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预充乳酸林格氏液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剖宫产术中患者血压及呕吐、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60例拟在CSEA下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R 组,n=30)于麻醉前30 min内输完乳酸林格氏液500ml,然后再以5ml/kg&#8226;h继续输注乳酸林格氏液,对照组(C 组,n=30)则直接以5ml/kg&#8226;h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氏液,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min、10 min、20min、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和发生恶心呕吐及寒颤的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麻醉前血压无差别,麻醉后5min、10min时实验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0min后两组血压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寒颤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麻醉前预充可以使剖宫产产妇术中血压相对稳定,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预输贺斯(HES)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血压的影响及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12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HES组、复方乳酸钠(LR)组、对照组3组,腰-硬联合麻醉用药前HES组输入6%HES 500 ml,LR组输入复方乳酸钠1 000 ml,均在30 min内输完,对照组开放静脉后即刻麻醉,记录并分析3组同期收缩压(SBP)的变化。结果①3组产妇注药后SBP出现下降趋势,3-5 min下降到最低,最低SBP均明显低于基础值,与基础值两两比较,均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ES组最低SBP明显高于LR组和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10.0%)明显低于LR组(27.5%) 和对照组(30.0%),HES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R组、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②HES组、LR组、对照组分别有4例、11例、12例出现低血压,各有2例、8例、8例患者用麻黄碱得到纠正,其余病例经快速补液和调整体位后得以恢复。结论预输HES可预防和减少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硬腰联合麻醉剖宫产术预输注血定安对母体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象选择2004-03~2004-05行剖宫产2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血定安组(A组)和复方乳酸钠组(B组)。  相似文献   

4.
胡丽敏 《浙江临床医学》2006,8(5):465-465,467
腰-硬联合麻醉既能发挥腰麻作用迅速、肌松完全的特点,也可通过硬膜外导管注药增加麻醉平面和延长麻醉时间。在剖腹产手术中应用有镇痛肌松效果确切,又能有效消除盆腔手术牵拉不适的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509-3510
观察格拉司琼联合胃复安对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选取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初产妇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3组各80例。A组采用格拉司琼联合胃复安、B组采用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C组单用格拉司琼预防术中术后恶心呕吐。三组产妇在麻醉开始前5min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并记录各组术中及术后0~2h和2~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A组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术后0~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的产妇,在麻醉前预防性使用格拉司琼和胃复安能有效降低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腰麻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505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剖宫产术的指征,手术开始时间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617例产妇表现出恶心呕吐。结论:腰麻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与配合,能明显降低仰卧位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对我院剖宫产硬腰联合麻醉的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无合并妊娠疾病的孕妇120例,年龄21~38(平均29.5)岁,孕36^+~40^+周。  相似文献   

9.
郭艳辉  赵崇法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1415-1415
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最广泛的麻醉方法,恶心呕吐是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卡前列甲酯栓经常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1,3],它的胃肠道副作用会否加重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恶心呕吐,作者为此作一探讨.现将一组用与不用卡前列甲酯栓产妇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硬膜外预充液预防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导管致硬膜外血管损伤及腰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单胎足月妊娠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0例.3组产妇均取左侧卧位,L2-3椎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将脊麻针穿过硬膜外针内腔行蛛网膜下隙穿刺,见脑脊液回流后,注入0.75%左布比卡因2.0 mL,拔出腰麻针.Ⅰ组产妇硬膜外置管前在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 mL;Ⅱ组产妇硬膜外置管前在硬膜外腔注入含麻黄素15 mg的生理盐水5 mL;Ⅲ组产妇硬膜外腔直接置入导管.记录3组产妇血管损伤发生率,观察麻醉注药前(T0),经穿刺针注药液后2 min(T1),5 min(T2)HR、SBP、DBP的变化,以及采用针刺法测定注药后5、10 min时的感觉阻滞平面.结果 Ⅰ、Ⅱ、Ⅲ组血管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3%、1.6%及13.3%,Ⅲ组血管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均P<0.05),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T1及T2的SBP较T0有明显的下降(均P<0.05),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组感觉阻滞平面较Ⅲ组明显升高(P<0.05),Ⅰ、Ⅱ组注药后感觉阻滞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在硬膜外预充少许液体,可以预防硬膜外导管置入时损伤血管,提高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安全性,同时还可改善腰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5559-556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术中护理配合的方法,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根据腰-硬联合麻醉特点,对60例剖宫产患者做好麻醉护理配合、生理、心理护理及术后镇痛。结果:产妇在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CSEA起效快、效果确切、安全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先注射和补救性注射间羟胺对择期瘢痕子宫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患者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单胎妊娠择期行二次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均分为间羟胺静脉预注组(观察组)和间羟胺静脉补救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前均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0 mL/kg ,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在腰麻药注入后,即刻静脉预注间羟胺0.5 mg ,如上述处理后仍出现低血压[下降>20%或收缩压(SBP)<90 mm-Hg ],再静注间羟胺0.5~1 mg ;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在腰麻药注入后,暂不预注间羟胺及其他升压药物,患者麻醉后出现低血压时静脉注射间羟胺0.5mg,如上述处理后仍出现低血压,再静注间羟0.5~1mg。记录麻醉前(T0)、腰麻后1 min(T1)、3 min(T2)、5 min(T3)、7 min(T4)、10 min(T5)、15 min(T6)和20 min(T7)时血压(BP)、呼吸(HR)以及两组新生儿 Apgar评分。记录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T7时观察组SBP、舒张压(DBP)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T0、T7时两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中观察组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静脉预注间羟胺能有效降低瘢痕子宫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发生率,相对于补救性静脉注射间羟胺,其应用能使循环更加平稳;两种方式对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唐生友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2100-2101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手术显著增多,而急诊剖宫产由于手术往往比较紧急,故麻醉方法要求起效快,以便能迅速取出胎儿,解除胎儿宫内窘迫,同时又可用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对新生儿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腰麻组,比较两组新生儿24、48h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腰麻组24h收缩压显著低于硬膜外麻醉组,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h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组剖宫产新生儿24h收缩压显著低于硬膜外麻醉组。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2-03以来,用一次性腰-硬联合麻醉包,一次穿刺完成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EA)的操作及其复合麻醉(CSE),结合SA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麻醉用量少的特点[1],用于剖宫产手术取得了很大成功,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择期剖宫产产妇200例,年龄23~37岁,体重65~90 kg,妊娠38~41周,A SAⅠ~Ⅱ级,术前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剖宫产妇。随机分为两组:CSEA组(n=100)和EA组(n=100)。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及手术时间统计学无统计学差异。术前用药、术前准备无差异。1.2方法入室静卧测得BP、HR、SpO2作为基础值后,开放静脉通道,于麻醉前输入液体300~500 m l。CSEA组选择右侧卧位L2~3间隙穿刺,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将腰穿针置入硬膜外穿刺针内直至碰有阻力感,问询剖宫产妇无任何异感后再缓慢刺破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中,如有脑脊液流出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液(10%葡萄糖液1 m l+0.75%布比卡因2 m l)2.5 m l行SA,注药后快速退出腰穿针,硬膜外腔置入导管备用,必要时给药。EA组同样选择右侧卧位L2~3间隙穿刺,成功后头向置管4~...  相似文献   

16.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具有腰麻(SA)起效迅速,作用完全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作用时间灵活,便于术后镇痛等优点,更适合急诊剖宫产术。本文对其临床效果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进行临床观察,并与单纯硬膜外麻醉进行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急诊剖宫产妇2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例。A组使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A组采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穿刺针,B组采用国产18G硬膜外穿刺针,两组穿刺点均为腰2~3。结果:A组麻醉起效迅速,麻醉完善,肌松充分,局麻药用量少,与B组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CSEA是急诊剖宫产手术的良好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朱雪琴  陈妙仙  朱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490-2492
目的:探讨胶体液预负荷能否进一步降低改良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健康足月妊娠择期剖宫产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n=30)。A、B组分别为改良腰硬联合麻醉前晶体液预负荷和胶体液预负荷,C、D组分别为单次腰麻前晶体液预负荷和胶体液预负荷。容量预负荷量为麻醉前10min内输注8mL/kg乳酸林格液(A、C组)或万汶(B、D组)。改良腰硬联合麻醉为蛛网膜下腔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5mg 芬太尼20μg,5min后硬膜外腔注入10mL0.25%布比卡因;单次腰麻为蛛网膜下腔一次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10mg。观察4组产妇血压、心率的变化,比较术中疼痛(VSA评分>3分)、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A、B、C、D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0%、17%、47%和17%。C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B组与A、D两组间比较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胶体液预负荷不能进一步降低改良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患者在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前后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行导尿术,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行导尿术,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前后心率、血压变化,疼痛分级以及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对照组患者在留置导尿后心率、血压均明显增加,而观察组增加不明显;对照组疼痛感受明显高于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对照组为82%,观察组为98%。结论剖宫产患者宜麻醉后留置导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40例20~38岁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CEA)组,每组120例,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效果、低血压及术后头痛的发生率。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结果:CSEA组比CEA组麻醉起效快,镇痛肌松完全,静脉镇痛药用量少(P〈0.05),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特别是为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紧急的剖宫产提供了最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