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冰 《中国现代医生》2011,(27):43-44,46
目的调查研究ICU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和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ICU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9年2月~2011年5月在我院ICU住院的1092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率为26.28%,多因素结果显示,气管切开治疗、泌尿道插管治疗、住ICU时间〉10d、机械通气时间〉5d是ICU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气管切开治疗、泌尿道插管治疗、住ICU时间〉10d、机械通气时间〉5d是ICU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为预防ICU发生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91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气管切开治疗、气管插管治疗、泌尿道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等相应的操作,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91例患者的ICU院内感染率为25.8%。多因素分析ICU院内感染,表明泌尿道插管治疗、气管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及机械通气时间大于5 d是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避免院内感染,在加强防范意识、增强无菌观念的基础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等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胸外科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其ICU病房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本次研究就胸外科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论述,探讨分析构建三级预防体系的方法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伍媛 《中外医疗》2014,(8):9-10
目的调查ICU院内感染的现状,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于制定出降低ICU院内感染风险的针对性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ICU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院内感染发生,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研究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32例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85例,患病率为15.98%。按照感染部位分类,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多。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45岁、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20d、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6d可显著提高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P〈O.05)。结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仍需进一步提高,需根据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等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降低ICU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神经外科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神经外科ICU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护理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8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院内感染组和对照组.以回顾性病案信息调查方式,采用自制表格收集患者的住...  相似文献   

6.
景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Z1):143-145
目的探讨ICU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老年患者、有糖尿病史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长期昏迷者、心肺复苏术后、脑血管意外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严重创伤及鼻饲反流至肺部者最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结论针对ICU内常见感染原因,应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管理;重视工作人员手的清洁;减少口咽部细菌的定植;控制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误吸;切断呼吸机感染途径;做好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加强ICU院内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382-1383
目的:探讨ICU院内感染发生与侵入性装置使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4年ICU监测的相关数据,分析ICU院内感染与侵入性装置使用的相关性。结果:4年共监测患者317例,ICU院内感染发生率依次为23.91%、24.32%、26.83%和21.74%;侵入性装置相关感染中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千分率依次为7.11‰、9.69‰、16.49‰和14.78‰;导管相关尿路感染千分率依次为1.70‰、4.33‰、1.50‰和1.62‰;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千分率依次为4.16‰、3.45‰、1.81‰和1.90‰。结论:ICU院内感染的发生占院内感染很大一部分,容易造成院内感染爆发;特别是患者大多要接受各种侵入性装置的诊疗,这些侵入性装置的使用是造成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在ICU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中应该加强侵入性装置使用患者的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侵入性装置相关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护理会诊在预防ICU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ICU发生院内感染的特点及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肯定护理会诊制度在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对我院3年来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过护理会诊,我院ICU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护理会诊,对ICU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控制感染,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场所。由于ICU患者病情重、病种繁多、免疫功能低下、创伤严重加上各种侵入性操作繁多、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引起的选择性压力、院内感染的耐药菌株日益增加等,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而医院感染的发生直接影响了ICU患者救治的成功率。笔者对ICU感染患者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并对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控制对策,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9年1月感染病例110例,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21-80岁。1.2方法ICU感染作为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找出我院神经外科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ICU3100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结果:3100例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人数150例,占4.9%;结论 我ICU院内感染有多种因素,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关键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ICU发生的院内感染进行调查,对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危重病患者、老年体弱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侵入性操作与感染关系密切,ICU设置的不合理增加感染的可能。结论加强ICU管理,加强危重患者保护性隔离,ICU设施的改进,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马瑛 《黑龙江医学》2012,36(3):231-232
目的探讨ICU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10-01~2011-03间,入住ICU的160例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入住的16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40例,ICU患者的医院内感染25%。以机体创伤大,治疗前体质较差,较多侵入性操作,大量应用抗生素等为易感人群。结论通过加强ICU院内感染的工作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使ICU医院感染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3.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监护室(ICU)的患儿往往患有严重的原发病或多种疫病并存,常伴有营养不良与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大量侵入性操作,以及病区空间拥挤,感染与非感染患者缺乏有效隔离、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因而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较其他科室病人高5倍~10倍,同时也形成了ICU院内感染的特有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30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3066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中,有226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总感染率为7.37%。2011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10.71%。2012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7.25%。2013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4.93%。近年来,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中可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加强对重症监护室病房环境的管理工作,健全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在施行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为ICU患者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及施行有效的护理是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普通外科ICU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6月普外科ICU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期间ICU共收治患者353名,其中37人诊断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0.48%.普通外科ICU院内感染可能与患者住ICU时间长短、镇静药和人工气道的使用等因素有关(P<0.05),与抗酸剂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院内感染是危害患者健康,影响疾病康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早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降低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重症脑出血患者ICU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12月ICU收治的8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合并院内肺部感染和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分列入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55例),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8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ICU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1.3%,其中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气管切开插管率(60.0%)和有吸烟史比例(52.0%)均高于对照组(34.5%、23.6%),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ICU院内肺部感染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加强控制干预,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气管切开插管等情况,能够减少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监测和分析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院ICU院内感染状况,总结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结果 ICU属于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963例患者中134例(13.9%)发生医院感染,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8.2%,患者特殊的自身因素及外在因素等均成为发生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规范医疗操作流程,优化护理流程,合理应用抗生素,将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率,提高治愈率,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高杨 《吉林医学》2012,33(33):7284
目的:研究和探讨ICU溶血性葡萄球菌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对52例溶血性葡萄球菌院内感染ICU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基础患病数、抗生素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调整时间、气管插管、预置鼻胃管、翻身拍背等与溶血性葡萄球菌院内感染有关。其中留置鼻胃管和呼吸机使用是出现溶血性葡萄球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为翻身拍背。结论: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翻身拍背,进行无创通气,尽可能减少各类侵入性操作,可以有效预防ICU溶血性葡萄球菌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发生在院内的感染。引起院内感染的致病菌较多,且大多为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珠,往往感染严重,有效控制率低,病死率高。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易感人群和易感因素的集中地,也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区域。文献报导ICU院内感染远远高出普通病房3~4倍[1]。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ICU院内感染患者210例,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U收治的脑外伤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6年4月~2008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96例脑外伤患者按是否发生院内肺部感染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在15个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96例患者中发生院内肺部感染19例,感染率为19.79%;其中年龄、在ICU停留时间、激素应用、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抗生素联用、格拉斯哥评分、置胃管8个因素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结论:严格掌握抗生素应用范围、指征,禁止滥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气管切开适应证及时机;做好机械通气的护理及气管切开后和置胃管、尿管后的护理;尽量缩短患者在ICU的停留时间,对减少院内肺部感染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