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神农本草经》序称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与有毒无毒。”自古以来 ,各种中药书籍在论述一药物时必先标明其性味 ,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以及临床用药 ,都有实际意义。本文试就中药四气五味的内容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的分析综合 ,以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1 四 气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和温热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寒与凉 ,温与热性质基本相同 ,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温次于热 ,凉次于寒。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反应概括…  相似文献   

2.
中药“四气”定性分析法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儒飞  陈涌 《中医杂志》1991,32(5):9-11
“四气”是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古人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不同反应与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概括归纳出来的。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凡是能使人体阴气增强或偏盛,可以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  相似文献   

3.
<正> 问:分别叙述四气、五味的含义及作用. 答: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于阳证、热证.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多属于温性或热性,多具有温阳、救逆、散寒等作用,常用于阴证、寒证.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此外还有淡味,所以实际上是六味.辛味药能散、能行、能润,多用于治疗表证或气血阻滞,或肾燥的病证.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多用于治疗虚证或缓和拘急疼痛.淡味药能渗能利,多用于治疗湿邪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 ,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它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药物作用的认识 ,其中四气、五味因来自于自然界的气化 ,故以“司岁备物”(《素问·至真要大论》)之运气理论作指导。中药药性理论有关术语的英译应忠实于此事实 ,现分述如下。1四气的英译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能治热性病的药物多属寒凉性质 ,能治寒性病的药物多属温热性质。寒与凉、热与温仅是程度上的区别。故“四气”译作“fourdrug Qi” ,意为“四种药气”、“四种药性”。后缀“ …  相似文献   

5.
药物治疗是祛除病邪、清除病因,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衰的病理现象。中药也有偏性,是指以药物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这些均由于中药的药性,中医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均为它的药性。中药的气味即四气五味,四气也叫四性:寒、热、温、凉,能治疗寒证的药为热(温)药,能治热证的药为寒凉药;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味。中医认为,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是一般用于表证的药物;甘味具有补益、和中、缓急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酸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治疗虚汗、泄…  相似文献   

6.
1 掌握中药“四气”做好辨证施护 祖国医学理论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中医护理工作的关键则在于辨证施护。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掌握好药物的性能与禁忌。中药的药性主要包括寒、热、温、凉四种,古时又称“四气”,其中温与热,寒与凉分别具有它们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对人体均有不同的作用和副作用。如临床常用的清热药,其药性属寒凉,功效是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益阴、透热等作用,用于高热等,但用药过量,则易损阳气,耗损津液,脾失健运,引起腹泻及食欲不振等。温热药具有温阳救逆、发散风寒、健脾醒胃、散寒止痛及温暖中焦等性能,但该类药物辛热而燥,伤阳化火,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男性不育有其良好的治疗效果,既往医家多凭临床治验而处方用药,笔者在多年临床治验基础上,注意到对中药性味归经的认识,是取得男性不育治疗成功的关键。这一认识既符合中医中药的传统概念,又意外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药物主要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五味也是药物作用的标志,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只有认识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中的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平)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神农本草经》称:"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与有毒无毒",自古以来,各种中草药书籍论述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鉴别认识药物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而现代药学是根据其所含成分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总结出的规律,是一种研究药物性质、功能特征及规律的理论,也是中医药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广义的中药药性主要包含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狭义的药性即是寒热温凉平的属性,统称为"四气"。四气反映了药物影响机体阴阳寒热变化的作用,寒为凉之甚,热为温之极,寒与凉,温与热无本质差异,只是一个逐级划分的概念;平性具有寒热"双向适用"的特点,介于寒热两性之间。为了研究中药四气理论,  相似文献   

10.
<正>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种药  相似文献   

11.
一枕:中医诊病切脉时所用的脉枕。 二气:中医阴阳学说中的阴阳二气。 三物:中药来源主要是植物、矿物和动物。 四气:中药的药性是寒、热、温、凉,称四气。  相似文献   

12.
寒、热、温、凉为药物的“四气”(四性 ) ,是前人通过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寒凉与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临床上 ,由于疾病性质的复杂性、矛盾性 ,所以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 ,通过一定的配伍法则 ,共用药性对立的寒凉药和温热药 ,使之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性能 ,减少其副作用 ,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1 辛凉辛温合解表邪表证有风寒、风热之分 ,故解表剂有辛温与辛凉之别。然而外感初起、寒热常不十分清楚 ,很难截然划分为风寒或风热 (风温 )。且六淫之邪本有“兼并同化”的特性 ;所以临床上常多见“寒包…  相似文献   

13.
中药的性味学说是中药性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古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药物的性味.通常即指四性和五味。所谓四性、即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中药的运用主要是以四性五味来阐明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因此性味学说这部分内容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对于五味中的幸能润、苦能坚这两个问题较难理解.这也可说是学习《中药学》总论部分的难点之一.在此笔者略述己见。对于辛润苦坚之说,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指出:肾苦燥,急…  相似文献   

14.
浅议中药性味与现代药学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性味指“四性”、“五味”。“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平)四种不同的药性。中药药性的论定是通过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的总结,按现代医学观点,主要是根据其药理作用来确定。一般认为:凡能治热证的药物多属寒性或凉性,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如石膏、  相似文献   

15.
中药四性广义狭义定性定量分析设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程彬彬 《国医论坛》2001,16(2):17-19
中药寒、热、温、凉四性 ,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寒、热、温、凉”的朴素含义即是人体感觉温度的性质与强弱之不同。寒与热、温与凉是性质不同 ,而寒与凉、温与热则是程度不同。有观点认为 ,中药四性的确定 ,在《本经》之时 ,完全可能根据口尝后舌头的感觉不同而认定[1] 。我们都有服食川椒、生姜后 ,口舌、胃脘灼热 ,甚至全身感到发热的经验 ;而服食双花、薄荷、冰片等 ,口舌或全身会有清凉的感觉 ,且有的药物作用较明显 ,有的则不然。现代研究也证实 ,寒凉药与温热药对健康人或实验动物的体温机能有不同的影响。 1 978年日本桑…  相似文献   

16.
析“平不入性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析“平不入性说”孙启明江苏省启东市吕四镇板桥街21号(启东226241)自《神农本草经》序例首先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以来,药性的四气分类法至今已沿用了二千年。四气,后世又称四性,始于宋代之寇宗,在“寒、热、温、凉”四气或四性之外,本还有平性...  相似文献   

17.
吴树良 《养生月刊》2005,26(12):1072-1077
根据我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食物的食性、药物的药性均有“四气五味”之分,即寒、凉、温、热四气,酸、苦、甘、辛、咸五味。食疗,食养正是利用食物食性之气味特点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偏胜,使机体恢复健康有序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8.
“四气”实质的本质属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寒.热,温、凉四气,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其现代科学实质尚有待阐明。已经发现,中药药性之寒凉或温热涉及机体活动的许多方面,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内分泌腺如肾上腺和甲状腺的功能水平;机体代谢及Na~+K~+-ATP酶活性;寒凉药还与抗菌、抗病毒、抗癌、解热等作用有关。诚然,以上各点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任何事物总有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本质、最基本的属性、特征或特点。“四气”最本质的属性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寒、热、温、凉四气最本质的属性是对体内产热过程的影响。人体内的产热过程,主要通过交感—肾上腺系统、TRH—TSH—甲状腺激素系统  相似文献   

19.
<正> 中药的性味,是祖国医药学在中药方面的基础理论之一。它包括着中药的性质和中药的滋味两个方面,各自具有自己的作用,是两种不同的涵义,但是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这里拟分三个部分进行介绍。一、关于“性”的方面中药的“性”,古时又称为“气”。主要有四,故通称“四性”或“四气”。四性的具体内容为:寒、热、温、凉。其中寒和凉、温和热,仅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寒凉和温热则是性质上的不同。古人对于四性的认识,主要根据长期医疗实践,从药物作用于肌体所发生的反应而归纳总结出来的。例如:附子、肉桂能使寒性病症得以治愈,因此就了解到它们具有温热的药性;黄连、黄芩能使热性病症得以消除,因此就得出了它们是寒凉药性的结论。一般来说,凡是性属寒  相似文献   

20.
中药“气味”基本内容学习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药“药性”是自古以来中医赖以处方用药的理论基础,中药“气味”是中药“药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气味和它的主治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主治内容或者是药物作用的一个提纲挈领性的原则概念。懂得了它,无论是在医家临床用药或是在本草学习方面,就可比较有规律地去掌握中药的性质,学习就比较方便。因此中药气味在本草学领域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神农本草经名例谓:“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王海藏云,“药味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涼,气也,味则五,气则四。”都是说本草上最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