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芪归糖痛宁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芪归糖痛宁颗粒10g,每日3次,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30例。应用相同剂量的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作出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芪归糖痛宁颗粒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痹的作用.治疗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芪归糖痛宁颗粒对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复制DPN大鼠模型。于模型复制第3天起,各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量溶媒,疗程8周。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热痛阈值、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含量,同时取固定部位坐骨神经,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归糖痛宁颗粒组能明显改善DPN大鼠坐骨神经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同时降低大鼠热痛阈(P<0.05),降低大鼠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MBP含量(P<0.05,或P<0.01),升高血清NGF含量(P<0.05)。结论芪归糖痛宁颗粒对大鼠DPN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芪归糖痛宁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作用机制。 方法 大鼠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空腹12h进行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复制DPN大鼠模型,将成模的大鼠分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实验期间予以生理盐水灌胃,疗程12周,实验结束后,分别对大鼠FPG、神经传导速度、血清SOD、MDA、NGF水平及坐骨神经AGEs、PARP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芪归糖痛宁颗粒高、低剂量组均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P<0.01或P<0.05),改善神经传导速度(P<0.01或P<0.05),均降低血清MDA水平(P<0.05),均降低坐骨神经AGEs、PARP mRNA的表达(P<0.01)。芪归糖痛宁颗粒高剂量组升高血清SOD水平(P<0.01),降低血清NGF水平(P<0.01)。 结论 芪归糖痛宁颗粒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与AGEs、PARP途径的相互作用,从而防治和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周孝明 《中外医疗》2012,31(5):113-113
目的观察中药糖末宁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糖末宁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1%(27/35),对照组总有效率61.8%(21/3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糖末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较单用西医药治疗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糖痛方足部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70例,自拟糖痛方足部熏洗日一次;对照组70例,给予甲钴胺500μg,口服,3次.d-1。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有效率:治疗组87.1%,对照组6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糖痛方足部熏洗治疗DPN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姜蟅糖痛方"内服、外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减退及踝反射减弱等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弥可保加中药"姜蟅糖痛方"治疗,对照组仅用弥可保治疗.结果:用药2周后治疗组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减退及踝反射减弱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1.3%,4周后90.6%;对照组2周后53.1%,4周后78.1%.同期比较,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姜蟅糖痛方"内服、外洗配合弥可保肌肉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麻木、疼痛、感觉减退及反射减弱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起效较快.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根据相关献,从中医药对山梨醇(SNS)、醛糖还原酶(AR)、Na^ —K^ —ATP^ 酶(Na^ K^ —ATPase)活力、糖基化终产物含量(AGEs)、血管内径、脂代谢、神经传导速度(NCV)等的影响,以及类似神经节苷酯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疗效具有说服力的客观指标尚缺少深入研究,疗效机理研究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反应的调整作用。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案(饮食控制,并配合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等)的基础上加服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痹颗粒,30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MDA显著降低(P<0.01),血清SOD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DA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甲钴胺,且对改善DPN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糖络宁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观察糖络宁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符合标准的DPN病人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具有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活血通络的糖络宁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弥可保(甲钴胺)治疗.对病人的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微循环、红细胞内山梨醇含量进行了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62.50%(P<0.01).糖络宁对DPN病人的肢体麻木、疼痛、痉挛、踝反射减弱等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明显,对神经传导速度和末梢微循环积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红细胞内山梨醇含量也有显著降低,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高压氧疗的疗效。方法:收取68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分成两组,高压氧治疗组与对照组,记录治疗前后肌电图检查四肢运动神经传导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并给予统计学处理。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75.8%(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的微循环及组织缺氧状态,提示在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早期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丹参多酚酸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1)、白细胞介素 6(IL-6)、一氧化氮(NO)、内皮素 1(ET-1)、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sICAM-1、IL-6、ET-1、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 MNCV及 SNCV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的各个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效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10g单尼龙丝、128Hz分级音叉、振动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VPT)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其中有症状组116例,无症状组64例。所有对象用上述检查方法进行感觉功能评价,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神经传导速度(NCV)作为标准,比较3种简易方法与NCV检查的相关性,并计算各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有症状和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中,各种检查方法都出现了一定的阳性检出率,尤其是VPT在无症状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47.7%);3种简易方法都与NCV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且与NCV阳性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感觉功能评价在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周围神经损害方面具有很好的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120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与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并以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不同切点分组,将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进行t检验。结果 各影响因素中,HbAlC有四项显著相关,其次为年龄(三项)、空腹血糖(FBS)和病程(二项)。当HbA1C达到6.8时,开始出现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显著差异(P<0.05);HbAlC超过8.0时,所有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出现明显差异(P<0.05)。若去除病程和年龄因素,只有HbAlC达到9.0时,所有神经传导速度才出现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各影响因素中,相关性最强的是HbAlC;其次,病程和年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天3次;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空腹服用,每次240 U,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加减内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进行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NO、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5.00%(χ~2=4.904,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症状评分、神经反射评分及感觉功能检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快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AOC、GSH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能减轻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磁圆梅针循经叩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甲钴胺组、磁圆梅针组、联合治疗组,观察3组患者总有效率、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与甲钴胺组、磁圆梅针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提高,胫神经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圆梅针联合甲钴胺治疗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且磁圆梅针循经叩刺易于操作、无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下转染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神经生长因子β(Ad-hNGFβ)基因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75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组(DM组)、Ad-hNGFβ组、Ad-LacZ组,另取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STZ注射后21 d,Ad-hNGFβ组和Ad-LacZ组分别皮下注射Ad-hNGFβ和Ad-LacZ,C组和DM组皮下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STZ注射前、注射后21、35和49 d测定热痛阈,49 d测定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潜伏期及血清hNGFβ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DM组在STZ注射后21 d热痛阈明显降低(P<0.05),持续到49 d,且血清hNGFβ浓度明显下降(P<0.01),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P<0.0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与DM组相比,STZ注射后49 d,Ad-hNGFβ组热痛阈明显升高(P<0.05),血清hNGFβ浓度升高(P<0.01)、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潜伏期有所恢复(P<0.05);Ad-LacZ组各项指标与DM组比较无明显改变。结论:Ad-hNGFβ基因转染可缓解大鼠糖尿病神经性病变,此作用可能与Ad-hNGFβ基因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刘会芳 《中医学报》2016,(8):1102-1105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DPN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和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N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CAM-1)、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优势侧肢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s ICAM-1、ET-1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NO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SNCV及正中神经、腓浅神经MNCV均显著增加(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3.124、3.463、3.412、2.632,P=0.002、0.001、0.001、0.010)。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696,P=0.030)。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抑制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加快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治疗DP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测双固一通灸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双固一通灸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组(B组)、模型双固一通灸法15min防治组(C组)和模型双固一通灸法30min防治组(D组)。治疗8周后,用血糖仪检测各组血糖,用神经电生理和透射电镜方法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组相比,B组血糖水平升高,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与模型组相比,C组血糖水平降低,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加快,差异显著(P<0.05);D组血糖水平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都有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电镜观察C、D组坐骨神经有髓纤维髓鞘损伤程度均有明显减轻。结论:双固一通灸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与口服甲钴胺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2组均给予调控血糖、血脂、血压的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对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神经传导速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神经传导速度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则与对照组相同(P0.05)。【结论】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与口服甲钴胺片相同,但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作用则优于口服甲钴胺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血流及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