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掌握盆底的解剖结构是诊断、治疗和预防盆腔器官脱垂的前提。通常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其主要包括X线盆腔器官造影、超声、磁共振技术,而三维重建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评估手段在盆腔器官脱垂诊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文章综述了各种影像学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在盆腔器官脱垂诊疗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选择盆腔器官脱垂的评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在盆腔重建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腔镜技术为妇科手术带来了革新性的变化 ,特别是 90年代以后 ,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设备的不断改进 ,腹腔镜被广泛应用于妇科各种主要手术中。重建盆腔解剖结构的手术也可用腹腔镜来完成 ,但难度较大 ,尤其是对缝合技术的要求高。现就各种腹腔镜下修复盆底支持结构的盆腔重建手术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盆腔磁共振成像(MRI)原始数据重建在体女性骶前血管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2012年2-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5例因盆腔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前行盆腔MRI检查,以e-THRIVE序列获取所有MRI原始数据,应用Minics10.0软件重建骶前血管三维图像。结果 骶前区血管三维重建均可清晰地显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双侧髂总、髂外及髂内动、静脉;25例患者中18例显示骶正中动脉,6例显示骶正中静脉及部分横干静脉。18例骶正中动脉均从腹主动脉分叉,平均直径为2.3(1.2~3.6) mm;6例骶正中静脉均汇入左侧髂总静脉,平均直径为3(1.7~4.6) mm。结论 利用e-THRIVE序列MRI扫描盆腔血管,可构建盆腔血管三维重建模型,且骶前区的骶正中动脉显影率高,部分病例可显影骶正中静脉及横干静脉。  相似文献   

4.
盆腔动脉结扎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进行盆腔血管结扎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章重点介绍子宫动脉结扎和髂内动脉结扎.临床医生需熟练掌握其方法及适应证、禁忌证.  相似文献   

5.
所有的组织器官都有相应固定的血管供应系统,所有肿瘤的血供系统均来源于寄生组织或器官的血管,良性和恶性肿瘤的血管网各有特点,对其血管特点的分析有助于鉴别良恶性,CT血管成像(CTA)数据三维重建盆腹腔血管系统的技术能帮助医生全面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在妇科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字医学中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清楚地了解骨盆形态、胎盘与子宫肌层关系、盆腔血管走行、胎儿外观和内部组织正常及异常结构,因此国内外学者已经就数字医学技术在女性骨盆形态学、胎盘植入诊断、胎儿医学、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前血管评估等产科领域的应用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产科的应用虽刚刚起步,但其在产科疾病临床诊治中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在CSP子宫动脉栓塞术(UAE)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5例CSP患者在UAE术前行双源CT血管造影(CTA)扫描,获取CTA横断面图像后,利用Mimics10.01软件对骨盆和盆腔动脉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将构建的CSP数字化三维模型用于指导UAE手术操作,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①病灶的血供来源:2例由双例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共同供血,3例仅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②血供的分布:所有患者均双侧血供不均衡,其中3例以左侧为主,2例以右侧为主;③疗效和与DSA比较:5例患者均在三维模型的指导下成功行UAE,术后恢复好,均无明显副反应发生.5例患者的数字化三维模型与DSA对比相一致,1例患者DSA造影中未显示卵巢动脉供血.结论:构建的CSP数字化三维模型真实性、准确性高,可为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提供术前指导和术中参考,使之更加个体化和精确化.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是妇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新兴技术,有利于妇产科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该文从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评估病灶血供来源和特点、评估病灶血流量及分布特点、重建部分器官和肿瘤病灶实体的外观以及和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妇科中的应用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前景广阔。该文以在体腹盆腔三维模型构建的现状为引导,重点阐述其在恶性肿瘤动脉化疗、良性肿瘤UAE手术中的指导作用,及对妇科疑难疾病如来源不明的盆腔肿物、复发性肿瘤等的术前指导作用,并展望该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扫描数据重建产后女性在体盆腔结构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选择1例阴道分娩后疑为胎盘植入产妇,经双源CT血管成像(CTA)技术扫描盆腔,将Dicom 3.0原始二维断层图像数据集导入Mimics软件,分别对骨盆、盆腔动静脉、输尿管进行三维重建并配准融合。结果:获取的在体胎盘植入患者产后盆腔结构数字化模型可以清楚显示骨盆、泌尿系统、髂总动静脉、髂外动静脉、髂内动静脉、子宫动脉及其分支,并可进行任意缩放和任意角度旋转,显示不同结构间的毗邻关系和空间构象,适于三维距离和角度测量。结论:利用CTA数据集,在Mimics软件下可方便快捷地建立理想的产后女性在体骨盆血管网的数字化三维模型,为妇产科医生更好地了解产后女性盆腔解剖结构、做好产后介入手术术前评估提供了理想的物理化模型平台。  相似文献   

1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尿失禁(UI)和粪失禁(FI),是妇女常见病,也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五大疾病之一。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妊娠与分娩对盆底结构和功能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及其目前常用的康复技术,如盆底肌肉锻炼、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等治疗方法、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诊治进展等综述。  相似文献   

1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尿失禁(UI)和粪失禁(FI),是妇女常见病,也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五大疾病之一.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妊娠与分娩对盆底结构和功能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及其目前常用的康复技术,如盆底肌肉锻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疗法在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产后42~60天的妇女,有产后尿失禁或盆底器官脱垂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127例,其中能在医院接受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的87例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的35例完成了2个疗程;而无法在医院接受治疗,在家进行Kegel锻炼法的40例患者为锻炼组,6~8周后来医院复查。并分别比较两者治疗或锻炼前后、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盆底肌收缩力的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1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快速收缩力和持续收缩力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持续收缩力增长值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锻炼组(P0.05);而快速收缩力增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P0.05)。4治疗组2个疗程的快速收缩力优于1个疗程(P0.05),持续收缩力与1个疗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后Kegel锻炼法、电刺激加生物反馈对提高盆底肌收缩力均有效,但电刺激加生物反馈优于单纯的盆底肌肉锻炼,疗程长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产妇200例,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其中每组中分别有择期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产妇各50例。治疗组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2组分别于产后6~7周及产后5~6个月应用多功能盆底生物反馈仪进行盆底肌力检测。结果:完成产后6个月随访者171例。经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后,阴道分娩产妇治疗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活动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择期剖宫产患者Ⅰ、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及ⅡB类肌纤维收缩个数较对照组提高(均P<0.05)。2种分娩方式产妇产后6个月的盆底肌力治疗组均比对照组增强,尤以阴道分娩组明显。结论: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于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均有助于盆底肌功能恢复,尤其适用于阴道分娩后的产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女性盆底磁共振成像(MRI)图像,建立子宫脱垂患者盆底结构三维重建模型,探讨子宫脱垂患者盆底MRI三维影像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子宫脱垂患者30例为研究组(脱垂组),选取健康女性20例为对照组,于静息位和Valsalva动作时行盆底MRI扫描。利用Amira商业软件,对MRI图像进行分析及3D建模。结果:建立了两组盆底结构的3D模型。脱垂组与对照组比较:静息位和Valsalva动作时的PCL、H线、G1角、G2角、宫颈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线、C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线静息位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息位和Valsalva动作时差值比较:两组的PCL长度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线、G1角、G2角、B线、C线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H线对照组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垂组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清楚显示盆底结构,H线、M线、G1角、G2角可衡量盆腔器官脱垂的程度;其构建的3D模型能直观显示各结构的空间毗邻关系,可评价复杂的盆底缺陷,有利于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进行盆底解剖教学及生物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修补术治疗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09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妇产科进行手术治疗且完成随访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0例,年龄≥55岁,均为绝经后妇女,POP-Q分期为Ⅲ~Ⅳ期。采用网片进行全盆底重建术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5年内定期门诊随访,以POP-Q判断术后疗效,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评价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07.83±13.00)min vs.(127.50±13.25)min],术中出血量[(194.67±21.13)m L vs.(220.67±28.15)m L],住院总费用[(32 488.38±3 408.43)元vs.(13 811.41±2 634.89)元]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OP-Q重新评分,至术后5年,观察组有1例复发至Ⅱ度,对照组5例复发。2组患者术后1,6个月的PFDI-20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1,2,5年的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相比,全盆底重建术术后复发率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康复器锻炼)对产后早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后42 d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SUI)或合并盆腔脏器脱垂(S+P)的产妇236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78例于产后42 d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阴道康复器锻炼,哑铃组78例于产后42 d进行阴道康复器(阴道哑铃)锻炼,对照组80例进行产后一般健康教育。3组均于产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盆底肌力测定、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 (ICIQ-SF)调查和POP-Q分度。评价盆底功能障碍的恢复效果。结果:治疗组盆底肌力的恢复优于哑铃组,哑铃组盆底肌力的恢复优于对照组。产后3个月治疗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比对照组低,而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和哑铃组SUI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时3组S+P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6个月时治疗组S+P的发生率低于哑铃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是提高盆底肌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有效降低SUI和PO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20.
简述了生物材料的分类及目前常用的生物补片种类,并以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为例,介绍了生物补片的成分及各自在组织修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同层数不同种类间或同种类不同层数间生物补片的力学强度的差异,得出目前应用较多的生物补片为4层的SIS,其力学强度既可达到支撑盆底组织早期修补的作用,又能同时兼顾阴道壁柔软度且富于弹性的特点。基于生物补片的力学性能及可降解特性,不是所有盆底重建部位都能用生物补片来进行修补,如在持续抗拉强度占主导地位部位的重建,如穹窿骶骨固定和重度膀胱膨出修补,合成网片可能会提供一个更好的解剖效果。而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中,两者的成功率相当。对于性生活活跃的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在恢复阴道壁的正常解剖结构及保留其柔软且富于弹性的功能方面,生物补片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一种新兴材料,生物补片在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盆疷器官脱垂患者的年轻化,生物补片仍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