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Abbe瓣联合人中皮瓣及开放路径鼻整形术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疗效.方法 I期以Abbe瓣修复上唇缺损,人中皮瓣延长鼻小柱,同时行开放入路鼻整形,以矫正鼻背低平和鼻翼塌陷,缩小鼻孔宽度;Ⅱ期Abbe瓣断蒂术.结果 本组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27例,术后随访6~12个月,Abbe瓣成活良好,上唇及鼻部畸形得到明显矫正.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上唇过紧、组织缺损明显、鼻小柱短小、鼻背低平、鼻孔扁阔的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但手术须分2期进行,不适合于上唇组织量充足、鼻畸形不明显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改良Black术式修复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Black术式修复先天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效果.方法 应用改良的Black术式修复先天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36例,其中前唇组织特别短小者19例,皮肤、唇珠组织不足,均采用裂隙侧唇组织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全部受术者3个月至3年,前唇部唇高正常,两侧唇高对称,唇珠丰满,唇弓静态及动态自然,上唇无明显过长、过紧,唇珠与红唇颜色无差异,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术式弥补了Black术式修复双侧完全性唇裂前唇组织特别短小的患者时,出现中央唇高不足、唇珠不够丰满的缺陷,使修复的上唇功能及美容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Black术式修复先天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效果.方法 应用改良的Black术式修复先天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36例,其中前唇组织特别短小者19例,皮肤、唇珠组织不足,均采用裂隙侧唇组织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全部受术者3个月至3年,前唇部唇高正常,两侧唇高对称,唇珠丰满,唇弓静态及动态自然,上唇无明显过长、过紧,唇珠与红唇颜色无差异,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术式弥补了Black术式修复双侧完全性唇裂前唇组织特别短小的患者时,出现中央唇高不足、唇珠不够丰满的缺陷,使修复的上唇功能及美容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Black术式修复先天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效果.方法 应用改良的Black术式修复先天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36例,其中前唇组织特别短小者19例,皮肤、唇珠组织不足,均采用裂隙侧唇组织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全部受术者3个月至3年,前唇部唇高正常,两侧唇高对称,唇珠丰满,唇弓静态及动态自然,上唇无明显过长、过紧,唇珠与红唇颜色无差异,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术式弥补了Black术式修复双侧完全性唇裂前唇组织特别短小的患者时,出现中央唇高不足、唇珠不够丰满的缺陷,使修复的上唇功能及美容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双侧唇裂的口轮匝肌一期修复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双侧唇裂修复术不行口轮匝肌的复位矫正 ,术后患者常出现上唇低平、切口两侧运动性球状突起、鼻小柱短小、鼻底过宽等畸形。近年来 ,我们对 2 3例先天性双侧唇裂进行了口轮匝肌一期重建 ,效果较好。临床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11例 ,女 12例 ,年龄 2~ 2 1岁 ,双侧完全性唇裂 13例 ,双侧不完全性唇裂 10例 ,均系初次手术。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年龄、畸形程度选择直线法或Bar sky法定点修复。 3岁以下患儿鼻中隔较软 ,前颌不需作特殊处理 ;3~ 6岁者则需于术前以弹性绷带压迫前颌 1~ 2个月 ,拆线后继续压迫 1~ 2个月 ,使前突的前…  相似文献   

6.
双侧唇裂或唇腭裂修复后口哨畸形的分级与修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对双侧唇裂或唇腭裂修复后口哨畸形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方法 将我院136例双侧唇裂或双侧唇腭裂术后上唇口哨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上颌前门齿牙冠及相应牙龈暴露的程度将口哨畸形分为Ⅳ级。Ⅰ级: 牙冠显露1/2;Ⅱ级: 牙冠全显露或 牙冠全显露伴 显露近中纵行牙冠1/2—2/3;Ⅲ级: 牙冠全显露和附丽龈显露1/2或 牙冠全显露伴附丽龈显露1/2及 牙冠显露2/3以上;Ⅳ级: 牙冠及相应牙龈全显露伴 近中牙冠纵显露2/3以上。口哨畸形严重程度与双侧唇裂或唇腭裂修复术式的关系一并进行分析。结果 口哨畸形Ⅰ级者60例,占44.2%;Ⅱ级者47例,占34.5%;Ⅲ级者16例,占11.8%;Ⅳ级者13例,占9.5%。结果 显示Ⅰ级和Ⅱ级口哨畸形明显多于Ⅲ级与Ⅳ级,前者为后者的3.7倍。结论 对双侧唇裂或唇腭裂修复后口哨畸形的分级具有良好的临床参考价值,为修复上唇口哨畸形选择修复方法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术后上唇短小合并鼻畸形的矫正方法。方法:将前唇整块上移延长鼻小柱,双侧外侧唇颊瓣向中线推进,Ⅰ期修复唇部组织缺损,恢复口轮匝肌的连续性,同时矫正鼻尖低平、鼻孔宽大、重建人中嵴。结果:临床治疗7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0天~24个月,唇、鼻畸形明显改善。结论:利用前唇上移和双侧外侧唇颊瓣推进是解决上唇短小合并鼻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三叶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分析,探索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矫治的一种理想方法。方法:前唇设计出三叶瓣后,先对移位的组织进行完全游离及复位,再将三叶瓣向鼻小柱方向掀起,延长鼻小柱及抬高鼻底。结果:1999年11月至2002年2月,共矫治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25例,术后三叶瓣血运良好,鼻尖抬起,鼻小柱延长,鼻底外形满意,上唇突度增加。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2周至18个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方法是矫治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一种选择术式,本法对前唇较小、上唇松弛的双侧唇裂术后畸形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双侧唇裂术后上唇短小畸形的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侧唇裂尤其是前唇短小型双侧唇裂术后,常伴有鼻、唇部多种继发性畸形。由于前唇组织量异常紧缺,从而使畸形的整复困难重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探索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采用双侧鼻唇沟岛状皮瓣旋转下移以及上唇多个皮瓣转移,对双侧唇裂术后畸形进行一次性手术整复。1993年以来,临床应用5例,经随访,均获得满意效果。该术式应用鼻唇沟岛状皮瓣转移,并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组织,有效地解决前唇组织量紧缺问题,从而使其诸多畸形一次性得到确切的整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双蒂下唇动脉岛状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唇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双蒂下唇动脉岛状辩对13例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后畸形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实践证明,此手术方法兼具行唇珠再造、矫正上唇过紧及唇红过薄畸形繁复的多重手术治疗效果;不需行二期断蒂,手术可一期完成,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传统方法多需限制张口,二期手术断蒂)。本手术方法适用于双侧唇裂术后唇珠缺损,唇红过薄及轻度上唇过紧畸形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修复术后继发红唇凹陷畸形的有效矫治方法。方法本组患者26例,均为双侧唇裂一期手术后。术中,首先切除原有瘢痕,解剖分离出两侧口轮匝肌,重建连续的口轮匝肌肌环;然后在双侧红唇瓣上分别设计"Y"型切口,三角瓣尖端朝向中线;最后将双侧"V"型三角黏膜瓣向中线推进交叉缝合,重建唇珠。结果 26例患者红唇口哨畸形均得以矫正,上唇人中得以延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2.5年,效果良好。结论在口轮匝肌重建基础上,应用"V"型皮瓣推进交叉成形术,是种操作简单、效果良好的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凹陷畸形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王磊  吕改玲  刘平平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2):1670-1671
上唇过紧畸形是唇腭裂特别是双侧唇裂修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上唇宽度明显变小,唇中部有不同程度的术后瘢痕,唇珠缺如及红唇不显,侧面观时上唇后缩,下唇位于上唇前方(图1~3)。这一畸形产生的原因在于双侧唇裂修复术后瘢痕挛缩和组织短缺。修复该畸形的手术方法有多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用Abbe瓣修复。我科对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间25例上唇过紧畸形患者采用Abbe瓣法修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瘢痕组织瓣交叉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上唇短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上唇短缩程度,设计瘢痕组织瓣长宽,将瘢痕组织瓣交叉修复上唇短缩。结果:本组8例患者,术后瘢痕组织瓣血运良好,随访6~12个月,上唇外观改善良好,纵向短缩畸形明显改善,术区瘢痕不明显,无手术并发症,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采用瘢痕组织瓣交叉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上唇短缩畸形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切口隐蔽,修复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分析,探索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矫治的一种理想方法.方法前唇设计出三叶瓣后,先对移位的组织进行完全游离及复位,再将三叶瓣向鼻小柱方向掀起,延长鼻小柱及抬高鼻底.结果1999年11月至2002年2月,共矫治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25例,术后三叶瓣血运良好,鼻尖抬起,鼻小柱延长,鼻底外形满意,上唇突度增加.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2周至18个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方法是矫治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一种选择术式,本法对前唇较小、上唇松弛的双侧唇裂术后畸形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笔者收住先天性双侧唇裂修复术后患者1名,第1次手术为原则性的错误,故行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整复术,手术效果良好,具体总结经验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9岁。因先天性双侧唇裂于2008年在广西某医院行先天性唇裂修复术。患者于2012年来诊,见前唇及前牙槽与鼻小柱粘连,前牙槽长出2颗牙齿,而上唇原两裂隙已在其下方修复闭合,形态非常怪异,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改良直线缝合法修复双侧唇裂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在Veaum术式的基础上,于双侧唇裂的两侧唇部设计A、B皮肤黏膜瓣,衬垫于前唇部的内侧。以增加创面的接触面积并加厚前唇部;在前唇部上方内侧设计C黏膜瓣加深唇龈沟,并将两侧唇肌肉分离固定于鼻前嵴、鼻翼基底及前唇,以达到唇肌的功能性修复。结果 本组12例患者,术后上唇及唇红较丰满,动态畸形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改良直线缝合法修复双侧唇裂,能增加切口抗张力和改善术后上唇形态,减轻术后动态畸形及上唇塌陷。同时,此法还能保留较多的上唇组织,有利于唇裂Ⅱ期畸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双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矫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双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细致的病理解剖学分析,制定出具体的治疗目标,探讨矫正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以双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病理解剖学为基础,将手术程序分为鼻小柱及鼻尖整形、鼻翼软骨的整形、鼻底的整形3个连续的步骤。结果自2000年以来应用上述方法手术矫正36例,其中畸形严重的双侧完全性唇裂术后患者22例,占61.6%。所有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鼻外形明显改善,无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7个月,满意率高达100%。结论双侧唇裂继发鼻畸形具有其特有的病理解剖学特征,以解剖学特征基础制定具体手术方案,确保了最终疗效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双侧唇裂继发鼻唇畸形的综合整复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评价和探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综合整复矫治方法。方法  2 0 0 0年1月~ 2 0 0 3年 6月我们为 4 0例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患者进行了综合治疗。其中术前施行牙槽突裂髂骨松质骨植骨修复 2 8例 ,牙正畸治疗 2 2例 ;前牙义齿修复 2 0例 ,正颌外科手术或上颌骨牵引成骨手术 2 0例。完成上述治疗程序后行鼻唇二期整复手术。手术方法采用自上唇中央唇红、瘢痕缘、鼻小柱旁至双侧鼻孔内侧缘连续切口 双侧鼻翼沟及鼻孔底切口入路 ,行鼻小柱延长、鼻翼鼻孔轮廓成形、人中嵴、人中凹及唇峰唇珠重建术。结果 患者鼻唇外形均获得较前明显的改善 ,随访 3个月~ 3.5年 ,满意率达 95 %。结论 对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继发畸形采用综合序列治疗 ,强调二期手术前牙 -颌基础框架的搭建 ,再采用本手术方法矫治鼻唇软组织畸形 ,效果自然稳定。  相似文献   

19.
周同葵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7):2175-2176
目的:研究治疗双侧唇裂治疗后鼻唇畸形的理想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11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鼻唇畸形患者31例,首先将前唇处设计三叶瓣,再对移位的组织施行完全游离与复位,之后向鼻小柱方向把三叶瓣掀起,将鼻小柱延长并抬高鼻底。结果:治疗后三叶瓣得到良好血运,患者鼻尖抬起,鼻小柱延长,对鼻底的外形十分满意,且增加了上唇突度。治疗后所有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术后对患者随访1~6个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采用三叶瓣修复对前唇小且上唇较为松弛的双侧唇裂治疗后畸形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利用唇颊部组织修复双侧唇裂术后唇、鼻畸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Ⅰ期纠正双侧唇裂修复术后唇、鼻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 利用前唇和瘢痕外侧唇、颊部皮肤软组织的弹性和可移动性,将前唇上移及唇、颊组织向内侧推进,Ⅰ期修复唇部组织缺损、鼻小柱短小以及鼻孔宽大等畸形.结果 临床治疗17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17个月,唇、鼻部形态显著改善.上唇丰满,红唇稍外翻.两侧鼻翼、鼻孔对称,鼻小柱居中,效果满意.结论 对前唇外侧皮肤软组织丰厚、弹性大且上颌无明显塌陷的患者,充分利用唇颊部组织,可同时对唇、鼻部畸形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