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正> 糖尿病学是目前临床学科中进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流行病学、预防、治疗和预后等各方面的大力研究,新的认识不断产生。 糖尿病新定义 美国糖尿病协会1997年7月报告定义: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兼之所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糖尿病的慢性高血糖可引起多脏器的长期损害、功能减退和衰竭;尤其是眼、肾脏、神经、心脏和血管。 糖尿病显著高血糖的症状有:多尿、烦渴、体  相似文献   

5.
蔡万春  张吉勇 《宁夏医学杂志》2000,22(8):510-510,F003
目前用于临床的糖尿病分型及诊断标准 ,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于 1985年推荐的。十几年过去了 ,在世界范围内对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流行病学、预防、治疗和预后等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原有的糖尿病分型及诊断标准已不适应新的形势。为此 ,1996年 12月在英国召开了WHO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标准及分型咨询委员会会议。本次会议讨论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标准和分型 ,提出了初步建议和草案 ,并与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达成共识。 1997年 7月ADA糖尿病诊断及分型专家委员会正…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茂清 《华中医学杂志》1999,23(2):90-91,78
至今世界各国所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分类、分型是根据1979年美国糖尿病数据组(NDDG)、1980年及1985年WHO公布的标准.由于当时受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知识所限,其诊断标准与分型,实际上是不同观点妥协的产物.1995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成立了国际性的专家委员会,提出了对1980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型的修改意见.1996年12月,WHO在英国成立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断  相似文献   

7.
杨华章  陈亮 《广东医学》2001,22(6):541-542
近年 ,一些大型的研究如美国的 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与慢性并发症试验 (DCCT)、英国的 2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 (UKPDS)结果表明 ,血糖的良好控制对降低糖尿病的某些并发症如大血管病变非常重要[1~ 3 ] 。UKPDS发现在新诊断的 2型糖尿病患者中 ,已存在有并发症者约占50 % ,而且 ,在确诊糖尿病前 ,其病程大约 1 0年左右。因此 ,在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 ,选择最佳诊断标准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某些危险因素的识别以及建立筛选干预和治疗计划尤为重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 ,特别是对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之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评价糖尿病血清学分型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357例糖尿病患者,空腹静脉采血进行抗胰岛细胞(ICA)抗体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测定,同时检测血糖、尿糖、糖耐量等其它项目。结果:ICA和GAD抗体测定对Ⅰ型糖尿病阳性检出率均高于Ⅱ型(X~2=259.86,P<0.01;X~2=288.16,P<0.01),Ⅱ。型糖尿病与对照组两法阳性检出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X~2=2.89,P<0.05);同型糖尿病两法阳性检出率均无显著性差异(X~2=0.9,P>0.05;X~2=1.5,P>0.05),但均具有统计学相关性(X~2=61.09,P<0.01,0.8989;X~2=53.08,P<0.01,r=0.9245),Ⅰ型糖尿病患病年限与两法阳性检出率间具有统计学相关性(X~2=17.11,P<0.01;X~2=12.14;P<0.05),随患病年限延长而分别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K值)。结论:ICA和GAD抗体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作为Ⅰ型糖尿病分型诊断较为可靠的指标,两法联合检测并结合其它血清和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有助于糖尿病早期分型诊断及高危人群筛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评价糖尿病血清学分型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216例,空腹静脉采血进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和抗胰岛细胞(ICA)抗体测定,同时检测血糖,尿糖,糖耐量等其它项目。结果:在不同糖尿病型别中,ICA和GAD抗体阳性检出率存在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两法在IDDM组中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NIDDM(X~2=20.57,P<0.01;X~2=21.27,P0.05)且亦无统计学相关性(X~2=0.74,P>0.05)。结论:GAD抗体不能单独作为糖尿病分型诊断的出标,ICA 抗体可作为Ⅰ型糖尿病分型诊断较为可靠的指标,两法联合检测并结合其它血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将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分型诊断和高危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以245例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设60例身体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肾动脉血流灌注情况,应用脉冲波多普勒观察肾动脉的血流参数,对两组各项数值进行比较;结果:随着DN患者病情的加重,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逐渐下降,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逐渐增加,中医辨证分型按照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阳衰瘀阻的规律发展,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项参数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的肾血流灌注程度随着病情的加重及中医证型的转换呈逐渐下降趋势,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随着病情加重及中医证型呈逐渐升高趋势,肾血流灌注程度及中医证型分布关系密切,对中医辨证诊断分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酮症倾向糖尿病(KPD)是一类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自发性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总称,既包括经典1A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特发性糖尿病,也包括以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多种证据表明KPD是一类异质性疾病,KPD患者在遗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β细胞功能储备上均存在差异。KPD合理分型,对研究其病因、发病机制,及血糖接近正常的缓解期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关于糖尿病的研究日益深入,但其诊断与分型仍按1985年WHO公布的标准进行。10余年来,有关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增长,现行的诊断标准不足以恰当指导临床工作,鉴此,WHO和ADA(美国糠尿病协会)建议提出新的诊断标准和分型,现就此作一简要介绍,尚有待日后由WHO发布正式件。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胰岛素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差(抵抗)而导致血糖增高及其他代谢紊乱,在其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各占50%,两者长期共同作片用。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医刊》2002,37(11):44-44,55
1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的 5 %。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的 β细胞被大量破坏 ,胰岛素生成明显减少。血糖持续升高 ,发生糖尿病。这类糖尿病患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 ,过去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的 95 %。患者体内可产生一定量的胰岛素 ,但数量不够或产生的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因而血液内葡萄糖聚集 ,水平升高。这类患者一般不需用胰岛素治疗 ,仅用饮食调节加用口服降糖药物即可控制血糖 ,过去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见表 1。表 1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年龄常为 40岁以下常为 40岁以上体重消瘦常超重发病突然缓慢病因…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流行病学及临床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宇 《中国乡村医生》2003,19(22):10-11
糖尿病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而且现在的糖尿病有扩大化和年轻化的倾向。由于糖尿病本身及其合并症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害越来越大,因此,我们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寻找更好妁药物和治疗方法来攻克这一世界难题。11月14日为世界糖尿病日,我们请北京人民医院的朱宇教授为读者朋友组织撰写了糖尿病专题,将分为二期向大家介绍糖尿病的相关问题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齐今吾 《吉林医学》1994,15(4):193-195
糖尿病的临床分型及治疗原则齐今吾(中国医科大学糖尿病医疗教育中心110001)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由遗传及环境等多因素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胰岛素作用减低和(或)靶细胞(肝细胞、脂肪细胞和肌细胞等)受体、受体前或受体后缺陷而对胰岛素的反应减低...  相似文献   

18.
<正> 糖尿病分类分型既往虽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但有不少缺陷。目前随着对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分类分型也不断变化。现介绍1980年 类分型如下: 糖尿病 1.胰岛素依赖型(IDDM),即Ⅰ型。其特征为起病较急,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低值,依赖外来胰岛素为生,有酮症倾向,见于任何年龄。典型病例见于青少年,以往称青年型。遗传为此型的重要诱因,表现于第六对染色体上HLA抗原的阳性率增减,  相似文献   

19.
王连伟  李静艳  王丹 《中国医疗前沿》2012,(20):55+20-55,20
目的探讨研究有关2型糖尿病和成人缓慢进展型1型糖尿病(LADA)病因分型。方法收集、分析26例诊断为糖尿病且免疫标记物为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2例曾被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修正诊断为LADA;1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3种抗体均为阳性为个案。结论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能存在1型糖尿病患者,且一个患者可能同时符合1型和2型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