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右室心律失常包括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多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其余以下部分可起源于右室流入道、右室游离壁、或右室心尖部[1-6]。起源于右室间隔部的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较为罕见[7-10]。目前,关于右室间隔部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分布、心电图特点以及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的研究均不完善。本研究观察射频消融术对右室间隔部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射频导管消融(RFCA)已成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治疗的常规,而临床上最多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期前收缩,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针对病因改善基础病变,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减少期前收缩次数,临床试验表明无论室性期前收缩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药物治疗均不尽人意。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RFCA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适应证得到适当放宽,且RFCA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本研究采用RFCA治疗顽固性室性期前收缩,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岳东辉 《临床荟萃》1997,12(17):785-787
正常心律或异位心律所发出的激动尚未到达心室前,由异位起搏点发出激动所引起心室的一部分发生一次除极,其出现时间比基本心律提早,称为室性过早搏动或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性早搏或室早。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可以是偶然发生的,也可以是有规律的发生,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便形成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 病因 室性早搏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见于异常的神经体液状态,更多则见于心脏正常的健康人。 1.1 器质性心脏病 各种心肌炎及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尤其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慢性肺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心脏手术、心导管术、心力衰竭、休克、心室假腱索。  相似文献   

4.
<正>室性期前收缩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一种,见于各种原因,如器质性心脏病、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者、药物作用及电解质紊乱等[1],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甚至丧失生命。因此,对室性期前收缩的预防及治疗相当重要,尤其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有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有一定的心脏毒性,具有致心律失常或加重原有心律失常的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运用。室性期前收缩多属中医学"心悸"范  相似文献   

5.
早搏即过早搏动,又称期前收缩,是指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激动,引起心脏一部分或全部提早发生除极。按照异位激动的起源,过早搏动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三种。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6.
室性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从其涵盖的内容和危险度来说,既包括了正常人群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早搏)(PVB)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也包括了伴或不伴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导致的心源性猝死(SCD)。本文结合2006 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SCD预防指南,简述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与心源性猝死的防治。1室性心律失常分类与心脏性猝死风险评估室性心律失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两类:①血流动力学稳定:无症状;轻微症状。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晕厥前兆(头昏、头晕、乏力或虚脱、黑);晕厥;心搏骤停;SCD。其…  相似文献   

7.
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治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王长谦  臧敏华  应小盈 《新医学》2006,37(5):333-335
进修医生教授,请问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主要病因是什么? 教授常见室性心律失常主要有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有报道,在健康人群常规心电图中室性期前收缩检出率为0.78%~6.1%,用24 h心电图监测(Holter检查)时,室性期前收缩的检出率为30%~50%,且有随年龄增高检出率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党书毅  王玮  王俊峰  曹政  陈彬  王斌  周建华  彭贵海 《临床荟萃》2004,19(17):1007-1008
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已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已有文献报道RFCA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明显。而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室性期前收缩则较少见,我科对1例左室流出道的频发性期前收缩伴短阵室速的患者进行了RFCA治疗,近期疗效显著,现报  相似文献   

9.
口服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与QT间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华  周宏 《临床荟萃》2006,21(1):43-44
期前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异位心律,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心律(如心房纤颤)的基础上。而病理性的期前收缩,尤其是频发和复杂的室性期前收缩,如室性期前收缩连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在T上的室性期前收缩,演变为室速及室颤的可能性很大。胺碘酮是临床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药物之一,该药对QT间期的影响目前存有争论。其对心脏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本研究观察口服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QT间期的变化及其与不良反应的关系,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
1引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阵发性室上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室上性期前收缩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称阵发性室上速,主要由希氏束分叉以上的心脏组织所致,包括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希氏束,部分类型还包括心室肌参入所致的心动过速。该类心律失常多见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对50例新生儿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类型、实验室检查、治疗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病因以感染为主,有22例,占44%,其次是窒息缺氧,占24%。心律失常类型包括:(1)异位搏动及异位心律35例,其中房性期前收缩13例,室性期前收缩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结性期前收缩2例。(2)传导异常13例,其中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文氏型)3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不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预激综合征2例。(3)窦性心动过缓2例。50例经治疗后,46例存活、4例死亡。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有三大特点:(1)以传导系统发生率高;(2)功能性、暂时性心律失常多见;(3)预后较年长儿、成年人佳。心律失常的原因以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2.
脉冲多普勒结合心电图思维诊断胎儿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结合心电图思维方法分类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可行性.方法 产前检查发现胎儿心律失常65胎,通过获取肺动、静脉的脉冲波多普勒血流频谱,运用心电图思维方法,分类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结果 诊断65胎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缓12胎,窦性心动过速8胎,室上性心动过速5胎,房性期前收缩28胎,室性期前收缩7胎,房室传导阻滞5胎.结论 脉冲多普勒频谱结合心电图思维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分类诊断胎儿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第一节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又称期前搏动或过早搏动,是最常见的异位心律失常。由于异位起搏细胞的自律性增高,主动发放冲动,或是由于冲动折返,使心脏(有时只是心脏的一部分)提前激动并收缩,故称为期前收缩。在心率慢时,期前收缩可发生在两个正常搏动之间,  相似文献   

14.
宓继红  王一尘 《新医学》2001,32(11):644-644
女,75岁,因解不成形便半年,呕吐半个月余伴头晕,拟贫血原因待查(消化道肿瘤?)于2001年3月11日入院。既往无明确心脏病史、心律失常史。入院次日查血电解质钠、钾、氯、钙、磷、镁均正常,心电图示低电压。为明确诊断有无消化道肿瘤拟行钡剂灌肠检查,于入院次日晚给予20%甘露醇250mL清洁灌肠,肠道准备满意。次晨患者突然出现胸闷不适、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持续3秒,同时伴尿失禁。急查12导联全程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短阵房性心动过速、QT率…  相似文献   

15.
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行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二维超声指导下用M型取样线在心脏切面上同时通过心房壁和心室壁,观察每一心动周期房、室壁的运动曲线及相互之间的节律关系.结果 396例胎儿心律失常中,房性期前收缩276例,室性期前收缩42例,窦性心动过速31例,窦性心动过缓1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心房扑动10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7例,6例在检查中出现不规则心律.13例伴有胎儿心脏结构异常,以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为主;9例伴心力衰竭、6例伴胎儿水肿. 结论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某些复杂类型心律失常的诊断仍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6.
正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 Induced Cardiomyopathy,TIC)指由于快速的规则和(或)不规则的房性心律失常,或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因心室率过快导致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在恢复窦律或控制心室率后,可完全或部分逆转心功能~([1])。TIC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对心功能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7.
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意义。方法1998-01~2006-08间我们先后成功抢救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20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分析心电图的特点及抢救治疗后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均发生心律失常,12例为紊乱性心律,其中6例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或三联律,6例以多源多形性室早、室速为主,其中2例多次出现室颤。8例分别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频发多源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均出现在临床重度中毒患者中,其中7例重度患者行急诊血液净化治疗,心律失常迅速减少,5~8h心电图转为正常。所有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多样化,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其心律失常严重性直接反映临床急性中毒的严重程度,早期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可迅速纠正心律失常,使心电图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正>快速心律失常包含了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一系列疾病,引起患者心悸、心房血栓形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症状和并发症,严重可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导管消融术彻底改变了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治愈了无数的患者[1]。导管消融围术期一般指从患者拟行消融开始至术后1~3个月,内容主要包括手术指征的评估、术前检查与治疗、术中综合管理、术后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以及术后康复治疗等方面。加强围术期管理对于提升手术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患者获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心律失常患者12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检查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观察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的关系。结果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及传导阻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律失常者心率变异性和非室性心律失常者心率变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小儿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测定心率变异性有助于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V1~V3导联ST段明显抬高对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例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观察V1~V3室性期前收缩对ST段抬高的影响。结果患者V1~V3 ST段马鞍形抬高伴室性期前收缩。结论V1~V3 ST段马鞍形抬高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脏结构正常支持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