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入院清醒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03-2009病例662例,以30d为观察终点。用GOS评分进行预后测评,选取一系列自变量,以最终结果作为因变量,对自变量进行整理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年龄≥75岁、出血量≥30mL、体温≥37.0℃、白细胞总数≥10.0×109/L和心电图异常为30d治疗无效或死亡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6、0.002、0.027、0.011、0.014)。结论高龄、较大出血量、入院时体温、血白细胞计数和血糖增高等为预后不良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216例自发性脑出血的心电图观察结果,异常者142例占65.74%,主要以ST-T改变、异位节律及窦速为表现,同时发现心电图改变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多少、是否破入脑室及病情有关。脑出血如出现心电图异常预后差。故建议临床治疗中应注意脑心并治,以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凝血酶指标及相关临床特征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3个月后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n=65)及预后不良组(mRS>2分,n=27)。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有无吸烟、有无饮酒、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脂血、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肿体积、血肿位置,检测2组患者凝血酶生成潜力(ETP)、凝血酶峰值(TPH)、凝血酶达峰时间;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年龄、NIHSS评分、ETP、TPH、凝血酶达峰时间、血肿体积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年龄、NIHSS评分、凝血酶达峰时间、血肿体积小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ETP、TPH水平及小脑血肿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BMI、吸...  相似文献   

4.
<正> 作者观察了176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一般临床情况,并检测了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肌酐、白细胞计数(存活者恢复期复查上述血液检查),以探讨上述因素对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76例为我院1989年1月至1995年11月的住院病人,男97例,女79例,年龄16—86岁,平均59.78±11.52岁。就诊时间均在发病后24小时内,所有病人均作CT或脑脊液检查确诊,其诊断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之标准。发病24小时内昏迷为昏迷组,发病后血钠<135mmol/L、血钾<3.5mmol/L、血钙<2.25m-mol/L、血镁 <0.75mmol/L、血氯化物<98mmol/L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对76例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的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对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就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与GCS计分、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按GOS评定,GCS计分越高,预后越好;脑叶、单纯侧脑室出血较壳核、丘脑出血预后好;出血量与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通过对GCS计分、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对临床治疗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79例,通过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上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患者入院时HbAlc水平.通过四分位数法将患者分为4.0%~5.2%(n=76)、5.3%~5.6%(n=77...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脑出血并发症及预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明武  群森  洪玉娥 《安徽医学》2009,30(2):165-167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86例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37例,其中肺部感染17例,泌尿道感染8例,消化道感染6例,皮肤感染6例。心功能不全7例;肝肾功能不全12例;消化道出血13例;高血糖与水盐平衡失调14例;癫8例。部分病例有两个或以上并发症。结论对于自发性脑出血病人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采取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是提高病人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治疗费用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9.
小脑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小脑出血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小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对影响其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起病后死亡组30例中深昏迷者26例,血压高于180/100mmHg者28倒。合并应激性溃疡者18例,血肿量大于10ml者17倒,未继发脑室出血者1例。而对应的存活组的28例中分别为5、8、4、5、16例。结论 小脑出血患者的存活与其起病后意识障碍较轻。血压升高不明显,未合并应激性溃疡或程度较轻,出血量相对较小。未继发脑室出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各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3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OR=4.449,P<0.01)及脑出血破入脑室(OR=2.227,P<0.05)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意识水平(OR=2.715,P<0.01)及糖尿病史(OR=11.071,P<0.05)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脂质代谢异常(OR=14.832,P<0.05)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电解质紊乱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伴有糖尿病史、脑出血破入脑室者在住院期间可能易发生肺部感染;伴有脂质代谢异常者可能易发生电解质紊乱;伴有意识障碍、糖尿病史者可能易发生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对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收集,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入院血压比较上未显示具有意义的差异性。在进行的近期预后因素分析中,年龄和性别不存在明显差异,而入院GCS评分、血糖水平、是否破入脑室、是否发生脑疝、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差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入院GCS评分低于或等于5分、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血肿破入脑室、发生脑疝、出血量较大及术后存在并发症均会使患者预后较差。针对患者情况选择术后时机及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脑出血患者急性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急诊109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125~250ml,每4~8h静脉滴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胃酸抑制剂防治上消化道出血,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除了给予对照组药物治疗外,加用天麻素6ml/d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前后危重情况进行APACHEⅡ临床评分,对治疗前后脑出血的量、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7d后,APACHEⅡ评分为20.6±6.8、23.8±6.6,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别(p〈0.05),同一组在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亦有显著差别(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脑出血量在治疗7d后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但同组之间比较,治疗后的出血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减少(p〈0.05)。研究组共病亡6人,对照组病亡5人,治疗组发生各类并发症为8人,对照组7人,主要为脑疝和肺部感染,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病人,早期使用天麻素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急性脑出血病人早期使用天麻素不增加脑血肿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制订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针对48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 48例患者经精心治疗,显著好转13例,有好转20例,有进步5例,10例未愈出院。住院5 d~31 d,平均26.5 d。结论出血量较大,年龄偏大,血压过高和就诊时间过晚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实质内出血时,血液走向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5例高血压性脑实质出血患者均于入院当天行颅脑CT检查;并随访至发病后3个月,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脑实质出血后血肿破入脑室组预后较血肿未破入脑室组差;血肿延及脑干者预后差。结论高血压性脑实质出血时,血肿破入脑室及血肿延及脑干两者均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与手术效果;分析影响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行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5例患者生存86例,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living,ADL)分级法,Ⅰ级21例,Ⅱ级34例,Ⅲ级15例,Ⅳ级12例,Ⅴ级4例。结论: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能明显地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治愈率;术前意识状态及并发症的防治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不同手术时机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24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出血至手术时间<6 h者60例纳入超早期组,6~24 h者64例纳入早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以及随访3个月时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良率、死亡率,并采用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超早期组与早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分别为8.33%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时,超早期组与早期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3.33%和1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超早期组患者的GOS预后评分优良率为78.33%,明显高于早期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WHOQOL-BREF评分为(64.3±20.4)分,明显高于早期组的(53.7±1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手术适应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各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特点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片,将其分为5型,观察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情况,根据患者12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BI),将其分为良好、轻残、中残、重残/死亡四组,并依此作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及生存分析,探讨各型的CT改变与一年后的预后情况相关性。结果:对预后影像因素的单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底节出血量≥50ml、皮质下出血≥30ml、小脑出血≥15ml、脑干出血≥5ml;血肿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10mm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OR分别为19.011、7.071、13.58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筛选出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结论:血肿体积、继发性脑室出血、中线结构移位可用于预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影响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以梗死后30d作为时间判定标准,分为存活及死亡2组,观测包括年龄、性别、意识水平、梗死半球等12项指标,行单因素分析,判断其与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检验表明,意识水平、同向凝视、合并肺部感染、伴发心脏病、去骨瓣减压术等5个因素为影响大面积脑梗死后30d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性别、梗死半球、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伴发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血中白细胞计数等7个因素对大面积脑梗死后30d预后无影响(P>0.05)。结论对于伴有意识障碍、同向凝视,合并肺部感染、伴发心脏病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治疗伴发疾病,必要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探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昏迷与脑出血部位的相关性。方法 对396例临床病例的CT图像数据采集及处理,形成研究数据。分别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4种常见部位出血量以及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与临床昏迷的单因子线性拟合方程,计算单因素相关系数;建立多因素线性拟合方程,并与单因子拟合结果比较。结果 出血破入脑室与昏迷的线性相关系数最高,为0.84,而其它4种部位出血量大小与临床昏迷的相关系数明显低于此水平;在全部396例中,单一部位出血但未破入脑室的情况下,引起临床昏迷的比例仅为3.33%。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与临床昏迷具有相关性,而且预后差,该结论对探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昏迷的病理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