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非典型CT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L)的非典型CT表现,探讨提高非典型RAL的CT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L的非典型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5例RAL非典型CT表现为:(1)较均匀的脂仿密度(7例);(2)较均一的软组织密度(4例);(3)伴肾静脉、下腔静脉栓塞(2例);(4)其它:肿瘤与邻近结构界面不清、出血、合并其它肾病变(15例)。结论:适当的扫描方法是CT诊断非典型表现RAL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及临床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ML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中,单发15例,多发8例;右肾13例,左肾5例,双肾5例。全部病例共43个病灶。病灶直径<2.0 cm者24个,≥2.0 cm者19个,病灶最大者9.2 cm×14.5 cm×13.2 cm。CT显示肾实质和/或肾盂内有圆形、类圆形和不规则形肿块,其中1例合并结节硬化。结论CT检查发现肾脏肿瘤中的脂肪组织可确定RAML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提高CT对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认识。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5例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检查资料,重点讨论了CT检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方法和CT在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本组资料中,CT检查15个病人,发现22个病灶,7例为双侧,5例合并肾内和肾包膜下出血,CT诊断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较高准确性(80%)。结论:笔者认为采用合适的检查技术,多数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获得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吴俊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290-2291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本组19例中,CT检查发现含脂肪成分者16例,其中常规层厚扫描发现脂肪成分12例,薄层扫描发现(常规扫描不能确定的)脂肪成分4例;CT检查无明显脂肪成分者3例.结论: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的关键是在肿瘤中测得脂肪密度影,对于含脂肪成分较多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明确定性诊断,对于少脂或无脂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薄层CT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表现,提高术前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女性12例,男性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和CT资料。结果本组21例中.15例CT表现为含脂肪成分的混杂密度肿块,5例表现为稍低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1例表现为高密度肿块;18例为单发病变(左侧11例,右侧7例),3例多发病灶。结论CT对肾血管平滑脂肪瘤的确诊取决于病灶中的脂肪成分,对含较多脂肪成分的肾AML能明确定性诊断,对少脂肪成分的肾AML散在点状低密度影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6例,其中男5例、女11例,年龄28—79岁,平均为52岁。结果:CT平扫表现为含脂肪组织的不均匀肿块,增强扫描软组织有不同程度强化为本病的典型表现。结论:肿块内含脂肪组织,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结果CT显示1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呈边界清楚、含脂肪组织的肿块,并清楚显示肿瘤的成分以及其形态、大小、数目、浸润范围和邻近结构关系。结论CT能准确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与判定预后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14例RAML患者均经腹部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RAML病灶的数目、形态、密度、是否合并钙化以及强化型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经手术和病理学确诊。结果多数病灶为边界清楚的圆形肿物,单发或多发,CT平扫多呈等或高密度影,本组病例未见瘤内钙化灶。所有患者的RAML病灶在动态增强的皮质期与实质期均表现为均匀的持续性强化。结论乏脂肪RAML病灶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少有钙化。CT观察病灶的形态,密度及强化形式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其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征象. 资料与方法 对照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27例RAML的CT表现. 结果 27例RAML中23例CT征象典型,3例误诊为肾癌,1例误诊为脂肪瘤.1例合并肾透明细胞癌. 结论 CT诊断典型RAML容易,而对于不典型RAML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有些CT征象可帮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多数AML的肿瘤内明显可见特征性的脂肪成分,CT诊断不难,当部分AML内脂肪成分过少时,CT表现不典型,此时影像学表现很难与小肾癌区分,容易造成误诊.笔者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例少脂肪AML的CT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对AML的鉴别诊断价值,旨在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嗜酸性细胞腺瘤CT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病例均行MSCT多期扫描(平扫、增强皮质期及实质期),其中2例进行了排泄期增强扫描。结果 11例肾嗜酸性细胞腺瘤均单发,病灶最大径约1.3~14.0cm;平扫显示密度均匀7例,密度不均匀且中央可见不规则瘢痕者4例,其中瘢痕内钙化者3例;所有病例增强后皮质期均显示肿瘤实质明显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肾皮质10~50HU,而实质期病灶强化程度减低;增强扫描显示中央瘢痕者6例,低密度假包膜者6例。结论肾嗜酸性细胞腺瘤有一定的CT特征性表现,病灶中心瘢痕,瘢痕内钙化及假包膜可提示嗜酸性细胞腺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与治疗(附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ipoleiomyoma,ALL)的CT诊断价值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并与29例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多见于女性,外向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灶较大,直径大于3cm,肿瘤出血及自发性破裂是本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23例多脂肪及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可作出诊断,脂肪成分很少或无脂肪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应结合B超、MRI诊断。结论: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瘤内出血、自发性肾破裂多能作出明确诊断,对确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Hyperdense renal masses: a CT manifestation of hemorrhagic renal cys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leven patients with sharply circumscribed round to ovoid renal cysts measuring 70-90 H on CT are reported. The cysts were hyperdense on unenhanced scans, measuring 30-60 H greater than the adjacent parenchyma, and either hypodense, isodense, or hyperdense on enhanced scans. Four patients had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of the other 7 patients, the cysts were cortical in 6 and parapelvic in 1. Eight patients had a solitary cyst and 3 had multiple cysts. Sonography demonstrated internal echoes and/or lack of increased through-transmission in 6 patients. Pathological analysis was available in 6 cases and indicated a benign, hemorrhagic renal cyst. This hyperdense CT appearance is characteristic of some hemorrhagic renal cysts, thoug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cysts requires cyst puncture and/or surgery.  相似文献   

14.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1],慢性感染汉坦病毒的特定啮齿类动物并不表现明显的疾病,而人经吸入气体中啮齿类动物排泄物(包括尿液,唾液,粪便)的浮粒而感染,主要表现为2种临床综合征:一种为HFRS,另一种为汉坦病毒肺综合征[2].HFRS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主要损害肾脏,其次是心、肝、肺、脑、消化道和内分泌器官,常伴有病毒血症和毛细血管损伤[3],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本文通过对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HFRS患者的肾脏、胰腺、胆囊、阑尾改变和腹膜后间隙、腹腔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进行了描述,使医务工作者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能够综合分析,减少误诊,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5.
周义成  贾清 《放射学实践》2003,18(10):703-705
目的:分析4例侧脑室枕角扩大畸形,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4例男性侧脑室枕角扩大畸形患儿,年龄10天~5岁,均行头部CT轴位平扫,层厚10mm,层距10mm。结果:CT示两侧侧脑室枕角、三角区呈对称性扩大。而额角、体部无扩大。2例有额角异常,三脑室轻微扩大和胼胝体发育不良。均有三角区、枕角周围的白质量减少变薄,但无明显白质密度降低改变和灰质增厚。结论:侧脑室枕角扩大畸形是少见病,有典型侧脑室枕角、三角区对称性扩大,无明显白质密度降低改变和灰质增厚。对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16.
不典型脑膜瘤的CT表现(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典型脑膜瘤的发病率较低,约占成人脑膜瘤的5%~8%,由于该病的CT表现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我们收集经病理证实为不典型脑膜瘤的34例患者的CT检查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不典型脑膜瘤的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肺部平滑肌瘤(pulmonaryleiomyoma,PL)的CT特点,以提高对PI.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PL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PL6例均为单发;肿瘤大小为3.0~8.5cm,外形均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极其光滑;CT平扫均为中等密度,增强后均匀中等度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2例;1例PI.肿块实质明显斑片状强化且内部液化坏死无强化,1例环形强化,纵隔淋巴结均未见明显增大。结论肺部平滑肌瘤CT表现有特点,发现其典型CT表现,应考虑到平滑肌瘤的可能,但确诊仍有赖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肝脏弓形虫感染的CT表现,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3例经实验室检查证实的弓形虫肝脏感染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临床分析其CT图像特点。结果 3例患者平扫均见肝脏增大,肝内多发、散在分布的片状低密度病灶,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强扫描可见病灶无明显强化,无明显占位效应,偶有正常血管穿行于病灶。结论 弓形虫肝脏感染者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此病的影像学诊断需要紧密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经临床治疗和实验室相关检查确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吸虫病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2例中单发4例,多发18例。病变位于幕上20例,其中额叶6例,颞叶4例,枕、顶叶10例,病灶分布于皮层或皮层下区,呈等或稍高密度,大多数强化显著,呈多发小结节状、斑片状或簇状聚集成团,灶周有明显水肿区。幕下小脑半球2例,表现为片状水肿区内多个强化小结节或团块。结论:脑血吸虫病CT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疫水接触史、免疫学检查及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影像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36例肾AML患者的超声、CT、MRI资料,分析其各自的影像特点.结果 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3.8%,CT诊断准确率为86.1%,MRI诊断准确率为91.7%.结论 超声、CT、MRI都能确定肾AML的大小、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但MRI更能准确地诊断其内部组织成分及少量出血,并能和肾脂肪瘤、分化好的脂肪肉瘤、肾癌等鉴别,使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