔静脉否则无法取出,远期滤器断裂、移位、栓塞、症状性下腔静脉穿孔等出现率较高,现已被临床淘汰;临时型IVCF通过与外部的导管和固定设备相接,便于回收但易于感染,临床应用极少;可回收型IVCF具有用于回收的钩状结构,当患者VTE风险期过后,可通过介入手术取出,是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类型,但由于部分患者VTE治疗时间超过了滤器留置时间窗,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以及患者随访丢失等原因,导致实际回收率较低,相关争议日益增多。同时新型IVCF的研发正在紧密开展,药物洗脱IVCF使用抗平滑肌增生、抗炎等药物涂覆,可阻止血管内膜的过度增生,延长IVCF的留置时间以便于回收;可转换IVCF允许滤器结构在体内发生转换,由过滤网变形为开放式支架,以期降低远期并发症,但转换后的金属支架无法取出,对腔静脉的远期影响仍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生物可降解IVCF可完全被机体吸收,避免了二次手术,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如何设计材料,保证滤器所拦截的血栓吸收之前IVCF保持应有的强度,进而防止血凝块或降解片段再次栓塞的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研究数据证实,拥有可控降解特点的新型IVCF是一个明确的研发目标。另一方面,部分学者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不同结构的过滤单元以及不同支撑杆数目对滤器性能的影响,为结构最优化、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化的新型IVCF研究提供了更科学的参考与理论依据。综上所述,在倡导推广应用更细致的患者管理和临床随访来提高IVCF取出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一款理想的IVCF迫在眉睫,意义重大。新型IVCF应具备以下功能:可有效拦截血凝块,以防止新发或复发PE;在VTE高风险期结束后可远程控制转换或整体同步降解;滤器固定良好,保持良好的径向支撑性能同时不损伤腔静脉壁;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在影像学检查中清晰显影便于随访。相信随着材料学、组织工程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可早日研制出临床疗效优异、并发症极少的新型IVCF。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引起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明显增加,为防止DVT患者发生PE,下腔静脉滤器的作用在不断被重视,虽然下腔静脉滤器可以有效地防止PE发生,但个别DVT患者却在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仍发生了下腔静脉血栓形成,造成滤器下腔静脉闭塞。我们于2001年5月至2007年5月应用超声溶栓治疗了14例滤器安放后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根据下腔静脉轴偏转角对Celect滤器推送杆塑形对滤器释放后倾斜角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例接受置入Celect可回收腔静脉滤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94例根据下腔静脉轴偏转角对滤器推送杆进行塑形者作为观察组,93例未塑形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滤器释放后倾斜角度及滤器回收术中操作时间(即回收时间)。结果 观察组滤器无倾斜或倾斜程度较小,对照组滤器释放后均存在不同程度倾斜,观察组滤器释放后倾斜角度及滤器回收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Celect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前,根据下腔静脉轴偏转角对滤器推送杆进行塑形,可有效抑制滤器释放后倾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盆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IVC)滤器预防围术期肺栓塞(P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891例下肢/盆腔骨折合并DVT患者的临床资料。411例置入永久型滤器的患者未纳入研究,其余患者根据是否置入可回收IVC滤器,将患者分为滤器组(n=843)与对照组(n=637);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症状性PE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滤器组218例置入Optease型滤器,平均于(14.3±3.6)天取出可回收滤器;625例置入Celcet滤器,其中578例行滤器取出术,566例成功取出滤器(97.92%,566/578),滤器平均留存时间(15.8±4.1)天。与对照组[1.57%(10/637)]相比,滤器组PE发生率[0.12%(1/843)]明显下降(P0.05)。接受抗凝治疗患者中,滤器组和对照组PE发生率分别为0.14%(1/700)、1.47%(9/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盆骨骨折合并DVT患者置入可回收IVC滤器预防围术期症状性或致死性P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5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包块2年余"入院。查体:下腹部触及约15cm×15cm×20cm肿物,活动性欠佳,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CT:右侧腹膜后见团块状浅分叶型软组织密度影,约18.1cm×10.4cm×8.6cm,CT值约9~70HU,边缘尚清,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延迟强化,内见  相似文献   

13.
下腔静脉(IVC)滤器(IVCF)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其总体取出率仍较低,体内长期留置IVCF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IVCF变形、张开不全、倾斜、移位、断裂及IVC穿孔、狭窄、闭塞;其中少数并发症可引发严重临床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如IVCF移位至心脏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虽然IVCF相关并发症影像学表现多样,但各种并发症仍具有一定特征性。熟练掌握IVCF相关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从而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IVCF常见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与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CT对比观察TrapEase滤器、Vena-Tech LP滤器及伞状滤器(Greenfield和Simmons)永久置入后穿出下腔静脉(IVC)血管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3月87例接受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IVF)置入术患者共87枚滤器的CT图像,其中TrapEase滤器39枚(TE组)、Vena-Tech LP滤器24枚(VT组)、伞状滤器24枚(G&S组)。评估不同类型IVF穿透IVC血管壁的级别,并观察毗邻组织器官损伤情况。结果 TE组(22/52,42.31%)和VT组(21/49,42.86%)中滤器穿出IVC血管壁1级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G&S组(7/39,17.95%,P<0.001)。滤器仅穿入1个邻近器官所占比例在TE和VT组中分别为90.91%(10/11)和100%(9/9),而G&S组中滤器多同时穿入2个及以上器官者占63.33%(19/30)。3只以上滤器脚(柱)同时穿入邻近器官的情况多见于G&S组(16/18,88.89%)。结论G&S型IVF较TE和VT型具有更高的穿透IVC血管壁风险,且存在同时穿入多个毗邻组织器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61岁,因"反复呕血、黑便18个月"入院。增强CT检查提示门静脉高压伴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临床综合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控制出血后,行TIPS+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术中使用13枚弹簧圈+聚桂醇4ml+无水乙醇8ml栓塞胃冠状静脉和胃后静脉,使用1枚7mm×60mm球囊扩张分流道后,植入1枚8mm×40mm的  相似文献   

16.
经股腘静脉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继发下腔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入路放置滤器治疗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下腔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滤器保护下血栓抽吸术的有效性。方法收集109例下肢DVT患者,其中11例血栓累及下腔静脉。于路径图引导下经健侧股静脉入路放置Aegisy滤器,打开但不解脱;再次穿刺股静脉,以8F指引导管抽吸下腔静脉内血栓;若血栓脱落于滤器内,尽量取出滤器内血栓后收回滤器,清洗后重新放置。经腘静脉入路抽吸髂股静脉内血栓,应用球囊或支架治疗髂静脉病变。14天内取出滤器。结果对11例DVT合并下腔静脉血栓者均成功取出髂股静脉及下腔静脉内血栓,8例术中发生血栓脱落;置入髂静脉支架5例,球囊扩张6例;8例取出滤器,3例永久植入滤器。随访6~35个月,下腔静脉及支架通畅,患者无活动后酸沉、肿胀,无色素沉着、静脉曲张等。结论经股静脉放置滤器治疗DVT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安全可行;在滤器保护下应用血栓抽吸术经股腘静脉入路治疗血栓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7.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remains a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among trauma patients. However, conventional VTE prophylaxis is often contraindicated in major trauma patients due to concurrent injur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use of retrievable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s as a method for VTE prophylaxis in major trauma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预防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演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造影和(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为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30例,其中有肺部临床表现21例,胸部影像学证实19例,DSA显示下腔静脉内血栓6例。溶栓介入治疗前置放IVCF 30例,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未放IVCF 1例。置放IVCF后经患肢足背静脉滴注尿激酶或经导管血栓内抽吸、局部溶栓、导丝搅拌增加溶栓接触面积;经非患肢静脉给予抗凝、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30例放置5种构型滤器32枚,其中2枚为临时滤器,置入取出均顺利,滤器无移位,术中无并发症。痊愈9例,有效14例,改善6例,无效1例。因没有及时置入IVCF进行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导致下腔静脉血栓6例,后置入IVCF 5例疗效良好,未放IVCF 1例,12天后因肺栓塞死亡。结论下腔静脉滤器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向肺栓塞演变具有一定价值,其置放术安全可靠,便于临床及时溶栓抗凝治疗,但其应用价值需进行综合评价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