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常州市儿童医院2018—2020年中药注射剂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常州市儿童医院2018—2020年收集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98份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8例ADR报告中,男性患儿58例(59.18%),女性患儿40例(40.82%),1~6岁年龄段患儿ADR构成比最高,占86.7%。ADR涉及药物均为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包括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和痰热清注射液,分别占74.49%、23.47%、2.04%;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占95.92%;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3 d之内(55.10%)。ADR多为一般不良反应(98.99%),且经治疗后大多痊愈。结论 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重视儿童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加强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ADR)报告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7例ADR进行分析。结果 57例ADR中,〉60岁患者26例(45.61%),最为常见的是损害皮肤及其附件21例(36.84%),参麦注射液等前3位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 44例(77.19%);严重不良反应2例(3.51%)。结论中药注射液ADR预防尤为重要,临床医师要辩证施治,正确选用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主要对2014-2017年六安市人民医院收集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的104份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04例,其中男58例,女46例;其中50~59、60~69岁年龄段的ADR例数最多,占比均为23.08%;ADR发生在用药后10~30 min较多,占35.58%;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和全身性症状,其中以皮肤损害比例最高,达57.69%,其次为全身性症状,占18.27%。较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剥脱性皮炎等。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构成比最高的为生脉注射液,占比为19.23%。结论 临床应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的监测与上报工作,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与规律,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及时预防与处理ADR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报告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报告206例,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6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共涉及28个品种,男性88例,女性118例,年龄>60岁患者最多(62.62%);ADR排名前3的注射剂分别是华蟾素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最高;用药30 min内即发生的ADR最多(23.79%),中药及2种以上中药联用致ADR占35.44%,ADR临床表现以累及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常见(35.83%)。结论 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联合用药等多种因素相关。沟通、反馈药品ADR发生特点和规律,有利于临床医生重视药品ADR,确保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市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的因素,特点与规律,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市不良反应中心提供的某市2006~2009年540例中药制剂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0例中药制剂ADR/ADE以中老年人发生率较高;涉及119种药物,以注射剂居多(77.4%),前四位的分别为双黄连注射液(7.78%),参芪扶正注射液(5.74%),丹参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各4.26%)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各3.89%);ADR/ADE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居多。结论中药制剂的ADR/ADE以注射剂的发生率最高,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剂型、给药途径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ADR/ADE)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蒋建章  陈志高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091-3092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30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中,共涉及16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发生ADR例数最多的品种依次是:苦黄注射液(5例)、茵栀黄注射液(4例)、参附注射液(3例)、苦参碱注射液(2例)、炎琥宁注射剂(2例)、血必净注射液(2例)、血塞通注射剂(2例)等。结论中药ADR报告中几乎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发生率最高的是皮肤过敏反应,及时报告中药注射剂ADR,加强其不良反应的监测与研究,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院209例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琳  郭桂明 《中国药房》2014,(31):2949-2951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成因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3-2012年上报的209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9例患者中有63例>7080岁患者发生ADR,占30.14%;最易引发ADR的药品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抗肿瘤的中药注射剂;ADR损害类型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共98例,占46.89%;新的一般ADR 65例,新的严重ADR 2例。结论:中药注射剂致ADR与用药人群、患者体质、用药剂量、溶媒选择、联合用药、静脉滴速等有关。临床应加强辨证论治、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琳 《中国处方药》2022,(10):102-105
目的 汇总某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中药注射剂ADR共77例,分析其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中药注射剂,分析其性别、年龄、原患疾病、涉及药品、累及系统-器官、临床表现、ADR转归情况、报告人职业、所用剂量等基本情况。结果 某院77例中药注射剂ADR中以儿童和60岁以上老年人为多见;原患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44.16%)为主;涉及药品以活血类和清热类为主,其中热毒宁注射液(57.14%)、喜炎平注射液(16.88%)为多见;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31.86%)及全身性系统(26.55%);报告人职业中以药师(68.83%)上报率最高;给药剂量中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包含多个剂量,其余药品均只有1种剂量。结论 临床使用时应当关注性别及年龄特点,严格按照指征用药,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及上报工作,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咸阳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咸阳市中心医院2014—2018年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2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ADR的类型、给药途径、中药注射剂种类、累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3例ADR报告中,男68例,女55例,男性略高于女性;51~60岁组患者最多,占21.14%;ADR涉及的中药注射剂有6类,以理血剂引发的ADR最多,占62.60%;ADR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有72例(36.73%)。结论 中药注射剂所致的ADR不可忽视,应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加强用药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6年我院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369例中药注射剂ADR/ADE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可疑药物品种,ADR/ADE临床表现、类型、关联性评价与转归,评价ADR/ADE病例中中药注射剂用药适宜性。结果:369例中药注射剂ADR/ADE中,≥61岁老年人发生212例(占57.45%),有药物过敏史31例,涉及中药注射剂品种33种,发生ADR/ADE的中药注射剂以华蟾素注射液最多。中药注射剂ADR/ADE累及系统 器官的主要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23.9%)、用药部位损害(21.7% )、神经系统损害(12.0% )为主。369例中药注射剂ADR/ADE报告中,超适应证用药38例,超剂量用药11例。结论:中药注射剂ADR/ADE主要由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临床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应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保障患者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感冒气虚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46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7例)和治疗组(350例),对照组服用小儿解表口服液和馥感啉口服液模拟剂,治疗组服用小儿解表口服液模拟剂和馥感啉口服液,疗程为1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消失率,并对其依从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1%、98.29%,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98.2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发热、恶风、咽红肿痛、咳嗽的单项症状消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鼻塞、流浊涕的单项症状消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感冒气虚风热证具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了2015-2018年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筛选符合要求的不良反应报告,记录相关信息,结合指南和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要求的报告有180例,男女性比例接近,>70岁的老年人最多,构成比为24.44%;发生时间在用药10~30 min的构成比最高,达35.00%;主要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有97例(占53.89%),其次表现为全身性症状,有32例(占17.17%);不良反应发生涉及药品共有32种,引发不良反应排前3名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分别为注射用血塞通、舒血宁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论 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分析、总结不良反应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因使用中药注射剂致ADR 176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布广泛且以老年人居多,女性多于男性,引发ADR例数最多的为注射用血塞通,有32例,构成比为18.18%。由西医师开具医嘱的为118例,占67.05%。已知一般的ADR有101例(57.39%),累及器官或(和)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82例(41.41%)。用药后11~30 min内发生ADR最为常见,构成比为32.95%。共发现严重不良反应5例,占全部ADR的2.84%。结论 应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密切观察,做好防范措施,同时应做好不良反应监测,规范医生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西安市中心医院2014—2016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2014—2016年西安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数据,对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率(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排序和分析;对2014—2016年由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整理、分析;并利用PASS系统评价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合理性.结果 2014—2016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的构成比分别为9.35%、9.02%、8.80%;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金额和DDDs稳居前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的DDC偏高;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发热、静脉炎等;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存在无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溶媒不适宜、联合用药不当、疗程过长等情况.结论 西安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药师应加强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筛选符合要求的不良反应报告,记录相关信息,结合指南和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要求的报告有204份,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涉及药品共有12种,分为3大类,其中活血化瘀类占比最大(85.5%);有51.5%存在药品联用情况;男性居多(61.8%),高峰年龄段为60~70岁(25.0%);不良反应多在用药第1天(72.1%)出现;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29.6%),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23.5%)和心血管系统损害(13.6%)。结论 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6.
陈浩  冯雷  赵业婷  胡扬  都丽萍 《中国药事》2020,34(3):357-362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品,规避用药风险。方法: 整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信息,筛选出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出现的ADR数据,进行统计归类,并对发生人群、ADR严重程度、涉及药品及预后、合并用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 共收集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756例次(年龄范围为0岁~95岁),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共415例次,占54.89%。415例不良反应共涉及中药注射剂36种,其中祛瘀剂占比最高(15种药品;涉及23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比56.15%),其次为清热剂(7种药品;涉及7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比17.11%)。排名前12位的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共353例次,占所有不良反应的85.06%,其中祛瘀剂占比最高(4种药品;涉及21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比59.49%)。415例次不良反应中,严重不良反应13例次,涉及中药注射剂7种。415例次不良反应中,174例(占比41.93%)提及患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因此,应重视和规范老年患者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药师要发挥专业特长,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2015-2017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安全有效的中药注射剂使用规章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7年辽宁省肿瘤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数据,分析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药品排序比;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肿瘤医院2015-2017年使用金额排名前5的中药注射剂100例,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占药品销售总金额比例上升幅度不大。康艾注射液的使用量稳居第1位,康莱特注射液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排名由第5位上升到第3位。康艾注射液的DDDs逐年增加,2017年超过参麦注射液,跃升为第1位。醒脑静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的DDC值偏高,连续3年稳居前4位。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排序比接近于1.00。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适应证不适宜、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当等情况。结论 2015-2017年辽宁省肿瘤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总体上比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有待继续通过临床药师干预、处方医嘱点评、合理用药宣教等手段规范用药行为,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