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温环境下容量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猪体内丙泊酚药代动力学的特点。方法24头健康巴马小型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分别为常温不休克组(C组)、常温休克组(CS组)、低温不休克组(D组)、低温休克组(DS组)。建立低温失血性休克模型,四组均静脉泵入丙泊酚200μg/(kg·min)共10 min。在静脉泵入丙泊酚0、4、8、10、11、12、13、14、15、17.5、20、25、30、45、60、180 min时,测定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根据已测定的血药浓度计算丙泊酚的消除半衰期(t_(1/2))、血浆-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K_(e0))、药时曲线面积(AUC)及平均驻留时间(MRT)等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丙泊酚血药浓度:D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组与CS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药物浓度(C_(max)):D组高于C组,DS组高于CS组、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2):D组较C组延长,DS组较CS组、D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T:D组较C组延长,DS组较CS组、D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_(e0)、AUC:D组和CS组略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略高于D组、C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环境下容量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猪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是代谢减慢,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延长,血浆-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增大,体内平均驻留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
侯芝绮  张兴安 《中国药房》2011,(10):924-927
目的:对异丙酚药动学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为靶控输注异丙酚提供参考。方法:综述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与结论:异丙酚为短效、强效静脉麻醉药,时-量相关半衰期短,常采用静脉麻醉靶控输注技术给药。靶控输注系统准确性与异丙酚分布、消除、代谢、药动学分析法以及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复合用药等有关。异丙酚药动学模型参数的研究,将使靶控输注异丙酚系统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静脉麻醉期间利多卡因临床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全麻下恒速输注不同速率利多卡因时机体吸收、分布、代谢情况。方法选择18例异丙酚静脉全麻手术患者,麻醉稳定后随机输注利多卡因0.15 mg·kg~(-1)·min~(-1)(组Ⅰ,n=9)或0.20 mg·kg~(-1)·min~(-1)(组Ⅱ,n=9)。利多卡因注药后和停药后不同时间分别抽取桡动脉血,应用HPLC-UV法检测利多卡因血浆浓度,DAS软件包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利多卡因注射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可用开放性二室模型描述,2组患者利多卡因药动学参数除AUC_((0-65))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2α)为(2.701±2.346)min,t_(1/2β)为(53.508±25.111)min,V_1/F为(0.251±0.151)L·kg~(-1),EL为(6.704±5.098)mL·min~(-1)·kg~(-1),k_(10)为(0.019±0.005)·min~(-1),k_(12)为(0.038±0.023)·min~(-1),k_(21)为(0.195±0.158)·min~(-1)。t_(1/2α)、t_(1/2β)、V_1、CL、k_(10)、k_(12)、k_(21)的RSD分别为86.85%、46.93%、60.10%、76.04%、26.07%、60.55%和80.80%。结论临床应用利多卡因不同输注速率对药动学无明显影响。与异丙酚联合用于全麻患者时利多卡因参数个体差异较大,静脉麻醉靶控输注时应注意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4.
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恒  陈礼明  张善堂 《安徽医药》2010,14(2):139-141
目的研究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对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血药浓度,用DAS2.1.1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葛根素在0.10—10.00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5)。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1/2α=(0.549±0.397)h,t1/2β=(9.751±4.585)h,CL/F=(32.937±12.695)L·h^-1·kg^-1,Cmax=(0.545±0.051)mg·L·-1,tmax=(0.799±0.183)h,AUC=(3.384±1.166)mg·L^-1·h^-1。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葛根素血药浓度的方法,适用于葛根素的药动学研究,为合理利用葛根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3岁以下儿童丙泊酚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岁以下儿童丙泊酚(异丙酚)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3岁以下无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疾病的手术儿童12例。单次静脉注射异丙酚3mg.kg-1。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中异丙酚浓度。用3P87实用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各项药动学参数。结果3岁以下儿童异丙酚诱导静脉麻醉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α=(2.372±0.565)m in,t1/2β=(16.364±4.442)m in,t1/2γ=(416.591±97.184)m in,Vd=(7.980±1.863)L.kg-1,CL=(0.015±0.007)L.kg-1.m in-1,AUC=(267.353±100.247)μg.m in.mL-1。结论3岁以下儿童异丙酚诱导静脉麻醉符合开放性三室模型特征,具有分布快、分布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家犬血浆中萘哌地尔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萘哌地尔普通片和缓释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规律。方法 采用内标法,以Shim-Pack ODS C18柱为固定相,甲醇-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25:25:50)为流动相,维拉帕米为内标,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0.8 mL·min-1,柱温30℃,血药浓度一时间数据采用3P97程序处理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血浆中内源性物质对萘哌地尔与维拉帕米均无干扰,萘哌地尔与内标的峰面积之比同萘哌地尔浓度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3.6-868 ng·mL-1,最低定量浓度为13.6 ng·mL-1,方法回收率和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1.2%±7.8%(n=3)、74.6%±3.6%(n=3),日内RSD≤6.9%,日间RSD≤8.4%;家犬口服100 mg萘哌地尔普通片与缓释片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模型,Cmax分别为(635.1±129.8)、(63.7±163.1)ng·mL-1,tmax分别为(1.28±0.57)、(6.67±1.63)h,AUC0-t分别为(3 562±1 265)、(3 297±937)ng·mL-1·h,T1/2(Ke)分别为(3.35±0.68)、(4.01±3.14)h。结论 所建立的血浆中萘哌地尔浓度测定方法灵敏、准确,能较好地满足萘哌地尔药动学研究的需要;萘哌地尔缓释片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丁香酚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方法 丁香酚大鼠灌胃给药后,应用HPLC测定其在大鼠血浆中的含量,色谱柱:Allsphere ODS-2 RP-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63∶37 (pH=4.78);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流速:0.8 mL·min-1结果 丁香酚经口服 14.25 mg·kg-1的剂量后在体内药动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结论 所建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丁香酚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褪黑素在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远大  何海霞  杨勇  何清泉 《中国药房》2005,16(12):902-903
目的:研究褪黑素在Beagle犬体内药动学参数。方法:6只Beagle犬分别单剂口服褪黑素(3mg/只),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褪黑素浓度,经3p97程序推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褪黑素在体内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t1/2Ka为(0.16±0.10)h,t1/2Ke为(1.21±0.52)h,tmax(0.50±0.18)h,Cmax为(11.27±3.77)ng/ml,CL为(0.13±0.04)L/h,AUC(0~T)为(25.23±7.71)(ng·h)/ml。结论:褪黑素在犬体内口服吸收快、作用迅速,但维持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氧化苦参碱在乙肝患者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注射液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药动学。方法: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予氧化苦参碱注射液400mg,im,用HPLC分析法测定人血浆中的氧化苦参碱浓度。结果:肌注氧化苦参碱后其体内过程符合药动学二室模型,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1/2)(K_a))(7.2±4.0),(4.6±2.0)min;T_((1/2)(α))(24.9±13.3),(29.8±13.8)min; T_((1/2)(β))(141.8±22.5),(133.3±19.1)min;t_(max)(23.8±12.2).(19.0±5.4)min;c_(max)(6.80±1.48),(7.09±0.88)mg·L~(-1);F(c)(41.96±11.00),(43.64±12.40)L;AUC(847.18±137.89),(934.49±159.06)mg·L~(-1)·min;CL_((s))(0.48±0.07),(0.44±0.07)L·min~(-1)。经统计学处理,2组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在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泮托拉唑钠对映体,研究泮托拉唑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血浆用醋酸乙酯提取,以非那西丁为内标,Chiralcel OJ-RH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20 mmol/L磷酸二氢钠(含0.01%磷酸)–乙腈(78∶22),紫外检测波长为288 nm,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柱温40℃。大鼠尾iv消旋体16 mg/kg,HPLC-UV法测定血浆中左旋和右旋泮托拉唑钠浓度,并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左旋泮托拉唑钠、右旋泮托拉唑钠线性范围均为0.156~40.000μg/m L,定量限为0.156μg/m L。泮托拉唑钠左旋体与右旋体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38.13±3.33)、(40.52±3.69)μg/L;AUC0-τ(1 688.45±302.38)、(1 399.88±376.44)min·μg/m L;AUC0-∞(1710.61±309.40)、(1 417.29±383.21)min·μg/m L;t1/2(30.92±6.41)、(22.37±7.59)h。结论泮托拉唑钠对映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存在立体选择性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手性药物泮托拉唑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时间内异丙酚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HS-R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8只。建立失血性休克复苏动物模型,HS-R组、P组分别在复苏后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生理盐水1mL·kg-1·h-1、异丙酚1mL·kg-1·h-1,维持2h,测血浆中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开腹取小肠组织约5cm,3cm匀浆后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2cm做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肠道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HS-R组及P组的MDA及DAO水平均较C组升高,P组较HS-R组有所降低(均P<0.05);HS-R组及P组的SOD水平较C组降低,P组较HS-R组有所升高(均P<0.05);肠道组织病理学评分P组及HS-R组均高于C组,但P组较HS-R组低(均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肠道组织出现明显的损伤,短时间内异丙酚可通过抗氧自由基作用减轻此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I)在家兔失血性休克监测中的重要意义。方法:以Wiggers改良法复制失血性休克家兔模型,并回输自身血液进行复苏,用生物学检测系统检测家兔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统计失血量(BV)、计算休克指数(SI)、记录造模前,造模后和复苏后的上述指标,当复苏后血压稳定终止试验。结果: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休克指数(SI)与失血量的相关性分别为0.792、0.835、0.95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休克指数与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失血量明显相关,可能更有助于家兔失血性休克状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70例创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资料。结果:本组死亡38例,其中重度休克者死亡率较高。结论:建立有效的抢救预案、采取正确措施控制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心理问题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44例,根据患者2周内是否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分为两组。观察组共72例患者,均为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对照组共72例,均为未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治疗,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周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肝功能1级者35例(48.61%),2级者23例(31.94%),3级者14例(19.44%),观察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6 h,重度休克、血氧饱和度<90%、多脏器功能障碍及死亡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早期积极干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切监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肝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Conventional compartmental pharmacokinetic analysis may provide inaccurate prediction of drug concentrations after rapid iv administration. To examine this, compartment and effect compartment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measured arterial and brain concentrations of propofol in sheep after iv administration at a range of doses and dose rates. Although arterial and brain concentrations were reasonably well fitted to compartmental and effect compartment models for individual doses and dose rates, the structure and parameters of all models differed with changes in both dose and rate of administration. There were large discrepancies between predicted and measured arterial and brain concentrations when these models were used to predict drug concentrations across doses and dose rates. These data support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type of modeling in the setting of rapid propofol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6.
国人老年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国人老年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方法32例择期下腹部开腹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65~82岁的老年患者,采用靶控输注方式(以血浆浓度为靶)输注丙泊酚,丙泊酚血浆浓度为3μg·mL-1。术中取桡动脉血,以反向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丙泊酚的血浆浓度。用NONMEM软件分析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国人老年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三室开放模型,年龄、瘦体重对中央室清除率有影响,性别对第三分布容积有影响。结论年龄、瘦体重、性别对国人老年患者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有影响。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应用于个体时,应根据个体情况相应调整靶控输注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以改善靶控输注系统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7.
30只免随机分为噻庚啶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5只。颈动脉放血至血压5.3kPa,维持90min,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于输血输液(对照组)和给药(噻庚啶10mg/kg)后30min分别由颈动脉采取血样,测定血SOD活性和血清MDA含量。结果显示,噻庚啶明显地升高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氧自由基在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巴庚啶能够清除氧自由基,进而减轻细胞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其抗休克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ac在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复制休克模型,取离体血管环,观察休克早期和晚期血管反应性的变化以及Rac激动剂和特异性抑制剂对休克早期和晚期血管反应性的影响;通过酶消化法培养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 hmuscle cell,VSMC),采用双室培养方式分别观察VSMC缺氧10min和90min后VSMC对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收缩反应性变化,同时观察Rac活性调节剂对缺氧后VSMC收缩反应性的影响。结果在休克早期和短暂缺氧后,离体血管环和VSMC对NE收缩反应性均有所升高,Rac的激动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可部分降低休克早期或短暂缺氧后血管反应性,Rac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可拮抗由PDGF所引起的血管反应性的变化,而在休克晚期或长时间缺氧后,离体血管环和VSMC对NE收缩反应性明显降低,NSC23766对休克晚期或长时间缺氧所致血管反应性降低有升高作用。结论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呈双相变化,休克早期升高,休克晚期降低,Rac参与了休克血管反应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2013年我院产科接诊的1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充分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气剩余碱(BE)、血压值和病死率分别为(14.8±2.4)s、(1.8±1.1)mmol/L、(63.3±11.4)mm Hg和0%(0/7),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11.8±1.3)s、(2.7±1.4)mmol/L、(51.2±13.5)mm Hg和14.3%(1/7),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中,给予失血性休克患者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整体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和预后,控制病死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观察缝隙连接(GJ)及其组成亚单位连接蛋白(Cx)在血管加压素(AVP)诱导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收缩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和缺氧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观察GJ阻断剂CBX和octanol、以及各Cx亚型反义寡核苷酸(AODN)对AVP诱导的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随后进一步观察参与AVP作用的Cx37和Cx43对AVP调节休克血管钙敏感性和缺氧VSMC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 GJ阻断剂CBX和octanol明显抑制了AVP诱导的休克血管的收缩反应。在所有血管中表达的连接蛋白中,Cx37AODN和Cx43AODN明显抑制了AVP的血管收缩作用。进一步结果显示,Cx43AODN、而不是Cx37AODN,可拮抗AVP升高休克血管钙敏感性的作用。此外, AVP处理和干扰Cx37及Cx43对缺氧VSMC内钙离子浓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缝隙连接在休克后AVP介导的血管收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Cx37和Cx43参与了这一过程,其中Cx43可能通过影响AVP介导的血管钙敏感性调节途径来发挥作用,而Cx37可能通过其它机制来参与AVP的血管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