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型肝炎肝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发病。一氧化氮(NO)由一氧化氮合酶(iNOS)催化L-精氨酸产生,具有广泛的生理病理作用,受到广泛重视。我们检测了重型肝炎肝组织中诱导型iNOs的分布,以期了解NO和重型肝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NF—kB及iNOS与肺部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kB是一种多向性转录调节蛋白,参与众多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表达的转录调控,与多种炎症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也发现在哺乳动物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家族中的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致炎细胞因子或脂多糖作用下,其催化合成的一氧化氮在许多炎症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阐述NF-kB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在NF-kB参与诱导活化下催化合成的一氧化氮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对大鼠心脏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取1、2、8和24h四个不同时间点观察。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心肌梗死后1、2及24h三个时段缺血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冠状动脉结扎后8h缺血心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表达。结果冠状动脉结扎后2h,缺血组大鼠缺血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下降(P〈0.05),并持续至结扎后24h;结扎后24h组内皮型一氧化氮mRNA的表达与结扎后2h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动脉结扎后8h,梗死区存活心肌组织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大量表达,而假手术组未见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结论正常大鼠心肌组织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在心肌梗死早期缺血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减少。心肌急性缺血刺激早期诱导大鼠缺血心肌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大量表达。  相似文献   

4.
氧化剂对RAW264.7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氧化应激对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观察氧化剂叔丁基氢过氧化物对RAW 2 64.7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 ,1.5× 10 -4mol/L叔丁基氢过氧化物能够诱导RAW 2 64.7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 ,放线菌素D、环己酰亚胺及acetovanilone均可减弱叔丁基氢过氧化物对RAW2 64.7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诱导。另外 ,叔丁基氢过氧化物对RAW 2 64.7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诱导作用还可被核因子 κB抑制剂PDTC减弱。可见 ,氧化剂可诱导RAW 2 4.7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 ,且作用在转录水平 ,该过程中有新的蛋白质合成及内源性活性氧产生的参与 ,转录因子核因子 κB的激活也可能与该诱导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在导致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及核因子κB的作用。方法核因子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预处理和未预处理原代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用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分别进行干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IκBα的蛋白表达,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核因子κB的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10μg/L肿瘤坏死因子α和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的干预下,核因子κB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发生显著增加(P<0.05);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细胞凋亡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增加。结论在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内皮细胞时,通过降解IκBα引起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核转位,后者可引起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上调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NF-κB及iNOS与肺部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F-κB是一种多向性转录调节蛋白,参与众多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表达的转录调控,与多种炎症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也发现在哺乳动物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家族中的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致炎细胞因子或脂多糖作用下,其催化合成的一氧化氮在许多炎症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阐述NF-κB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在NF-κB参与诱导活化下催化合成的一氧化氮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NF-k13是一种多向性转录调节蛋白,参与众多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表达的转录调控,与多种炎症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也发现在哺乳动物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家族中的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致炎细胞因子或脂多糖作用下,其催化合成的一氧化氮在许多炎症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阐述NF-kB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在NF-kB参与诱导活化下催化合成的一氧化氮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总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力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方法 用生化方法 检测对照组、中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及乙戊肝重叠感染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总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结果 中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乙戊肝重叠感染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总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总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一氧化氮、总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病毒性肝炎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与肝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机体产生的一种生物调节因子,在多种生理和病理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以L-精氨酸为前体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作用下合成的。人体内有3种NOS亚型,内皮型(eNOS)、神经型(nNOS),诱导型(iNOS)。此三种合酶在肺中都有表达。外源性的刺激,比如过敏原可以激发iNOS的合成。研究发现iNOS在哮喘患者的气道上皮和炎症细胞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甲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分析甲醛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分别与不同浓度甲醛(分别为0、5、10、20、40和80μmol/L)的DMEM培养基孵育,同时以过氧化氢(100μmol/L)为阳性对照组,抗氧化剂维生素C(100mg/L)为保护组。共培养24h后,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脱氢酶漏出量;硫代巴比妥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一氧化氮浓度;生化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甲醛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细胞乳酸脱氢酶漏出,促进内皮细胞上清液丙二醛和一氧化氮的产生;降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增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促进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结论甲醛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及表达,诱导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及表达,从而诱导内皮细胞产生过多的一氧化氮有关;维生素C通过降低一氧化氮产生,减轻甲醛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曲格列酮)对凝血酶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曲格列酮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凝血酶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1、5、10、25、50、100μmol/L)曲格列酮实验组预作用2h,然后以凝血酶(5U/ml)诱导作用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分析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凝血酶诱导作用下HUVEC表达的ICAM-1、VCAM-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当曲格列酮浓度大于1或5μmol/L预作用后,给予凝血酶诱导,曲格列酮可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ICAM-1、VCAM-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加(P<0.05),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结论:PPARγ配体曲格列酮能够抑制凝血酶诱导的内皮细胞ICAM-1、VCAM-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增加,具有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内皮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以及血管紧张素Ⅱ一型受体(AT1)、血管紧张素Ⅱ二型受体(AT2)和核因子-kappa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单独和与AT1、AT2、核因子-kappaB的抑制剂联合干预细胞后,用RT-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核因子-kappaB的活性。结果 在血管紧张素Ⅱ干预2h后核因子-kappaB活性增强(P〈0.05),5h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核因子-kappaB和AT1的抑制剂能抑制这种增加(P〈0.05),AT2则无此作用。结论 在内皮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结合后激活核因子-kappaB,后者的激活引起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增强,从而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内皮细胞的自分泌和旁分泌对受损内皮细胞的影响 ,以及下丘脑—垂体参与后对其的作用 ,将正常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联胺诱导内皮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及下丘脑垂体细胞培养基加联胺诱导内皮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分别作用正常内皮细胞和受损内皮细胞 ,并检测其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 ,联胺诱导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受损内皮细胞丙二醛代谢有明显下调作用 (P <0 .0 1) ;而下丘脑垂体细胞培养基加联胺诱导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对正常内皮细胞和受损内皮细胞丙二醛代谢均有下调作用 (P<0 .0 1) ,其中对受损内皮细胞下调更明显。联胺诱导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对正常内皮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无明显调节作用 ,而对受损内皮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有上调作用 ;下丘脑垂体细胞培养基加联胺诱导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对正常内皮细胞和受损内皮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均有上调作用 (P <0 .0 5 ) ,其中对受损内皮细胞上调更明显 (P <0 .0 1)。结果提示 ,内皮细胞受到联胺脂质过氧化损伤时 ,其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能下调其丙二醛的代谢和上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内皮细胞自身抗外来伤害的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与心功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一氧化氮是一个细胞-细胞间信息传递因子,作为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在体内起着重要而广泛的作用,它还可介导细胞免疫和细胞毒性;一氧化氮合酶作为内源性一氧化氮生成的限速酶,有三种同工酶,其在体内的分布与表达调控机制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一氧化氮与心功能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探讨舒降之、普罗布考、开搏通和祛淤消斑胶囊对食饵性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兔饲以1%胆固醇饲料12周,造成动脉粥祥硬化,分别给予以上药物,12周后超声技术测量腹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及血浆内皮素等,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测量血管组织内皮素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基因表达。4种药物减轻乙酰胆碱血管收缩作用的效果依次为普罗布考、舒降之、祛痰消斑胶囊和开搏通;总胆固醇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乙酰胆碱注射后动脉内径变化率均为中度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57、-0.47)。正常兔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在正常组有微量表达,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升高分别达2.56倍、7.60倍和2.67倍,在自然消退组内皮素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继续轻度增高,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表达有轻度下降;与动脉粥祥硬化模型组比较,普罗布考和开搏通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量达到显著性水平,普罗布考、开搏通和祛瘀消斑胶囊均显著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表达,各服药组内皮素1表达减弱。实验提示4种药物均可显著改善动脉粥祥硬化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其中以普罗布考效果最佳;而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表达的减少,过氧化脂质对内皮功能损害的减轻,是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改善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预防载脂蛋白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抗氧化机制与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的关系。方法将8周龄小鼠36只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普伐他汀组,每组12只。通过病理检测主动脉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内3-NT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结果普伐他汀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对面积、3-NT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模型组病变的相对面积、3-NT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普伐他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抗氧化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减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致3-NT减少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氧化氮是在一氧化氮合酶催化下生成的。三种不同的一氧化氮合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各不相同,通过对一氧化氮合酶的干预将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策略。现就国内外在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与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X受体激动剂3β-羟基-5α,6α-环氧胆烷酸甲酯和T-0901317对高脂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壁一氧化氮合酶、增殖细胞核抗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养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为无药对照组、3β-羟基-5α,6α-环氧胆烷酸甲酯干预组[10 mg/(kg.d)]和T-0901317干预组[10 mg/(kg.d)],每组6只小鼠,灌胃6周。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主动脉壁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增殖细胞核抗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蛋白的表达。结果药物干预的两组主动脉壁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管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X受体激动剂3β-羟基-5α,6α-环氧胆烷酸甲酯和T-0901317均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抑制动脉壁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提示肝X受体激动剂还可通过调脂以外的其它途径,如抑制炎症反应和保护内皮功能等方面,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蛋白-酪氨酸激酶及蛋白激酶C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应用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及应用伏波脂耗竭细胞蛋白激酶C。结果发现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显著抑制了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0.830±0.189对0.519±0.180,P<0.05)和一氧化氮的释放(培养基亚硝酸盐浓度为8.94±0.86μmol/L对2.83±0.47μmol/L,P<0.01)。而耗竭细胞蛋白激酶C不影响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和一氧化氮合成,表明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信号转导为蛋白-酪氨酸激酶依赖性的而非蛋白激酶C依赖性的转导。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合酶在冠心病病理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氧化氮合酶有3种亚型: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或NOS 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或NOS 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或NOS 2)。过去认为只有eNOS参与调控血管功能,然而最近众多的研究发现,nNOS表达于血管内皮并且在心血管系统内发挥重要作用。nNOS可以产生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等物质来调节非神经细胞的信号通路。本文将重点探讨nNOS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