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临床资料 1.1临床资料2002—2005年本院门诊收治牙隐裂患者63例,63颗牙,年龄25~68岁,平均46.5岁;男34例,女29例。上颌第一磨牙29例,上颌第二磨牙21例,下颌第一磨牙8例,下颌第二磨牙5例。所有患牙就诊时均出现明显症状,如咬合不适、定点性咀嚼痛、冷热刺激痛、自发痛等。检查发现患牙存在较明显隐裂纹,裂纹与发育沟重叠向一侧或两侧边缘嵴延伸且越过边缘嵴至邻面或颊舌面。其中牙隐裂致急、慢性牙髓炎35例,牙髓坏死6例,急慢性根尖周炎患牙22例。  相似文献   

2.
牙隐裂又称牙微裂 ,是指牙齿表面有细微而不易发现的裂纹[1 ] 。牙隐裂临床上不是很多见 ,在诊断上往往容易漏诊 ,从而造成漏诊误治。在治疗上由于隐裂发生的部位及程度不同 ,处理方法也不相同。现结合自己临床诊治的 1例牙隐裂患者的情况 ,就牙隐裂诊治问题探讨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4 3岁 ,公安干警 ,2 0 0 0年 3月 18日来院就诊。自述右上牙疼痛 ,主要为冷热刺激痛 ,有时有咬合不适感 ,检查见全口无龋齿 ,牙龈正常 ,无深的牙周袋 ,右侧上、下颌牙齿探叩诊均正常 ,牙面无缺损及过度磨损 ,牙齿无松动 ,右上颌前磨牙及磨牙区牙齿冷试…  相似文献   

3.
后牙隐裂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61-3062
牙隐裂是指牙面上细微而不易发现的深入牙本质的裂纹,是引起牙痛的常见原因,但临床不易被发现,常导致漏诊、误诊。严重的病损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患牙丧失。本文就107例患者132颗隐裂牙的临床观察和治疗情况作一分析,以期提高对隐裂牙的诊治水平。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门诊诊断牙隐裂患者107例,男62例,女45例,患牙132颗;年龄20岁~70岁。其中上颌第一磨牙45颗,第二磨牙24颗;下颌第一磨牙25颗,第二磨牙6颗;上颌双尖牙17颗,下颌双尖牙15颗。患牙以近远中向裂纹多见,共118颗。1.2病史及临床症状出现症状时间为数天至3a,当其位置接近牙髓时,…  相似文献   

4.
用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大多都要拔牙,而且通常采取单侧或双侧上下颌对称拔除第一或第二双尖牙。但临床上时有需要拔除第一磨牙的患者,笔者近年来对一些拔除第一磨牙的患者采用方丝弓矫正器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本文就治疗中的一些体会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求诊要求矫治牙列拥挤错乱、前牙前突等牙 畸形的患者。全组患者12例,年龄11~29岁,平均14.8岁。男8例,女4例。其中拔上下颌四个第一磨牙5例,拔上颌双侧第一磨牙4例,拔下颌双侧第一磨牙3例。1.2治疗步骤…  相似文献   

5.
黄勇 《广州医药》1999,30(6):49
增生性牙髓炎临床上常见于青少年的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因为这些牙齿的根尖孔较大,血运丰富,牙髓发生增生性反应,形成易出血的牙髓息肉。我科自lop年7月一1997年7月应用自制钙维他(Calvital)糊剂治疗此类患牙85例,共85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5例中男39例,女46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9岁;其中上颌乳磨牙14例,下颌乳磨牙20例,上颌第一恒磨牙18例,下颌第一恒磨牙对例。共85颗患牙。1.2治疗方法:1.21钙维他(Calvind)配方(自配):粉(氢氧化钙兀j%、碘仿力.0%、百炎净份1.5%)…  相似文献   

6.
对100名牙隐裂患者的110例患牙进行临床观察和治疗,发现牙隐裂好发年龄为40岁-60岁,好发牙位是上颌磨牙,其中第一磨牙占比例最大。隐裂产生的因素是多因素的,可能与龋洞充填体,He创伤,牙齿本身的结构薄弱和发育缺陷等因素有关。1a-3a后随访复查110例患牙,治疗的成功和改善率为90.91%。牙髓结构后的大量调磨和全冠修复认为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牙隐裂又称牙微裂,是指牙龄的表面有细微而不易发现的裂纹,隐裂有的常与胎面的近远中发育沟重迭,有的不在发育沟处,极易误诊为牙本质过敏,是一种较难诊断的牙体疾病.现将笔者遇到的资料较完整的隐裂牙62例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其诊断与防治原则.   1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男性34人,女性28人,40岁以上46人,40岁以下16人,最年青一例为21岁.   2)牙位:上后牙32个,下后牙30个,其中上颌第一磨牙13个,上颌第二磨牙13个,下颌第一磨牙13个,下颌第二磨牙13个,上颌前磨牙6个,下颌前磨牙4个.   ……  相似文献   

8.
隐裂牙129颗的全冠修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隐裂又称不完全牙折,是指发生在牙齿表面的细微不易发现的非生理性裂纹,常常累及下颌磨牙、上颌磨牙及上颌前磨牙。牙隐裂的裂纹常深入到牙本质结构,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髓炎、牙齿折裂直至被拔除。我们对129颗隐裂牙采用全冠修复的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1990年起开展对大面积根尖周病变进行治疗,且做1~4年的追踪观察,其中包括一些曾计划拔牙试行保留治疗的患牙,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l临床资料:凡是X片显示根尖病变广泛直径在smm以上的牙源性慢性根尖周病变的患牙,均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共观察102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59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11岁。上颌牙齿25例(双尖牙6例,磨牙19例);下颌牙齿对例(双尖牙9例,磨牙48例)。2.治疗方法:患牙经开髓、拔髓,用3%双氧水荡洗后,封甲醛甲酸棉球一周后复诊行常规塑化治疗;单报牙经根管…  相似文献   

10.
何英 《大家健康》2016,(2):47-47
目的:探讨牙隐裂患者咬合特征及牙体磨耗特点及临床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治疗的84例(84颗牙)牙隐裂患者,采用咬合分析仪对患者咬合过程进行分析,具体咬合过程:首先教会患者咬合过程和咬合方法,练习并掌握开口、闭口、左右侧方及前伸等动作,感觉可以试验了,让患者端坐,眼睛平视,将传感器膜旋转放入患者口中,嘱咐患者上述练习的咬合动作,采集咬合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发生40岁以下26例,其中上颌13例,下颌16例,41~50岁发生29例,其中上颌13例,下颌16例,51岁以上有29例,其上颌15例,下颌14例,发生第一前磨牙 A7例,发生第二前磨牙 B5例,发生在第一磨牙 C30例,发生在第二磨牙 D42例,牙体磨耗 I 级共9例,其中上颌4例,下颌5例,II 级45例,其中上颌24例,下颌21例,III 级24例,其中上颌12例,下颌12例,IV 级6例,其中上颌4例,下颌2例。结论:牙隐裂的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咬合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1.
1.1 一般资料 2003年4月至2004年6月口腔科门诊乳磨牙根尖周病患者中随机选择38例患者,共46颗牙。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4-11岁,平均7.62岁。46颗牙中,上颌第二乳磨牙12颗;下颌第二乳磨牙14颗;上颌第一乳磨牙8颗:下颌第一乳磨牙12颗。急性尖周炎6颗牙,慢性类周炎40颗牙,其中慢性有瘘型尖周炎31颗牙。  相似文献   

12.
杨伽林 《河北医学》2006,12(7):676-676
第一磨牙是萌出时间最早的恒牙,龋坏和缺失率高于其它牙齿。作者利用下颌第三磨牙进行自体牙移植16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6例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根准备拔除者,男10例女6例,年龄18~25岁。左侧9例右侧7例。第三磨牙均选择健康牙齿,并且是在消除阻力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牙隐裂的易发部位及临床疗效。方法 登记门诊就诊的96颗隐裂患牙。结果 上颌第一磨牙发生率最高,为3 5 .42 % ,其次是下颌第一磨牙,为2 8.13 % ,下颌双尖牙发生率最低,为5 .2 1%。根据牙隐裂的不同程度和不同临床表现,采用调牙合、充填、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进行治疗,87例96颗隐裂牙治疗成功率达88.5 4% (85 /96)。结论 牙隐裂易发于上颌第一磨牙。牙隐裂早发现、早治疗及治疗后立即及时行全冠保护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年轻恒牙的牙髓病中 ,目前常用失活法去除牙髓使牙齿失去生机 ,致使根端发育停止 ,因牙齿无活力术后易造成牙冠劈裂 ,导致根尖周病变。因此对患有急性浆液性牙髓炎、慢性溃疡性牙髓炎、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的年轻恒牙宜采用活髓切断术 ,使根尖孔缩小 ,根尖继续发育。我们于 1 995~ 1 998年对 68例此类患者共 76颗年轻恒牙做活髓切断术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患儿年龄为 7~ 1 2岁 ,共 68例76颗年轻恒牙 ,上下颌第一磨牙 1 5颗 ,下颌第二磨牙 1 2颗 ,上颌第一磨牙 1 2颗 ,上颌第二磨牙 1 1颗 ,上颌双尖牙 1 0颗…  相似文献   

15.
韩克实  王毅  李长森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0):1320-1320
1临床资料 1987~2002年我们诊治的11例因牙齿疾病引起皮瘘的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6~47岁。皮瘘位置:下前牙颏部瘘8例,2例由第一恒磨牙而引起下颌瘘,1例由第三恒磨牙引起。病程1月余至3年,除1例下颌智齿冠周炎引起者有急性炎症表现外,其余均呈慢性过程,无明显牙痛史。来我院就诊时,有7例已在外院做过治疗,通过行切开引流、瘘管切除术、注射抗生素等治疗手段未见好转。初起皮肤表现为一红色小丘疹样或疖肿样损害,以后破溃流脓,瘘口呈粟粒大小肉芽肿样外观,  相似文献   

16.
农晨  秦楚林 《医学文选》2003,22(2):179-180
牙隐裂是一种常见的非龋性牙体疾病 ,以磨牙多见。常常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而被人们忽视 ,故早期较难发现。作者从 1 996年 1月~ 1 998年 1 2月对 1 2 0颗隐裂牙进行了综合治疗 ,临床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门诊接诊 1 2 0颗隐裂 (活髓 )牙 ,患者男性 63颗 ,女性 5 7颗 ,年龄在 2 7~ 66岁 ,其中以40~ 60岁年龄组发生例数最高。上颌第一磨牙 5 0颗 ( 4 1 .67%) ,上颌第二磨牙 30颗 ( 2 5 %) ,上颌双尖牙 6颗 ( 5 %) ,下颌第一磨牙 2 2颗 ( 1 8.33%) ,下颌第二磨牙 1 0颗 ( 8.33%) ,下颌双尖牙 2…  相似文献   

17.
138例牙隐裂的临床观察和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牙隐裂的致病因素。对138例牙隐裂患者的154颗患牙进行临床观察。发现牙隐裂的好发年龄为35—55岁,好发牙位为上颌第一磨牙。造成原因为创伤性[牙合]力。是导致牙隐裂的重要致病因素,牙尖斜面是隐裂发生的易感因素,牙齿本身结构薄弱区和发育缺陷是牙隐裂发生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995年~1998年,我科收治患有牙齿微裂、牙尖折裂、牙齿纵裂和横裂的共112例126颗磨牙。其中男83例,女29例;年龄20~66岁,平均46岁,主要集中在40~60岁。 1.2 患牙检查 患牙牙位:第一前磨牙上颌8颗,下颌3颗;第二前磨牙上颌9颗,下颌6颗;第一磨牙上颌32颗,下颌48颗;第二磨牙上颌7颗,下颌13颗。患牙类型:微裂牙16颗,牙尖折裂12颗,纵折牙69颗,横折裂牙29颗。  相似文献   

19.
牙齿的保存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往被认为应拔除的残根、钱冠,现在可用多种修复手段来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我们用自制林形支架对64例78只牙体严重缺损的后磨牙进行修复,经6个月~2年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4例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18~62岁;部位:上颌28只,下颌50只;病因:损50只,咬合创伤造成牙冠折裂28只。1.2适应症经根管治疗后观察2周无症状者;牙周情况好,或仅有轻度牙槽骨吸收而牙根稳固者;牙冠缺损边缘最低处平龈缘以上者。1.3方法弯制支架:用不锈钢丝(直径0.7mm)弯成林形支架,…  相似文献   

20.
牙隐裂又称牙微裂,是指牙面有细微而不易发现的裂纹。牙隐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是由于裂纹不容易发现,所以病人不能及时的治疗,导致牙髓及牙周的感染。我们自1995-03~1997-04期间对在我院就诊的89名牙隐裂患者的95颗患牙进行治疗,在诊断和治疗上进行了探讨,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情况:89名患者中,男性47名,女性42名,年龄25~60岁,25~40岁25例,40~60岁70例。牙位分布情况见表1。1.2临床表现:病人主诉,咬及咀嚼时疼痛或不适感,患牙多数在就诊前数月或数年即出现症状,有的病人逐渐有自发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