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衡阳市某医院儿科病房1988年2月27日~3月23日,60例住院病人中除1例原发病例;继发25例腹泻、死亡3例。经粪便、血液、尸解细菌培养,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测定及儿科病房的没施取样作细菌培养,证实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医院內交叉感染。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药敏试验对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敏感,符合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 (简称鼠伤寒 )病房流行时有发生 ,并有致死报告。 1 990年 2月 2 1日 ,一患儿因腹泻诊断为“急性肠炎”收住我院儿科病房 ,后确诊为鼠伤寒 ,3月 7日出院。 3月 8日同病室的一名患儿低热 ,继而腹泻 ,很快地其它病室 9名患儿先后出现发热、腹泻的症状 ,呈此起彼伏状 ,经过大便培养证实均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typhimnrium ,STM )感染 ,迁延近 2个月。未有致死病例 ,病房流行群体和各例的完整动态过程的观察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患儿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7天~ 2 .5岁 ,…  相似文献   

3.
院内婴幼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1~ 4月 ,我院儿科病房非消化道疾病的部分患儿在住院期间突发腹泻、发热 ,且发生率高 ,引起了我院有关部门的重视。于是组织我科医生对 395例当时正值住院的患儿进行检查 ,迅速确诊68例婴幼儿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现将有关资料回顾分析 ,并对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临床资料一、调查对象对当年 1~ 4月住我院儿科普通病房、新生儿病房患儿及婴儿室的婴幼儿进行了有关检查。包括流行病史、体检、大便培养、血培养、体液免疫测定等 ,先后共检测腹泻患儿 395例 ,其中 68例大便培养沙门氏菌阳性。 68例中 ,男 51例 ,女 1 7例…  相似文献   

4.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尤其在危重患儿抢救治疗中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保证其通畅是主要的医疗护理手段之一,对于基层中心医院,来科就诊患儿大多数是来自穿刺技术困难,危重抢救病人.这样给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护理操作技术,因此在2007年 10月至2009年2月,我科病房开展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经过 457例患儿的使用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腹泻的病原学及临床分析/庞汝彦,等//中华儿科杂志.—1990,28(6).—338 腹泻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可引起婴儿室及新生儿病房的流行。作者于1988年3月~1989年3月对收治的75例新生儿腹泻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粪便或(和)血培养阳性率为33.3%,病原菌以沙门氏菌属占首位48%,其次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6.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小儿肠炎的重要致病菌。我科从1988年3月至1990年10月对1309例腹泻患儿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其中空肠弯曲菌感染105例,现对其分析报告于下。资料和方法1.病例的选择:为我院儿科门诊病房腹泻患儿1309例,均为初诊,就诊前3天未用抗生素。2.检测过程:以棉签取腹泻患儿粪便,立即投入Carg—Blair运送基中,于8小时内接种至空肠弯曲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  相似文献   

7.
病历摘要 夏某,女,3个半月,上海籍。主诉:腹泻2月余伴不规则发热2周。1982年3月14日以“乳儿菌痢”“上感”收入本院传染科,又因合并支气管肺炎、败血症、重度贫血、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于1982年3月22日转入儿科,1982年3月28日死亡。 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650g,混合喂养,生后次日大便约10余次,黄糊状,满月后大便中即含粘液较多,黄绿色,无脓  相似文献   

8.
闫洪彦  胡蓉如 《中原医刊》1996,23(10):42-43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260例分析闫洪彦,胡蓉如,于方我院儿科病房95年10月1日至12月30日三个月中共收腹泻患儿260例,根据病史、体征、大便性状,发病年龄及季节判断其病因,确定诊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较为简易的输液方法,收到较好的疗效。现...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7年2月—2011年2月,在儿科门诊及病房对秋冬季腹泻患儿采用病毒唑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并与同期用抗生素及其他方法治疗病例做对照,疗效尚佳,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穴位注射组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6个月以下12例,6个月~12个月40例,1岁~1.5岁48例。对照组100例,性别和年龄分布与穴位注射组相似。2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26例感染性休克病人积极治疗,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染等。结果:死亡3例,治愈22例,转院治疗1例。结论: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证儿科临床用药安全的对策,以确保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4月就诊的600例儿科患儿,对其临床治疗的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儿科临床中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选取的600例患儿当中,其中有35例患儿出现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其中,有15例有过药物的不良反应史.皮肤出现不良反应的25例,如荨麻疹、皮疹等;肝功能被损害的3例;呕吐、腹泻的5例;肾脏被损害的2例.结论抗菌类药物自身的一些药物作用是引起儿科患儿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重要性因素.所以,必须重视儿科的临床用药,避免不良药物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其防范途径。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儿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儿科病房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并将防范措施运用到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患儿护理中,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纠纷发生率(7.14%)与对照组(23.81%)相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10,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2,P0.05)。结论:儿科病房护理中操作不规范、与患儿家属沟通不当等均容易导致护理纠纷,需要护理人员增强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做好与患儿家属间的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研究证实婴儿生理性腹泻与母乳中含有过多的前列腺素E2(PGE2)有关。我院儿科自1994年2月至1995年2月给哺乳妇女口服消炎痛治疗婴儿生理性腹泻获得较好效果。临床资料本文73例为1994年2月至1995年2月我院儿科门诊生理性腹泻患儿。年龄18天~4个月;其母均系健康哺乳妇女。母乳喂养,在4个月内不加辅食,有明显生理性腹泻,全部经常规化验无异常,且均经应用黄连素、培菲康等治疗无好转。母子配对采用随机分组法,将73例分为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平均年龄、临床表现、患儿之母年龄、健康状况等基本一致。治疗组39例哺乳妇女,…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2月~2004年11月,我院儿科病房104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其中穿刺成功102例,失败2例;保留时间平均为3~5d。通过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延长每次血管穿刺的间隔时间,从而降低了对血管的破坏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由于随时保留静脉通道,更大大方便了临床用药及病人病情突变时的抢救工作,减少穿刺局部渗漏的发生。儿科病人输液大多不合作,头皮钢针易刺破血管而出现肿胀,而留置针套管很柔软,避免了因小孩子活动而刺破血管的情况发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们统计了从2003年12月~2004年11月我院儿科病房104例患儿应用留置针…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院近年来住院病儿的死亡原因,以便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1990年以来住院患儿死因做一统计,并作出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本组病例来自我院儿科1990年至2003年3月的住院死亡病人共158例,其中男95例,女63例.   ……  相似文献   

16.
病例摘要李某,男性,3个月,住院号266446。以发热,进行性面色苍白,广泛性皮肤硬结,双侧睾丸及乳腺肿大,并有顽固性腹泻两个半月于1983年4月4日入我院儿科血液病房。患儿自出生半月后,  相似文献   

17.
我院儿科2003年7月~2004年2月共收治腹泻患儿79例,用胡萝卜治疗疗效尚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及在儿科病房收治手足口病的隔离措施。方法对379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及对其中131例收住儿科病房的手足口病患儿采取隔离措施。结果对379例患儿,特别是16例重症患儿,通过采取相关护理措施达到预期效果且在儿科病房收治手足口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无一例院内感染发生。结论尽快掌握手足口病护理要点;在儿科病房收治手足口病可以大大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2009~2012年对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1283例肺炎患儿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4623例未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肺炎患儿进行对比。结果: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21.72%,3岁以内的婴幼儿、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用药时间长、病情危重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多种因素的存在可引起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补充微生态制剂,是预防和控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8例SARS死亡病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 2年秋天起,一种传染性强的病原不明的非典型肺炎在世界各国迅速蔓延,我国也出现大量确诊病人. 2003年 3月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此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1].从我院感染病房及我院在胸科医院SARS病房收治的SARS病人中,收集8例死亡病例资料. 现把死亡的这8例临床确诊SARS患者进行简要病情分析并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