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维药刺山柑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药刺山柑提取及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生物膜(BF)形成及清除作用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维药刺山柑的应用价值及临床辅助治疗耐药性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醇提法获得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并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的萃取获得不同极性的萃取物;使用96孔板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BF模型,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维药刺山柑不同提取物/萃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F形成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维药刺山柑提取物对成熟BF中活菌数的影响,评价其对成熟BF的清除作用。结果维药刺山柑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以及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52.50、50.00、45.00、46.25 mg/m L。当浓度分别为26.26、23.13、25.00、22.50 mg/m L时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可在早期阶段干扰金黄色葡萄球菌BF的形成,致活菌数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倍MIC浓度的正丁醇萃取物抗菌活性明显,与青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浓度醇提物及正丁醇萃取物24 h清除BF的作用较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还可以抑制并有效清除金葡菌成熟BF,其高浓度抗菌活性与青霉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在体外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BF形成的作用,并且能通过破坏已形成的BF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为临床辅助治疗耐药性金葡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灵巴菌质碱性醇提物体外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探讨灵巴菌质的碱性醇提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对灵巴菌质的甲醇提取部位采用酸溶碱沉-溶剂萃取等方法处理,得到其碱性醇提物,HPLC法定性鉴定巴豆苷的存在.进而通过MTT比色法、软琼脂克隆形成法、PI单染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其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成瘤能力、生长周期分布及细胞骨架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 灵巴菌质的碱性醇提物含有抗癌活性成分巴豆苷,它能够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降低细胞克隆形成的能力,能将这种细胞的生长阻滞在G2期,并对其细胞骨架造成一定的损伤.结论 灵巴菌质的碱性醇提物具有体外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及损伤细胞骨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26种采自滇东南红河州原始森林中草药的80%乙醇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及对MRSA活性,筛选出抑菌效果好的药材进一步提取分离并追踪其有效成分.方法 制备26种云南中草药乙醇提物,采用常规琼脂扩散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钢绿假单胞菌以及临床分离得到的MRSA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倍比稀释法测定MIC(最小抑菌浓度)、MBC(最低杀菌浓度).结果 26种云南中草药的醇提物中有16种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27853)、白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ATCC Y0109)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野梧桐,乔木茵芋等8种中草药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好,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在11~24mm之间,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抑菌活性在9—26mm之间,MIC在8~512μg/mL之间.结论 野梧桐,乔木茵芋等8种中药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且对MRSA菌株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8种采自云南中草药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制备8种云南产中草药的醇提物(冷或热),用琼脂打孔法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的筛选,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16种醇提取物中有15种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标准铜绿假单胞菌、标准白色念珠菌有抑制活性,其中7种中草药醇提取物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好,抑菌圈直径为15~27 mm,对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抑菌圈直径为9~25 mm,MIC在32~1 024 mg/L,MBC在64~1 024 mg/L。结论:罗汉松、箭根薯等对MRSA菌株以及白色念珠菌均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表现出广谱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26种采自滇东南红河州原始森林中草药的80%乙醇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及对MRSA活性,筛选出抑菌效果好的药材进一步提取分离并追踪其有效成分。方法制备26种云南中草药乙醇提物,采用常规琼脂扩散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临床分离得到的MRSA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倍比稀释法测定MIC(最小抑菌浓度)、MBC(最低杀菌浓度)。结果 26种云南中草药的醇提物中有16种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27853)、白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ATCC Y0109)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野梧桐,乔木茵芋等8种中草药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好,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在11~24mm之间,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抑菌活性在9~26mm之间,MIC在8~512μg/mL之间。结论野梧桐,乔木茵芋等8种中药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且对MRSA菌株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凤仙花水提物的体外、体内抑菌活性,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提供药理学参考依据。方法:体外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青霉素对照组(B组)、链霉素对照组(C组)和凤仙花水提物的不同浓度(0.01、0.10、1.00和10.00 g/mL)组(D~G组),浸渍法制备凤仙花水提物,沟槽法和纸片法检测凤仙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体内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和凤仙花不同浓度(0.5、5.0及50.0 g/kg)组(B~D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种,小鼠灌胃给予凤仙花水提物7 d后,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通过观察小鼠死亡率衡量凤仙花水提物的体内抑菌活性。结果:体外抑菌实验,当凤仙花浓度高于1.00 g?mL-1时,凤仙花水提物对上述7种致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抑菌环直径均明显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体内抑菌实验,小鼠灌胃给予5.0 g?kg-1的凤仙花水提物后,具有抑制体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作用,与阴性对照组小鼠死亡率(88.9%)比较,5.0 g?kg-1凤仙花水提物组小鼠死亡率(55.6%)明显下降。结论:凤仙花水提物中含有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冷水七抗炎作用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冷水七醇提物各分离部位的抗炎作用,并确定其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冷水七醇提物各分离部位对炎症的影响.结果 冷水七醇提物正丁醇提取部位高、低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53.04%、26.62%,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正丁醇提取部位高、低剂量组腹腔洗涤液光密度值(A)分别为0.7896±0.3561、1.2809±0.2343,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冷水七醇提物正丁醇提取部位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是冷水七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8.
代亚东 《辽宁医学杂志》2010,24(6):F0004-F0004
磷霉素钠药理作用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早期合成,使细菌细胞壁合成受到抑制而导致细菌死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具抗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沙雷菌属等革兰阴性菌也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我们应用注射用磷霉素钠和青霉素钠静滴治疗轻度、中度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冷水七醇提物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冷水七醇提物的抗炎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给于等容积的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组(给药剂量为0.2g/kg)、冷水七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冷水七醇提取物20g/kg和10g/kg),每组10只,各组灌胃给药。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冷水七醇提物对炎症的影响。结果冷水七醇提物高、低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冷水七醇提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四方麻水提物的体外抗菌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产四方麻水提物在体外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连续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对四方麻水提物进行MIC实验研究。[结果]四方麻水提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均有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比较明显,但对白假丝酵母菌作用不明显。[结论]本研究为四方麻水提物的抗菌效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也为从四方麻水提物中寻找药效的抗菌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GTW)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B)增殖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雷公藤(TW)致女性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以SD大鼠OB增殖为模型,分离新生SD大鼠头盖骨OB,传代后加入不同浓度GTW,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GTW在体外对OB增殖的作用和效价。结果 培养2d,GTW1μg/ml起显著抑制OB增殖(P<0.01);培养4d,GTW0.1μg/ml起显著抑制OB增殖(P<0.05)。药物对OB增殖的抑制程度与其剂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GTW显著抑制OB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TW对OB的直接抑制作用,是其导致药物性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雷公藤属3种植物(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和黑蔓)不同群体和个体中雷公藤甲素(tripto lide),为评价雷公藤药材质量和寻找雷公藤的优质种质奠定基础。方法建立雷公藤甲素HPLC测定方法,并测定了全国主要分布区25个群体91个个体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雷公藤甲素。结果黑蔓的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很低;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种间的雷公藤甲素差异不明显,个体质量分数木质部为1.0×10-6~5.83×10-5;韧皮部为2.3×10-6~1.030×1-0 4。结论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不同个体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约50倍,不同居群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10多倍,不同来源的药材质量差异极大,严重影响用药的安全性;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高的居群位于浙江西南部和中部、湖南新宁、贵州雷山和安徽黄山;湖南新宁、贵州雷山和浙江江山居群中有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极高的个体,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寻找质量分数高的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八角茴香中莽草酸含量的H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NH2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80∶20,均含0.1%甲酸)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漂移管温度100℃,载气流速2.5 mL/min。结果莽草酸进样量在0.57~11.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9.88%(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GTw)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和副作用及其对子宫肌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雷公藤多甙40mg/d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6个月,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放射免疫法(RIA)测FSH、LH、PRL、E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叶提取物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雷公藤叶提取物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动物长期毒性。  方法 :采用小剂量 ( 5mg/ kg)、中剂量 (大鼠 15mg/ kg、犬 10 mg/ kg)和大剂量 (大鼠 35mg/ kg、犬 15mg/ kg) ,连续灌胃(口服 )给药 3个月。  结果 :小剂量对大鼠和犬均不表现毒性 ;中剂量有一定毒性 ,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大剂量对动物心、肝、肾、肺等多种脏器呈现显著的病理损害 ,停药后可以恢复 ,未见延迟性不良反应。  结论 :本品在治疗量范围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Kedde显色法,在550 nm波长处进行总二萜内酯的含量测定。结果:比色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以雷公藤甲素计)在7.8μg/mL~4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6%,RSD为2.40%(n=6);江西产雷公藤总二萜内酯含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变化较大,在临床用药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多甙片加益肾活血法治疗IgM相关性肾小球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IgM相关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方法53例患者分为雷公藤多甙片组(A组)和雷公藤多甙片+中药益肾活血(B组)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则B组降低更明显(P<0.05)。尿红细胞均有减少,A组P>0.05,B组P<0.05;组间比较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片+中药益肾活血法治疗IgM相关性肾小球疾病较单用雷公藤多甙片疗效显著提高。认为辨病辨证相结合组方用药,能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Ebastin)联合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治疗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病例84例,均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单纯使用依巴斯汀10mg/次,1次/d;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10mg/次,3次/d,均连用28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e index,SSRI)及总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SSRI观察组为2.42±1.98,对照组为3.98±2.6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69%和67.3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不影响疗程。结论: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药物不良反应轻微,较依巴斯汀单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荐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在口腔粘膜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和抑制体液免疫,抗炎及活血化瘀等作用,临床上对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和微循环障碍的某些口腔粘膜病,如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盘状红斑狼疮和口腔扁平苔藓等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f)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和纯化,通过NMR谱鉴定共得到10个化学成分:白桦脂酸(1)、α-香树精(2)、羽扇豆醇(3)、 β-香树素(4)、麦珠子酸(5)、蒲公英甾醇(6)、鲍尔烯醇(7)、丁酰鲸鱼醇(8)、3-O-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9)和山楂酸(10)。其中,化合物3 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 5~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