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放射免疫和原子吸收方法.检测雌二醇诱发高血压过程中大鼠血浆和部分组织中P物质和微量元素锌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雌二醇诱发高血压大鼠下丘脑、延脑中P物质含量显著升高.脑垂体、肾上腺和血浆中P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0.01)。延脑、肾上腺和血浆中锌离子升高,肾脏锌离子显著降低(P<0.05~0.01)。提示P物质参与雌二醇诱发高血压过程;雌二醇可能通过影响心血管中枢、肾上腺、肾脏及血浆中依赖于锌离子的酶的活性而使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2.
幼年(5周)及成年(13周)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Psp)及同龄正常血压WKY大鼠(各组n=16),乌拉坦麻醉(1.0g/kg,ip),记录颈动脉血压后,取动脉血;剥离心脏以肝素盐水(20IU/ml)港流后取心室肌;剥取主动脉中膜;分别经组织匀浆、提取。以放免法分别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心室肌及血管平滑肌(VSM)的肾素浓度(RC)及ATⅡ含量。结果血浆ATⅡ和PRA与SHRsp的血压上升无平行关系,而心血管组织的RC和ATⅡ在SHRsp的幼年组已有增高趋势,至成年则明显高于WKY(P=0.05~P<0.01),与血压的升高一致。提示心脏血管组织的RAS与SHRsp高血压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M)含量变化及其与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95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和5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浆AM、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同时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了5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AM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50.64±23.13ng/L比1692±4.09ng/L,P<0.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M、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升高程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平行;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M与内皮素、血浆AM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7218,P<0.001;r=0.6566,P<0.001);血浆AM含量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6258,P<0.001);血浆AM与心力衰竭的原发病因无关。结论:AM参与了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AM升高可能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 2 0肽 (PAMP)水平的变化 ,探讨其病理生理作用。方法 :在离体大鼠主动脉血管条上观察PAMP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释放的相互影响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PAMP、血管紧张素Ⅱ含量 ,高压液相 (HPLC)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可使大鼠主动脉血管条孵育液及组织中PAMP浓度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而 10 -9、10 -8、10 -7mol/LPAMP对血管紧张素Ⅱ的释放无明显影响。人群中正常对照组血浆PAMP为 18 42± 2 3 3ng/L ,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PAMP为 2 9 79± 2 3 0ng/L ,是正常对照组的 1 62倍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PAMP水平与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PAM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升高的PAMP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过程 ,PAMP水平的升高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受体水平阻断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物学效应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及纤维化的作用,将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分为高血压治疗组和高血压对照组,高血压治疗组在术后第16 周通过饮水给予缬沙坦(10 μgg·d),高血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不给药。术后第16 周、20 周及28 周分别处死大鼠,测定血压、心脏和左心室重量、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浓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胶原含量及胶原容积分数。结果发现,高血压对照组大鼠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浓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胶原浓度及胶原容积分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 P<0.05 或0.005);与高血压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治疗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明显增高,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血浆醛固酮浓度、心肌胶原浓度及胶原容积分数则显著降低(P<0.05) ,且主要是Ⅰ型胶原减少。结果提示,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塑与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Ⅱ1 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病理生理作用,抑制醛固酮的释放,逆转左心室重塑,心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学效应可能主要是血管紧张素Ⅱ1 型受体所介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紧张素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主要作用。方法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顺序饱和分析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紧张素浓度。结果 :正常人和Ⅰ期、Ⅱ期、Ⅲ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上腺浓度有极显著差异 (F =399.6 4,P =0 0 0 0 1) ,且随病情加重而减少 (P值均小于 0 0 1)。结论 :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 ,肾上腺紧张素的信号调节作用远强于其血管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 3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时取右心耳组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测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R)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窦性心律患者、阵发性房颤及慢性房颤患者之间的心房组织AT1-R手AT2-R的mRNA水平差别均无显著性(P均>0.05);AT1-R和AT2-R在各组患者心房组织中主要表达在心房肌细胞;与窦性心律患者相比,阵发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患者的心房组织AT1-R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P<0.01),而AT2-R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P<0.05)。结论 心房在房颤时AT1-R表达下调而AT2-R表达上调,提示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了房颤的心房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颅脑损伤大鼠心肌损害、循环和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建立颅脑损伤及ACEI药物干预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浆AngⅡ水平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AngⅡ和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表达,并观察心肌HE染色及超微结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浆AngⅡ、心肌组织AngⅡ和AT1R水平显著升高,血清CK—MB含量显著增高(P〈0.05或〈0.01),HE染色和超微结构的病理观察可见心肌损害;ACEI干预组血浆和心肌AngⅡ含量及血清CK—MB水平较单纯损伤组显著降低,HE染色和超微结构可见心肌损伤程度减轻。结论颅脑损伤可引起明显的心肌损害,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是参与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的机制之一;ACEI具有防止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阿霉素肾病大鼠(ADR)肾小球的结合,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结合的影响;同时应用放免分析法测定相应的血浆AngⅡ和醛固酮水平。结果:①大鼠肾小球具有特异性、可逆性、可饱和性、竞争性和高亲和力的AngⅡ结合位点。②肾病组血浆AngⅡ和醛固酮水平、受体的解离常数(K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肾病组肾小球AngⅡ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 max)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后,两组大鼠肾小球AngⅡ受体的B max均上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肾小球AngⅡ结合位点是AngⅡ的受体。②ADR肾内RAS处于活化状态,B max的下降为同系物下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重塑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变化及其机制,在制作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模型血管基础上,观察了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大、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用肠系膜微血管口径显微电视测量法和离体血管环灌流实验分别观察了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和胸主动脉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以及洛沙坦对该反应的作用;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动物胸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nRNA和2型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中膜厚度增加,细胞层数增加,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含量增加;随着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升高,肠系膜动脉、离体胸主动脉环收缩反应增加,而且在每一个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和离体胸主动脉环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收缩反应都比对照组增强;洛沙坦完全阻断离体胸主动脉环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nRNA表达增多,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mRNA也有表达,而正常大鼠未见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mRNA表达。此结果提示:(1)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重塑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增强,洛沙坦完全阻断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2)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增多可能是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重塑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增强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tion-converting cnzyme 2,ACE2)基因G9570A多态性与中国南方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136例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9例的ACE2基因.同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并进行组间对照研究,探讨ACE2基因G9570A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0.05);两组ACE2基因型分布不同(P〈0.05);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携带A/AA基因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高于携带G/GG基因者(P〈0.05)。在男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携带A基因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于携带G基因者(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携带A/AA基因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相对较大.可能与其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80-160mg/d口服,共8w,监测治疗前后血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1)治疗后血压下降总有效率为86.6%(P<0.01);(2)治疗后血浆PRA、AngⅡ水平增高,ALD水平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3)治疗后血浆ET水平降低,而NO水平增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降压疗效明显,对RAS阻断更完全,并可以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3.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大鼠纤溶功能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促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合成与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受体和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以及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大鼠纤溶参数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构建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成高血压组和替米沙坦组(3 mg/kg·d)6周,另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检测大鼠血浆与主动脉组织匀浆中Ang Ⅱ含量,血浆与主动脉孵育液中纤溶酶原激活物(t-PA)、PAI-1活性,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高血压组血浆Ang Ⅱ含量、血浆PAI-1活性、血管平滑肌细胞ERK蛋白及AT1 R蛋白的表达4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89~0.96,P<0.01~0.001).主动脉匀浆Ang Ⅱ含量、主动脉孵育液PAI-1活性、血管平滑肌细胞ERK蛋白及AT1R蛋白的表达4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86~0.96,P<0.01~0.001).②与高血压组比较,替米沙坦能明显抑制主动脉分泌PAI-1的能力(P<0.05),降低血浆PAI-1活性(P<0.05),升高血浆与主动脉孵育液中t-PA活性、t-PA/PAI-1值(P均<0.05),明显改善纤溶参数.③替米沙坦组ERK和AT1R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表达较高血压组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 替米沙坦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ERK和AT1 R的表达,抑制Ang Ⅱ引起的PAI-1合成增加,可能是其改善纤溶功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江时森  李辉 《心肺血管病杂志》1994,13(2):104-105,101
本工作观察了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心肌,主动脉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HR心肌,主动脉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ATII)和血管紧张素换酶(ACE)活性显著高于正常血压大鼠(WKY)。卡托普列能显著抑制SHR心肌,主动脉组织ACE活性;降低ATII含量,并使血压明显降低。提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血管局部组织RAS的抑制作用在其降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蔗糖喂养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0只,按Kuwajima法制成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模型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B组为高糖组,高蔗糖饲料喂养.三周、八周观察其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的水平,八周时测其血浆和心肌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以及左室相对质量(LVW/BW).结果不同饲料喂养后三周,高糖组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P<0.01).八周时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P>0.05),血浆醛固酮水平较对照组增加28%,有显著性差别(P<0.05);心肌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20%、30%、23%,具有显著性差别(P<0.01).高糖组LVW/BW与对照组相比增加25%,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促进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形成,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引起心肌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观察了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心肌、主动脉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HR心肌、主动脉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ATII)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显著高于正常血压大鼠(WKY)。卡托普列能显著抑制SHR心肌、主动脉组织ACE活性;降低ATII含量,并使血压明显降低。提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血管局部组织RAS的抑制作用在其降压机制中发挥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β1肾上腺受体反义基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前肾素原mRNA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影响,探讨基因治疗降低血压的机制.方法 制作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模型,阳离子脂质体与β1反义寡核苷酸经鼠尾静脉注射.共聚焦检测荧光,鼠尾袖带法(tail-cuff法)测血压,半定量RT-PCR测定前肾素原mRNA水平,放免法测定血浆Ang Ⅱ水平.结果 β1反义寡核苷酸可使血压下降维持4周,血压最大下降39 mm Hg;与高血压组比较,注射后第7天反义组的前肾素原mRNA、Ang Ⅱ水平无统计学意义;注射后第28天,反义组的前肾素原mRNA、Ang 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以β1肾上腺受体为靶基因的反义基因治疗降压效果显著,其机制是先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再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肾内血管紧张素系统在NO缺乏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T1R)在缺血性肾损害时肾脏局部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及Westerblooting法分别检测NO缺乏性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血浆和肾脏的AngⅡ含量和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 缺血性肾损害时大鼠肾组织的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肾组织的AT1R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但血浆中的AngⅡ水平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NO缺乏性缺血性肾损害时存在AngⅡ及其AT1R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 ,它们可参与肾脏损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应用牛磺酸后,观察牛磺酸对体外循环手术病人的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和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变化的影响。提示:①动物模型上用牛磺酸组较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机会少,LVEC和±LVdp/dtmax较对照组升高,LVPDP和CPP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内蛋白漏出和丙二醛含量均明显减少;②用牛磺酸组内皮素含量较对照组低(P<0.01)。在体外循环前4个阶段,血管紧张素Ⅱ在两组中的变化规律相似,但术后24小时,用牛磺酸组血管紧张素Ⅱ较对照组为低;③在用牛磺酸组的各个阶段,丙二醛含量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或P<0.01)。证明牛磺酸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指出体外循环前后应用牛磺酸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1的变化,并探讨该模型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新生Wistar大鼠皮下注射辣椒辣素(50 mg/Kg),对照组则皮下注射对照液,哺乳期后挑选出雄性大鼠分成4组分别给予含盐不同的饮食4周,检测鼠尾收缩压、体重、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内皮素-1浓度和24h尿量、饮水量、尿钠、尿钾.结果 辣椒辣素新生处理大鼠在高盐饮食时鼠尾收缩压明显增高,肾排钠和水功能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1浓度明显升高.结论 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新模型的形成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及内皮素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