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岑宪铭 《华夏医学》2013,26(1):54-57
目的:分析梧州市献血人群中确证阳性的HIV感染情况,为制定降低HIV经输血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查阅2005~2011年梧州市213 940人次无偿献血者中抗-HIV确证阳性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献血地域、职业和献血次数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5~44岁人群感染率高,各年龄段献血者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29,P<0.05);男性献血者HIV感染率高于女性(χ2=4.56,P<0.05);乡镇献血者HIV感染率高于城区献血者(χ2=5.58,P<0.05);首次献血人群HIV感染率高于重复献血人群(χ2=33.38,P<0.01)。结论:HIV感染从高危人群向低危人群扩散,筛选献血者过程中应加强对献血者健康状况、个人生活史、社会行为史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冯娟 《安徽医学》2018,39(2):170-173
目的 调查分析安阳地区无偿献血者及其中男男性行为(MSM)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阳市中心血站440474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进行抗-HIV初筛与确证试验,调查分析MSM感染HIV的献血者相关资料,分析HIV感染率及初次献血和重复献血人群感染情况.结果 440474例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抗-HIV阳性献血者33例,HIV感染率为0.0075%;其中,通过MSM感染HIV 7例,占21.21%;MSM感染 HIV人群结构特征:年龄18 ~29岁占85.71%,大学以上学历占57.14%,在校学生占42.86%,未婚占85.71%;与历年HIV感染率比较,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49,P>0.05);初次献血者MSM人群HIV感染率高于重复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P<0.05).结论 安阳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总体呈平稳低流行趋势,初次献血者MSM人群HIV感染率高于重复献血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东莞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完善低危血源招募的标准,从而预防和控制经输血感染梅毒的风险,并减少因梅毒而导致的血液报废。方法对2008-2013年东莞市436 685人次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分析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2013年期间,东莞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分别为0.67%、0.55%、0.62%、0.58%、0.67%、0.69%,总感染率为0.63%,不同年度间梅毒感染率有波动,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献血者中36~岁组梅毒感染率最高,为1.05%,18~岁组感染率最低,为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献血者梅毒感染率为0.69%,高于男性献血者梅毒感染率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越低的献血者梅毒感染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在东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的流行状态,不同年龄、性别和学历的献血者梅毒感染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苏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招募合适的无偿献血者提供合理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3年苏州市无偿献血者的HIV感染情况和人群特征。结果 2002~2013年无偿献血者共计755 643人次,其中HIV感染者51例,阳性率为6.75/10万。其中2013年的检出率最高,为23.25/10万;其次是2012年,为9.71/10万;2006年较低,为1.66/10万。各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6,P<0.01)。51例HIV感染者中男性42例,女性9例,男女性别比例接近5:1;年龄以18~30岁为主,为60.79%;未婚为主,为62.75%;职业以职员为主,为56.86%;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及以下为主,为50.98%;个人献血者占70.59%。结论苏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采血机构应加强无偿献血者特别是青壮年人群的献血前的健康咨询,严格进行HIV筛查,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东莞市无偿献血流失原因与人群特征,探讨针对性的献血者招募和保留策略。方法:选取2016—2019年东莞市240 228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hinow 9.0对人群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随机选取1 000例(每年250例)流失献血者,通过电话回访调查流失原因。结果:首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318.335、10 029.461、626.207、5 693.94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学历及职业是重复献血者再次献血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献血者流失原因中,献血地点与时间不方便占比最高(31.02%),不愉快的献血经历占比最低(2.69%)。结论:男性、具有较高学历、职业相对稳定人群是动员和招募献血的重点对象。强化献血者沟通机制,借助政府与媒体的宣传力量,消除献血者的顾虑,减少献血者流失,保留更多的无偿献血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的分布特点,为采供血机构制订有效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的相关资料,并对1 084 889份血液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结果为有反应性的标本,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确认.结果 1 084 889份献血者标本经确认HIV阳性372例,总阳性率为34.29/10万,呈现增长的趋势(x2趋势=34.717,P<0.05),互助献血与自愿无偿献血之间的HIV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5.625,P<0.05,OR=1.940,95%CI:1.554~2.421).男女两性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分别为x2=37.668,22.984,P<0.05).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x2=10.713,P<0.05,OR=1.436,95%CI:1.155~1.786).不同文化程度的献血者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48,P<0.05).不同职业之间献血者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35.260,P<0.05).结论 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不同献血类型、年龄、性别、职业之间献血者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2-2011年广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情况,了解HIV抗体阳性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为制定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提供依据,确保血液安全.方法 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HIV抗体筛查实验采用ELISA试验,HIV抗体筛查可疑标本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免疫印迹法确认.选择2002-2011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抗体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1年2 054 978例无偿献血者中检出378例HIV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18.40/10万,2006年起HI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1).阳性例数男女比例为1.81:1,年龄在18~39岁占93.3%,18~29岁占60.3%,首次献血者HIV抗体阳性率为23.8/10万,献血次数超过3次者为13.4/10万,街头流动点献血者HIV抗体阳性率36.2/10万,单位组织献血者阳性率7.0/10万,不同献血次数和不同献血方式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合广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现状,提示应坚持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的原则,加大单位组织献血所占比重,加强街头流动献血点献血前招募和咨询工作,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跟踪调查邯郸地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值献血者回归献血率、回归合格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壮大献血者队伍和保护血源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2月邯郸地区无偿献血ALT40 U/L的献血者进行为期4年的跟踪调查。建立调查表,录入截止到2014年2月献血者回归献血情况的信息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跟踪到ALT40 U/L高值献血者1 065人,4年间总的回归献血率占总高值人群的27.98%,回归后献血合格率为82.55%。针对献血者不同职业、性别、年龄、献血频次进行分组,比较回归献血率和回归后献血合格率,得出:年龄组为18~27岁献血者的回归献血率低于年龄较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分别为:(χ2=19.281,P0.01)、(χ2=25.895,P0.01);首次献血者的回归率低于重复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03,P0.01)。各组间回归后献血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分别为:(χ2=0.654,P=0.721)、(χ2=1.804,P=0.179)、(χ2=5.871,P=0.123)、(χ2=2.079,P=0.149)。结论应重视首次献血ALT高值献血者的献血宣传工作,保护首次献血ALT不合格献血者的积极性,尤其是首次参加献血的年轻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献血知识宣传,鼓励并正确引导其继续献血,以便培育血源,壮大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清远市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分布及流行趋势。方法对清远市2012-2016年在本血站献血的77 677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双试剂检测,对抗-HCV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献血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清远市无偿献血者抗-HCV总阳性率为0.34%(266/77 677),不同年份抗-HC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献血者阳性率0.36%(209/57 847)稍高于女性献血者0.29%(57/19 8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献血次数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6例抗-HCV阳性献血者中86.84%为单一抗-HCV项不合格,献血者合并其他阳性的情况少。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力度,做好献血者筛选,建立一支固定的低危献血者队伍,减少输血感染HCV风险,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0.
李新建 《当代医学》2013,(18):153-154
目的了解安阳市无偿献血者性别、年龄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的相关性,探讨提高血液合格率的方法。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56352份开展ALT检测,对无偿献血者性别、年龄与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T检测不合格率为2.09%,是安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主要不合格项目;ALT不合格率男性献血者组为2.71%,女性献血者组为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723,P<0.01);男性献血者26~30岁、31~35岁两个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ALT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530,P<0.01);女性献血者50~55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ALT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39,P<0.05)。结论在安阳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合格人群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做好献血前宣传、征询、初筛和检测工作,对特定目标人群采取干预措施,有效提高血液检测合格率,提升为临床提供充足和安全血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5):650-652,669
目的统计分析2015-2019年云南省献血者血清阳性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招募献血对象的选择和乙肝防治提供更多依据。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核酸扩增技术(NAT)对2015-2019年云南省的85 384例献血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检测,再结合一般流行病学统计资料(献血者年龄、性别、学历、献血次数)分析血清阳性OBI的检出情况。结果 85 384例献血标本进行HBV核酸检测,共有111例HBV DNA阳性,进一步检测乙肝两对半显示,共有100例为抗-HBc(+)和/或抗HBe(+)、抗HBs(+),诊断为血清阳性OBI,血清阳性OBI感染率为0.12%(100/85 384)。高学历组阳性率为0.07%,明显低于低学历组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50岁年龄组阳性率为0.14%,较18~35岁年龄组献血者0.1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献血者血清阳性OBI阳性率为0.15%,较女性0.07%明显升高(P0.05)。不同献血次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年龄、性别、职业学历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6岁、大专以下学历、男性、农民工及工人为血清阳性OB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核酸检测有利于提高OBI感染检出率,其中男性、低学历、高年龄、农民工及工人是血清阳性OB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制定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方案,促进更多的自愿者参加无偿献血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分析献血人群和未献血人群无偿献血知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结果:调查人群献血率为25.24%,一年级学生献血率低于高年级学生(χ2=264.45,P<0.001);医学专业学生献血率高于非专业学生(χ2=8.26,P<0.001)。高达54.75%的献血者和72.00%非献血者对采血用具卫生表示怀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0,P<0.001)。献爱心、有益健康、本人或家人可享受用血优惠为献血者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献血者和未献血者的顾虑和障碍因素中担心身体不适(χ2=8.76,P=0.003)、家人或朋友反对(χ2=66.62,P<0.001)以及自己血型血库已满(χ2=13.53,P<0.001)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行健康教育及有力的政策可以激励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本地区降低HIV经输血传播风险,制定有效献血者招募及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sting,NAT)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地区902 847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IV-Ⅰ/Ⅱ抗体/抗原和HIV RNA检测。抗-HIV抗体/抗原或HIV RNA 反应性标本送杭州市疾病控制中心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法和NAT进行确认。结果 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地区共检测HIV确证阳性103例,阳性检出率为0.01%,其中101例ELISA和NAT筛查均为阳性反应,2例ELISA筛查为阴性反应,NAT为阳性反应。103例感染者中,以男性(91.26%,94/103)、18~35岁(69.90%,72/103)、初次献血者(68.93%,71/103)为主。2016至2020年献血者HIV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 7.181,P=0.007)。男女献血者HIV阳性率各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0.336,P=0.350;χ2= 0.653,P=0.957)。各年龄组献血者HIV阳性率各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6.378,P=0.173;χ2=2.318,P=0.678;χ2= 5.284,P=0.259;χ2= 9.183,P=0.057)。结论 近5年HIV感染在杭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呈低流行水平,但仍存在感染风险,应加强在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并且应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选择合适的检测策略,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柏乡地区健康无偿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柏乡地区无偿献血者1 165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弓形虫Ig G抗体并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 165名无偿献血者中,弓形虫抗体检测阳性83例,阳性率为7.12%。不同性别和不同居住地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5,3.20,P0.05);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文化程度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5.46,6.31,P0.05)。结论柏乡地区健康无偿献血人群弓形体抗体有一定的阳性,说明可能有弓形虫感染,应加强献血者弓形虫健康教育和感染监测,避免输血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血液检测情况,确定该地区低危献血者,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血液。方法选取2012-2014年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222 417人,使用抗-HCV酶免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2014年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为0.31%,各年阳性率分别为0.31%、0.37%、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4,P0.01)。其中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0.29%和0.33%(χ2=2.66,P0.05);多次献血者阳性率(0.54%)高于初次献血者(0.28%)(χ2=40.96,P0.01);18~、30~、40~岁不同年龄段阳性率分别为0.33%、0.26%、0.31%(χ2=4.45,P0.05);不同学历间(大专以上、高中及中专、初中以下)阳性率分别为0.19%、0.29%、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P0.01);不同职业献血者阳性率分别为0.34%、0.35%、0.29%、0.23%和0.31%(χ2=6.11,P0.05)。结论邯郸地区应选择初次献血者或大专以上学历的献血员作为该地区无偿献血的低危献血者,并逐步从初次献血者队伍中发展固定献血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无偿献血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为无偿献血者的招募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年安徽省无偿献血人群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HIV相关检测指标流行特征。结果 2016-2020年安徽省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IV初筛检测反应率和HIV-RNA核酸检测反应率分别为0.13%和1.42/10万。以男性为主,占56.90%,无偿献血人群的HIV相关检测指标在性别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程度以高中及专科的为主(46.95%),不同教育程度人群在HIV相关检测指标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教育程度的增加,HIV相关检测指标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χ2趋势=727.631、16.252、191.237,P均<0.05)。商业服务人员是安徽省无偿献血人群的主要人群,占全人群的30.81%,不同职业人群在HIV相关检测指标合计反应率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404,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无偿献血人群...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21-124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不同人群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减少血液浪费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无偿献血者197588份标本的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项目检测不合格率从高到低排序为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不合格率在献血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分布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高于女性,25~44岁献血人群高于其他年龄组,农民最高,学生最低。学历越低,检测不合格率越高。结论 重点招募低危献血者,加强献血前征询和快筛,加强ALT和HBsAg献血前初筛质量管理以减低血液检测的不合格率,并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呼和浩特地区男性自愿无偿献血ALT异常与肥胖的关系。方法:将血液筛查仅ALT异常(乳酸脱氢酶速率法检测ALT>40 U/L)的街头男性自愿无偿献血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大小,以28为界分为肥胖(BMI≥28)组(n=2 065)和正常(BMI<28)组(n=10 820);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两组ALT异常率。结果:ALT>40 U/L者,BMI≥28组有182人(8.81%),BMI<28组有197人(1.82%);两组ALT异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和浩特地区男性肥胖献血者ALT异常远高于男性正常献血者。献血者献血前做ALT筛查可减少血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湘潭市无偿献血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状况。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湘潭市共检测53969名献血者,采用ELISA检测献血者的抗-HIV和抗-TP,梅毒螺旋体还增加TRUST的检测,确定HIV和TP在湘潭市献血人群中的感染率。结果所有献血人员中没有检测到HIV感染,TP的感染率年平均为0.43%。ELISA与TRUST检测抗-TP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ELISA敏感性高于TRUST。结论湘潭市献血人员中未发现HIV感染者,但梅毒的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提示本站应着重加强梅毒螺旋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俞广舒  凌霞  丁威  吴丹霄 《浙江医学》2017,39(8):651-653
目的分析2014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人群特征。方法将ALT初筛(干化学法)合格的2014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133851例血液标本进行ALT复检(湿化学法),以ALT≤50IU/L为合格,ALT>50IU/L为不合格。观察ALT复检不合格率,比较不合格人群中不同献血时间、ABO血型、性别、初/再次献血、年龄、体重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分析其特征。结果2014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ALT复检不合格率为0.524%(701/133851)。ALT不合格人群中不同献血时间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11月份的不合格率最高;不同ABO血型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高于女性(P<0.05);初次献血者ALT不合格率高于再次献血者(P<0.05);不同年龄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30岁以下献血者不合格率较高;不同体重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字2=48.406,P<0.05),呈现体重越大不合格率越高的趋势。结论ALT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血站系统应加强献血前宣传教育,做好献血征询及ALT初检,利于降低ALT不合格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