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难治性癫(癎)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难治性癫(癎)在原用抗癫(癎)药物(AEDs)不变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0.4mg/(kg·d),3~5d辅助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的改变情况,不良反应及其对原用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 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不良反应较少 .结论 加用丙种球蛋白可提高小儿难治性癫(癎)的疗效,且不影响其他抗癫(癎)药物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
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难治性癫(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难治性癫(癎)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难治性癫(癎)在原用抗癫(癎)药物(AEDs)不变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0.4mg/(kg·d),3~5d辅助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的改变情况,不良反应及其对原用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 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不良反应较少 .结论 加用丙种球蛋白可提高小儿难治性癫(癎)的疗效,且不影响其他抗癫(癎)药物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比灵加用治疗难治性癫的疗效.方法:采用加用自身对照法,对25例难治性癫在原用抗癫药物不变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每晚5~10mg)辅助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以及其对原用抗癫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25例经加用西比灵治疗后,发作频度较加用前减少≥50%者12例,总有效率48%,其中5例发作频度较加用前减少≥75%;不良反应较少,仅2例表现为头昏、乏力,1例表现为恶心,且症状均较轻,减量后消失;加用西比灵前后原基础抗癫药物血浓度监测无明显变化;EEG好转14例(63.6%).结论:西比灵可作为治疗癫的辅药,且不影响其他抗癫药物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西比灵加用治疗难治性癫的疗效.方法采用加用自身对照法,对25例难治性癫在原用抗癫药物不变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每晚5~10mg)辅助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以及其对原用抗癫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25例经加用西比灵治疗后,发作频度较加用前减少≥50%者12例,总有效率48%,其中5例发作频度较加用前减少≥75%;不良反应较少,仅2例表现为头昏、乏力,1例表现为恶心,且症状均较轻,减量后消失;加用西比灵前后原基础抗癫药物血浓度监测无明显变化;EEG好转14例(63.6%).结论西比灵可作为治疗癫的辅药,且不影响其他抗癫药物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妥泰作为治疗难治性癫的添加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临床选取13例难治性癫患者,其中3例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例单纯部分性发作。病程均在2年以上;经一线抗癫药物正规治疗1年以上仍频繁发作,每月发作频率均为4次以上;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妥泰用药方法:成人用25mg开始,以后每周加25mg或50mg至发作控制或达到200mg/d;儿童1mg/(kg.d),以后每周增加1mg/(kg.d)至发作控制或达到5mg/(kg.d),以后维持观察12周,共20周。结果经治疗5例发作减少75%以上(显效),3例发作减少50%(有效),2例发作减少25%以下(无效),1例发作增加25%以上(恶化),2例退出。总有效率61.5%。主要不良反应有厌食、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记忆力下降。结论妥泰作为添加药物对难治性癫疗效较好,特别是对复杂部分性发作,有效率达77.8%。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癫占癫的20%~30%。一般指癫频繁发作,至少每月发作4次以上,应用一线抗癫药物正规治疗且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至少观察2年仍不能控制发作且影响正常生活,但无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占位性病变。难治性癫可造成患者智力及躯体损害,并带来一系列的心理、社会问题,目前已成为癫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添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难治性癫癎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取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25例难治性癫癎进行添加IVIG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病人加用IVIG后,总有效率为68%,其中显效率达36%,完全控制率12%,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用IVIG治疗难治性癫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添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难治性癫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采取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2 5例难治性癫进行添加IVIG治疗 ,观察其疗效。结果 病人加用IVIG后 ,总有效率为 68% ,其中显效率达 3 6% ,完全控制率12 % ,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用IVIG治疗难治性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对难治性癫的适应征选择、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术计划系统和CT/MR图像融合技术,应用射频热凝多靶点毁损术对34例难治性癫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和继续抗癫药物治疗,于术后1a采用国内癫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并发肢体轻瘫6例,记忆障碍2例,均在4周内恢复。手术治疗1a后,21例癫症状基本控制,9例癫未再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显著改善8例,良好4例,较差1例,无改善0例。结论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多靶点射频热凝毁损手术治疗难治性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癫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癫的治疗目前仍以药物为主,约30%患者为难治性癫。随着对癫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深入,以及传统药物升级,许多新型抗癫药物或具有抗癫作用的药物不断面市。文中将按照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新上市的抗癫药物以及新发现的有抗癫作用的药物靶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癫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89例癫性精神障碍患者使用抗癫药和抗精神病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癫性精神障碍治疗中,抗癫药以卡马西平使用频度最高达65.2%,抗癫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反应居首位。结论:在癫性精神障碍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癫药与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新型抗癫药物左乙拉西坦(Lev)作为添加治疗对难治性部分性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3例确诊有癫部分性发作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ev治疗组与安慰剂组,Lev治疗16周后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并用QOLIE-31量表对两组癫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定,所有患者在转入Lev开放性治疗6个月后再次进行QOLIE评估。结果:16周治疗期末Lev组癫部分性发作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当;Lev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安慰剂组,两组患者转入开放性治疗6个月后,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结论:Lev作为添加用药治疗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发作,显著减少发作频率、安全耐受性较好,能够提高癫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醋甲唑胺添加治疗成人难治性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63例难治性癫患者在原抗癫药的基础上添加醋甲唑胺(25 mg,3次/d)治疗。12周后评价其疗效及耐受性。结果 63例难治性癫患者,完成观察62例,其中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失访1例,显效15例(24.2%),有效3例(21.0%),无效31例(50.0%),加重3例(4.84%),总显效率24.2%,总有效率45.2%。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总有效率73.3%,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及肾结石发生。结论醋甲唑胺添加治疗成人难治性癫部分性发作有一定疗效且以单纯部分性发作效果最佳,耐受性好,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难治性癫患者外周血中多药耐药1(MDR1)基因的表达以及抗癫药物和性发作在难治性癫多药耐药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120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MDR1基因mRNA的表达。根据析因设计分性发作和抗癫药物两个因素,共分为A组(难治性癫组)、B组(癫治疗有效组)、C组(性发作未用药组)和D组(健康正常对照组),各30例。结果4组的外周血中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不同(F=4.456,P=0.005),其中性发作引起MDR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F=10.005,P=0.002),抗癫药物的作用则不明显(F=0.919,P=0.340),抗癫药物与性发作两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F=2.445,P=0.121)。结论难治性癫患者外周血中MDR1基因mRNA的表达上调是性发作而非使用抗癫药物的结果,外周血中MDR1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监测可以作为评价癫耐药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10-单羟基卡马西平(MHD)血药浓度测定在儿童局灶性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110例儿童局灶性癫患者于奥卡西平单药或药物联合治疗3个月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HD血药谷浓度。结果 110例患儿奥卡西平平均治疗剂量(25.52±7.28)mg/(kg·d),MHD中位血药谷浓度7.00(4.95,10.50)mg/L,89例(80.91%)12 mg/L。Spearman秩相关分析,MHD血药谷浓度与奥卡西平治疗剂量呈正相关(rs=0.337,P=0.000)。奥卡西平治疗剂量仅年长(7岁)局灶性癫患儿低于年幼(≤7岁)患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13±5.56)mg/(kg·d)对(28.09±8.06)mg/(kg·d);t=3.778,P=0.000],而男性与女性(t=1.067,P=0.288)、药物难治性与非药物难治性(t=1.417,P=0.159)、单药治疗与药物联合治疗(t=1.671,P=0.09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D血药谷浓度仅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患儿低于非药物难治性患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2(3.05,8.58)mg/L对8.30(5.75,10.85)mg/L;Z=2.380,P=0.017],而男性与女性(Z=0.604,P=0.546)、年长与年幼(Z=0.179,P=0.858)、单药治疗与药物联合治疗(Z=1.583,P=0.1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HD血药谷浓度与奥卡西平治疗剂量呈正相关关系;为达到相同的MHD血药浓度,年幼局灶性癫患儿应服用更大剂量的奥卡西平;奥卡西平治疗儿童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时,应根据MHD血药浓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添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取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25例难治性癫痢进行添加IVIG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病人加用IVIG后.总有效率为68%,其中显效率达36%,完全控制率12%,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用IVIG治疗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治疗癫部分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部分发作的癫患者采用奥卡西平治疗。成年患者的起始剂量为300mg/d。根据病情逐渐加量,3d后增至基本维持量600mg/d,仍有发作者继续加量,2周后达最佳效果或可耐受的最高剂量1 800mg/d;儿童患者起始剂量8~10mg/(kg.d),根据病情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在10mg/(kg.d)以下,直至维持量30~40mg/(kg.d)。观察治疗后癫发作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奥卡西平治疗5个月后,本组总有效率67.3%,完全控制率24.5%。用药1月内,本组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例因剥脱性皮炎而停用此药。结论奥卡西平治疗癫部分性发作疗效较好,但有时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的抗癫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对4例难治性癫患者灶所在脑区给予rTMS治疗(0.5 Hz,45%最大输出强度,每天15串、100次/串、串间隔30 s,连续10 d),观察治疗前后各3个月患者的临床发作及1 h时长的脑电图癫波数量,并行单光子发射断层摄影(SPECT)和静息运动阈值检查,以观察感兴趣区(ROI)放射线摄取比值的变化和皮质兴奋性改变。结果:4例患者经rTMS治疗后,3例无发作,1例发作1次。脑电图:1例癫波减少了20%;4例静息运动阈值均增高。SPECT:4例均显示rTMS后ROI值进一步降低。结论:低频rTMS对难治性癫有治疗作用,其抗癫作用可能与减少癫灶局部脑血流灌注和增加静息运动阈值有关。  相似文献   

19.
左乙拉西坦在儿童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抗癫药物,由于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局灶性及全面性癫的治疗。本文对左乙拉西坦在儿童癫及儿童癫综合征中单药及添加使用的疗效及安全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迷走神经电刺激是治疗难治性癫的一种新方法,能有效减少癫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但其抗癫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从神经解剖学、神经电生理学、功能影像学等方面阐述其作用机制,并对其临床应用的适应证、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