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系统的一组恶性疾病,治疗MDS的目的是清除或减少异常细胞克隆,部分或全部重建正常造血,或诱导细胞向正常分化、成熟,但限于MDS发病机制的异质性,不同MDS患者差异较大,临床治疗技术进展较为缓慢。目前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尚无根治此病的方法。我院为1例MDS患者施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异常增殖性疾病,治疗反应差,易发展为急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惟一可治愈该病的方法。我科于2004年9月对1例MDS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减低强度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减低强度预处理allo-HSCT治疗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0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其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30.3岁,确诊至移植的中位时间为4.5个月,7例为HLA配型全相合,3例为HLA配型不合,供者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采用骨髓加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预处理方案为降低预处理强度氟达拉滨(FLU)、环磷酰胺(CTX)及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联合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氨甲蝶呤等).移植后观察全部患者毒副反应、GVHD和无病生存等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及血小板≥2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分别19.7d及23.8d,植入证据检测为100%完全供者造血.随访至2014年10月,中位随访时间20.5个月(8~32个月).2例患者死于复发,并发症死亡1例,其他患者目前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无病生存率达到70%,最长无病生存时间已达32个月.结论 Allo-HSCT是治疗高危MDS的可行方法,疗效好、安全系数大,可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后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与白血病复发率的相关关系。方法  1997年 6月至 1999年 12月 ,37例成人白血病患者接受了allo PB SCT。预处理方案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输入的CD34+ 、CD3+ 、CD4 + 和CD8+ 细胞中位数分别为7.3× 10 6/kg、36 4× 10 6/kg ,、2 10× 10 6/kg和 137× 10 6/kg。移植后用环孢素A (CsA) +甲氨碟呤(MTX)预防GVHD。结果 受者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平均植活时间分别为 13d和 12d。 37例中 ,18例发生急性GVHD(48.8% ) ,其中 9例发生II~IV度急性GVHD(2 4 .3% )。在可评价的 32例中 ,2 2例发生慢性GVHD(6 8.8% )。随访 6 0 0~ 15 0 0d(平均 95 0d) ,2 8例无病生存。主要死亡原因为 :急性GVHD 2例 ,巨细胞病毒肺炎 (CMV CP) 4例 ,慢性GVHD 2例 ,白血病复发 1例。 3年无病生存率为 75 .7%。结论 allo PBSCT后 ,慢性GVHD的高发生率增强了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从而降低了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骨髓衰竭性疾病、某些先天性及代谢性疾病等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SCT)、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NST)、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与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以及间充质干细胞(MSC)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疾病,临床上需针对不同类型MDS采取分层治疗,针对不同目的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近年研究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MDS的疗效确切,预后评分系统对MDS移植后的疗效有重要预测作用,年龄对50岁以上各年龄段的MDS患者移植后总体生存的影响不大,非清髓或减低剂量预处理的Allo-HSCT使更多年老体弱患者耐受移植治疗,移植时机是影响Allo-HSCT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增强预处理方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8月至2009年7月,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白消安(Bu)+环磷酰胺(Cy)的增强预处理方案对1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具体用法为:IDA 15 mg/m~2,每天持续静脉滴注20 h(移植前12 d~移植前10 d给予);Bu 0.8mg/kg,每6 h静脉滴注1次(移植前6 d~移植前4 d给予);Cy 1.8 g/m~2,静脉滴注(移植前3 d~移植前2 d给予).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短程甲氨碟呤(MTX)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 12例受者均移植成功,对该预处理方案耐受良好.8例受者存活,总存活率为66.7%,无病存活率为58.3%,2例受者原发病复发.以世界卫生组织(WHO)亚型分组和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分组显示,总存活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增强预处理方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被广泛应用,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患者移植后存活率提高,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cGVHD多表现为皮肤、肝脏、呼吸和造血系统的异常,并发肾病综合征(NS)者较少见,我们诊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98年3月至2005年4月共施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45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45例患者,年龄14-47岁,年龄中位数为36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8例(第1次缓解12例,第2次缓解3例,早期复发2例,难治型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例(第1次缓解2例,第2次缓解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0例(慢性期19例,加速期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例(难治性贫血及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各1例)。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MM)为浆细胞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传统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虽可使疾病得到暂时缓解,但最终不免复发和进展,患者的中位存活时间仅3~4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惟一可治愈该病的方法,我院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5例移植后发生肠道急性GVHD的患者,均为Ⅲ~Ⅳ度肠道GVHD,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28.8岁,5例为HLA配型全相合,10例为HLA配型不全相合,肠道GVHD发生的中位时间是移植后66.7d.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方法为每次5 mg/kg,1次/周,根据肠道GVHD控制情况应用1~4次.观察患者的有效性和输注相关毒副作用.结果 输注英夫利西单抗后患者总体不良反应较轻,7例肠道GVHD得到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6.7%.随访至2015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11.1个月.全部患者中5例死于肠道GVHD,3例患者死于复发,1例死于感染,其他患者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无病生存率为40%,最长无病生存时间已达32个月.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移植后肠道急性GVHD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2.
孙自敏 《器官移植》2020,11(2):199-203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造血衰竭性疾病和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方法.脐血是造血于细胞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干细胞研究及应用最理想的细胞来源.本文从脐血移植的历史及现状、脐血移植的优势、脐血移植技术的改进、脐血移植的应用前景及展望等方面,对脐血移植30多年的临床应用进行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第三方脐血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关供者和单倍型亲缘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输注第三方脐血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效果.方法 2007年至2011年接受无关供者及单倍型亲缘供者allo-HSCT的受者共41例.脐血预防组(25例),于移植前1d予以HLA配型为4/6~6/6的第三方脐血细胞输注,平均输入有核细胞数为(1.64±0.49)×107/kg,次日再输入供者造血干细胞.其余患者作为对照组(16例).两组均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素A+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预防急性GVHD.比较两组间急性GVHD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移植相关死亡率.结果 脐血预防组和对照组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4.0%(11/25)和68.8%(11/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03,P>0.05);Ⅲ~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6.0%(4/25)和37.5%(6/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45,P>0.05),100 d治疗相关病死率分别为12.0%(3/25)和12.5%(2/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2,P>0.05).结论 在无关供者及单倍型亲缘供者allo-HSCT前应用第三方脐血细胞,可能有效预防GVHD的发生或减轻GVHD的严重度,但尚需要进一步设计扩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季艳萍  孙自敏 《器官移植》2020,11(2):293-297, 310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一类少见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与患者体内毒性T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功能紊乱、造血微环境的异常和造血干细胞的损伤相关。SAA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且致死率高,需快速并稳定地恢复患者造血功能。本文就免疫抑制剂疗法(IST)治疗SAA、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SAA、替代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等方面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血缘关系脐血细胞移植治疗小儿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对一患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的女性患儿施行无血缘关系、HLA不全相合、ABO血型不合的脐血细胞移植。术前预处理方案为 :环磷酰胺 1 2 0mg/kg ,足叶乙甙 1 8mg/kg ,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 2 .5mg·kg- 1 ·d- 1 × 3d ,全身放疗 8Gy。共移植脐血有核细胞 3 .33× 1 0 7/kg(52ml)。结果 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获得重建 ,移植后 33d ,中性粒细胞 >0 .5× 1 0 9/L ,34d时血小板 >2 0× 1 0 9/L ,57d时受者的血型由O型转变为供者的A型 ,DNA指纹图显示患儿的基因与供者一致。术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甲状腺素 (T4 )一度下降 ,2个月后恢复到术前水平。甲胎蛋白 (AFP)术后升高 ,6个月后恢复正常。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下降 ,7个月后恢复正常水平。目前患者已无病存活 1 8个月 ,正常上学。结论 脐血是造血干细胞的良好来源 ,小儿无血缘关系脐血细胞移植有可能替代无关供者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移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总结其经验.方法 2009年实施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1例为供受者HLA抗原全相合,其余为半相合.肾移植前5d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供者造血干细胞,术前1d采集供者造血干细胞.肾移植前3d受者开始接受全身淋巴照射,连续3d,肾移植术中给予受者抗胸腺细胞球蛋白50 mg,术后第2、4、6天输注供者造血干细胞.术后常规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监测受者血常规、淋巴细胞亚型变化及移植肾功能等情况.结果 全身淋巴照射后受者淋巴细胞数进行性降低,以B淋巴细胞(CD19+)的比例下降幅度最大,其他血细胞数量变化不大.HLA全相合受者诱导出30%~50%的嵌合体,其余受者仅诱导出1%~5%的嵌合体.术后随访3年,7例受者移植肾功能稳定,均未出现骨髓抑制和移植物抗宿主病,未增加感染风险.经移植肾活检证实,1例受者出现轻度急性排斥反应,其余6例受者未发生排斥发生.7例受者中,有3例减少了免疫抑制剂的用量.结论 肾移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治疗的方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次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对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主动或被动2次NAST。结果 6例患者中第1次NAST后发生排斥反应3例,难治复发白血病呈混合嵌合性植入3例。经2次NAST,5例均经过或不经过混合嵌合性植入达完全供者植入,无病存活6~27个月,1例为混和嵌合性植入。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少而轻,无移植相关性死亡。结论 主动2次NAST是挽救难治复发或难植入、易排斥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