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纤酶溶栓治疗性脑梗塞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急性脑梗塞患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降纤酶、右旋糖苷合并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评定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80%,疗效比较P<0.05,有显性差异。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性差异(0.01<P<0.05)。  相似文献   

2.
侯国庆  黄文栋 《广东医学》1997,18(11):748-749
为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治愈及好转率,降低致残率,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疗法,对4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观察,并与单纯传统治疗组对照,发现ILLLI组基本治愈及显效率为60%,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45%),P<0.05,ILLLI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液粘稠度、血球压积、血胆固醇等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提示ILLLI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谭斌 《大家健康》2016,(5):305-306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脑梗塞的常用药物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急性期脑梗塞患者14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在血脂下降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1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对于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的方式治疗效果显著,且较为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弱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辅助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68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使用抗生素与中药,32例)及ILLLI组(常规治疗+ILLLI治疗,36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盆腔B超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盆腔B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ILLLI组较常规组改善更显著,且ILLLI组治愈率为83.33%,常规组为56.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ILLLI对盆腔炎性包块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急性脑梗死患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患采用葛根素400mg,对照组20例患采用丹参注射液10ml,14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检查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73.3%,对照组40%,两组总显效率有显差异(P<0.001),血液流变学在观察组病例治疗前后变化有显差异(P<001), 而对照组则有不同差异(P<05,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对脑死患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微创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有效率治疗组86.以%,对照组52.50%,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显效率治疗组52.63%,对照组30.0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生存患者中日常生活能力及意识恢复时间,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17.14%,对照组44.12%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用内科保守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显著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10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银杏达莫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扎格雷静滴定进行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病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冠心病对脑梗病人预后影响。方法:比较脑梗塞并存慢性冠心病520例(冠心组)与非并存慢性冠心病脑梗塞119例(对照组)死亡率的显差异,分析影响脑梗塞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组总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非心源性死亡率为:10.6%、2.7%、7.3%;对照组为5.0%、1.7%、2.5%(P值均<0.05);不明原因死亡率二组比较(0.8%/0.8%)无区别。影响死亡率的多因素分析:性别、年龄每增加10岁、基线状态下的收缩压、吸烟、糖尿病、慢性冠心病与脑梗塞病人死亡率均显相关(P<0.05)。慢性冠心病、年龄、高血压同为影响脑梗塞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并存慢性冠心病的脑梗塞死亡率增加,慢性冠心病是脑梗塞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0例,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NIHSS 与Barthel 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可以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姚鹏 《大家健康》2014,(9):182-183
目的:分析研究胃上部癌采取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胃上部癌的病人100例,采取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近端胃部切除手术给予治疗,实验组对病人采取全胃切除手术给予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临床手术以后7天体质量下降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全部高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其1年和3年生存率为92%和64%;对照组其1年和3年生存率为94%和62%,两组病人远期生存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上部癌采取全胃切除术和近端切除手术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是全胃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82例例脑梗塞患者。发现其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轻型及中型者有明显康复效果,而对重型者效果不明显;同时观察了50例脑梗塞患有后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ILILLI可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相对粘度、红细胞压积,提高椎动脉血流量及颈内动脉血流峰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PSS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同期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给予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等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同对照组用药一致的基础上,每天缓慢静滴PSS注射液50~100mg,14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胆固醇、甘油三脂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PSS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逄涛 《河南医学研究》2002,11(4):336-337
目的 :探讨小量脑出血的早期诊断 ,防止误诊。方法 :对 42例被误诊的大脑半球小量 (≤ 10m1)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形式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并与同期住院的脑出血 (>10m1)和脑梗死患者作对照。结果 :本组患者误诊原因主要为非重要功能区部位出血、颅内压增高症状少、肢体功能障碍轻、临床表现不典型。在头痛、呕吐、颈抵抗、意识障碍及双侧巴氏征阳性方面与脑出血组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而与脑梗死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在既往无卒中史 ,活动时起病及发病时血压高等方面与脑出血组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与脑梗死组比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结论 :小量脑出血早期不易诊断 ,CT检查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多因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衢州市第三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52例,按照性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男性患者,实验组为女性患者。2组患者得知病情后(1、3个月)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程度心理状态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并对部分影响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性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影响参考对患者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 结果 在患者得知病情1个月后和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SDS评分为(81.86±4.45)分;对照组SDS评分为(58.48±4.38)分,数据显示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较男性更重,2组患者统计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梗死患者抑郁发病状况调查发现,患者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年龄外,经济来源、文化程度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障碍。对脑梗死患者抑郁发病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业余爱好、睡眠质量、体育锻炼、社会支持为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主要因素(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女性患者发生抑郁的几率比男性大,且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业余爱好、睡眠质量、体育锻炼、社会支持为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64-116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天;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2次/天,连用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和凝血功能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进展率和出血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进展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2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检查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干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梗死后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Hcy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住院脑梗死病人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每天3次,每次500 mg.于病人治疗前(入院次日)和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检测2组病人Hcy水平,并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Barthel指数(BI)评价病人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对照组Hcy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2组病人治疗前的MMSE和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的BI评分则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而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的MMSE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BI和治疗6个月后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降低Hcy水平有助于改善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山区农民高血脂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选择146例山区农民脑梗塞病例,69例城区或干部脑梗塞病例及148例健康者作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组山区居民、干部或城区居民血清TC、TG和LDL—C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高血脂(TC、TG)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与对照组的高血脂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区农村居民脑梗塞与高血脂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病人肌力、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脑梗死偏瘫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肌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2组病人干预前肌力、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肌力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病人各指标的改善均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干预前的总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干预后的治疗依从率均上升,且观察组病人的总依从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1).2组病人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1),且观察组病人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 :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偏瘫病人的肌力、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豁痰祛瘀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豁痰祛瘀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8例,有效21例,元效5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祛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可起到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脑部供血,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