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横断面调查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心肺复苏(CPR)急救技能知识需求。方法:用便利抽样方式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多所高校的3 262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非医学专业大学生CPR急救技能知识掌握情况、了解CPR的途径、CPR技能自我评定以及希望获取CPR急救知识的方式。结果:共发放问卷3 262份,有效回收3 160份,有效回收率为96.87%;CPR急救技能知识合格310名(9.81%),良好53名(1.68%),不合格2 797名(88.51%);有培训经历者CPR急救技能知识掌握合格/良好率高于无培训经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级者CPR急救技能知识掌握合格/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主要通过电视了解CPR(36.01%),其次为网络(28.01%);多认为自己无法正确实施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87.5%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愿意学习心肺复苏知识,多数学生希望通过医院、学校培训获取CPR相关知识。结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CPR急救技能知识掌握率有待提高,多数学生愿意学习心肺复苏知识,建议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50名护理人员进行心肺复苏(CPR)模拟训练比赛的调查,从中找出护理人员应用CPR技术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复苏成功率。方法使用复苏模型对5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模拟培训比赛,将比赛中的问题记录并汇总分析。结果通过CPR培训比赛,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熟悉掌握了CPR的操作步骤,但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准确率欠佳,分别占8%和14%。结论每位护理人员都掌握了CPR急救知识和操作步骤,但对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准确程度还有待提高,应定期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培训模式在门诊护士急救技能中的作用.方法 培训师资、将标准的CPR技能操作步骤录制成视频片放在医院内网网站上,让门诊护士利用高仿真模拟人边看边练,达到同质化培训;根据门诊护士工龄确定复训考核频次,并将考核成绩与护士长管理绩效和个人年终考评挂钩.结果 不同培训模式后理论和技能得分比较:立即考试(t'理论=4.1362;t'技能=5.0148,P<0.05);6个月考试(t理论=12.3327;t技能=11.6073,P<0.01);12个月考试(t理论=19.7291;t技能=23.27,P<0.01).结论 边看视频边练习培训结合复训考核能使门诊护士长期保持有效的CPR技能.  相似文献   

4.
对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社区居民进行院前急救知识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技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居民的问卷调查,利用多媒体授课和宣传资料及急救操作培训急救理论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前后对居民进行考核。结果培训前该社区居民对院前急救理论知识掌握的合格率仅为25.32%,而培训后合格率达到93.43%;培训前对院前急救技能掌握的合格率仅为18.0%,而培训后合格率达到90.73%。结论培训以社区为基础,深入到不同的人群进行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将宣传与培训指导相结合,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现场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的效果,为推广院前急救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内194名社区居民进行CPR知识和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社区居民CPR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及格率。结果:培训后社区居民CPR知识考核及格率为89.69%,技能抽考及格率为60.0%,操作技能及格率明显低于知识及格率。结论:培训可显著提高居民CPR知识,技能操作需要加强模拟演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赴农村了解农民对院前急救知识掌握的现状,寻求有效提高农民院前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急救技术,提高院外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方法。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00名农民进行调查,比较培训前后农民对院前急救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培训前大多的农民对常见外伤和意外的救护常识不知晓。培训后对院前急救认识显著提高;培训后农民对院前急救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培训前。结论应根据当地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及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程度,赴农村对农民进行院外救护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地铁乘务员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为此类高危岗位的急救培训制定合适的培训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书面考核、操作考核的方法,通过分数掌握其急救培训的效果。结果地铁乘务员中,行政人员对急救的关注度高者占38.89%,一线人员占28.07%。理论学习完全掌握的行政人员占50.00%,一线人员占35.09%。操作完全掌握的行政人员占61.11%,一线人员占35.09%。结论应针对地铁乘务员的能力,岗位性质、对急救知识的需求制定出更加有效、合理的培训计划,进行系统、规范的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门诊护士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方法:全院120名门诊护士,培训前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摸底考试,根据考核结果,制订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为期2个月的急救理论与技能培训。结果:培训前急救知识考核≥80分,共52人,合格率为43.33%;急救技能考核≥90分,共35人,合格率为29.17%;培训后急救知识考核≥80分,共105人,合格率为87.50%;急救技能考核≥90分,共98人,合格率为81.67%。结论:通过培训提高门诊护士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有利于应对门诊突发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9.
许利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269-1270
目的探讨急救技能在心内科患者护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确立心内科护士应掌握的相关技能和急救设备使用能力,分层次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提高了心内科护士对急诊、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结论加强对心内科护士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是提高心内科护士的一项重要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简易自动体外除颤装置(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1])的正确使用者人员稀少,因此提高突发紧急事件时第一目击者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缩短急救系统反应时间,是公众心肺复苏术(CPR)培训中最紧急的任务之一。自2016年至今,通过对社区、企业、学校、基层医院进行公众急救知识的现场培训、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提高公众CPR急救知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实习医生现场心肺复苏培训遇到的问题,从而指导提高临床实习医生的现场心肺复苏水平.方法 应用电脑模拟复苏人对临床实习医生进行现场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考核,据培训前考核发现的不足采取针对性培训,再行培训后考核.结果 培训前现场心肺复苏操作总体合格率较低,尤其以姿势不正确、按压频率不正确、吹气速度过快、吹气过大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完善手术室护士岗前培训的相关内容,建立新岗前培训模式。方法建立急救能力培训组,通过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培训,急救专科理论知识培训,急救流程培训,急救操作技能培训。规定急救考核细则,每项每月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基础理论知识,急救理论知识,技作技能急救综合能力均有很大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手术室护士岗前培训,可以增强急救意识及操作能力,提高急救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导入工作坊形式进行临床护理技能的培训,激发护土参与积极性,强化护士实践能力,提升培训效果.方法 将气道管理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培训内容为气道相关理论知识及观看气道管理操作视频,后一阶段让学员现场观摩各种人工气道建立手法,并在教师指导下实践操作,直至独立完成.结果 通过对各项考核内容掌握情况的分项及合计进行x2检验,培训后完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比重明显增大,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者比重较培训前小(x2=35.61,P< 0.05);通过秩和检验,培训后学员气道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培训前(合计UC=5.11,P<0.05).结论 工作坊形式培训护理技能,能最大限度发挥培训效能,全面提升学员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技能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培训现状和学习需求,探讨提高基层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的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我市25家基层医院15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成绩普遍较低,知识平均得分为(54.95±10.75)分;技能掌握不合格;护龄5~10年、中级职称护士和本科学历的护士平均得分相对较高;98%护士未参加过急救技能培训;100%的护士对培训需求高;96.50%的护士选择短期学习的培训方式.影响基层医院护士参加培训学习的前3位原因是:没机会,名额有限,经费限制.结论 基层医院护士的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总体水平偏低,需引起重视,各级领导应对基层医院护士在学习的时间上、经费上给予支持和合理安排,建立符合基层医院实际工作情况的护理急救技能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辽阳市宏伟地区居民自救互救知识实际掌握及需求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出宏伟地区居民自救互救现状研究的科学结论,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对来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愿意接受调查的家属或陪送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并对社区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实际演练等)。结果 88.2%的调查对象从未参加过急救培训,不同年龄组和不同职业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求救电话的掌握情况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的调查对象有接受培训的意愿,而且与年龄和职业均无关(P>0.05)。结论宏伟地区居民自救互救知识掌握现状不容乐观;熟练掌握基本急救技能的比例较低,各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参加急救培训的比例较低,但公众接受培训的意愿较高。所以宏伟地区居民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亟待提高,并应根据各种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的不同情况设置培训内容;同时还应考虑到不同年龄、职业、行政职务等对急救知识的不同掌握程度和不同需求进行合理设置,以避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并规范颅脑战伤非专科治疗方案,以指导颅脑战伤的时效救治。方法调研现代战争颅脑战伤的资料,参考国内外关于颅脑创伤的急救方案,结合我军战伤救治经验,分析颅脑战伤非专科治疗方案。结果提出颅脑战伤非专科治疗标准化方案、救治模式以及颅脑战伤处理程序图。结论此方案为颅脑战伤的时效救治及我军颅脑战伤救治手册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北京地区疼痛专业联合培养临床药师模式的前提条件和所面临的困难,以期为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查看学员在各基地的轮转计划,分析单基地与多基地培养模式是否能覆盖培训大纲重点要求的病种;考察联合培养模式对疼痛专业学员的案例考核和培训过程评分的影响;对已经参加多基地联合培养的20名疼痛专业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势与劣势。结果:参与联合培养的3家培训基地在疼痛治疗领域各有特色,但各个基地均难以独立完全满足教学大纲的培训要求。多基地联合培养在优势学科互补、优势师资互补、优势资源互补方面优势明显,联合培养可使学员全面掌握诊疗知识和实践技能。联合培养不能显著提升培训学员的案例考核成绩,但对培养过程成绩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95.66±2.67) vs.(90.11±5.58),P=0.016]。参加多基地联合培养的2期学员共有20名,问卷收回20份。学员对联合培养模式的综合满意度为100%;各分项调查中,在联合基地学习诊疗知识的满意度最高,为95%,前往联合基地的通勤压力的满意度最低(30%)。结论:疼痛专业临床药师的多基地联合培养模式弥补了各基地的缺点和不足,让学员能够全面掌握疼痛相关诊疗知识与实践技能,达到优势学科共享、优势资源共享、优秀师资共享的目的。但学员的通勤压力是联合培养模式面临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急救科室(急诊科、ICU、CCU、麻醉科)与普通科室(除急诊科、ICU、CCU、麻醉科外的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心肺复(CPR)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应用反馈装置能否改善心肺复苏培训质量.方法 从急救科室与普通科室医生、护士群体中各随机抽取20名(共80名),对其进行CPR知识调查并记录应用反馈装置前后两轮心肺复苏参数,统计并比较上述4个群体CPR知识和应用反馈装置前后两轮CPR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急救科室的医生和护士、普通科室的医生和护士的CPR知识得分(3.5±0.6,3.2±0.5,2.0±1.1,1.4±0.5)、操作时间(147.47±17.20,165.32±22.58,169.98±19.52,183.58±27.85)秒、有效按压率(71.17%,60.54%,60.47%,53.22%).急救科室的成绩均好于普通科室,普通科室按压合格率低的原因主要为按压过浅,而人工通气较差是各组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用反馈装置后所有医务人员(尤其是普通科室的医生、护士)CPR有效按压率、人工通气和操作时间均明显改善.结论 普通科室医务人员CPR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欠理想,急救科室的情况要好些.CPR培训时应用反馈装置能提高医务人员尤其是普通科室医务人员的CPR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跨专业教育在临床医护实习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5年度实习的临床专业医学生和护理学生采取医护跨专业合作培训的方法进行心肺复苏培训,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学生对跨专业合作培训模式的效果评价,并与采用传统培训方法的上届学生对比理论及主要操作步骤的考核成绩.结果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七项主要的CPR技能动作中有五项实验组较对照组更规范、标准(P<0.05),学生对跨专业合作培训模式给予很高评价.结论 心肺复苏培训采取医护跨专业教育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团队抢救综合协作能力,提高心肺复苏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