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住院并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呼吸道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其次为泌尿道,然后为消化系统、皮肤软组织等;脑出血是较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疾病;而住院时间长、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侵入性操作等则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几项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注重危重患者的营养疗法、减少侵入性操作是减少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感染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诊的244例神经内科住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感染因素。结果244例神经内科住院感染患者主要为泌尿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与黏膜感染;通过感染因素分析可知主要为患者年龄、意识状态、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侵入性操作、慢性基础疾病及吸烟和饮酒等,其中患者年龄越大,感染发生率则越高。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患者主要以泌尿道、上下呼吸道及皮肤与黏膜等感染为主,患者年龄越大则感染发生率越高,同时抗生素应用与侵入性操作也极易引发感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获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74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6例,感染率为24.09%,感染原因与接受侵入性操作治疗,年龄较大,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等因素有关。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患者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的护理干预,限制侵入性操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神经内科24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有效护理措施。结果:24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人数15例,发生率为6.25%,其中呼吸道感染6例,泌尿道感染5例,胃肠道感染3例,皮肤1例;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最大,脑梗死次之;年龄≥65岁、住院时间≥15天、侵入性操作及糖尿病是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需针对其危险因素给予综合管理,给予有效护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感染的发生及其临床控制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136例,对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阐明相关干预措施.结果 入院后共有21例脑出血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的发生率为15.44%;患者感染的发生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口腔、胃肠道和手术切口处;其中,呼吸道感染率为8.09%,构成比为52.38%,泌尿道感染率为2.21%,构成比为14.29%,皮肤软组织感染率为1.47%,构成比为9.52%,口腔感染率为0.74%,构成比为4.76%,胃肠道感染率为1.47%,构成比为9.52%,手术切口处感染率为0.74%,构成比为4.76%,静脉炎感染率为0.74%,构成比为4.76%.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吸烟和侵入性操作与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相关(P<0.05);而性别、出血部位和伴随疾病与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意识状态、吸烟和侵入性操作均为脑出血患者伴发院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吸烟和侵入性操作均为脑出血患者伴发院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应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个体化护理,做好相关细菌学检测,开展疾病教育,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做好各种留置管道的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王晓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43-144
目的: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探讨建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637例≥60岁的患者采用综合性方法进行监测。结果: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4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手术切口、上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发生与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使用抗生素以及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缩短住院时间,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监测,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从各环节、细节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立圣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2):959-961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状况。方法:对2008年收治的206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率为6.04%,≥60岁患者为高危人群,感染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等;主要基础病为脑出血、脑梗死、颅内感染;住院天数≥15 d感染者占85.08%。结论:神经内科病房为医院感染的重点区域,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病、侵入性操作等为影响因素,防治关键是减少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做好消毒隔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护理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某老年护理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63例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院内感染发生的部位、年龄、基础疾病及住院时间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本老年护理院的院内感染率为23.59%,高于全国一般医院5.58%的平均水平,但低于综合医院老年科25.62%的水平。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道为主,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住院时间成正相关、基础疾病是影响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加强消毒隔离、规范护理操作是减少护理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雪芳  吕雄文 《安徽医药》2008,12(7):648-650
目的探讨现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964例现住院患者1d的医院感染情况,并对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现住院患者964人,发生医院感染81例,现患率为8.40%,医院感染部位居前三位的为下呼吸道占29.03%,泌尿道占22.58%,胃赐道占11.83%。泌尿道插管、气管切开、免疫抑制剂、脑血管病、抗生素使用、基础疾病诊断数目≥3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严格无菌技术、加强对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的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患者免疫力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杜绝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神经内科1116例患者的病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原学检查、感染部位、原发疾病、侵入性操作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办公软件。结果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等。结论为预防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普及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情况,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神经内科2006年11月至2009年10月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情况。结果神经内科3年平均医院感染率为7.67%,医院感染例次率为9.04%,其中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出血、脑梗死患者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1.88%、14.80%、10.206%;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59.63%),其次为泌尿道(18.15%)、胃肠道(11.85%)及皮肤感染(4.81%);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基础疾病;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加强管理,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从而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合适的依据。方法随机选择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这一时期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对发生感染的患者的感染情况以及感染率、感染因素、感染部位等进行总结,进而提出较好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这一时期内科住院患者共1600例,而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共有32例,感染发生率为2%,对于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上呼吸道感染20例(62.5%),下呼吸道感染6例(18.75%),El腔感染2例(6.25%),胃肠道感染3例(9.375%),泌尿道感染1例(3.125%)。院内感染的因素主要是患者年龄、长期的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住院时间等。结论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内科住院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其机体免疫力差,加上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必需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采取必要的护理对策进行干预,从而降低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NICU收治的第一诊断为NRDS的2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生院内感染(44例)和未发生院内感染(194例)进行院内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分析。结果:NRDS患儿的院内感染率为18.49%,住院相关院内感染率为8.5例次/千日,机械通气相关院内感染率为14.4例次/千日,中心静脉置管相关院内感染率为0.3例次/千日;感染部位以血液为主(48.89%),其次为呼吸道(33.3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6.19%),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40.48%。结论:NRDS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院内感染发生率。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肠外营养等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临床表现、易感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经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的82例SLE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患者资料。结果1525例SLE患者中,82例发生医院内真菌感染,发生率5.4%。占SLE医院感染总例数的17.9%(82/458)。感染部位常见为口腔(34%),下呼吸道(32%)和胃肠道(21%)。82例中共分离出真菌103株,最常见为念珠菌属(74.7%),其次为隐球菌(9.8%)和曲霉菌(5.8%)。易感因素为低蛋白血症、血白细胞减少、低补体血症,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以及侵入性操作等。抗真菌治疗单用氟康唑47例,制霉菌素7例,伏立康唑6例,伊曲康唑5例,两性霉素B5例,卡泊芬净1例,其余均为联合用药。本组治愈39例,好转23例,恶化3例,死亡17例,病死率达21%。结论念珠菌为常见致病菌。SLE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病死率高。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有助于改善SLE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3月收治的375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75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为4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8%。医院感染例次数为58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5.47%,医院感染高发部位是呼吸道,依次为泌尿道、皮肤、消化道。高龄、住院时间长、雾化及吸氧、不合理使用抗茵素、昏迷、持续导尿、合并慢性疾病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必须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减少危险因素,是预防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构成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降低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2008年1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13例发生医院感染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中/〉60岁的占77.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83.1%),其次是泌尿道(9.7%)。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作为医院感染重点监测对象,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临床上老年患者比较常见的几种院内感染,进而探讨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对预防老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期间老年科室的60例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统计其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对其的预防。结果在所有的患者中,以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最多,占总人数的53.33%(32/60),其次为泌尿系感染、消化系统感染以及空腔感染和其他类型的一些感染,分别占总人数的15%(9/60)、13.33%(8/60)、11.67%(7/60)、6.67%(4/60)。同时,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主要包括了吸氧、静脉留置针以及雾化等倾入性的操作。针对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不同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大大的降低了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机率。结论对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类型与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在结合老年患者实际的基础上,对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以及护理干预措施,可大大的减少老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机率。  相似文献   

18.
肿瘤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调查2005~2008年武汉市普仁医院综合科收治的428例肿瘤患者化疗后的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各项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26.6%,死亡率11.4%;感染部位依次是肺部、胃肠道、泌尿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5%)。其中克雷伯杆菌最常见,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等。结论低蛋白血症、皮肤或黏膜糜烂、各种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20d)、住院时间长(〉21d)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肺癌、白细胞下降、陪护感染是高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便加强对医院感染高发科室的动态监测和预防与控制。方法:利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监测2010年1~12月出院患者病历18289份,对所发生的医院感染115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医院感染率为0.63%,其中脑系科和肿瘤血液科为高发科室,感染率分别为2.1%和1.7%;感染高发部位为上、下呼吸道。结论: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病种和重点人群医院感染的监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全面了解中医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及院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改进监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2012年9月19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不包括当天新入院患者)。结果:应查376例,实查376例,实查率为100%,医院感染8例(9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13%,例次感染率为2.3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居首位,占44.44%,其次为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5.27%。结论:通过对医院现患率的调查,将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监控,降低医院感染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