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86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2组,每组43例。2组患儿均给予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并加强专科护理。甲组加用丙种免疫球蛋白2 g.kg-1静脉滴注,分2 d滴完。疗程2 d。对2组患儿疗效、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甲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乙组(均P〈0.05)。甲组总有效率为95.3%,乙组总有效率为7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是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丙球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儿科收治的5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所有患儿均接受一般性治疗、支持性治疗、对症治疗。其中观察组使用静脉丙球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退热用时、口腔溃疡愈合用时、手足疱疹消去用时、平均住院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丙球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表现等各项指标,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385-3386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试验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并比较患儿病情治愈情况。结果试验组手足疱疹消褪时间(2.43±0.62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2.90±0.46d)、退热时间(1.90±0.76d)明显低于对照组手足疱疹消褪时间(3.64±0.92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3.63±0.72d)、退热时间(2.43±0.89d);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患儿,患儿退热快,食欲改善明显,溃疡消褪时间快,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并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儿科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足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出现手足口病并发症的例数。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疾病痊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发生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早期足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抑制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瓜霜喷剂联合碘甘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用自制的婴幼儿口腔溃疡护理棒蘸0.02%复方氯已定溶液涂抹,观察组采用西瓜霜喷剂联合碘甘油治疗,比较两组进食改善至正常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进食改善至正常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瓜霜喷剂联合碘甘油治疗小儿手足病口腔溃疡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模式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病情转归情况、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以及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儿干预后的FPG,NSE及CK水平降低(P0.05);实验组患儿干预后FPG,NSE及CK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重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而实验组患儿护理的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重症早期预警护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重症手足口发病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泡浴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疱疹的效果。方法:将21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清热解毒治疗,疱疹涂阿昔洛韦软膏,3次/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泡浴,2次/d,对照组患儿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用温水洗浴,2次/d。比较两组患儿治愈率和疱疹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观察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1∶5000高锰酸钾溶液泡浴治疗手足口病疱疹效果好,疗程短,方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506-507
分析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对治疗的76例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全部患儿均给予营养支持、退热、抗病毒、抗炎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患儿家长的同意,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并在注射免疫球蛋白之前给予一定剂量的甲强龙,观察两组临床效果。通过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临床症状(体温恢复、皮疹消失、口腔黏膜溃疡愈合、住院治疗等)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使临床相关症状迅速消失,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将102例有口腔疱疹、溃疡或流涎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给予口腔护理。结果:两组患儿疼痛缓解、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制的口腔护理处方能迅速缓解疼痛,缩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7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A组(79例)和B组(81例)。B组给予抗病毒、抗菌药物及解热镇痛、补液和局部患处外敷西医综合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抗病毒汤剂治疗。比较两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A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汤剂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杜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1):2439-2440
目的分析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服用常规的抗病毒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儿短,两组患儿整体体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能够可有效地控制患儿病情,缩短手足口病的病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重症手足口病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早期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足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6.66%),并发症发生率(29.99%)低于对照组(56.66%),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足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的同时有利于减少其并发症发生次数,且药物作用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滕树娟 《妇幼护理》2022,2(17):3994-3996
目的 分析精细化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 120 例小儿手足口 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精细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 护理效果、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手足 疱疹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应用精 细化优质护理,能提高护理总有效率,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12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在隔离、口腔及皮肤护理、抗病毒、退热、控制颅内压等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基泼尼松龙,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包括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前神经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神经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36%)明显低于对照组(17.86%)(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显著,患儿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570-3571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结果经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缓解,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6%,优于对照组的8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分别为1.43±0.34、2.13±0.24、2.33±1.02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加快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冲击量甲强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行抗炎、抗病毒及营养支持药物治疗,观察组静脉滴注冲击量甲强龙联合静脉滴注入免疫球蛋白以达到抗炎、促进肺水肿吸收、防治脑水肿、增强免疫的目的;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甲强龙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食欲改善、精神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4例患儿中除1例因病情重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其他经及时救治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有重症先兆的手足口病患儿及时应用冲击量甲强龙和人免疫球蛋白能减轻肺水肿,防治脑水肿,阻断肺水肿、脑水肿的恶性循环,有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7.
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西医组和热毒宁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按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治疗方案,西医组给予利巴韦林,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静脉滴注.结果 西医组有效率73.33%,热毒宁组有效率 93.33%.热毒宁组在退热时间上、危重症转化率上及住院天数上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疹、肢体抖动消退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馥感啉口服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儿科门诊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128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馥感啉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片口服,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口腔愈合、退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9%vs85.9%,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馥感啉口服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够迅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高,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肤优化护理方案治疗手足口病皮肤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104例手足口病患儿设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足口皮肤护理,观察组采用皮肤优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皮肤恢复程度、临床预后及护理配合度。[结果]观察组入院3 d后、出院前皮肤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药依从性、皮肤清洁依从性、皮肤保护依从性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疱疹溃疡愈合率100.00%,愈合时间3.07 d±0.52 d,对照组疱疹溃疡愈合率95.19%,愈合时间5.14 d±0.77 d,两组疱疹溃疡愈合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优化护理方案在手足口病患儿皮肤疱疹的皮肤恢复及疱疹溃疡愈合方面疗效满意,可以提高患儿护理配合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识别及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症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识别及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临床指标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热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失时间、肢体抖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识别及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