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探讨电针配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对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9例(康复组)给予电针和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30d后康复组总有效率76%(45/59),高于对照组53%(16/14)。提示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有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改善脑梗死后遗症病程、疗程与疗效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映娇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3140-3140
为观察早期高压氧对脑卒中患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作用,将59例脑卒中患分为康复组(30例),对照组(29例),并对康复组患施以高压氧治疗,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结果发现.康复组患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高压氧在改善脑卒中患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确有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刺结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康复组(65例)与对照组(60例),2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康复组还给予针刺、生物电反馈、功能恢复训练和心理治疗。结果:临床疗效评定显示康复组的吞咽障碍及VFS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综合康复疗法联合高压氧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17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人院顺序分为康复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改良综合康复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评价吞咽功能及肺部感染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康复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8%和60.3%,两者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X^2=13.64,P〈0.01);康复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肺部感染率分别为18.6%和39.7%,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X^2=6.26,P〈0.05)。结论改良综合康复疗法联合高压氧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对57例2002年7月-2006年7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不同程度吞咽障碍(综合康复组)实施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评价吞咽功能.并与58例未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综合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87.7%;对照组为65.5%.两组相比有效率有显著件差异(X2=7.888,P<0.01).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31例)和晚期康复组(28例)。早期康复组是指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h~14d开始予以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在发病后15-30d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早期进行康复组与晚期康复组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俞海泓  郑洁皎  李文贤 《现代康复》1998,2(11):1183-1184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进行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22例脑卒中患分2组:康复组12例.对照组1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按“中风后程序化康复训练表”(见表2)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康复前、康复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ADL目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示:康复组有效率83.3%(10/12),对照组30%(3/10),两组差别有显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示:康复组有效率91.7%(11/12).对照组40%(4/10),两组差别有显意义(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降低脑卒中偏瘫患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疏密波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康复组40例和康复组(对照组)40例。电针康复组采用电针疏密波结合作业疗法治疗,康复组单纯采用作业疗法;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手功能(疼痛、水肿、Fugl-Meyer评定、ADL评定)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水肿、Fugl-Meyer评定、ADL评定均显著改善;但电针康复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电针疏密波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仅用作业疗法组。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综合康复的方法及疗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综合康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6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其中15例为早期康复组,15例为延迟康复组,另外30例为对照组。根据才藤分级法分级并在康复训练前后进行评分,进行3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3组间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康复组、延迟康复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早期康复组与延迟康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较延迟康复治疗改善吞咽障碍更明显,早期康复治疗较延迟康复治疗可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早期高压氧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作用,将59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30例),对照组(29例),并对康复组患者施以高压氧治疗,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结果发现,康复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高压氧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确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除内科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电针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12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咯痰功能计分及吞咽功能透视检查患者吞咽功能,进行疗效评估;同时采用SPECT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吞咽功能、脑血流灌注情况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改善其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恢复效果。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68例,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康复组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分级,分别在病人入院第1餐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测评。结果:4周后康复组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病人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流程化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Barthel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尚无条件建立卒中单元的医院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流程化康复治疗疗效。方法对42例2004—04/08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流程化康复治疗做回顾性总结。按患者人院时的床号分为康复组22例,早期介入系统的康复治疗,对照组20例做传统的电针灸治疗,在发病后1,5,10周对患者进行Barthel指数(BI)测定。结果康复组在发病后5,10周时有效率达68%(15/22)和86%(19/22),对照组为35%(7/20)和40%(8/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流程化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卒中患者生活独立能力。  相似文献   

14.
顾俭花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106-210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6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早期康复护理组(康复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根据病情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康复组患者吞咽功能治愈率和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以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为主,配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饮水试验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督脉电针能有效提高常规西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后分别评定其吞咽功能障碍程度,从而明确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结论早期介入康复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尹伟华  郭永禄  郭锐 《中国康复》2012,27(3):194-195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患者398例,分为康复组198例和对照组200例,2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增加被动手法刺激诱发咽反射及咳嗽反射等吞咽康复训练,采用饮水试验和临床疗效评定评价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饮水试验评分<3分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康复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康复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吞咽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不同病程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基本相同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运动训练和电针治疗。采用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定2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在治疗1个月时2组WHOQOL-BREF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3和6个月时康复组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评分及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主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早期运动训练结合电针治疗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运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92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对康复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管理,对照组进行传统常规护理.结果 康复组吞咽功能的恢复显著高于对照者(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0.
综合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妍妍 《中国康复》2011,26(1):43-44
目的:观察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重症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食能力的康复疗效。方法:重症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3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15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进行针刺、吞咽及进食训练等。结果:治疗4及8周后康复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康复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6.7%与53.3%,P〈0.05)。结论:配合综合吞咽功能训练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进食能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