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在风湿病科门诊抽取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需住院治疗患者6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试验组接受根据健康教育流程表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接受护士提供的健康指导.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前、入院后两周、出院后1个月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的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得分均比入院后两周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在入院后两周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得分比入院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在入院后两周测量得分虽比入院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入院前的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两周及出院后一个月的得分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流程表进行健康教育,能更有效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80例乳腺癌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接受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一般性卫生宣教,两组分别在入院当天、手术后1周、出院前1 d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测量。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随时间的变化而下降,与入院时相比,试验组在手术后1周和出院前1 d的疾病不确定感下降趋势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3.
信息支持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总被引:75,自引:7,他引:75  
孙红  郭红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44-246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为类实验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共60例.前30例患者为对照组,后30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60例患者于入院时、手术前、出院前进行疾病不确定感调查.实验组患者接受实验者提供的与疾病和康复相关的信息支持.对照组只接受病房护士提供的健康指导.结果:实验组在手术前以及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比入院时明显下降(P< 0.05);与入院时相比,实验组在手术前和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的下降幅度远超过对照组的疾病不确定感的下降幅度(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提供系统性的信息支持,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流程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82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按健康教育流程实施系统性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患者于入院时、手术前、出院前进行疾病不确定感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和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以及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比入院时明显下降(均P<0.01);而对照组手术前疾病不确定感与入院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疾病不确定感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流程对患者进行教育,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5.
耿莉  范秀珍  李卫峰  李振  付振美 《护理研究》2011,25(14):1245-1247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病人不确定感的影响,为护士制订和选择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消化科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早期胃癌病人96例,前48例作为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后48例作为实验组,接受"321"健康教育模式。两组均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分别于入院时、手术前及出院时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测试。[结果]两组在手术前以及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比入院时明显下降(P<0.01);与入院时相比,实验组在手术前和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的下降幅度远超过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321"健康教育模式能显著降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按健康教育模型流程实施系统性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碎石前1d、出院时进行疾病不确定感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碎石前1d、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其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模型对患者进行教育能明显降低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抑郁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6月在我院心身科病房住院的78例抑郁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住院2周后及出院前1d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in illness scale,MUIS)测评。结果观察组住院后2周及出院前1d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比入院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开展健康教育,能显著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肿瘤适形调强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肿瘤行适形调强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按照整体护理模式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结果在入院时、放疗前、出院时,对照组的疾病不确定感分别是95.25±8.87、91.16±9.96和84.21±9.91,实验组的分别是95.30±7.12、82.87±6.32和78.23±6.56,在入院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疾病不确定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放疗前和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比入院时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下降(P0.01);出院时达到最低。而对照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在放疗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疾病不确定感相对于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对于常规的健康教育,应用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助于提高患者有效的应对方式及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60例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按健康教育模型流程实施系统性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碎石前1d、出院时进行疾病不确定感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在碎石前1d、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其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健康教育模型对患者进行教育能明显降低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家属60例。选择入组前30例为对照组,后30例为实验组。为实验组提供与病人疾病和康复相关的信息支持,对照组只接受病房医护人员提供的一般指导。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PPUS-FM)对两组病人家属在病人入院当天、手术前1d、出院前1d进行疾病不确定感调查。[结果]实验组在手术前以及出院前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均比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家属提供信息支持能显著降低他们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