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对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前景。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破伤风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余治疗相同的情况下,给予实验组患儿负荷量苯巴比妥肌肉注射,并联合静脉滴注地西泮抗惊厥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抗惊厥治疗,交替使用肌肉注射苯巴比妥和静脉注射安定。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痉挛时间和住院时间来判断疗效。结果接受了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的实验组住院时间和痉挛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的方法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地西泮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给药途径及给药剂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地西泮两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效果及有效剂量范围。方法将45例新生儿破伤风随机分为两组,鼻饲给药治疗组22例,输液泵给药治疗组23例,观察两组疗效及两组安全有效治疗剂量范围。结果输液泵组控制抽搐好转时间明显短于鼻饲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抽搐缓解时间、张口吸吮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治愈率、死亡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持续泵注地西泮最大剂量16~20mg/(kg.d),速度〈50μg/(kg·min),鼻饲地西泮最大剂量10~13mg/(kg.d),控制痉挛效果好,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地西泮经鼻饲给药、输液泵维持泵注均为临床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值得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薇  董德敏 《四川医学》2012,(11):2000-2001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苯巴比妥静脉滴注在治疗新生儿窒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100例新生儿窒息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苯巴比妥负荷量10mg/kg,对照组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两组患儿均给予同样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呼吸、肌张力及拥抱反射恢复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T正常比例和发生不同程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率及颅脑出血的发生率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苯巴比妥负荷量10mg/kg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刘丽梅  黄志  李云送  吴文杰 《重庆医学》2021,50(18):3167-3169
目的 探讨早产儿惊厥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早产儿惊厥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持续静脉泵入利多卡因的用药剂量、疗程及疗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经苯巴比妥、咪达唑仑抗惊厥治疗效果不佳,加用利多卡因2 mg/kg负荷量,3 mg·kg-1·h-1持续静脉滴注,并根据患儿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逐步减量,用药总时长36 h,惊厥控制效果良好,监测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利多卡因可能是常规抗惊厥治疗无效早产儿惊厥的用药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负荷量苯巴比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荷量苯巴比妥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9年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4例,采用综合治疗同时,全部无选择的采用负荷量苯巴比妥20mg/kg肌注,12小时后给维持量5mg/kg·d.与本科室前一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加用常规量苯巴比妥5mg/kg·d,进行疗效观察.结论 负荷量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惊厥控制及神经系统的保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姚晓玲 《广东医学》1999,20(6):474-475
目的 探讨负荷量苯巴比妥在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中的作用。方法  70例HIE中 ,5 4例频繁惊厥 (≥ 3次 /h)及持续惊厥 ( >3min)首剂给予负荷量苯巴比妥 10mg/kg,16例惊厥持续状态首剂给予负荷量苯巴比妥 15mg/kg。首剂后 0 5~ 6h惊厥未能完全控制者 ,再追加每次 5mg/kg ,共 1~ 2次 ,给首剂 12h后始给予维持量 5mg/(kg·d)。结果 给首剂负荷量后惊厥得到控制者分别占 5 7%和 63 % ,追加 1次5mg/kg后惊厥均得到控制。结论 HIE频繁惊厥及持续惊厥者首剂苯巴比妥负荷量 10mg/kg为宜 ,惊厥持续状态者首剂苯巴比妥负荷量 15mg/kg为宜 ,追加量以每次 5mg/kg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饲大剂量地西泮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表现40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分为轻、中、重度,口饲地西泮按不同剂量,每6小时给药1次。结果:治愈24例,好转10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1例,治愈率60%,总有效率85%。结论:口饲大剂量地西泮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疗效满意;地西泮用量为轻度2.5~5mg/(kg·日),中度5~7.5mg/(kg·日),重度7.5-10mg/(kg·日)合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地西泮及苯巴比妥预防热性惊厥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登记建档的热性惊厥患儿共300例,随机分为地西泮组、苯巴比妥组及观察组,三组患儿入院后均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有效抗感染,T≥38.5℃立即给予物理降温配合药物口服降温等常规治疗。地西泮组在发热一开始立即给予地西泮片1 mg/(kg·d),分3次口服,疗程3 d;苯巴比妥组则在发热一开始立即给予苯巴比妥片5 mg/(kg·d),分2次口服;观察组则不给予药物预防。发病后2周、热退、感染症状完全消除前提下,完善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性疾病发热早期,短期应用地西泮或苯巴比妥口服,有助于明显降低热性惊厥(FC)发生,减少发热极期24 h内发作次数,缩短单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减少易感年龄发作次数,降低神经元放电、缺氧对大脑中枢神经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治疗效果分别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泮及苯巴比妥在本研究对热性惊厥发作次数、单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复发次数、2周后视频脑电图改变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热早期短期应用地西泮与苯巴比妥有助于降低惊厥发生率,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控制复发率,减轻脑组织受损;地西泮及苯巴比妥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复发次数及远期脑电图改变等比较无明显差异,故在临床工作中地西泮、苯巴比妥均可选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支持疗法,包括适当的通气支持.观察组予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硝酸甘油20 μg/(kg·次)+生理盐水3 mL,持续20~30 min/次,每12 h 1次,连用3 d.对照组予硫酸镁负荷量200 mg/kg在30 min内静脉注射,负荷量后给予30~50 mg/(kg·h)连续静脉滴注3 d.所有病例记录治疗前后PAMP、pH、PaO2、PaCO2、FiO2、HR、RR、SBP.结果 两组PAMP、PaO2、PaO2、FiO2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MP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FiO2下调更快.观察组SB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SBP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病例出现低血压的不良反应.结论 雾化吸入硝酸甘油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5 mg/(kg·d),疗程3~5 d;对照组:口服抗酸药西咪替丁20 mg/(kg·d),疗程5~7 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7%,对照组有效率72.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短期应用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疗效确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苯巴比妥负荷量分次给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71例NHIE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分次给予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1·d-1半量)进行治疗.结果 71例患儿中69例(97.2%)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2例分别因合并中度硬肿及肺出血,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苯巴比妥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选取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使用病毒唑注射液静脉滴注,10 mg/(kg·d);治疗组使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10 mg/(kg·d)。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住院天数、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发病因素 ,及负荷量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治疗。以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于我院收治的 10 2例新生儿惊厥患者的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并应用抗惊厥药物苯巴比妥钠治疗。结果 :本组新生儿惊厥早期发病主要因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3d后主要为感染因素。本组应用苯巴比妥钠负荷量治疗总有效率达 90 .2 %。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破伤风是造成新生儿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以前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剂量地西泮(旧称安定)与苯巴比妥静脉推注交替进行.笔者观察了鼻饲大剂量地西泮30例,并与常规剂量地西泮与苯巴比妥静脉注射交替使用44例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NT)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观察咪唑安定治疗NT的疗效及副作用,并与安定治疗进展比较。结果:咪唑安定组治疗NT与安定组比较,其痉挛控制时间、住院天数短,差异非常显著性(P<0.01),痉挛窒息,呼吸衰竭,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咪唑安定用于NT的治疗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传统的治疗(以安定为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剂量及低剂量两种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早产儿专业常规护理及合理喂养。对照组用小剂量咖啡因治疗:负荷量20 mg/(kg·d),维持量5 mg/(kg·d),1次/d;观察组应用大剂量咖啡因治疗:负荷量30 mg/(kg·d),维持量10 mg/(kg·d),1次/d。观察并分析两组患病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疾病恢复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尤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的不良反应中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高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剂量较小剂量治疗效果更显著,除心动过速外未增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具备安全性,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3,(5):397-399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8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1次/d,35 d为一个疗程,后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10 mg/(kg·d)序贯治疗,服3 d停4 d,连用25 d为一个疗程,后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10 mg/(kg·d)序贯治疗,服3 d停4 d,连用2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20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2030 mg/(kg·d)静脉滴注,1次/d,730 mg/(kg·d)静脉滴注,1次/d,714 d为一个疗程,后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序贯治疗214 d为一个疗程,后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序贯治疗23个疗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显效率分别为97.61%和95.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体温复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局部静脉疼痛、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经济方便、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治疗小儿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静脉注射负荷量咪唑安定0.3mg·kg^-1后,用注射泵持续泵人咪唑安定,从2μg·kg^-1·min^-1起,每15min增加1μg·kg^-1·min^-1,最大剂量10μg·kg^-1·min^-1,至惊厥停止后,维持给药24h。对照组给地西泮0.3mg·kg^-1静脉注射,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惊厥未停止或又出现另一次惊厥发作者,15min后再次注射同等剂量地西泮,同时使用苯巴比妥20mg·kg^-1静脉注射,12h后按5mg·kg^-1肌注维持。结果(1)治疗组惊厥完全控制35例,无效3例;对照组惊厥完全控制25例,无效9例,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2)治疗组停药后患儿完全恢复清醒状态时间平均(8.2±4.1)h,对照组平均(14.3±6.7)h,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3)治疗组惊厥控制时间平均为(38±23)min,对照组平均为(48±29)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4)静注负荷量咪唑安定仅出现一过性心率和血压下降。结论咪唑安定治疗小儿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张小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34):4772-4773
目的 观察热毒宁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74例,按照其治疗方法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退热、肠道黏膜保护、调节肠道菌群、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15mg/(kg·d),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d;观察组给予热毒宁0.5mL/(kg·d)及西咪替丁10~20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d.观察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热毒宁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西地那非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合并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医院收治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1.0 mg/(kg·d)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采用2.0 mg/(kg·d)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动脉压及二氧化碳血氧分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动脉压及二氧化碳血氧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5.00%(P0.05)。结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儿采用2.0 mg/(kg·d)西地那非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