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原未定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方法以43例慢性乙型肝炎和30例急性乙型肝炎为对照组,对62例病原未定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比较病原未定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62例病原未定型肝炎患者发病以冬末及春季多见;发病年龄以青、中年(18岁~50岁)占92.2%;临床表现有急性和慢性,多数症状轻、肝病体征少;血清转氨酶水平呈轻、中度升高;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显示炎症轻;绝大多数预后良好。结论病原未定型肝炎的致病因子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戊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初步探索戊型肝炎慢性化问题。方法对66例戊型肝炎与37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及统计。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较戊型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水平及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而在白蛋白(A)、白蛋白/球蛋白(A/G)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与肝纤维化系列各项指标增高方面更突出,消化道症状更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功能损害更严重,凝血酶原时间长,慢性肝病特征常见,但单纯戊型肝炎患者慢性化问题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对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的一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经多次修订 ,已不断完善。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 ,诊断标准应有利于临床医师对疾病程度的分析及预后的估测 ,故对于 2 0 0 0年 9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提出以下建议。1.诊断标准 (1)中“对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标志均阴性者可诊断为 :a、急性肝炎 ,病原未定 ;b、慢性肝炎 ,病原未定。”因为没有反映病情程度 ,建议改为 :a、肝炎 ,病原未定 ,急性黄疸型 (或无黄疸型 ) ;b、肝炎 ,病原未定 ,慢性(轻度或中、重度 ) ;c、肝炎 ,病原未定 ,慢性重型 (或急、亚急性重型 ) ,早期 (…  相似文献   

4.
重型肝炎的临床转归与诊断分型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317例重型肝炎的临床总结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更合适的分型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病案,分析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慢性重型肝炎病例在重型肝炎中占83.9%。重型肝炎多发生于男性,占89.0%;多发生于20—60岁患者,占80.1%。重型肝炎各临床表型预后无性别差异,60岁以上年龄组的预后较其它年龄组差,但无统计学差异。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中,分别有5.6%和19.9%病例既无脑病亦无腹水,非脑病型预后明显优于脑病型。现行的腹水型、脑病型分型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建议将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分成脑病型和非脑病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与转归的再认识,可望对临床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发生YMDD变异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性,血清HBV DNA与病理分度的关系。方法对42例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测定HBV DNA、肝活检;进行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比,作Kappa分析。设37例没有服用拉米夫定无YMDD变异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病毒复制情况与病理分度。结果YMDD变异患者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66.7%,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83.3%、40.0%、66.7%,Kappa值=0.346,P<0.01。与对照组比较,肝组织病变程度轻,病理诊断中、重度肝炎少。结论发生YMDD变异时,慢性乙型肝炎病情活动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不强,因此,对没有禁忌证的患者应行肝活检,特别是中、重度肝炎患者更应该接受肝活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是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17例庚型肝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7例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GV RNA阳性的庚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和/或肝脏组织分析。结果发现经输血感染者8例(47.1%),散发性病例9例(52.9%)。单纯HGV感染者8例(47.1%),HGV和HBV或HCV二重、三重感染者9例(52.9%)。临床病理分型发现急性肝炎2例,慢性肝炎12例,重型肝炎2例和肝硬变1例。单纯HGV感染多呈隐匿发病,症状轻,,无黄疸,ALT轻度升高,但慢性化程度高。本文结果提示HGV感染易致病程慢性化,病理损伤轻,HGV与HBV重叠感染时,HGV有可能干扰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7.
钱聪  谢青 《肝脏》2023,(5):599-604
既往认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仅能引起急性肝炎,自2008年在移植患者中发现慢性戊型肝炎,改变了我们对这个病毒的认识,特定基因型的HEV可以在免疫缺陷人群中导致慢性感染。近年来,慢性HEV感染流行病学、传播途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点和诊治领域得到了更多的完善和补充。然而仍存在很多挑战,尤其是疾病预防和提高临床预后方面。本文旨在更新慢性戊肝患者的临床管理策略并讨论未来科学研究方向及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慢性淤胆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淤胆型的早期临床诊断指标及其特点。方法同顾性对照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淤胆型与非淤胆患者临床指标差异,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生化及B超所见。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淤胆型与非淤胆比较,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生化方面,如血清直应胆红素/总胆红素(D/T)、总胆汁酸、谷胺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有显著差异(P〈0.05):淤胆型肝炎B超异常声像图.如胆囊壁增厚、胆囊壁欠光滑、胆汁透声差,有鉴别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征性表现,D/T、总胆汁酸、谷胺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及B超的检测对早期诊断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AV与HEV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甲型肝炎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的临床特点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选择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52例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267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患者较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患者总胆红素水平高、重型肝炎发生率高、病死率高,两组白蛋白水平和平均住院日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较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情更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路福兴,刘作恩通过对108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肝活检,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发现36例临床诊断慢性迁延型肝炎(CPH)的光镜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11%。72例临床诊断慢性活动型肝炎(CAH)的光镜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0...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82例肝病患者做肝活检,并以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结果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者49例,占59.8%,不符合33例占40.2%,其中肝硬化患者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9.7%,慢性活动性肝炎诊断符合率60%,慢性迁延性肝炎符合率66.7%,肝脓疡及亚急性重症肝炎符合率50%。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8例,病理确诊为慢性迁延性肝炎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例,肝轻微病变2例。以上资料表明,对肝病患者做肝活检是非常必要的,既可明确诊断,又可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HGV是1995年首次确认的一种新型肝炎病毒,国内外学者对其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表明HG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呈世界性分布;而对该型肝炎的临床和病理报道甚少,我们收集本院经临床和/或病理确认的庚型肝炎21例,并结合肝脏免疫组化的研究,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 (一) 病例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肝炎(CSH)临床与病理诊断不相一致的原因。方法根据血清生化指标与临床症状对患者做出临床诊断,再对慢性重型肝炎肝组织做病理诊断。结果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仅为14.58%。结论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与病理诊断不一致,应建立完善的临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临床上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而引起的输血后肝炎(PTH)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我院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收治的50例PTH患者血清病原学检测结果的分析,对PTH的预防作了进一步探讨。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有明确的输血或输注鲜血浆病史,除输血以外其他原因所致肝炎,按1990年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和分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AIH)11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NIH)21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12例,慢性迁延型肝炎(CPH)6例。年龄8~  相似文献   

15.
单一HGV感染的肝炎患者临床与病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一HGV感染肝炎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对采用RT-PCR方法检测出的10例HGV RNA阳性患者作肝组织学检查,并以同期丙型肝炎作为对照。结果:单一HGV感染肝炎具有以下临床及病理特征:①症状轻,大部分病例在体检中发现;②极少有肝病体征,③血清ALT呈轻、中度升高,且反复波动;④肝组织病理改变较轻,肝组织普遍水样变性及纤维化发生早。结论:HGV作为单一致病因子,可产生肝脏的急、慢性病变。  相似文献   

16.
重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11):97-101
各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慢性重型肝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48例临床分析,重型肝炎和肝癌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的变化,CTP和MELD评分预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临床价值,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终末期肝病模型短期预后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与单纯戊型肝炎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167例戊型肝炎均为散发型,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以40岁以上成人发病为主,平均年龄为42.12±14.06岁,男女比例为2.71∶1。其中,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简称乙戊肝)79例(47.31%),单纯戊型肝炎88例(52.69%)。乙戊肝组重度黄疸(TB>280μmol/L)、严重凝血功能异常(PTA<40%)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1)。结论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慢性HBV感染者病情急性加重和重症化,甚至发展成致死性重型肝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慢性单一TT型肝炎病理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慢性TT型肝炎的病理特征,探讨TTV的致病性。方法 9例慢性单一TT肝炎行肝穿刺术,肝组织一部分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送光镜检查;另一部分经2%戊二醛固定,中性树酯包埋,送电镜检查。结果 9例慢性单一TT型肝炎病理和临床诊断基本相符,其病理变化发生率依次为肝细胞水肿、胞浆疏松化、点状坏死、嗜酸性变、嗜酸小体形成等,未见特殊病理改变。光、电镜检查结果可概括为四个方面:(1)变性坏死性改变:是慢性单一TT型肝炎的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浊样肿胀、嗜酸性变和点状坏死,部分有碎屑样坏死,未见到桥状坏死;(2)炎性改变:肝实质内坏死灶区、汇管区和新形成的纤维间隔内可见到程度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肝窦内Kupffer细胞增生;(3)纤维增生性改变:9例慢性单一TT型肝炎中,仅其中1例,肝组织损害较重,部分网状支架塌陷,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形成间隔,但没有形成假小叶;(4)超微结构改变:肝细胞普遍存在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肿胀或脱颗粒等。结论 慢性单一TT型肝炎的病理改变符合病毒性肝炎的一般特征,TTV可能有致病性,但其致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重型肝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根据起病的缓急及有无慢性肝病基础,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是指既往无慢性肝炎病史,以急剧发病,黄疽迅速加深,内毒素血症,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症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为特点,病情进展快,短期出现肝功能、肾功能衰竭。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出现肝衰竭的期限不同,  相似文献   

20.
庚型肝炎临床和病理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庚型肝炎(HG)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清HGVRNA;用庚型肝炎病毒(HGV)NS5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对22例临床和/或病理确诊的急、慢性庚型肝炎进行肝脏免疫组化。结果HGV感染的血清学模式以重叠HBV,HCV,HAV或HEV二重感染为主,占63.6%(14/22),单独HGV感染者占36.4%(8/22);HGV在肝脏内分布呈散在胞浆型。结论HGV单独感染者临床多呈隐匿性发病,症状轻,慢性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