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娟 《中外医疗》2011,30(10):48-49
目的探讨龈上洁治对妊娠期牙周临床指数及龈沟液量的影响。方法以15名全身健康的妊娠4~6个月的牙周病患者及15例非妊娠期女性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口腔卫生教育及龈上洁治,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测量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并测定龈沟液的量。结果龈上洁治明显改善了2组患者的各项牙周临床指数,降低了龈沟液量,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妊娠期牙周病组与非妊娠期牙周病组龈上洁治后各指标下降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妊娠期妇女对牙周治疗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妊娠期坚持行牙周治疗,对控制妊娠期牙周病,提高妊娠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腔健康宣教合并牙周洁治对于正畸治疗患者维护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固定正畸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正畸治疗6mo全口洁治一次:对照组不采取上述措施;分别于治疗后4、8mo对检查口腔卫生指数(OHI-S)、牙龈指数(G1)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牙周健康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7.951,10.373)。结论正畸治疗可影响口腔卫生,口腔健康教育和牙周洁治是正畸治疗中维护牙周健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并分析妊娠期妇女的牙周状况。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12月于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632名孕妇进行了口腔牙周状况的调查,同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必要时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1月后复诊,再次评估牙周情况。结果 632名孕妇中患有妊娠期龈炎的有466名,占受检人数的73.73%。通过口腔卫生宣教及牙周治疗,1月后复诊妊娠期龈炎的患病率降为58.39%,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0,P<0.01)。结论妊娠期妇女牙龈炎的患病率较高,口腔卫生宣教及牙周治疗可降低其患病率,并使妊娠期妇女重视牙周健康,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口腔正畸患者卫生状况的影响及评价、口腔卫生宣教及有效刷牙。方法:对口腔正畸患者矫治前给予牙周洁治及龋病治疗,保持健康状态下。随机选择10例正畸患者对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正确的刷牙方法指导。在1年半的矫治时间过程中观察患者牙龈炎、龋齿的牙数。然后与另10例未经口腔卫生宣教和正确刷牙方法指导的正畸患者的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数明显不同。结论: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卫生的宣教以及使用含氟牙膏对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口腔卫生宣教对佩戴精密附着可摘局部义齿患者中出现牙龈炎症的控制作用及外用药物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选取临床佩戴精密附着可摘局部义齿,出现牙龈炎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做佩戴前的常规口腔卫生指导;实验组每次复诊均进行口腔卫生宣教,配合雅皓乳膏刷牙,并应用洗必泰漱口液含漱.牙周洁治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记录牙周健康指数.结果实验组牙周健康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中对佩戴精密附着可摘局部义齿患者进行反复的口腔卫生宣教,对牙周健康的维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雅皓乳膏刷牙,洗必泰漱口液含漱可以用于修复临床辅助控制牙龈炎症.  相似文献   

6.
高丹 《医学研究杂志》2014,43(6):144-146
目的 糖尿病和牙周病是高患病率并且有着双向关联性质的疾病,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牙周洁治和漱口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60名受试者年龄35~45岁,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将他们随机分为3组,A组(牙周洁治、漱口水含漱及刷牙),B组(漱口水含漱及刷牙),C组(只刷牙),分别记录起始基线水平及干预3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glycated ha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值(fasting blood sugar,FBS)、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pocket depth,PPD)、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及相关用药史.用参数和非参数检验对变量均值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比较,牙周探诊深度和空腹血糖水平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除糖化血红蛋白外都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比较,所要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洁治复合漱口可有效地降低药物控制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各项牙周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社区定期龈上洁治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盲法设计,将某社区66名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实验组Ⅰ(牙周基础治疗组,22例)、实验组Ⅱ(社区龈上洁治组,19例)及空白对照组(25例),并于基线治疗或检查完成后6周、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复查和复治,比较各组牙周临床指标、血糖代谢水平的变化。结果:Ⅰ、Ⅱ组各项牙周临床指数均较基线显著降低(P<0.05),其中探诊深度分别减少0.71和0.70 mm,显著高于对照组改变0.20 mm(P<0.05)。3组附着水平增加依次为0.86、0.57和0.03 mm,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依次为0.03、0.00、0.00)。Ⅱ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基线显著降低(⊿=1.01%,P=0.03),且与牙龈炎症改善显著相关(r=0.51,P=0.03)。结论:定期龈上洁治能显著改善牙周健康及血糖水平,可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基本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孕期妇女的牙周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和牙周健康状况,对妊娠期妇女牙周炎症状况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在河北冀州市××医院接受孕检的3000名妊娠期妇女进行一般问卷调查和临床常规口腔检查,应用SPSS 17.0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水平较低和年龄大于30岁的孕妇牙周健康知识认知程度较差。②冀州市孕妇的牙周疾病患病率为82.2%,其中牙龈炎和牙周炎患病率分别为25.7%和55.5%。选用含氟牙膏(OR值=1.03)、受教育程度较低(OR值=1.52)、每天刷牙=1次(OR值=4.32)、刷牙时间1min(OR值=1.61)、BMI25.0(OR值=1.13)、孕前1年无就诊(OR值=3.72)、无洁牙习惯(OR值=2.86)、不知道刷牙3.3.3规则(OR值=1.75),月收入较低(OR值=2.75)为牙龈炎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30岁(OR值=2.49)、每天刷牙=1次(OR值=3.68)、BMI25.0(OR值=1.29)、孕前1年无就诊(OR值=4.26)、无洁牙习惯(OR值=2.51)、不知道刷牙3.3.3规则(OR值=1.96)、月收入较低(OR值=3.41)为牙周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牙周疾病的患病率受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刷牙次数、刷牙时间、刷牙方法、使用牙膏、洗牙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在孕妇孕期加大牙周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其中低收入、学历较低者为牙周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口腔卫生宣教在早期种植体周围炎牙周基础治疗后疗效维护中的作用。方法:筛选在接受过牙周基础治疗的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进行回顾研究。由同一名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专业检查和完成龈上洁治及较浅的龈下洁治治疗,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基础治疗后对其进行口腔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对照组则不作此干预,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后mPLI、mSBI的变化。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首诊两组的mPLI、mSBI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复诊实验组的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牙龈出血指数(mSBI)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诊和末次复诊mPLI、mSBI女性均要优于男性。结论:口腔卫生宣教对维护基础治疗后疗效起到稳定作用,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畸治疗中牙周健康维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腔健康教育和牙周洁治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维护的影响.方法选择固定正畸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接受口腔健康教育,正畸治疗6月全口洁治一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分别于治疗后4月、8月检查口腔卫生指数(OHI-S)、牙龈指数(GI)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牙周健康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正畸治疗可致牙周组织损害,口腔健康教育和牙周洁治是正畸治疗中牙周健康维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口腔卫生状况对舌癌发病的影响.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病例组为2010年12月—2015年12月经病理学确诊的舌癌新发病例243例,对照组为社区来源的、经年龄及性别频数匹配的1046例健康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OR值及其95%CI,评估口腔卫生状况对舌癌发病的影响. 结果 牙齿缺失(目前牙齿数为20~27颗和<20颗)、口腔不良修复体、复发性口腔溃疡可显著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其调整的OR分别为1.78(95%CI:1.24~2.55),3.02(95%CI:1.93~4.73),1.95(95%CI:1.41~2.70),4.17(95%CI:2.49~6.99);刷牙频率(1次/天和≥2次/天)、口腔保健周期(2~4年/次和≤1年/次)可降低舌癌的发病风险,其调整的OR分别为0.26(95%CI:0.14~0.49),0.14(95%CI:0.07~0.26),0.45(95%CI:0.25~0.82),0.37(95%CI:0.17~0.79). 结论 口腔卫生状况对舌癌的发病有一定影响,增加刷牙频率和口腔保健次数,改善不良的口腔卫生状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舌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HB合并NAFLD患者发生明显肝损伤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期间就诊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225例CHB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损伤程度分为A组(120例,无肝损伤或轻度肝损伤)和B组(105例,中度或重度肝损伤)。对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代谢相关指标、血细胞分析、肾功能、乙肝相关病原学等实验室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筛查得到的指标全部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CHB合并NAFLD患者发生中度或重度肝损伤的影响因素。  结果  (1)A组 vs B组:男性占比(76.67% vs 87.62%)、HBeAg阳性占比(49.17% vs 53.91%)、CHOL[(4.89±0.95)mmol/L vs(4.23±1.17)mmol/L]、HDL-C[1.10(0.94~1.28)mmol/L vs 0.90(0.53~1.18)mmol/L]、LDL-C[3.03(2.52~3.60)mmol/L vs 2.70(2.05~3.19)mmol/L]、PLT[(202.47±60.79)×109/L vs(173.37±60.89)×109/L]、BUN[4.51(3.83~5.41)mmol/L vs 3.92(3.37~5.02)mmol/L]、UA[369.00(314.00~421.00)μmol/L vs 338.50(292.00~397.25)μmol/L]、Ln(HBV-DNA)[12.79(7.82~17.31)IU/mL vs 15.44(12.64~17.76)IU/mL]在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PLT[OR(95%CI) = 0.993(0.987~0.999)]、BUN[OR(95%CI) = 0.726(0.565~0.932)]、UA[OR(95%CI) = 0.994(0.990~0.998)]、HDL-C[OR(95%CI) = 0.175(0.060~0.510)]每下降1个单位,发生中重度肝损伤的可能性分别增加0.7%、27.4%、0.6%、82.5%;Ln(HBV-DNA)[OR(95%CI) = 1.138(1.045~1.239)]每升高1个单位,发生中重度肝损伤的可能性增加13.8%,均P < 0.05。  结论  HBV-DNA、HDL-C、BUN、UA、PLT是CHB合并NAFLD患者发生中度或重度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临床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王春丽  王涛  夏欣 《海南医学》2014,(15):2319-2321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松岗街道3~6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为本街道幼儿龋齿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本街道532名幼儿进行口腔健康普查,通过龋蚀度(CSI)对幼儿龋齿腐蚀程度进行评价;同时对幼儿哺乳情况、刷牙情况、口腔检查情况、平时幼儿甜食的摄入情况和幼儿父母的文化程度等可能影响幼儿患龋齿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男童患龋率为50.39%,女童为48.5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童的龋蚀度明显高于女童,且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和龋蚀度都明显增加(P〈0.05),就男童而言,3岁组CSI为(6.61±3.21),而4岁组CSI为(9.61±3.31),且年龄越大CSI越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晚刷牙的习惯和定期的口腔检查能有效降低龋齿发病率(P〈0.01);常吃甜食与患龋率呈正相关(P〈0.025),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幼儿龋病概率越低(P〈0.05)。结论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口腔检查和早晚刷牙以及母乳喂养都能有效降低幼儿患龋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可摘局部义齿(RPD)的修复差异和口腔卫生对口腔软硬组织的影响,为RPD制作提供建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的可摘局部义齿戴用者103例进行口腔情况检查及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的103例使用RPD者,40.3%的戴用者有较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正确的刷牙方法,RPD使用3年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口腔不良习惯与牙隐裂发病之间的关系,为探索牙隐裂病因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照1:1的匹配,选取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70位牙隐裂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就诊于本院,并与之相匹配的70位非牙隐裂患者作为对照组。由专业人员填写牙隐裂相关的口腔不良习惯问卷调查表。对牙隐裂的可能影响因素先行?字2检验或 Fisher 确切概率法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所有影响因素行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夜磨牙、骤冷骤热进食习惯、偏侧咀嚼习惯、喜食粗糙坚韧食物、咬硬物习惯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骤冷骤热进食习惯:OR=1.953,95% CI,1.216-3.137;喜食粗糙坚韧食物:OR=1.843,95% CI,1.145-2.937。骤冷骤热进食习惯、喜食粗糙坚韧食物是牙隐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口腔医生诊治牙隐裂时,应告知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以防止裂纹的进一步发展和其它牙齿牙隐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D24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利用Sequenom MassArray?iPLEX GOLD系统对170例乳腺癌患者和178例健康者对照的CD24基因rs3838646和rs52812045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CD24基因rs3838646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4,P=0.17;χ2=2.29,P=0.13);以绝经状况进行分层分析,发现与携带CA/CA基因型的绝经前个体比较,携带Del等位基因的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降低(OR=0.51,95%CI 0.26~1.00,P=0.0485)。CD24基因rs52812045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7,P=0.07;χ2=3.05,P=0.08);与携带C/C基因型的个体比较,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患乳腺癌发病风险显著降低(OR=0.47,95%CI 0.23~0.95,P=0.04)。结论:CD2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重庆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但尚须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检测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头颈癌放射治疗口腔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行放射治疗的63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口腔感染情况和病原菌分布特点,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肿瘤分期、肿瘤部位、口腔环境、口腔自洁习惯、化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口腔黏膜保护剂使用情况等方面分析影响头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头颈癌放射治疗患者中124例发生口腔感染,口腔感染发生率19.50%。真菌感染最多,有71例(39.01%)。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口腔环境、口腔自洁习惯、化学治疗、糖尿病、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性别、肿瘤部位、高血压、口腔黏膜保护剂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大[O^R=2.517(95% CI:1.362,4.364)]、肿瘤分期高[O^R=2.953(95% CI:1.473,6.201)]、口腔环境差[O^R=2.805(95% CI:1.339,5.955)]、口腔自洁习惯差[O^R=2.979(95% CI:1.817,7.509)]、化学治疗[O^R=3.164(95% CI:2.072,9.116)]、合并糖尿病[O^R=4.102(95% CI:2.239,10.254)]、使用抗生素[O^R=2.331(95% CI:1.261,3.889)]是影响头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头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口腔易发生真菌感染,年龄大、肿瘤分期高、口腔环境差、口腔自洁习惯差、化学治疗、合并糖尿病、未使用抗生素是头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TMY-1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在拔牙患者术前局部麻醉时的恐惧程度、疼痛程度及麻醉效果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将134例门诊拔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7例),试验组采用无痛口腔局麻仪+复方阿替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复方阿替卡因传统的手推卡局式注射麻醉,对注射中患者的恐惧感及配合度进行比较,注射后利用10 c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由患者对注射时的疼痛感进行评分及归类,医生于拔牙术后评定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在注射时的恐惧程度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9.17,P<0.05),试验组研究对象在注射时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9.83,P<0.05),两种方式的局部麻醉效果总体上并无统计学差异(χ2=1.20,P>0.05)。【结论】采用无痛口腔局部麻醉仪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对于拔牙术前局部麻醉的恐惧感及焦虑情绪,并减轻注射麻药时患者的疼痛反应,麻醉效果良好,尤其适合应用于牙科焦虑症较严重,情绪敏感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改良TOAST分型标准对纳入的9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进行病因学分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69例,心源性栓塞10例,小动脉卒中11例,其他3例;同时从体检人群中随机选取101例无感染史、卒中病史及其他血管病史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p特异性抗体IgG。采用Logistic回归对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判定Hp感染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相关性。结果病例组Hp—Ig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9%vs.66-3%,OR=1.178,95%CI:0.643—2.158,P=0.645);校正Hp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及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后,两者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OR=1.010,95%CI:0.499~2.043,P=0.979)。在亚型研究中得出相似结果(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OR=1.243,95%CI:0.640~2.415,P=0.615;心源性栓塞:OR=0.761,95%CI:0.201~2.880,P=0.733;小动脉卒中:OR=1.353,95%CI:0.337~5.431,P=0.988),校正相关因素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D感染与缺血性卒中无明确相关性,有待于研究Hp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功能衰竭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老年患者血液循环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10例肾功能衰竭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老年患者组(A组)与中年患者组(B组)各105例,对其血液循环力学,心脏泵血功能等进行检测和数据统计。结果CVP[(27.3±10.2)cmH20与(24.1±10.8:)cmH20,t=2.435,P三0.0201、ECV[(4371±1338)mL与(3112±1020)mL,t=7.597,P=0.0001、SV[(168±49)mL与(115±43)mL,t=7.798,P=0.0001、CO[(14.3±3.8)L/min与(12.1±4.0)L/min,t=4.768,P=0.0001、LDV[(385±151)mL与(260±89)mL,t=7.854,P=0.000]、LSV[(224±95)mL与(136±60)mL,t=7.201,P=0.000],A组均高于B组。EP[(177±30)mmHg与(182±25)mmHg,t=2.314,P=-0.013]、心肌负变力系数[(0.612±0.150)与(0.691±0.191),t=3.120,P=0.001]、射血分数[(0.431±0.032)与(0.442±0.034),t=2.501,P=0.020]、舒张N[(88±15)mmHg与(110±20)mmHg,t=8.221,P=0.000]、系统总阻抗[(950±211)gcm^-1s^-1与(1215±298)gcm^-1s^-1,t=7.098,P=0.000]、SBP[(163±24)mmHg与(174±21)mmHg,t=3.513,P=0.001],A组均低于B组。DBP(x^2=16.501,P=0.000,OR=0.761,95%CI:0.712~0.795)、收缩压(x^2=12.034,P=0.000,OR=1.152,95%CI:1.090~1.210)、射血阻力(x^2=17.901,P=0.000,OR=0.702,95%CI:0.860~0.955)、中心静脉压(x^2=14.598,P=0.000,OR=0.761,95%CI.0.661~0.735)、左室舒张末期容量(x^2=21.104,P=0.000,OR=0.953,95%CI:0.890~0.990).均是引发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危因子。结论肾功能衰竭伴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容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和心脏压力负荷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