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讨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采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肿瘤红细胞花环率及CD+3、CD+4、CD+8细胞作为观测指标,测定了3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显示:疾病组患者术前红细胞及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人(P<0.001),术后5天变化不大,术后14天较术前1天明显增高(P<0.05),但尚未恢复正常。提示解除胆道梗阻及切除肿瘤有助于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对探讨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采用红细胞C3d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肿瘤红细胞花环率及CD^+3,CD^+4,CD^+8细胞作为观测指标,测定了3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显示:疾病组患者术前红细胞及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人,术后5天变化不大,术后14天术前1天明显增高,但尚未恢复正常。提示解除胆道梗阻及切除肿瘤有助于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横结肠代胃术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67例胃癌患者按均衡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食管-空肠Schlatter吻合术(术式Ⅰ)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式Ⅱ)重建消化道,研究组以横结肠代胃术重建消化道.分别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9天观察患者T细胞亚群和IL-2、红细胞免疫功能、急性炎症介质的变化,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病死率.结果 术后第1天,对照组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40.61±5.27)%、(28.43±3.21)%,研究组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41.15±5.30)%、(27.56±3.09)%,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2水平为(1.40±0.22) μg/L,研究组IL-2水平为(1.39±0.21) μg/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分别为(26.79±6.33)%、(26.62±5.81)%,研究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分别为(28.95±6.52)%、(24.69±5.60)%,两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6表达水平为(162.71±25.42) pg/mL,研究组IL-6表达水平为(158.83±22.45) pg/mL,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9天,对照组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44.68±5.92)%、(27.21 ±3.07)%,研究组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48.75±6.24)%、(24.26±2.39)%,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2水平为(1.49 ±0.32) μg/L,研究组IL-2水平为(1.67±0.35) μg/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为(30.25±6.65)%,研究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为(39.27±6.8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6表达水平为(125.51±18.24) pg/mL,研究组IL-6表达水平为(87.34±12.88) pg/mL,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横结肠代胃术是一种安全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围术期轻度低温对颅脑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轻度低温组(L组)和常温组(W组),每组25例。分别在麻醉前、术后第1天、第5天采静脉血1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阳性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 比值。结果L组患者术后第1天CD3 、CD4 、CD4 /CD8 显著低于术前(P<0.05或P<0.01),W组患者术后第1天CD4 、CD4 /CD8 降低显著(P<0.05)。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已接近术前水平。术后第1天L组CD3 、CD4 、CD4 /CD8 显著低于W组(P<0.05或P<0.01)。结论围术期轻度低温可以抑制机体的T淋巴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输去白红细胞血对胃癌、结肠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  30例胃癌、结肠癌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输盐水组 (Ⅰ组 ) ,输全血组(Ⅱ组 ) ,输去白红细胞组 (Ⅲ组 ) ,每组 10例 ,分别于术前、术后第 1、5天抽取外周静脉血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 、CD8+ 、CD4 + /CD8+ 比值及CD5 6 + 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相比 ,术后第 1天三组患者CD3+ 、CD4 + 、CD8+ 、CD4 + /CD8+ 及CD5 6 + 均显著降低 (P <0 0 5 )。术后第 5天Ⅱ组CD3+ 、CD4 + 、CD8+ 、CD5 6 + 明显低于术前水平 (P <0 0 5 ) ;而Ⅰ组及Ⅲ组各指标均接近术前水平 (P >0 0 5 )。结论 围术期异体输血严重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输去白红细胞血对机体的免疫抑制轻 ,术后免疫功能较快恢复。因此 ,在确实要输异体血时 ,最好滤除白细胞 ,以减轻异体血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及其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与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72例胃癌患者,20例正常人为对照,检测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和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含量;NK细胞活性、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果(1)胃癌患者RBC-C3bRR显著降低,RBC-ICR显著升高(P<0.01).(2)术后组RBC-C3bRR显著升高,RBC-ICR显著降低(P<0.01).(3)胃癌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B细胞,IgG、IgA均显著降低,CIC显著升高(P<0.05或P<0.01);手术后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免疫球蛋白IgA均有显著提高(P<0.01);胃癌患者术前组及手术前后RBC-C3bRR变化组与CD3+、CD4+、NK细胞组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1)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2)手术可使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3)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T淋巴细胞、NK细胞活性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探讨肝切除术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2005年7月至2007年1月,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86例HCC患者肝切除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HLA-DR含量变化。结果HC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CD3 淋巴细胞、CD3 CD4 淋巴细胞和NK细胞(CD3-CD16 CD56 )的含量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外周血淋巴细胞CD3 CD8 含量明显低于肝切除术前和术后第21天的(P<0.01)。结论肝切除术可导致HC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8.
血液回收和血液保存对成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回收和血液保存对成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血液回收的手术患者50例,患者术中回收的红细胞为Ⅰ组;Ⅰ组患者的术野红细胞50份为Ⅱ组;库存2周的浓缩红细胞50份为Ⅲ组。分别测定三组红细胞的受体花环形成率、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CD35 阳性红细胞百分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结果Ⅰ组与Ⅲ组红细胞受体花环形成率、CD35阳性红细胞的百分率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低于Ⅱ组,且Ⅰ组上述指标均高于Ⅲ组(P<0.05或0.01)。三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回收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但术中回收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优于库存2周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CO2气腹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腹腔镜CO2气腹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B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分别于静脉用药前、手术后第1、4天采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结率(R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药结率(RR ICR)、肿瘤细胞花结率(RTRR)。结果:A组患者腹腔镜术后第1、4天分别与术前相比各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4天A组各项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值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CO2气腹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腔镜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比较乳晕入路腔镜和传统开放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适合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患者分为腔镜组(n=25)和开放组(n=25)。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C反应蛋白(CRP)及补体C3、C4含量。结果在腔镜和开放组,CD3、CD8+T淋巴细胞和补体C4在术后1天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IgG和补体C3在术后1天和2天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CRP在术后1天和2天较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但2组间,各免疫指标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为其免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粘附法和SAP法对 3 5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免疫活性 (RBC -C3bRR、RBC -ICR和RBC -TRR )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 (CD3 、CD4 、CD8 和CD4 /CD8 )进行检测。结果 手术前红细胞C3bRR、TRR和CD3 、CD4 及CD4 /CD8 显著低于手术后和正常对照组 ( 3 2例 ) (P <0 .0 1)。而RBC -ICR和CD8 在手术前显著高于手术后和对照组 (P <0 .0 1)。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的红细胞C3bRR和TRR与CD4 /CD8 均呈正相关 (P<0 .0 5 )。结论 手术可以明显改善胃癌患者红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动态联合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监测手术效果及开展围手术期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2.
探讨左旋 1 8甲基炔诺酮皮下埋植避孕剂 (皮埋剂 )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对应用皮埋剂妇女 1 59例 (观察组 )及 3 1名对照组妇女 ,采用改良的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染色技术 (APAAP) ,测定 T细胞总数及亚群 ;红细胞 C3 b受体花环试验 ,测定红细胞膜补体受体 (RBC-CR)活性 ;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 ,测定红细胞膜粘附免疫复合物 (IC)能力的大小 ;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 ,测定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的能力。结果显示 ,不同埋植时间妇女 CD3、CD4、CD8及 CD4 /CD8细胞比值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埋植时间为 0 .5~年的妇女 ,两组相比 ,RBC-CR花环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IC花环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1 ) ;其它埋植时间妇女红细胞的各项免疫指标与对照组接近 (P>0 .0 5)。认为 ,该皮埋剂不影响 T细胞总数及亚群的功能 ;红细胞免疫功能在早期可呈一过性增强 ,在中后期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药物的直接作用和阴道出血引起的局部感染刺激所致 ,因此 ,该埋植剂长期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肠外营养组(TPN组)、肠内营养组(TEN组),分别给予普通静脉输液、全肠外营养及全肠内营养8d。术前、术后第1、3、6、9天以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TPN组术后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TNE组术后第1天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但自术后第3天起即开始上升,并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3、6、9天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TPN组(P<0.05),而CD8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TPN(P<0.05),术后第9天时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术前水平。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纠正胃癌手术后病人的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状态,促进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自体血回收对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及其膜表面免疫受体的数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全髂关节或股骨头置换的择期手术患者16例,术中取术野血和回收血各5 ml,测定红细胞C50>b受体花环率(RC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CIR),以及红细胞表面CD35和CD58受体数量.结果 术野血和回收血的RCR分别为32.3%±6.9%和25.6%±5.0%.RCIR分别为13.3%±6.8%和7.9%±1.6%,回收血的RCR和RCIR均明显低于术野血(P<0.05).回收血红细胞膜表面CD35和CD58的荧光强度分别为27.6±1.9和21.4±3.3,均明显低于术野血CD35(35.1±4.4,P<0.01)和CD58(27.3±5.5,P<0.05)的荧光强度.结论 目前采用的自体血回收技术对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红细胞表面免疫受体的数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与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的关系。方法测定12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C3bRR)、免疫复合花环率(ICR)及四项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TER、ETER、ATER、NTER),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T细胞亚群,与年龄相近的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作比较,并测定了20名健康献血员的红细胞免疫指标作对照。结果前列腺癌组C3bRR降低,CD3、CD4及CD4/CD8均低于BPH组。BPH组C3bRR和DTER低于对照组。前列腺癌组C3bRR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下降,两者关系密切。前列腺癌易发生血行扩散可能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BPH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能力降低为老年性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道摄入精氨酸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以4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四组。两组术后早期经PS管每天输注精氨酸液,剂量分别为15g/d和30g/d,共7天。同时检测 T 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免疫球蛋白、补体 C3和迟发皮肤超敏反应。结果不同剂量的精氨酸对胃癌患者术后均有一定的免疫促进作用,而精氨酸30g/d 组可能达到更好的免疫反应状态。结论术后早期经肠道给予精氨酸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后肿瘤区域动脉置泵化疗及外周静脉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3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 2周开始化疗 ,按化疗方法不同分为 :外周静脉化疗组 (静化组 ,n =4 2 )、泵内化疗组 (泵化组 ,n =4 1) ,两组均在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 1~ 4d内抽外周静脉血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含量 ,另设对照组 (n =32 )作相同检查。结果 静化组化疗后的CD3和CD4、CD4 /CD8比值及IgG、IgA、IgM含量均明显低于化疗前 (P<0 .0 5 ,P<0 .0 1) ,并明显低于泵化组化疗后 (但CD4、IgM除外 ) ,P <0 .0 5 ;而泵化组化疗前、后CD3、CD4和CD8、CD4 /CD8比值及IgG、IgA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肿瘤区域动脉置泵化疗较外周静脉化疗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有胆囊切除手术指征的80例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组(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各40例,测定并比较手术前后IgG、IgM、IgA,补体C3、C4水平及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和CD8^+的数量。结果:两组IgM、IgA、C4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术后1d IgG、C3较术前有所下降,术后3d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术后1d IgG、C3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5d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OC组术后IgG、C3下降明显。LC组T淋巴细胞亚群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C组术后1d CD3^+、CD4^+、CD8^+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术后5d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术后1d、3d OC组CD3^+、CD4^+、CD8^+均明显低于LC组。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