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2002年1月至2011年4月作者收治的1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儿手术治疗中的体外循环经验(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方法15例患儿均采用浅低温(28℃~30℃)、较高流量[2.4~3.2L/(min·m2)]灌注。手术方式为畸形矫治(ASD/VSD修补、右室流出道重建)、赘生物摘除、瓣膜整形或置换术。心肌保护采用4℃冷含血晶体保护液顺行灌注。结果15例患儿CPB总时间85~18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0~120min,均顺利脱离CPB。均获痊愈。1例术后2年死于肺部感染及心功能衰竭。结论CPB中HCT及胶体渗透压的良好控制、采用平衡超滤结合改良超滤、肝素化后监测ACT、CPB中加入敏感抗生素等对患儿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患儿,女,2岁.因室间隔缺损(VSD)术后1年.发热10 d入院.患儿于1年前在外院行"VSD+动脉导管未闭(PDA)修补术",术后患儿持续高热,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内膜赘生物,三尖瓣粘连",血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3.
婴儿巨大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婴儿巨大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86例1岁以下VSD患儿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补片修补VSD。其中并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在深低温低流量下缝合动脉导管;并房间隔缺损(ASD)9例;三尖瓣中度及以上关闭不全12例,均同期予以矫治。结果 84例患儿痊愈出院,手术死亡2例。并发症为肺不张、脱离呼吸机困难、气胸。结论 巨大VSD婴儿宜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心肌保护和术后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心血管畸形,占新生儿致死性畸形首位.也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新生儿死亡病例的30%.我院1983~1998年尸解新生儿137例,先心病35例(26%).其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23例,占66%.为了提高对新生儿期复杂型先心病的警惕性,特报告其23例尸解诊断结果,以探讨其诊断与预防.尸检诊断结果例1 ASD(卵圆孔未闭)+VSD+永存动脉干(PTA),例2 ASD(卵圆孔未闭)+VSD+PTA+肺动脉、肺静脉狭窄,例3 ASD(卵圆孔未闭)+VSD+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瓣闭锁,例4 ASD+PDA,例5 ASD(卵圆孔未闭)+PDA+完全性大血管错位(CTGA),例6 ASD+PDA+肺动脉狭窄(PS)+右心室肥大,例7ASD+PDA+二尖瓣狭窄(MS)+右心室肥大,例8 ASD+PTA+三腔心,例9 ASD+PS,例10 ASD+大血管错位(TGA),例11VSD+PTA+右位心,例12 VSD+PTA,例13 VSD+PDA+主动脉右移+右心室肥大,例14 VSD+主动脉骑跨+主动脉瓣狭窄,例15 VSD+动脉骑跨+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例16VSD+右位心+动脉干永存,例17 VSD+主动脉右移,例18 VSD+PDA+TGA,例19 VSD+完全性肺静脉连接异常(TAPVC),例20PDA+CTGA,例21法乐四联症(FOT),例22、23双腔心(两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CHD)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8年7月住院确诊CHD并发I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42例CHD并发IE患儿,男20例、女22例;中位年龄7岁1个月,其中学龄期儿童17例(40.5%),婴幼儿15例(35.7%)。术前27例,其中左向右高速分流型19例(70.4%);术后15例。主要CHD类型为室间隔缺损(VSD)19例(45.2%)和复杂型CHD 10例(23.8%)。临床表现为发热37例(88.1%),血培养阳性18例(43.9%)。超声提示赘生物者共24例,术前16例(38.1%),术后8例(19.0%),另术前左心内膜增厚伴回声增强1例,总阳性率59.5%。共发现赘生物38处,最常见位于瓣膜,22处。术前组11例行手术治疗,证实赘生物10例(另1例术前检查赘生物持续缩小),术中发现瓣膜相关损伤5例(45.5%);余转院继续治疗3例,未愈2例。术后组在随访中超声发现赘生物缩小或消失5例,转院治疗2例,未愈1例。超声发现合并心包积液3例,外周血管栓塞1例,均为术前。临床赘生物患儿有效治疗16例,无赘生物患儿有效治疗15例,总有效治疗率73.8%。结论超声对CHD并发IE患儿的诊断、评估病情发展及预后方面可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并肺炎婴幼儿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手术时机、适应证以及术中术后的处理.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大型VSD并肺炎患儿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3~15(7.3±2.8)个月;体质量5~12(7.6±1.4) kg .其中VSD并房间隔缺损5例、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膜周部VSD 16例,肺动脉瓣下VSD 3例.患儿均在低温、体外循环、冷晶体停跳液灌注下行VSD直视修补术及并发畸形矫治.16例膜周部VSD患儿均经右房切口修补;3例肺动脉瓣下VSD患儿中,2例经肺动脉横切口修补,1例经右室流出道切口修补.19例患儿VSD修补均采用补片修补法,其中15例应用牛心包补片,4例应用自体心包补片(戊二醛固定).患儿术中均应用膜式氧合器和术中平衡超滤.结果 19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3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肺不张和室间隔少量残余分流各1例,无全身感染、肺动脉高压危象以及严重低心排病例,19例患儿均治愈出院.门诊随访2~6个月,上呼吸道感染显著减少,营养发育状况改善.结论 把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早期手术、防治术中和术后肺损伤,是治疗大型VSD 并肺炎婴幼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婴幼儿VSD并肺动脉高压(PH)的纠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VSD并PH婴幼儿215例.男109例,女106例;月龄1~36个月;体质量1.5~10.0 kg.膜周型VSD 156例,嵴内型18例,干下型41例.VSD直径0.8 ~2.1 cm.并继发性ASD 16例,卵圆孔未闭8例,PDA15例,并PDA、ASD 14例,并PDA和主动脉瓣下隔膜3例,肺动脉瓣狭窄14例,右心室流出道狭窄33例,二尖瓣关闭不全2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42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2例.肺动脉压力4.66~11.31 kPa.患儿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一期根治术.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术后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15例出现短暂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其中死亡2例;10例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短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术后发生PH危象,其中死亡1例;3例气胸;2例肺不张.随访期均行X线胸片、ECG、心脏彩超检查,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婴幼儿VSD并PH病情发展快,易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低氧血症,早期手术效果良好,治疗的关键在于加强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操作技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监护,及时处理各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我院26年来住院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儿55例,按有无超声心动图(2D-ECHO)检测,把前15年及近11年分组对比。表明小儿IE住院率有增多趋势(0.28‰~0.52‰)。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仍然是引起IE的最主要原 因。但近11年来复杂先心病术后引起IE比例和死亡率均较单一心脏畸形为高。本文2D-ECHO检测赘生物阳性率为41%,血培养阳性率为83%,治愈率72%均较前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右胸小切口术式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右胸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术式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的优缺点。方法 采用右胸小切口术式治疗先心病患儿 2 0例 ,其中室间隔缺损 (VSD) 1 4例 ,房间隔缺损 (ASD) 5例 ,法洛三联征 1例。结果 与传统术式相比 ,右胸小切口术具有切口美观、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结论 对符合适应证先心病患儿可优先选择右胸小切口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修改后Duck标准对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将22年来我院收治的73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IE患儿,按照Duck标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IE 37例(51%),其中16例(43%)外科手术时行病理活检形态学诊断,8例(22%)符合2项主要临床诊断标准,13例(35%)符合1项主要及≥3项次要指标。可能为IE 36例(49%)。抗生素治愈45例(62%);药物不能控制感染,发现有赘生物,手术清除及心脏畸形矫治16例(21%)。死亡12例(17%),其中1例术后死亡。结论IE仍是先心病严重的并发症,Duck标准临床诊断应用相对过严,特异性较高;但当赘生物形成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修改后Duck标准不能早期诊断。外科手术疗效满意,内外科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