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肾脏损害原因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肾脏受累的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化检验、组织病理、X线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可有溶骨病变、贫血、肾损害。血清高钙、低免疫球蛋白,血、尿轻链比值异常等。乳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可对多发性骨髓瘤分型。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准确鉴定血、尿蛋白免疫球蛋白成分,及时进行X线与骨髓象检查,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22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loma,MM)患者的误诊资料分析,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在骨科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结果 22例多发性骨髓瘤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61岁),误诊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例,腰椎间盘突出3例;肋软骨炎3例,肋间神经痛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骨质疏松3例.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必须加强对其认识,认真体格检查及全面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是防止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骨髓瘤 (MM)是一种骨髓异常浆细胞增生的恶性疾病 ,绝大多数伴有肾损害 ,称为骨髓瘤肾病(MMN)。我院 1980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MM4 0例 ,其中误诊为原发性肾疾病 12例 (占 3 0 % ) ,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3 6~ 74岁 ,平均 59 1岁。1 2 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 10例 ,骨痛 7例 ,肝大 5例 ,发热及骨折各 3例 ,合并肺部感染 3例 ,腰痛伴膀胱刺激症状 2例。1 3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 <4 0× 10 9/L 6例 ,血红蛋白 <10 0 g/L 10例 ,血清钙 >2 7mmol/L 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细胞形态学及临床特点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特点。结果骨髓涂片中瘤细胞比例≥10%者占87.2%,骨髓瘤细胞中位数约24%;临床表现仍以骨骼疼痛、贫血、反复感染、肾损害为主。50~70岁是高发年龄段。结论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方法,应同时结合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
作者检查52例初始诊断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或亚临床型多发性骨髓瘤(SMM),因怀疑多发性骨髓瘤(MM)而作骨髓检查的患者,评价临床和骨髓形态学及细胞动力学检查结果,并与23例未经治疗的MM患者比较,以判断哪项指标有助于鉴别MM和MGUS或SMM。 MGUS患者43(男20、女23)例,中位年龄66岁,其中5例以后发生MM,有2例MM发生于6月内;2例死于无关的原因。SMM患者9例,其中2例分别于2和  相似文献   

6.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单克隆浆细胞的恶性增生肿瘤性疾病。临床上治疗骨髓瘤方案虽多,但并无高效者。作者2004年12月~2006年2月使用沙利度胺(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19例,均为住本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其中女性14例,男性5例。临床分期[2-3]:初治多发性骨髓瘤10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9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10例,确诊后未经任何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9例,为正规使用过MP、M2、VDA、VBMCP等方案化疗2~4疗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MM)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5年诊断为MM的29例患者资料,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红蛋白量(Hb)、血清总钙(Ca)、血清清蛋白、血清肌酐(Cr)、尿蛋白定性、尿本周蛋白定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骨髓涂片形态检查。结果贫血21例(Hb100g/L)、高钙血症6例(Ca2.8mmol/L)、校正高钙血症7例(Ca2.8mmol/L)、肾功能损害8例(Cr176.8μmol/L)、尿蛋白阳性21例、尿本周蛋白阳性11例、骨髓涂片骨髓瘤细胞25例(10.0%)、免疫球蛋白定量中正常2例、IgG升高19例、IgA升高8例、免疫固定电泳中IgG-κ型12例、IgG-λ型7例、IgA-κ型2例、IgA-λ型6例、轻链λ型2例。结论 MM临床表现多样,结合实验室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8.
罗雅玲  宋珠元 《临床荟萃》1996,11(18):827-828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单克隆的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为常见的一种浆细胞病,浸润骨骼及软组织,产生M蛋白。部分患者有较多的胸肺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常常易误诊为肺部疾患。现将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胸肺表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77~1995年19年中收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32~68岁,平均51.2岁。其中IgG型31例,占55.36%,IgA型19例,占33.93%,轻链型4例,占7.14%,未分泌型2例,占3.57%。Ⅱ期5例,占8.93%,Ⅲ期51例,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旨在了解骨髓涂片及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疗效判断中的优势与不足,明确骨髓涂片与活检同步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以及治疗观察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二步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术,获取骨髓涂片及活检标本,回顾分析28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涂片及活检结果,对骨髓增生程度、骨髓瘤细胞形态、浆细胞浸润度、增殖模式、骨髓间质病理改变及纤维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活检的增生程度及浆细胞浸润度明显高于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 骨髓活检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度高于涂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骨髓活检中浆细胞增殖模式:簇片结节型33例(11.66%)、间质型86例(30.39%)、结节间质型112例(39.58%)、弥漫塞实型52例(18.37%); 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形态:小成熟浆细胞型77例(27.21%)、幼稚浆细胞型148例(52.30%)、原始浆细胞型36例(12.72%)、网状浆细胞型22例(7.77%)。结论 骨髓活检能够准确地反映骨髓增生程度、浆细胞增殖模式及浸润度、骨髓纤维化情况; 骨髓涂片骨髓瘤细胞形态清晰、特征典型,容易辨认。骨髓涂片与活检同步检查能够提高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治疗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95年 3月~ 1999年 10月用脐血预防化疗时骨髓抑制期感染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  5 2例均为住院者 ,经临床、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患者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2 6例 ,男 12例 ,女 14例 ,年龄 13~ 73岁 ,平均 36 5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6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14例 ,多发性骨髓瘤、慢粒急性变期各 1例 ,恶性淋巴瘤 4例。对照组 2 6例 ,男 13例 ,女13例 ,年龄 13~ 6 2岁 ,平均 39 4岁。ALL 5例 ,AML 16例 ,多发性骨髓瘤 ,慢粒急性变期各 1例 ,恶性淋巴瘤 …  相似文献   

11.
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沉等多项指标的异常率>50%;骨髓涂片检查示瘤细胞>10%18例;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138阳性率100%;16例骨骼疼痛者行г-骨显像检查,诊断骨折7例,骨代谢活跃8例,溶骨性损害1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和漏诊。血液、尿液等常规筛查,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骨髓涂片低增生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评估骨髓活检的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病理切片并结合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骨髓切片增生活跃以上居多,瘤细胞容积高、以弥漫、结节型分布为主;溶骨性损害常见于浆细胞型、结节型浸润;全身性骨质疏松与瘤细胞容积高、弥漫型分布有关。结论:骨髓活检是准确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较好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程卫 《临床荟萃》1999,14(3):109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达54%~100%,以肾脏损害为首发表现者多见,更易误诊。本文收集近10年收治的31例多发性骨髓瘤致肾脏损害的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4例,女7例,年龄27岁~73岁,40岁以上23例。所有病例均经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找到骨髓瘤细胞并伴有肾脏损害,其中以肾脏损害为首发表现者13例(急性肾衰4例,慢性肾衰7例,肾病综合征2例)。 1.2 临床表现 多尿、夜尿25例(占80.1%),蛋白尿21例(占67.7%),贫血27例(占87.1%),肾功能不全11例(占35.5%)。 1.3 实验室检查 尿本周氏蛋白阳性18例,26例血清蛋白电泳见M带20例。按免疫球蛋白分型,IgG型11例,IgA型5例,轻链型3例,IgD型1例。19例B超检查肾脏增大者12例。23例行X线检查,21例发现有溶骨病变或弥漫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4.
冀玲  曾剑 《华西医学》2002,17(4):550-550
近年来 ,随着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其本病伴发和治疗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发生率也日趋增加 ,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近 5年来我院共收治肿瘤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 1例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性 9例 ,女性 12例 ,年龄 4 0~ 72岁 ,平均年龄5 3~ 5 5岁 ,基础疾病 :直肠癌 9例 ,子宫颈癌 6例 ,卵巢癌 1例 ,升结肠癌 1例 ,肺癌 2例 ,多发性骨髓瘤 2例 ,除多发性骨髓瘤 2例经骨髓病理活检证实外 ,其余 19例均行肿瘤根治性手术 ,病理活检证实。 2 1例患者在发生ARF前曾行放疗或 (和…  相似文献   

15.
2010-02-2011-03我科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11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经骨髓穿刺、血清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影像学等方法诊断均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并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沉等多项指标的异常率>50%;骨髓涂片检查示瘤细胞>10%18例;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138阳性率100%;16例骨骼疼痛者行(-)骨显像检查,诊断骨折7例,骨代谢活跃8例,溶骨性损害1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和漏诊.血液、尿液等常规筛查,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正>多发性骨髓瘤(MM)是造血系统浆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复发时大部分患者仍表现为骨髓恶性浆细胞增高、高钙、肾损害、贫血、骨病等骨髓瘤相关的表现。本文报道1例多发性骨髓瘤髓外复发病例,以肝脏、胃肠道、胰腺及腹腔淋巴结等多个少见部位累及为主,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以“腰痛伴乏力5天”于2018年3月首次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贫血貌。病初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特征,以提高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4—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5例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5例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IgG-IgA型2例,IgG-IgG型3例。经治疗,2例患者转为单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结论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需对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全面的实验室检测,以提高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的肿瘤性疾病,多发生于40~70岁中老年人。骨髓瘤肾病可在骨髓瘤确诊时出现,也可在确诊骨髓癌前一段时间内出现,临床上易误诊为“慢性肾炎”而延误治疗。自198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10例多发性骨髓瘤,8例有肾脏损害,6例误诊为慢性肾炎。均系外院误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45~69岁。首次就诊至确诊时间:6个月1例,8个月2例,1年以上3例。1.2主要临床表现腰背部疼痛6例,头晕、进行性贫血5例,心悸、购成、水肿及发热各3例,双下肢水肿、关节疼痛2例。1.3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6~100…  相似文献   

20.
骨 X 线像显示典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明显穿凿样缺损,然由诸种检查在血清或尿中不能证实骨髓瘤(M)成分,即为非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作者从文献中收集诊断确实的42例综合分析,并报告1例典型病例。尿中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