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我厂高级职称技术人员的血压,血脂情况及其异常发生率,方法:对我厂在职的高级技术人员进行全面体检,选其中资料完整的进行分析。结果:(1)男性正常高限血压及高血压的百分率分别为6.8%和50.9%,女性正常高限血压和高血压的百分数为7.5%和18.9%,男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特别是轻度高血压(P<0.01),最适宜血压男性显著低于女性(P<0.01),(2)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也增加。(3)血脂,血糖增高,除高甘油三脂血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其他两项男女间无明显差异性,(4)在心电图方面,男女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性,但是无论男女均随着年龄增加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增加,但在50岁以后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级科技人员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特别是在男性科技人员中。  相似文献   

2.
老年冠心病海水浴体疗康复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俊  戴蓉 《中国临床康复》2002,6(3):375-375
目的:探讨海水浴对老年冠心病的康复疗效。方法:对103例老年冠心病海水浴前后临床症状、血压、心率、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海水浴体疗后:(1)临床症状、血压、心率有非常显的改善(P<0.01)。(2)T波改变、S-T段压低的发生率有显的降低(P<0.05)。(3)各项心功能指标也有非常显的提高(P<0.01或P<0.05)。结论:海水浴能改善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表现,降低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提高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继发尿失禁与多项临床因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肖岩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421-421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半球卒中继发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410例急性大脑半球卒中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对卒中类型、部位及患年龄、性别、血压、血糖、既往有无脑卒中病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继发尿失禁的发生率为40.2%。老年组及高龄组尿失禁率分别为39.9%和50.0%,高于青年组21.1%(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既往有脑卒中病史尿失禁较多(P<0.01)。左侧大脑半球病变的尿失禁率(45.2%),高于右侧大脑半球(26.7%)(P<0.01)。脑卒中类型无明显差别。结论:急性脑卒中患尿失禁发生率较高,且左侧半球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年龄大、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既往有脑卒中是尿失禁有意义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血压水平及其与心电图异常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对5480名体检人员系统查体,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以及不同血压水平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结果 男性收缩压为(130.5±20.5)mmHg,舒张压为(80.2±27.8)mmHg;女性分别为(120.3±18.5)mmHg、(76.5±27.1)mmHg,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均P<0.01);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正常高限血压占12.24%,高血压占35.68%,女性分别为7.47%、21.20%,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血压者临床心电图异常如左室肥厚、左室高电压、ST-T改变、各类早搏、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陈旧性心梗等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者(均P<0.01)。结论 不同性别、年龄血压值水平不同,随着血压升高,临床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医务人员应根据个体差异建立分类护理档案实行分级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分群健康。关键词:体检人群; 高血压; 心电图异常; 数据收集中图分类号:R473.2;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9-0003-03  相似文献   

5.
官健  金大地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892-2893
目的:比较并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的病情及预后。方法:105例AS患中,94例B27(+),11例B27(-),将两组患的关节受累、关节强直和血流(ESR)异常等病情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结果:B27(+)患胸廓、颈椎及髋关节的受累率(分别为45%,39%和50%)均显高于B27(-)患(分别为0,0和18%,P<0.05);B28(+)患中,分别有73%和40%发展为腰椎强直和胸廓强直,而B27(-)患分别为27%和0(P<0.05和P<0.01);B27(+)AS的ESR异常率为92%,显高于B27(-)AS(仅为27%,P<0.01)。结论:B27(-)AS与B27(+)AS相比,其病情显轻微,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四川大学教职工1691名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常见病症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方法:于2003年对四川大学1691名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项目包括: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眼科、心电图、胸透、B超(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血生化(血糖、血脂,肾功、肝功)、乙肝标志物。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常见病症检出率进行统计和比较。 结果:1691名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检出率较高的病症依次为高脂血症(21.94%)、脂肪肝(13.48%)、前列腺增生(12.94%)、心电图异常(10.41%)、高血压(7.09%)、胆囊结石(5.62%)、高血糖(4.49%)、肾功能异常(4.19%)、乙型肝炎(3.61%)。②≥45岁组高脂血症、脂肪肝、前列腺增生、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胆囊结石、高血糖和肾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45岁组(P〈0.05);两年龄组乙型肝炎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胆囊结石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高脂血症、脂肪肝、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肾功能异常和乙型肝炎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不同性别高血糖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高校教职工患病种类较多,常见病症检出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年龄、性别、血压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1997年在长沙市开福区对该地区人群819例(其中男377例、女442例)进行了心脑血管病的调查,并对心电图进行了临床诊断分析。结果:高血压病者心电图异常率(64.9%)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35.1%)(P<0.005),老年人心电图异常率(57.4%)显著高于中青年人(47.8%)(P<0.01)、且老年女性(63.4%)显著高于老年男性(50.9%)(P<0.025),随年龄增大,心电图异常率逐渐增高。结论:心电图异常与年龄、性别及血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胸痹心痛的证型和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对375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冠状动脉造影及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不同心电图改变的证候分布规律。结果375例胸痹心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278例确诊为冠心病,其中有心电图异常表现,如ST段下移(83.6%,46/55)、ST段抬高(90.0%,27/30)和异常Q波(96.8%,61/63)患者的比例明显多于正常心电图者(57.6%,68/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75例患者中,T波倒置(36.8%,21/57)和ST段下移(36.4%,20/55)组气滞证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异常Q波组(15.9%,10/63,P均〈0.05);异常Q波组阳虚证的比例(28.6%,18/63)显著高于正常心电图组(11.9%,14/118,P〈0.05);其他组间各证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78例冠心病患者中,异常Q波组阳虚证的比例(29.5%,18/61)显著高于正常心电图组(7.4%,5/68,P〈0.05);其他组间各证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候胸痹心痛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运用益气健脾法加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心电图异常47例,并以单纯激素治疗26例作对照。结果:2组对PNS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组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4.9%)明显地低于对照组(42.3%)(P<0.01)。对合并心电图异常的疗效,治疗组心电图恢复率(80.85%)明显地优于对照组(53.85%)(P<0.01)。表明益气健脾法可提高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及增强酶的活性,从而改善全身蛋白质──能量代谢,是使其心电图异常得以恢复的关键,同时减轻使用激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非Q波心肌梗死(NQ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心肌梗死9MI)136例,其中NQMI组45例,Q波心肌梗死(QMI)组91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NQMI组室速或室颤、泵衰竭和心源性休克(6.67%、8.89%、6.67%)显著低于QMI组(14.3%、20.9%、18.7%),P<0.05。(2)NQMI组梗死后心绞痛和再梗死率分别为37.8%和15.6%高于QMI组(18.7%和8.79%),P<0.05。(3)NQMI组心绞痛(91.1%)高于QMI组(71.4%),P<0.05。(4)NQMI住院病死率为6.69%,低于QMI组(16.5%),P<0.05);而1a内心脏事件发生率NQMI组为33.3%,高于QMI组15.4%,P<0.05。(5)NQMI组并发糖尿病占24.4%,高于QMI组(12.1%),P<0.05。(6)2组间高血压、高血脂、性别、Zung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虽然NQMI的高血压、高血脂、性别、Zung评分与QMI相似,但是发病前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者较QMI者多,其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较QMI低;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较QMI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所激发的血压异常增高的现象及临床意义。方法:从561例受检查中选择运动中SBP≥200mmHg,45例作为血压异常增高组,高血压血压反应正常组40例,对照组54例,比较3组间运动与血压反应关系。结果:血压异常增高组:运动前静息时的血压(SBP/DBP)均高于其他两组(P<0.001),运动中SBP,血压上升幅度(ΔSBP)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运动时间(time),代谢当量(Mets)均小于其他两组(P<0.05),说明该组病人运动耐量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结论:运动所激发的血压异常增高可预示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而对高血压患应注意运动时血压高峰控制及运动处方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231例神经传导速度、F—波和H—反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宋蓓  胡小怀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879-2879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患上肢与下肢神经近期及远端、神经末梢的受损程度。方法:对231例糖尿病患的上肢与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及H-反射的检测异常率比较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下肢腌肠神经SCV异常率91.8%,明显高于上肢正中神经SCV异常率72.6%(P<0.001)。而上肢正中神经MCV远端PLC异常率达37.2%;下肢腌总MCV远端PL异常率达30.2%(P<0.14)。上肢正中神经肘-腕MCV异常率达56.2%;下肢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下2cm-中踝MCV异常率达60.1%(P<0.45)。上肢正中神经腋-肘MCV异常率达6%;下肢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上9cm-腓骨小头下2cm MCV异常率达25.1%(P<0.001)。尺神经F-波异常率达23.4%,胫神经H-反射异常率达63.3%(P<0.001)。结论:糖尿病患神经病变累及部位以下肢为主;以感觉神经多于运动神经。在患临床症状较轻或缺如时,应用NCV、F-波和H-反射检测可以客观的对糖尿病患神经近段及远端、神经末梢的受损不同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老年胆石症405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天民 《临床医学》2002,22(6):15-16
目的:探讨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对405例老年胆石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胆道手术主要危险因素为胆道感染严重程度和并存病的加重。急诊手术组术后并发症率42.4%,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组10.5%(P<0.01);有并存病组术后并发症率38.0%,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组13.1%(P<0.01)。恶性肿瘤并发率3.0%,术前漏诊率达75%。结论:老年胆石症除有严重并存病外,应积极早期手术治疗,重视术前全面检查,选择适当术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4.
老年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高血压伴随状况及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血压异常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052例60岁以上居民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老年空腹血糖受损者血压异常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41.31%,女性(22.95%)高于男性(18.36%)(P〈0.05);高血压前期患病率46.56%,女性(25.25%)高于男性(21.31%)(P〈0.05)。Lo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人群血压升高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家族史、年龄和腰围。结论:老年空腹血糖受损阶段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总患病率为87.87%,其可控危险因素主要是中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电图某些指标与临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住院的629例AMI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I组),无LVH组(Ⅱ组)和血压正常组(Ⅲ组)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分析3组心电图特征与临床高危特点。结果:I组心电图指标Ptfv1(心房张末电势)异常,∑ST段抬高振幅,ST段抬高导联数,对应性导联ST段压低振幅,QTc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及前壁或复合前壁AMI发生率明显增高,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临床并发泵衰竭AMI扩展和住院期间病死率与Ⅱ、Ⅲ组比较也明显增多(P<0.05,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LVH患者多项心电图指标异常则其临床近期预后险恶,应积极采取综合措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与卒中后痴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痴呆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HDS、ADDTC标准,以Hechinski指数量表测试得分≥7做出诊断。结果 卒中性痴呆总病率27.3%,男24.2%,女31.8%,年龄75岁后患病率和性别比较相差显(P<0.01),脑卒中10年前后和首次与2次以上卒中比较患病率差异显(P<0.01)。基底节区、丘脑部的梗死患病率高于其它部位(P<0.01)。结论 卒中后痴呆内陆高于沿海,高龄、发病次数、部位、伴发病等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康查体者血压水平及所并存的其他状况来认识高血压前期的危害。 方法:收集2003—06/12西安市第四医院职工1106名的健康查体资料,排除资料不全者,完成所有检查者768名列入统计,均知情同意。将所有查体者按血压水平分为4组,即正常血压组(〈120/80mmHg)403名、高血压前期组(120~139/80-89mmHg)194名、1级高血压组(140~159/90-99mmHg)114名及2级高血压组(〉160/100mmHg)57名。对比各组体检对象的年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以及在职状况、性别比例、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异常率。测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结果〉6.1mmol/L为异常;测血脂采用酶法,以三酰甘油〉1.71mmol/L和(或)血清胆固醇〉6.5mmol/L为血脂异常;出现以下任何一项者为心电图异常:心动过缓、心动过速、ST-T改变、Ⅱ度Ⅰ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完全左、完全右、左前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心室肥厚等。 结果:768名体检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随着血压水平的增加,各组体检对象的年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以及退休比例、男性比例、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异常率亦逐渐增加(P〈0.05-0.01)。②高血压前期组体检对象的年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爹高血压前期组的退休人员、男性比例及心电图、空腹血糖异常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0.01)。 结论:人群中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相应伴随年龄、脉压增大及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异常率增加,这种情况在高血压前期即可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压与高血压病眼底改变的关系。方法:入选18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监测其24h血压,查看眼底动脉血管变化(Scheie分类法),分别观察不同水平的脉压、诊所舒张压、24h平均舒张压、血压负主夜间血压下降率与眼底小动脉改变的关系。结果:眼底正常者46例(24.7%),I组改变者116例(62.4%),Ⅱ组眼底改变者24例(12.9%);眼底正常组LVH的发生率为10.9%(5/46),而眼底异常组的发生率为89.3%(125/140)。诊所舒张压≥13.3kpa(100mmHg),24小时舒张压≥12kpa(90mmHg)的高血压病组与基对应组相比眼底改变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0.05、<0.01);舒张期血压负荷超过40%组与对应组比较眼底改变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收缩压负荷组间比较、勺型与非勺型血压及不同脉压差组间比较其眼底变化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合并症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早期眼底改变大多为I级改变,受舒张压的影响较明显,视网膜动脉化的程度可能也提示高血压的时限及病情。  相似文献   

19.
纤维支气管镜对肺CT正常老年咯血患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咯血患者肺CT正常的病因。方法:通过纤维支气和镜检查确定72例老年人肺CT正常的咯血患者病因与同期同类疾病72例非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83.3%患者通过纤支镜检查确诊病因。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确诊率为0.25%(P<0.01),且老年组肺癌的确诊率(25%)也高于非老年组(9.7%)(P<0.01)。结论:应重视肺CT正常的老年咯血患者的进一步检查,纤支镜对确定病因有重要价值,在老年患者上同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非脑卒中患者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率、影像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186例非脑卒中老年患者行颅脑CT检查发现无症状脑梗死56例,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对危险因素与非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症状脑梗死发生率为30.11%,男高于女;颅脑CT检查96.92%为腔隙性梗死,68.48%分布于基底节和内囊;无症状脑梗死组较症状脑梗死组年龄大,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酯血症、心脏病及吸烟史高(P〈0.05);血压值、血糖、血甘油三酯检测值及心电图异常率高(P〈0.05)。结论:无症状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中常见,多为皮质下深部脑组织的腔隙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与高血压痛、糖尿病、心脏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吸烟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