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及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GFAP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缺氧预处理及局灶永久性脑缺血(PMCA)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预缺氧(8%O2,92%N2,3h) PMCAO不同时间(6h、1d、3d、7d)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后随缺血时间延长,GFAP表达逐渐增多,于缺血后7d达高峰。预缺氧(8%O2,92%N2,3h) PMCAO组各时间点GFAP表达进一步增强,尤其在缺血周边区明显,与缺血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可以使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并反应性增生,GFAP表达变化可能是脑缺氧耐受的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局灶脑缺血边缘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边缘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了解其坏死过程中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缺血再灌组。标本冠状面按A,B,C,D4等分切脑。采用线栓并环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单片脑组织TTC染色定位边缘区。取缺血周围区和中心区脑组织,经固定包埋,半薄切片(1μm),超薄切片。JEOL100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缺血3h既可见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变化,以细胞和核肿胀为主。再灌3h胞浆内可见肿大的线粒体和空泡变。缺血6h:细胞水肿加重。缺血6h再灌3h可见细胞肿胀破溃,染色质漏出核周,核周明显水肿。缺血12h,水肿进一步加重。缺血24h及再灌3h星形胶质细胞核破溃变形,核周明显水肿。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3h即可发生明显的结构变化,缺血中心区的星形细胞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变化逐渐加重,而边缘区细胞的损伤与缺血时间星不一致性。星形胶质细胞对缺血星高度的敏感性,可以作为判断早期缺血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边缘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了解其坏死过程中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缺血再灌组。标本冠状面按A,B,C,D4等分切脑。采用线栓并环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单片脑组织TTC染色定位边缘区。取缺血周围区和中心区脑组织,经固定包埋,半薄切片(1μm),超薄切片。JEOL100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缺血3h既可见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变化,以细胞和核肿胀为主。再灌3h胞浆内可见肿大的线粒体和空泡变。缺血6h:细胞水肿加重。缺血6h再灌3h可见细胞肿胀破溃,染色质漏出核周,核周明显水肿。缺血12h,水肿进一步加重。缺血24h及再灌3h星形胶质细胞核破溃变形,核周明显水肿。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3h即可发生明显的结构变化,缺血中心区的星形细胞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变化逐渐加重,而边缘区细胞的损伤与缺血时间呈不一致性。星形胶质细胞对缺血呈高度的敏感性,可以作为判断早期缺血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及Cyclin E的表达差异及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双光源流式细胞术检测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后1d、3d、7d、15d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Cyclin D1及Cyclin E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Cyclin D1及Cyc-lin E,Cyclin E的表达高于Cyclin D1(P0.05);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Cyclin D1的表达逐渐增加,7d及15d时高于假手术组(P0.05);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Cyclin E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Cyclin D1表达增强,提示Cyclin D1可能参与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  相似文献   

5.
吸氧预处理对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熊利泽  王曦  胡文能  张西京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0):1506-1507,F002
目的 观察吸氧预处理对大鼠大脑皮质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吸氧预处理产生的脑缺血耐受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6只,随机分为两组:吸氧预处理组和对照组各3只。吸氧预处理组大鼠吸入1000ml/L氧气,持续24h。间隔24h后经心脏多聚甲醛灌注,取脑,固定,冷冻切片机冠状切片;对照组大鼠不给予吸氧预处理,吸空气24h,余同吸氧预处理组。用免疫组化法(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在大鼠大脑皮质的表达,比较两组大鼠的表达差异。结果 吸氧预处理组大鼠各部大脑皮质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lt;0.05),包括枕皮质(t=8.32)、压后部皮质(t=6.l7)、顶皮质(t=4.76)、额皮质(t=4.93)、皮质前(t=6.17)和后肢区(t=7.48)等,细胞分布密集。胶质细胞形态亦与对照组不同:胞体肥大,突起粗而长,染色深。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内GFAP阳性细胞呈散在分布,阳性细胞的胞体小,突起细而短,染色浅淡。结论 吸氧预处理可以明显刺激大鼠大脑皮质GFAP的产生,使星形胶质细胞处于激活状态,与诱导脑缺血耐受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是脑卒中后的神经保护治疗仍然疗效不佳。 星型胶质细胞是大脑中数量最多的神经胶质细胞并且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机制参与脑缺血性损伤中的 病理过程。对星型胶质细胞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可为制定有效的神经保护治疗策 略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即早基因c-jun在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诱导脑梗死保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开颅方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通过脑梗死体积分析及病理形态学变化,观察脑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即早基因c-jun在脑缺血耐受中的表达。结果:预处理未引起脑组织神经元的病理性损伤,未经预处理的缺血组2,6和24h的脑梗死体积为(59.23±10.50),(72.35±12.30),(135.26±13.21)mm3,经预处理的脑缺血组2,6和24h脑组织梗死体积显著减小分别为(38.35±11.2),(51.25±13.46),(83.25±14.60)mm3,缺血预处理诱导了再次缺血后胶质细胞c-junmRNA及蛋白的早期表达。结论:短暂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能够诱导对脑梗死的保护作用;即早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与脑缺血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8.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GDNF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又分为假手术组、缺血0,3,6,24h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于栓塞同时大鼠脑室内分别给予GDNF和生理盐水。检测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细胞凋亡等改变。结果 GDNF组脑梗死体积比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神经元损伤明显轻于生理盐水组,特别是海马区神经元在GDNF组无明显损伤;GDNF组Cas-pase-3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少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GDN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抑制Caspase-3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次声作用后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2h/d,分别作用1,7,14,21,28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时程改变。结果130dB组从作用1d开始大鼠海马中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开始增加,14d达到高潮,21d开始下降,但仍然维持较高水平;90dB组大鼠各时间点GFAP反应均比130dB组弱。结论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可以激活海马大量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K4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方法: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再灌注1d、3d、7d、14d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手术不造成缺血状态,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CDK4的表达。结果:缺血侧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的CDK4的表达在再灌注7d、14d后表达上调,与假手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大脑皮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比较发现,神经元中的CDK4在假手术组、再灌注7d组的表达水平高于星形胶质细胞(P<0.05)。结论:脑缺血后,缺血侧皮质区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CDK4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GFAP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七氟醚预处理及局灶脑缺血(PMCA)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七氟醚预处理(2%sevoflurane,2 h)+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6 h、24 h4、8 h、72 h)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再灌注损伤后随时间延长,GFAP表达逐渐增多,于缺血后24 h达高峰。七氟醚预处理各时间点GFAP表达明显降低,尤其在缺血周边区明显,与缺血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明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反应性增生可能是七氟醚预处理的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对比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c-Ret在大鼠局造脑缺血预处理后和脑缺血后的表达。方法 实验采用c—Ret原位杂交技术,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c—Ret在成年大鼠脑皮质的表达。结果 缺血周边区可见c-RetmRNA阳性表达的神经元,MCAO 3h,缺血周边区阳性表达开始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C+MCAO组与MCAO组无差异,P〉0.05,PC+MCAO和MCAO组随时间延长,c—RetmRNA在缺血周边区表达增强,并在1d时出现高峰,随后表达减低。在6h、12h、1d时与MCAO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3d和7d IPC+MCAO组无差异性。反应产物在细胞内呈棕褐色,清晰可辨,对照组只有极少量表达。结论 c—Ret在脑缺血预处理后表达增高,可能对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局灶性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表达影响,探讨TNF—a与缺血耐受的关系及其在内源性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耐受的动物模型。选用30只SD大鼠.随机将30只大鼠分为实验组:预缺血+缺血(IP+MCAO);假手术组(SS+MCAO):假手术代替IP,余同实验组:对照组(SS+SS),每组10只。评价指标包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光镜下组织病理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比较各组TNF-a的表达变化。结果局灶性IP能够明显改善3d后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减轻组织学的损伤,下调了TNF—a的表达,IOD值实验组(8109.53±571.21)对比假手术组(10704.72±58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59,P〈0.05)。结论局灶性缺血预处理对随后的脑梗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诱导缺血耐受的产生,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下调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 2、Bax表达的影响及缺血耐受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将 6 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预缺血 再缺血组 (PC MCAO) ,假手术 缺血组 (SS MCAO) ,假手术组 (SS SS) ,观察神经功能评分、脑水含量变化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 xl、Bax表达。结果 PC MCAO组神经功能评分、水含量均明显低于SS MCAO组 ,预处理组诱导Bcl xl蛋白及抑制Bax蛋白表达。结论 脑缺血预处理可诱导脑缺血耐受 ,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凋亡调控基因Bcl xl、Bax蛋白表达变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对比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GFRα1在大鼠局造脑缺血预处理后和脑缺血后的表达。方法实验采用GFRα1原位杂交技术,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GFRα1在成年大鼠脑皮质的表达。结果缺血周边区可见GFRα1mRNA阳性表达的神经元,MCAO 3 h,缺血周边区阳性表达开始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C MCAO组与MCAO组无差异,P>0.05,PC MCAO和MCAO组随时间延长,GFRα1mRNA在缺血周边区表达增强,并在1 d时出现高峰,随后表达减低。在6 h、12 h1、d时与MCAO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3 d和7 d IPC MCAO组无差异性。反应产物在细胞内呈棕褐色,清晰可辨,对照组只有极少量表达。结论GFRα1在脑缺血预处理后表达增高,可能对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内毒素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局灶脑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内毒素预处理后急性局灶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和凋亡抑制基因Bel-2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内毒素预处理对急性局灶脑缺血损伤大鼠脑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2在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动物室完成。采用Haruo Nagasawa法制作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将48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内毒素预处理组、缺血预处理组,每组16只。内毒素预处理组大鼠在局灶脑缺血模型制备前3d,皮下注射内毒素0.05mg/kg;缺血预处理组大鼠在第一次缺血预处理再灌注3d后再次麻醉大鼠,把插线再次推进到第一次插线深度,停留60min后,将线退出;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在局灶脑缺血模型制备前3d,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L。各组大鼠在局灶脑缺血1h再灌注23h后断头取脑,红四氯氮唑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的体积;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e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无死亡,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红四氯氮唑染色显示缺血预处理组和内毒素预处理组的梗死体积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4&;#177;14.74),(71.3&;#177;10.35),(159&;#177;9.79)mm^3,P〈0.01]。②缺血预处理组和内毒素预处理组仅可见散在的凋亡细胞出现于皮质、胼胝体及基底节区。生理盐水对照组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内可见大量神经元胶质细胞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缺血预处理组和内毒素预处理组梗死灶周围的凋亡细胞数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33.5&;#177;7.45),(35.6&;#177;4.18),(57.88&;#177;0.96)个/切片,P〈0.01]。③缺血预处理组和内毒素预处理组缺血侧大脑半球Bel-2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缺血侧梗死周边区Bel-2蛋白表达也增加。但缺血预处理组和内毒素预处理组缺血侧大脑半球Bel-2阳性细胞数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加明显[(111.38&;#177;13.59),(105.88&;#177;9.99)(47.5&;#177;11.43),P〈0.01]。结论:小剂量内毒素预处理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凋亡抑制基因Bel-2蛋白的表达诱导抗凋亡,启动内源性保护机制,产生缺血耐受,从而减少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局灶性的脑缺血预处理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以及给予乐脉颗粒干预治疗后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11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外科和眼科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①预缺血组:二次线栓法建立脑缺血耐受模型,预缺血10min,3d后给予大脑中动脉完全阻塞2h,再灌注22h。②假手术组:未进行缺血预处理,而单纯暴露动脉处的解剖结构10min,余同预缺血组。⑧乐脉颗粒组:预缺血10min,给予乐脉颗粒(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香附,木香等组成)1.5g/(kg&;#183;d)灌胃,3d后给予大脑中动脉完全阻塞塞2h,再灌注22h。各组大鼠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4分,0分为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4分为不能自发行走);在再灌注22h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测定脑梗死体积;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比较各组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以评估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正常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体积:乐脉颗粒组明显小于假手术组与预缺血组[(96.84&;#177;4.99),(147.62&;#177;4.70),(114.33&;#177;7.81)mm^3,P〈0.01]。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乐脉颗粒组显著低于预缺血组(2.06&;#177;0.08,2.18&;#177;0.22,P〈0.01),两组均低于假手术组(3.18&;#177;0.16,P〈0.01)。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表达的IA值:预缺血组与乐脉颗粒组均高于假手术组(6610.83&;#177;741.43,11937.70&;#177;868.34,3500.53&;#177;143.34,P〈0.05,0.01),但乐脉颗粒组增高更为明显。④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的IA值:乐脉颗粒组高于预缺血组和假手术组(9773.58&;#177;614.77,5459.82&;#177;605.14,2666.12&;#177;359.72,P〈0.01);预缺血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①局灶性缺血预处理10min能够对3d后的SD大鼠脑再梗死提供脑保护,诱导缺血耐受的形成。②局灶性缺血预处理能够诱导缺血耐受的产生,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加减少神经元的损伤,乐脉颗粒能够增强这一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