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反映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等有关病理变化的实验室指标已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目的:探讨C-末段交叉连接的Ⅱ型胶原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在原发性膝骨关节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寻求原发性膝骨关节病特征规律与C-末段交叉连接的Ⅱ型胶原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膝骨关节病组患者70例,健康志愿者1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两组血清中C-末段交叉连接的Ⅱ型胶原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的水平。结果与结论:原发性膝骨关节病患者血清中C-末段交叉连接的Ⅱ型胶原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及X射线的变化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中医证型中风寒湿痹型患者C-末段交叉连接的Ⅱ型胶原明显低于肝肾亏虚型和气滞血瘀型患者,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C-末段交叉连接的Ⅱ型胶原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与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两者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软骨的退变密切相关,并且可以反映病情、证型等变化。  相似文献   

2.
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背景:由于体外分离培养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存在难度,同时软骨组织中因富含大量的基质,且软骨细胞分布于其中的软骨陷窝中,因此与其他细胞相比,软骨细胞的分离更为困难.目的:从骨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者的关节软骨中分离软骨细胞,并改良其酶消化法分离软骨组织,观察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4/2008-03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对象:标本取材于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同期收治的1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软骨组织(>3 cm).方法:切取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将软骨剪成1mm×1 mm×1mm左右的碎块,以Ⅱ型胶原酶顺序消化联合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关节软骨细胞,同期对比用Ⅱ型胶原酶加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软骨后的收获细胞数及细胞成活率,分离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主要观察指标:以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形态;以甲苯胺蓝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软骨细胞鉴定;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骨关节炎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改良的Ⅱ型胶原酶顺序消化联合胰蛋白酶法,对原代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取得了优良而稳定的效果,与传统的胰蛋白酶消化法相比,收获细胞数为3.72×106,细胞存活率为97.5%,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外培养观察软骨细胞贴壁和生长均较缓慢.原代和传代后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和甲苯胺蓝异染反应均较弱.软骨细胞增殖和生长缓慢.结论:Ⅱ型胶原酶顺序消化联合胰蛋白酶分离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的技术简单且易操作,分离培养的软骨细胞符合骨关节炎时软骨退变的表现,可为骨关节炎的病因研究及软骨细胞移植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背景:建立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候模型,有利于对其进行辨证施治研究。目的: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建立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方法:选择2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膝骨关节炎组和复合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经典的Hulth造模法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去卵巢法建立肾虚模型,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法建立血瘀模型。复合模型由上述3种模型复合而成,先建立肾虚模型,8周后同时进行血瘀模型与骨关节炎模型造模。结果与结论:复合模型组大鼠在肾虚模型建立后第3周时出现精神萎靡、活动不灵活、便溏等表现,在血瘀模型建立后第6周时大鼠出现皮毛无光泽、喜背光、舌质瘀紫、尾色及爪甲瘀青,体质量下降;低切还原黏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血流缓慢、循环障碍特点;组织学染色观察发现膝骨关节炎组关节软骨结构有一定破坏但轻于复合模型组。可见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肾虚血瘀型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而肾虚血瘀加重了膝骨关节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4.
背景:Ⅱ型胶原和硫酸软骨素是关节软骨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具有保护软骨的作用,还能抑制关节炎的病变。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的表达评价Ⅱ型胶原及Ⅱ型胶原复合硫酸软骨素注射对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制作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模型组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透明质酸钠组给予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Ⅱ型胶原组给予单纯Ⅱ型胶原注射、Ⅱ型胶原复合硫酸软骨素组给予Ⅱ型胶原复合硫酸软骨素注射治疗。各组动物于术后进行日常观察、称质量、血清抗体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结论: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类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所升高,炎症加剧;而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类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炎症有所减轻,其中Ⅱ型胶原复合硫酸软骨素组大鼠血清中类风湿因子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果显示Ⅱ型胶原与透明质酸钠均具有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能缓解骨关节炎病变,Ⅱ型胶原联合硫酸软骨素的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Ⅱ型胶原C端肽与椎间盘退变及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软骨退变标志物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Ⅱ型胶原C端肽是可以通过无创方法检测软骨退变的较好指标.目的:观察Ⅱ型胶原C端肽与椎间盘退变及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分析,于2008-03/06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完成.对象:选择椎间盘退变和骨性关节炎患者各15例分别作为椎间盘退变组和骨性关节炎组,其中椎间盘退变组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62±7)岁;骨性关节炎组男6例,女9例,甲均年龄(61±8)岁;另选末患骨性关节炎及椎间盘退变的非骨科疾病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57±6)岁.方法:3组患者分别取第2次晨尿10 mL,尿样置-20℃冰箱保存.尿样收齐后,用人骨退化特异标志物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每例标本的Ⅱ型胶原C端肽值,同时检测每例标本的尿肌酐浓度,并对Ⅱ型胶原C端肽值进行校正.主要观察指标:尿Ⅱ型胶原C端肽在椎间盘退变及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水平及相关性.结果:4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椎间盘退变组和骨性关节炎组患者尿中Ⅱ型胶原C端肽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椎间盘退变组和骨性关节炎组Ⅱ型胶原C端肽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椎间盘退变组椎间盘退变分级与Ⅱ型胶原C端肽水平呈正相关(r=0.592,P=0.020).骨性关节炎组膝关节退变分级与Ⅱ型胶原C端肽水平也呈正相关(r=0.719,P=0.003).结论:椎间盘退变患者及骨性关节炎患者尿中Ⅱ型胶原C端肽水平均有升高,且Ⅱ型胶原C端肽与椎间盘退变及骨性关节炎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建立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候模型,有利于对其进行辨证施治研究。目的: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建立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方法:选择2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膝骨关节炎组和复合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经典的Hulth造模法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去卵巢法建立肾虚模型,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法建立血瘀模型。复合模型由上述3种模型复合而成,先建立肾虚模型,8周后同时进行血瘀模型与骨关节炎模型造模。结果与结论:复合模型组大鼠在肾虚模型建立后第3周时出现精神萎靡、活动不灵活、便溏等表现,在血瘀模型建立后第6周时大鼠出现皮毛无光泽、喜背光、舌质瘀紫、尾色及爪甲瘀青,体质量下降;低切还原黏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血流缓慢、循环障碍特点;组织学染色观察发现膝骨关节炎组关节软骨结构有一定破坏但轻于复合模型组。可见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肾虚血瘀型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而肾虚血瘀加重了膝骨关节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效果.目的:详细阐述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细胞因子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查阅PubMed、WOK、CNKI、维普、万方等相关数据库,查找关于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实验研究的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剔除无关文献,保留与膝骨关节炎相关细胞因子研究文献,排除重复研究及不典型报道.结果与结论:共纳入48篇符合标准文献,包括中文文献31篇,英文文献17篇.经分析得出: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的细胞因子大体上分为损伤性细胞因子和保护性细胞因子.损伤性细胞因子有基质金属蛋白酶、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一氧化氮、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等,保护性细胞因子有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骨保护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降低损伤性细胞因子如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软骨寡聚基质蛋白、一氧化氮的含量、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比值失衡,提高保护性细胞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骨保护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从而起到抗炎,防止关节软骨退变,促进软骨组织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目的:探讨AMD3100体外阻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后对培养的关节软骨组织Ⅱ型胶原、聚集蛋白聚糖mRNA表达及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骨关节炎软骨和创伤性截肢患者正常软骨分别分为3个小组即实验组,实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将其置于含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AMD3100,含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MAB310,只含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培养液培养。结果与结论:实验组软骨组织内的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表达量、Ⅱ型胶原蛋白含量高于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可见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通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诱导人关节软骨中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降解;AMD3100可阻断该信号通路及减少软骨中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降解,延缓关节软骨组织的退变;AMD3100不能使已退变的骨关节炎软骨内的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中X型胶原的表达特征,探讨X型胶原在骨关节炎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取1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的关节软骨。以Northern杂交、RT-PCR和Western杂交,分别检测各组样品X型胶原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Northern杂交与RT-PCR的结果均显示膝骨关节炎的X型胶原表达有显著升高。Western杂交发现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基质中X型胶原的含量上升(P<0.01)。但分析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趋势,未能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的X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加,这可能促使基质组分发生改变,从而加速了骨关节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补肾通络汤合三棱莪术汤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血瘀证的效果。方法 9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钠片和双醋瑞因胶囊治疗,试验组另给予补肾通络汤合三棱莪术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疼痛程度及骨关节炎指数、血清炎症因子、骨代谢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疼痛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软骨寡聚基质蛋白降低,骨保护素、骨钙素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通络汤合三棱莪术汤可显著提高肾虚血瘀证膝骨关节炎疗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骨代谢,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