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心电资料 女,8个月,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图示Ⅱ导,上图P波呈递行性、规律出现,P′-P′间期0.88s,心房率68次/min。R-R间期1.2s,心室率50次/min,QRS时间在正常范围。递P′与QRS波群毫无相关,表明是发生部位不同的两种交界性心律伴完全性阻滞性房室脱节。下图距上图记录仅3分钟,递行P′波消失,代之  相似文献   

2.
《心电学杂志》2007,26(3):143-143,189
本例心电图的主要特征为:R-R间期呈长短交替出现,长R-R间期(R2-R1)为0.44s,短R-R间期(R1-R2)0.36s,平均心室率为158次/min;长R-R间期前均可见一逆行P波,而短R-R间期均前未见P波,即每一个P′波后有两个QRS波群,P′-P′频率固定为75次/min。  相似文献   

3.
双重性室上速伴Ⅱ度二型传出阻滞合并右束支内文氏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4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左心衰竭.心电图(附图)见P′-P′间距长短交替,长P′-P′间距O.72s,恰是短者0.36s的2倍,房性异位节律点呈Ⅱ度二型2:1、4:3交替性传出阻滞,心房率166次/min,P′形态异常高尖并且较为规整,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呈不同程度的RBBB型,每对QRS呈IRBBB型→CRBBB型,或正常形态→  相似文献   

4.
例1女,24岁。反复心悸2天,体检无阳性体征。心电图为12导联同步记录,(附图)示长Ⅱ导联中,窦性P波规律出现,P-P间距为0.44s,心房率136次/min。R-R间距为0.84s,心室率72次/min,P-R间期不固定(0.16-0.40s),QRS波时限0.08s,系源于交  相似文献   

5.
V_1导联示P波消失,代之锯齿状“F”波,频率26次/min。QRS随R-R间歇长短交替而呈RS、Rsr′两种形态:长R-R间歇内有连续3个F波受阻,QRS呈RS型,其F-R间期0.21s;短R-R间歇内有1个F波受阻,QRS呈Rsr′型,形态略异,r′较宽钝,F-R0.30s。因F-R间期由0.21s→0.30s→F波受阻QRS脱落,有规律地改变,可肯定呈Rsr′型的QRS由F波下传,此时房室交界处呈现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即上层2:1阻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19岁,临床诊断:法乐氏四联症。心电图(附图)为常规12导联,附图 A 各导联均未见窦性 P 波,部分导联每隔1次QRS 波群后可见1个逆行 P′波(图中只列出2个 QRS 波),如Ⅰ、Ⅱ、Ⅲ、aVR、aVL、aVF 导联第1个 QRS 波群后可见逆行 P′波,R-P′间期为0.16s,QRS 波群时间为0.12s,形态相同,R-R 间期匀齐,心室率65次/min,考虑为房室交界性心律,V_1呈 rSR′型,Rv_2高2.6mV,额面 QRS 电轴+133°。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停搏,②房室交界性心律伴2∶1逆行心房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61岁。临床诊断:预激综合征(W-P-W),冠心病。心电图(ECG)示:P波消失,f波代之,R-R间距不匀齐,平均心室率10次/min。QRS 0.18s,Ⅰ导联QRS波形无明显变化,R_(avL)增高,Ⅱ、Ⅲ、aVF由Rs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2岁。因饮酒后突然感胸闷、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就诊。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心电图示:Ⅱ导联为连续记录,可见2种形态的P波,1种为直立P波,P-P间距1.60s~1.74s略不整。另1种为倒置P波,P′-P′间距1.68s~1.74s基本规整,2种P波均与QRS波无关,发生于QRS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4岁。既往有冠心病史。心前区压榨性疼痛1h而入我院就诊,图中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f”波,R-R间期绝对不等,QRS波呈2种形态,并与R-R间期有关。当R-R间期在0,40s时,室率为150次/min,QRS波形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其时限≥0.12s;R-R  相似文献   

10.
庞曰同 《心电学杂志》1994,13(3):170-170
患者男性,56岁.因阵发性心悸20余年于1991年12月10日入院.体检:BP120/83mmHg(16/11kPa).心动过速不发作时心率72次/min,发作时200次/min.血钾、钠、氯、镁均正常.胸透及超声心动图正常.未发作时心电图(附图A)示窦性心律,P-R间期0.10s,QRS宽0.14s,P-J间期0.26S,QRS起始部有δ波,V_1QRS呈RS型,其余胸导联主波向上,符合A型预激征.发作时(附图B)示QRS形态正常,R-R间距规整,心率200次/min,aVF可见  相似文献   

11.
患者性,70岁。因畏寒、发热伴胸部不适1d,于1997年7月16日入院,20:25时床边急查心电图示(见附图):各导联除提前发生之P′波外,见窦性P波规则出现,心率91次/min,P-R不固定,P-R≤0.12s,R-R相等,QRS时限0.08s,心率亦为91次/min,以aVR为例进行分析:第1、第6~11个QRS波其P-R缩短为0.08~0.11s,P波与QRS波无关呈房室分离,第2、3QRS波前P波形态呈直主或低平,为窦性P波与交接区逆行的P~-波形成的房性融合波、  相似文献   

12.
男26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肌炎心电图示:各导P′波规律出现,P′波顶峰切迹,P′—p′间隔0.44s,房率130次/min,QRS呈室上性,节律均齐,P′与QRS有固定关系,P′—R间期0.32S,呈2:1传导。室率65次/min。下条(Ⅲ)P′2、5、8、11、14、17出现于T波  相似文献   

13.
《心电学杂志》2004,23(2):127-127
常规12导联心电图示P波消失,在长R-R间期中隐约可见f波,符合心房颤动。QRS波群有正常形态、宽大畸形及介于二者之间3种形态。后者QRS波群宽窄不一,但均可见到其起始部粗钝,R-R间期绝对不等,心室率平均约200次/min,而R-R间期最短为0.24s,故最快心室率达250次/min。最长R-R间期大于最短R-R间期的2倍,以上特点符合心房颤动伴心室预激。本例心电图QRS波群宽窄不一,是由于快速的房性激动在房室旁道发生程度不等的顺向性隐匿性传导或激动经房室结正道下传并逆向性隐匿性激动旁道所致。如旁道处于相对不应期,则QRS波群介于正常与宽大畸形…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39岁。临床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图1中P波消失,代之以间距、振幅绝对均齐的锯齿状F波,F-F间无等电位线,频率为320次/分,QRS波呈室上性,房室传导比例为2∶1。测量发现F-R间期不固定,有长短两种表现:长者0·20s,出现长R-R0·44s,心室为136次/分。短者0·16s,出现短R-R0·40s,心室率为150次/分,两者交替出现,十分有规律。另外,亦可见F-R间期延长,QRS波电压变小。F-R间期缩短,QRS波电压变大。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AF)呈2∶1房室传导合并B型房室文氏阻滞致F-R及R-R间距长短交替及QRS波电交替。图1AF(2∶1)伴QRS波电交…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7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68次/分,P-R间期0.16s,V1导联呈rsR′型,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型,图中R3、6为提前出现,其前无相关P波,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为室性早搏。每个提前搏动后有一长的代偿间歇,R′-R间距为1.24s,继之出现的QRS呈rS型,时限正常;当R-R间距≤0.88s时QRS又恢复至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  相似文献   

16.
图示窦性P波按序出现,呈高尖状达0.25mV,P-P间期0.44 s(心率135次/min),P-R间期、QRS波形均在正常范围。 图中尚可见到类似P′之波形(简称P′),规律地出现。其间距0.84~1.12 s(71-53次/min),P′位于P-QRS-T任何部位均可显示,重叠于P波,P-R段、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72岁。临床诊断:克山病,完全性房室阻滞。VVI起搏。附图A:未夹有QRS波群的P-P周期比夹有QRS波群的P-P周期长0.11s,平均心房率71次/min。R-R周期基本匀齐,心室率38次/min,P与QRS无关系。QRS时间0.14s,为左束支阻滞图形,提示右室性逸搏心律,为Ⅲ°A-VB。图B:植入永久型心脏起搏器后示窦性心率83次/min,成对出现的心室起搏的QRS波群之后出现一次窦室夺获心搏形成三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69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附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A 行窦性 P 波规整,P-P 周期0.81s,频率74次/min。P-R 间期0.26s。由于左前分支阻滞(LAH),QRS 呈 rS型。B 行第7个 P 波前的 P-P 间距同 A 行。第8个 P 波突然后延0.10s,由此开始 P-P 间距呈长、短交替,差别为0.12s;P 波的频率70次/min,经过8次心搏达 C 行第4个 P 波后,频率恢复为74次/min;但 P-P 间距持续呈长、短交替。对这一现象,结合梯形图作如下解释:患者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16岁.因高热1周伴昏厥于1991年6月4日入院.临床诊断:伤寒感染并发中毒性心肌炎、阿-斯综合征.入院次日,心电图(附图上)显示:P波规则,P-P间距1.20s,房率49次/min;QRS波呈rSR’型,时限为0.12s,R-R规则,室率为100次/min,P与R无固定关系.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尚须考虑2:1窦房阻滞?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CRBBB,完全性房室分离.入院第3天,患者又突然发作阿-斯综合征,急查心电图连续记录(附图中)示P-P间距0.44—0.57s,心房率136—105次/min,QRS波呈3种形态:(1)rSR’型,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6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V_1导联示P,波呈“负、正、负”三相波,P′-P′间期0.28s,频率214次/min,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QRS形态正常,R-R间期分别为0.71s、0.64s,呈“长-短”交替出现。长R-R间期中有2个P′波受阻,下传P′-R间期为0.24s;短R-R间期中有1个P′波受阻,下传的P′-R间期为0.31s;表现为房室交接区上层5:4文氏现象,下层2:1阻滞,连续出现2个P′波受阻(见梯形图示),符合B型交替性文氏周期特点。心电图诊断: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交接区B型交替性文氏周期(上层5:4文氏现象,下层2:1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