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1例,男17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4.25∶1。平均年龄44.8岁,高发年龄组为31~40岁组,占47.6%。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鼻阻塞,对单侧鼻腔新生物进行多部位多次活检,可在术前确诊。治疗时整块切除肿瘤和上颌窦内侧壁,可降低术后复发,本组2例经鼻内手术切除肿瘤,19例经鼻侧切开并切除整块肿瘤及上颌窦内侧壁,其中前者1例(50%)复发,后者4例(21.8%)复发,总复发率为23.8%。其中3例发生癌变,其癌变率为14.3%。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彻底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瘤(IP),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手术方法。方法 21例鼻腔鼻窦IP施行以下术式摘除肿瘤;鼻侧切开6例,柯-陆术式5例,鼻腔径路3例,鼻内窥镜手术7例。结果 术后随访12-38mo,21例中复发5例(23.8%),癌变1例(4.7%),治愈率76.2%。结论 应根据肿瘤范围采取不同术式,术中辅以电刀电凝可减少复发。经鼻内窥镜手术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3例经病理和临床诊断的鼻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根据kroes分级将病变分为4级:1级13例,2级6例,3级3例,4级1例。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冠状位和轴位)检查。15例单纯行经鼻内镜肿瘤切除手术,7例行鼻内镜手术联合上颌窦根治术,1例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外侧进路。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鼻内镜下先切除鼻腔,筛窦,蝶窦,额窦口上颌窦口的肿瘤及其基底部粘骨膜,侵及上颌窦者经柯陆径路,内镜下于骨膜下分离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2.2~6.3年,中位数4年。治愈21例(91.30%),复发2例(8.70%)。结论:鼻内镜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疗效确切,对肿瘤涉及上颌窦的3级病变,联合柯陆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1979~1986年收治7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2~60岁,平均43岁;病程1~8年,平均3.88年。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鼻塞,3例鼻涕带血。肿瘤原发于鼻腔、上颌窦及筛窦3例,鼻腔及筛窦3例,中鼻道及嗅裂1例。2例有恶性变。4例行鼻内肿瘤摘除及筛窦根治术,1例行上颌窦及筛窦根治术,1例癌变行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在上颌窦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31例上颌窦病变行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径路手术的病例资料,其中乳头状瘤19例(3例术后病理提示癌变),出血坏死性息肉5例,真菌性鼻窦炎3例,炎性息肉4例。手术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全身麻醉,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开鼻腔外侧壁进入上颌窦,清除上颌窦内病灶。结果本组31例手术均顺利清除病灶,无任何并发症。3例乳头状瘤癌变病例术后转放疗科放疗,其余均于术后5~8 d 痊愈出院。术后随访5~33个月,仅1例乳头状瘤癌变者复发。结论经鼻内镜泪前隐窝手术治疗上颌窦病变,该术式解剖并保证鼻泪管完整,可明视下清理上颌窦各壁及隐窝内病变,有利于更好地清除病变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鼻内窥镜行中鼻道开窗术61例98侧,同时切除鼻腔息肉及筛窦病变。手术后鼻腔宽敞光滑,鼻通气良好、引流通畅。48例(78.7%)的患者头昏、头痛症状消失10例(16.4%)症状明显改善,7例(11.5%)术后3~6个月息肉复发,上颌窦阻塞,再次手术后通气良好。该手术可清除筛窦病变,最大限度地保留鼻腔、鼻窦粘膜及开放窦口,有利于鼻腔及鼻窦生理功能的维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镜术后反复流脓涕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疗效并进行统计。结果 本组104例(201侧),出现反复流脓涕的患者25例,其中上颌窦黏膜息肉样变8例(12侧,6.O%),上颌窦自然口狭窄6例(7侧,3.5%),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5例(8侧,4.O%),鼻中隔高位偏曲3例(3侧,1.5%),下鼻甲肥大2例(4侧,2.O%),鼻腔鼻窦黏膜纤毛功能不良1例(2侧,1.0%)。结论 反复流脓涕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上颌窦积脓所致,而正确处理中鼻甲和上颌窦自然开口是预防此类情况发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自1993年1月~2004年6月间行外科治疗的2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3例有癌变,癌变率为15%。均行外科治疗。随访1~11年局部复发5例,其中3例死亡(均为乳头状瘤合并有癌变者)。局部复发率为25%(5/20)。结论 术中连同上颌骨内壁切除及筛窦整块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内窥镜鼻窦切除术适用于局部性病变.  相似文献   

9.
晋舒  宋鑫 《四川医学》2017,38(8):895-898
目的研究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彻底切除上颌窦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6年8月采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107例上颌窦内的息肉、囊肿、真菌、良性及恶性肿瘤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鼻内翻乳头状瘤28例、上颌窦炎伴囊肿24例、复发性真菌20例、出血坏死性息肉17例、上颌窦骨瘤6例、上颌窦含牙囊肿5例、上颌窦鳞状细胞癌4例,上颌骨囊肿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手术先切除鼻腔和其他鼻窦病变,开放并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再行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病变,术后肿瘤患者行下鼻道开窗。结果全部患者均能良好显露上颌窦各壁,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无面部麻木、溢泪、眼眶青紫、视物模糊、鼻腔干燥等并发症。非肿瘤患者随访3~6个月、肿瘤患者术后一直随访。内翻乳头状瘤有4例复发,3例术后1~2年上颌窦口附近复发,经局部切除后随访3~5年未再发,另1例术后6个月中鼻甲残端处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病灶及中鼻甲,随访3年,未见复发。其余患者均未见复发。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下鼻甲形态良好,上颌窦腔上皮化。结论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能够充分显露上颌窦腔,彻底切除上颌窦前内下壁及窦腔内的病变,手术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术后观察方便,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血管瘤多发生于头面部血管丰富部位,鼻腔及鼻窦亦为常发部位。本文报告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鼻副窦血管瘤5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血管瘤多为先天性,常见于婴儿及儿童,但鼻腔及鼻副窦血管瘤,发病年龄较大。本组年龄小者90d,最大者70岁,20岁以上者44例(86.2%)。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女性患者较多[1],而鼻腔及鼻副窦血管瘤男性较多。本文中男36例,女15例,男女之比为2.4:1。1.2病理类型及病变部位海绵状血管瘤26例(50.9%),毛细血管瘤25例(41.1%)。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上颌窦[1],且常累及鼻腔,筛窦等邻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1990年12月-2000年12月间,收治的33例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作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根据病变的部位及范围,分别采用三种术式切除肿瘤;单纯鼻腔手术,局麻或全麻口内上颌窦扩大根治术,全麻鼻侧切开术。结果:术后随访半年-10年,随访率85%,全部治愈,无1例癌变,无1例死亡,复发4例,占12.3%,经再手术治愈。术后并发症:流泪2例,内紫瘘孔1例。结论: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手术彻底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口内上颌窦扩大根治术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彻底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手术方法。方法 :治疗临床及病理确诊为内翻性乳头状瘤 31例 ,其中 10例有 1~ 2次前期经鼻或经上颌窦前壁 (Caldwell -LUC术式 )的手术史。经前鼻孔镜 ,鼻内窥镜检查和CT检查 ,见肿瘤侵及鼻腔、中鼻甲、中鼻道、上颌窦、筛窦 2 6例 ;侵及鼻腔、筛窦、上颌窦、蝶窦 5例。 31例在鼻窦镜下行鼻腔、中鼻甲、筛窦、蝶窦肿瘤切除术 ,用柯 -陆氏术式清理上颌窦肿瘤及残余鼻腔外侧壁肿瘤组织。随访 1年至 1年 6个月。结果 :31例中 2例复发 ,复发率 6 .4 3% ,复发2例 ,经再次手术 ,随访 1年无复发。结论 :对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侵及鼻腔鼻窦 ,尤其是上颌窦同时受侵者 ,应用鼻内窥镜加柯 -陆氏术式辅以电刀或微波处理创面 ,鸦蛋子油纱条填塞术腔 ,可减少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内窥镜下经鼻行上颌窦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对内窥镜下经鼻上颌窦手术51例(99例次,均匀为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进行分析,术式包括钩突切除术,钩突切除+筛泡开放术,钩突切除+全筛切除术和钩突切除+筛泡开放术+中甲成型术。结果:对51例病人术后随访3个月-1年,治愈33例(占64.7%),好转13例(占25.4%),无效5例(占9.8%),总有效率为90.1%,结论:经鼻内窥上颌窦手术是符合鼻窦生理的功能性手术,疗效好,但仍应注意影响其疗效的诸多因素,如术前麻醉选择,术中技巧和注意事项等,重点指出经鼻内窥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关键在于去除其阻塞因素,而不是用器械扩大自然开口。  相似文献   

14.
郭欣  何蓉  唐春霞 《四川医学》2003,24(12):1229-1230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加柯陆式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经验。方法 鼻内窥镜下清除鼻腔、筛窦、上颌窦、蝶窦的肿瘤组织,Caldwell-lue手术清除上颌窦病变。结果 14例病人经6个月至3年随访,复发1例,复发率7.1%。结论 该方法手术时间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削器切除鼻腔肿瘤的优越性,对比分析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削器切除和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肿瘤效果。结果,治疗组27例肿瘤有4例复发,占14.8%,而对照组16例肿瘤复发率占25.0%,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37,P<0.05),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鼻腔良性肿瘤及早期恶性肿瘤,鼻内窥镜下电动切削器摘除术优于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复发性病变的优越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单县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21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术后复发患者,包括上颌窦息肉8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7例,真菌性上颌窦炎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鼻窦冠状位及轴位CT,若为单侧上颌窦病变,加行鼻窦MRI检查.经检查所有病变经中鼻道手术均无法彻底清除.手术均在控制性降压全麻下进行,选择泪前隐窝手术入路.随访8~12个月,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均经泪前隐窝入路行病变清理术,术中可充分暴露上颌窦各壁,病变清理彻底.术后病理7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病理未见恶变.其余8例上颌窦息肉术后病理符合鼻息肉术后复发.术后患者病变无复发,保留了鼻腔结构和功能,术后无面颊部麻木、溢泪等并发症.结论 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复发性病变,可充分暴露视野,彻底切除病变的同时,还保持了正常的鼻腔形态和功能,损伤小,并发症少,符合鼻内镜手术的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联合Caldwell-luc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腔及鼻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eavity and nasal sinus inverting papilloma,NIP)是少见的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约占鼻腔肿瘤0.5%~4.0%,以具有复发和癌变倾向为特征。外科手术治疗是NIP的主要治疗方法,过去常规运用鼻外径路方法,主要包括鼻侧切开术和面正中掀翻术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径路上颌窦囊肿切除的优点及方法。方法:在鼻内镜经下鼻道开窗径路上颌窦囊肿切除39倒,其中7例(7侧)上颌窦自然口狭窄或闭锁。术中予以扩大窦口,5例(6侧)经鼻内镜开放筛房,9例合并鼻中隔偏曲在术中同期予以手术矫正。结果:39例术后随访1—3年,无1例复发,治愈率100%,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径路上颌窦囊肿切除术,对影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的因素,术中同期予以矫正,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双径路切除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22例确诊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尖牙窝双径路手术清除上颌窦肿瘤组织。术中见肿瘤基底部位于上颌窦内下壁者9例,位于前壁者3例,位于外侧壁者5例,位于上颌窦开口者3例,窦腔弥散性病变者2例。术后随访18个月。结果22例患者2例复发,复发率为9%。结论对于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尤其是原发于上颌窦前、内下壁及外下角处的肿瘤,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尖牙窝双径路手术可获得良好的视野和手术操作空间,达到彻底切除肿瘤,并最大程度保留鼻腔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切除3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切除36例,上颌窦息肉4例,上颌窦囊肿24例,鼻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鼻腔及上颌窦真菌病6例。术前均行鼻窦CT扫描,上颌窦囊肿24例均位于上颌窦内壁、底壁、前下壁,怀疑内翻性乳头状瘤行MRI扫描,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开口无法清除病变,改用泪前隐窝入路能良好地暴露上颌窦各壁,彻底清除病变,随访5个月~2年,头昏、头痛、鼻出血、闷胀、鼻涕倒流、臭味、流鼻涕等症状逐渐消失,其中,有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在随访过程中经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口发现上颌窦有新生物,清除并行病理证实为复发,其根用电凝吸引器电凝,随访至今无复发,其余35例经鼻内镜随访下鼻甲形态良好,上颌窦黏膜光滑,下鼻道开窗口形态良好。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切除能良好地暴露上颌窦各壁,视野宽、创伤小,便于上颌窦内病变的观察和清除,不留死角,疗效满意,维护了鼻腔正常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