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LSC)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例PLSC的临床、X线胸片、CT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PLSCX线胸片和CT均表现为肺内直径3.0cm~7.5cm团块状实质性病灶;肿块均为周围型;2例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2例病灶呈浅分叶状,有短毛刺;4例肿块均侵犯邻近胸膜;2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左侧肾上腺转移。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显示3例单一肉瘤样癌,1例多形性癌为肉瘤样癌伴腺癌Ⅱ~Ⅲ级;4例波形蛋白(Vim)及细胞角蛋白(CK)均阳性,1例上皮膜抗原(EMA)阳性,1例S-100阳性。结论周围型PLSC在CT上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CK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室囊性肾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多室囊性肾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影像学改变、手术及预后。结果 多室囊性肾癌占肾细胞癌的 2 5 % ;B超是有用的筛选手段 ;CT发现病变为多室分隔状 ,囊壁上见结节并有增强 ;肿瘤 4 6~ 2 3cm ,平均 10 3cm ;均行肾癌根治术 ,术中未见淋巴及周围浸润 ,并发感染时可有粘连 ;病理报告均为透明细胞癌 ,实性肿瘤成分为 6 %~ 2 5 % ,平均 13 5 % ,未见周围淋巴转移 ;随访 3~ 5 6个月 ,11例存活 ,2例因肺转移死亡。结论 多室囊性肾癌为透明细胞癌的一种类型 ,CT检查有较典型的特征 ,手术根治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动态增强CT扫描表现。结果15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肿块形成型12例,管壁浸润型1例,腔内生长型2例。肿块形成型CT平扫表现为肝内低密度肿块10例,等密度肿块2例;动态增强扫描7例动脉期肿块周边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增加;延迟期4例均匀性强化,2例不均匀性强化,1例肿块中央始终无强化。3例动脉期肿块呈轻度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期进一步强化;2例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开始强化;延迟期增强。围管浸润型表现为胆管不规则的增厚;1例腔内生长型表现为扩张的胆管内强化结节;1例腔内生长型表现为胆管扩张,未见肿块。结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中老年人肺癌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认识。方法回顾复习分析35例经手术和病理追踪证实的40岁以上中老年人原发性肺癌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CT表现。结果19例表现为颅内单发实性或环形结节或肿块,其中4例发生颞叶,5例发生于额叶,2例发生于枕池,6例发生于顶叶,2例发生于小脑半球;11例表现为颅内多发实性或环形结节及肿块;27例水肿显著,另3例为轻度水肿。5例表现为颅骨溶骨性破坏,其中额骨2例,顶骨3例。35例均行胸部CT扫描。33例表现为孤立型周围性肺癌,2例为中央型肺癌。结论肺癌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以40岁以上中老人好发,肺癌尤其周围型肺癌的血行转移特别是颅内转移可先于肺癌出现临床症状,而周围型肺癌因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极易造成误诊。我们认为对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如颅脑CT发现单发或多发占位性病变或颅骨溶骨性破坏,无论有无胸部症状,均应考虑到肺癌的可能性,常规应做胸部X线或CT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SC)各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S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结果本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29~70岁,中位年龄59岁。本组周围型14例,中央型1例,肿瘤直径2.5~9.5cm,病变位于右肺上叶5例、中叶3例、下叶4例,左肺上叶3例。全部病例均表现为肺内实质性肿块,3例肿瘤内可见偏心性不规则空洞,肿块边界光整6例、模糊2例、分叶4例、毛刺3例,另1例因中央型肿块伴阻塞性肺炎致边界不清。1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均显示肿块周边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肿块中央强化不明显或不均匀强化。7例侵及胸膜或胸壁组织,4例可见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有远处转移。15例手术病理多形性癌8例,梭形细胞癌2例,巨细胞癌3例,肺母细胞瘤2例。结论 PSC患者的影像表现无特异性,各亚型的病理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组织活检技术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部肿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应用超声筛选的45例经CT和MR发现的周围型肺部肿块,行超声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组织活检,获取组织标本做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43例活检成功,2例不成功,取材成功率95.6%,病理结果提示恶性病变36例(肺腺癌19例、鳞状细胞癌11例、转移性透明细胞癌4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血管肉瘤1例);良性病变7例(炎症病变2例、结核2例、出血性梗死1例、炎性假瘤1例、结节病1例);未判断2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组织活检技术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部肿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微创、高效、安全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吴俊秀  赵明  魏海彬  白虹  张大宏  张琦 《浙江医学》2020,42(24):2691-2692,2694
浙江省人民医院近5年来收治肾透明细胞癌卵巢转移患者2例,就诊时均无明显临床症状,首诊为左肾肿物,行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查B超、CT时发现左侧附件区肿物,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1例诊断为卵巢囊肿,1例诊断为盆腔肿物,均行腹腔镜左侧卵巢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卵巢转移。肾透明细胞癌卵巢转移非常少见,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检查也不能明确诊断,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型肝癌的病理、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2005年4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例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的病理、临床资料。结果4例经手术行肿瘤切除,1例射频治疗,1例肿瘤活检,术后随访生存3年以上1例,5年以上1例。结论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诊断需与转移癌鉴别,早期积极手术切除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肺高度恶性型黏液表皮样癌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病率、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例肺高度恶性型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高度恶性型黏液表皮样癌罕见,其发生可能与长期大量吸烟有关,咳嗽、咯痰是其最常见的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肿块,确诊依靠病理检查,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常有淋巴结转移,但即使手术时已发现淋巴结转移,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后仍能生存达2年或以上。结论 对于肺高度恶性型黏液表皮样癌,即使出现淋巴结转移,仍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头皮转移癌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8例头皮转移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头皮转移癌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7~90岁,中位数年龄57岁;位于额部2例、颞部1例、顶部4例、枕部1例;原发灶及病理:肾透明细胞癌1例、乳腺未分化癌1例、肺小细胞癌1例、乳腺导管浸润癌1例、结肠腺癌1例、肺鳞癌3例。临床表现:2例额部转移癌患者在额部出现质硬结节性肿块,触痛明显,因其同时伴有脑实质内癌转移,故还表现有头痛、恶心、呕吐、偏瘫等症状;1例颞部转移癌表现为颞部突然出现紫黑色“桑葚”状肿物,生长迅速,但无其他不适;…  相似文献   

11.
肾透明细胞癌是由细胞质透明或者嗜酸性的肿瘤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肿瘤向周围临近组织浸润和淋巴管转移,同时血行转移极为常见,常见转移部位为肺,其次为骨、肝、脑,但甲状腺转移较为罕见。收集我院2例肾透明细胞癌甲状腺转移病例,结合2000年以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22例资料,对甲状腺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特点及病理特点、预后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8例经病理证实为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患者的增强CT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IMCC的CEMDCT增强程度及模式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8例肿瘤均为单发病灶,大小约1.5~9cm,其中7例位于肝右叶,11例位于肝左叶,10例有包膜回缩征,8例有周围性胆管扩张,2例有淋巴结转移,4例有门静脉及肝静脉血管侵犯。平扫时肿块呈低或稍低密度;18例动态CECT中9例增强模式呈I型,3例呈II型,3例呈III型,2例呈IV型,1例呈V型。结论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的MDCT动态增强模式多样,在诊断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T肿瘤血管成像在周围型肺癌患者临床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4例肺部孤立性肿块的患者行CT检查,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结果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恶性组患者71例,良性组患者23例。观察CT肿瘤血管成像在周围型肺癌临床定性诊断中的诊断效果。结果:94例患者中手术切除经病理检查59例,穿刺活检证实18例,纤支镜检查证实7例,胸水中查出癌细胞4例,临床证实6例(脑转移4例,骨转移2例)。恶性组患者中,腺癌56例,小细胞癌7例,鳞癌4例,腺棘细胞癌2例,大细胞内分泌癌1例,淋巴上皮癌1例。Ⅰ型38例,Ⅱ型20例,Ⅲ型9例,Ⅳ型4例;良性组患者中,非典型腺瘤6例,结核5例,炎性假瘤9例,硬化性血管瘤3例。Ⅰ型0例,Ⅱ型1例,Ⅲ型17例,Ⅳ型5例。恶性肿块与血管的关系以Ⅰ型和Ⅱ型为主,良性肿块与血管的关系以Ⅲ型为主。CT肿瘤血管征诊断的敏感性为45.07%,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58.51%,漏诊率为54.93%,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37.10%。结论:CT肿瘤血管成像对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 ,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 ,但以胰头部最多 ,占 60 %~ 70 % ,诊断相对较难。本文分析了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癌的CT表现 ,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选择经CT检查有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胰头癌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3 3岁~ 74岁 ,其中50岁以上 9例 ,平均年龄 56岁 ,临床症状大多为上腹部胀闷隐痛不适 ,伴黄疸进行性加重。 12例胰头癌均行手术治疗 ,术中均见胰头部结节状质硬肿块 ,其中 8例肿块直径 >5cm ,明显侵及邻近血管 ,与周围组织粘连。1 2 患者空腹 ,扫描前 2 0分钟喝阴性造…  相似文献   

15.
覃曼娟 《右江医学》2000,28(5):382-382
我院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 114例乳腺肿块 ,追踪 6 9例 ,其中良性肿块 4 1例 ,恶性肿块 2 8例。本文对其恶性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进一步提高超声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 ,为临床提供更为确切的诊断依据。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 8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2~ 77岁 ,平均 37.8岁 ,均于超声检查后 7至 14天手术 ,并经病理证实。 2 8例恶性肿块中 :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髓样癌各 8例 ,浸润性混合癌 5例 ,硬癌 4例 ,单纯癌 2例 ,腺癌 1例。肿块最大 58mm× 4 8mm ,最小 7mm× 5mm。2 .检查方法 采用ATL -APOGE…  相似文献   

16.
钟海  岑浩锋  袁小冬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5):551-552,F0003,F0004
目的分析肺肉瘤样癌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8例肺肉瘤样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8例病灶均为单发肿块,其中左肺3例,右肺5例;中央型2例,周围型6例;肿瘤出现分叶3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4例,肺内转移1例;4例有同侧的胸腔积液,7例可见胸膜受累,2例有骨转移。CT增强后表现为肿瘤呈周边不均匀强化,中央区无强化。MRI表现为肿瘤T1呈低信号,T2呈不均匀等信号,增强后,病灶边缘呈不均匀轻度环状强化。结论影像学表现为肺上叶单发巨大肿块,胸膜受侵,增强后呈周边不均匀强化,应考虑肺肉瘤样癌的可能性;肉瘤样癌的最终确诊需依靠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27例肺大细胞癌的X线研究结果,全部病例均病理证实。男性24例,女性3例,男女之比为8:1。周围型比较多见,生长迅速,转移较早。中心型大细胞癌或发生纵隔与肺门淋巴结转移者,其X线表现类似胸内淋巴瘤。周围型肿块可以坏死形成空洞或发展成大的实质性肿块。本病X线诊断不难,使用适当的活检技术,70~90%的病例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透明细胞癌的MRI表现。结果11例均为单侧病变,肿块较大,11例为囊实性,囊实性肿块10例以囊性成分为主伴多发结节。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临床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原发肉瘤样癌的多层CT表现,并复习文献.右肺上叶5例、下叶2例,左肺上叶1例;1例因肿块巨大未分型,其余7例均为周围型;4例见假包膜,1例见粗大钙化,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空洞1例,1例伴广泛小叶间隔增厚及磨玻璃密度影,2例肿块有深分叶及毛刺;1例仅行CT平扫,余7例行平扫及增强CT检查,其中6例呈进行性强化,5例强化不均,肿块呈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4例可见“浮冰样”表现.肺部原发肉瘤样癌以上叶胸膜下区常见;“浮冰样”表现对肉瘤样癌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孤立骨转移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透明细胞癌孤立骨转移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发病年龄43~71岁。转移部位:腰椎1例,肋骨1例,肱骨2例,锁骨1例。4例手术切除患肾及转移瘤,1例经靶向治疗后手术切除患肾及转移瘤。结果随访16mon~5a,3例存活大于5a,1例已存活超过3a,1例肾切除术后16mon死亡。结论对肾透明细胞癌孤立骨转移瘤和局部复发灶应积极手术切除,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