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9(6):409-409
在过去 15年内 ,大多数艾滋病病毒 (HIV)疫苗的研制和评估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的。早期的HIV候选疫苗用的是西方国家流行的HIV 1B亚型毒株制备的 ,而大多数上人体的临床试验则在美国和欧洲进行。从全球来说 ,至今第Ⅰ和第Ⅱ阶段的试验 (检测疫苗是否安全和有效 )已超过 80次 ,但是只有一种产品———双价、重组 gp12 0疫苗(AIDSVAX ,VaxGen ;Brisbane,CA ,USA)达到在北美、荷兰和泰国作大范围的第Ⅲ阶段疫苗效果的测试。亚单位的rgp12 0产品 ,正如AIDSVAX产品一样 ,是第一代的HIV疫苗。设计这些疫苗是为了诱导产生HIV特…  相似文献   

2.
钩虫流行现状及疫苗研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钩虫仍是目前流行广泛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肠道寄生线虫 ,主要流行于雨量充沛的热带和亚热带发展中国家。钩虫感染也是流行区人群缺铁性贫血及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最近估计 ,全球约有 13亿人群感染钩虫 ,其中 96 0 0万感染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 [1 ] 。解放以来 ,随着大规模开展防治工作 ,一些危害特别严重的寄生虫病如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和丝虫病等已得到基本控制 ,但包括钩虫在内的肠道寄生虫感染仍广泛流行。据 1988~ 1992年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显示 ,全国约有 1.94亿人感染钩虫 ,平均感染率为 17.2 % [2 ] 。钩虫病…  相似文献   

3.
表位疫苗:疫苗研制新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通过接种疫苗已控制了许多重大感染性疾病并且消灭了天花 ,这是有史以来 ,人类征服疾病最为辉煌的成绩。传统疫苗是将病原体灭活或减毒而制成的 ,但存在生物危害性和遗传变异致使原疫苗效力丧失等问题。表位疫苗 (epitopevaccine)是用抗原表位制备的疫苗 ,包括合成肽疫苗 (syntheticpeptidevaccine)、重组表位疫苗 (recombinantepitope basedvaccine)及表位核酸疫苗 (epitopeDNAvaccine ,minigenes/epigenes) ,是目前研制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疫苗的方向。1 表位疫苗研制的理论基础表位 (epitope)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  相似文献   

4.
5.
弓形虫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弓形虫于1908年由Nicolle和Manceaux发现[1],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寄生原虫,能引起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该病的人群感染率极为普遍,估计全世界至少有1/3的人感染弓形虫,成年人大多为隐性感染,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病原体,在某些情况下可引起广泛的临床症状,如弓形虫性脑炎、弓形虫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弓形虫性腹膜炎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孕妇感染弓形虫后,虫体可穿越胎盘屏障传入胎儿,影响其发育,严重者导致畸胎、死胎,存活者也常有畸形及智力发育不全等严重后遗症,同时,可使孕妇出现流产、早产…  相似文献   

6.
研制血吸虫病疫苗的不同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简要介绍了几种研制血吸虫病疫苗的不同途径。  相似文献   

7.
核酸疫苗—寄生虫疫苗的新希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近迅速发展起来的核酸疫苗为正面临困境的寄生虫疫苗尤其是疟疾,血吸虫疫苗的研制带来了新的希望。核酸疫苗既具有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又具有减毒活疫苗诱导全方位免疫应签的高效的持久性。本文对核酸疫苗的研究动态,作用机制及前景,特别是抗寄生虫感染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9.
人体寄生虫疫苗的研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介绍疟疾,利什曼病和血吸虫病的疫苗的研制概况。  相似文献   

10.
据医学空间网1月5日报道,中国自主研制的SARS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已经顺利完成,三十六位受试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二十四位接种疫苗的受试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11.
黄磊  周先志 《传染病信息》2005,18(3):120-12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mme,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以前未知的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CoV)。目前,我国已将其列人乙类传染病。现就SARS的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炭疽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陈菊梅 《传染病信息》2001,14(4):153-155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牛、羊、骆驼、骡等草食动物是其主要传染源。当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等会感染炭疽杆菌。以下就炭疽病原、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1 病原学炭疽杆菌是一种G~+杆菌,长1.2~10μm,宽  相似文献   

13.
抗真菌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厚敏  李若瑜 《传染病信息》2005,18(3):124-125,128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先进诊疗技术如器官移植等的推广,AIDS的流行,以及肿瘤放化疗的影响,严重真菌感染无论是在发生频率还是在致病菌种方面都在不断增加。与此相对应,临床所应用的抗真菌药物种类少,不良反应大,而且多数仅具抑菌作用,难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一代高效、广谱、低毒的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楼敏 《传染病信息》2005,18(4):168-169
军团病是近20年新发生的感染性疾病,最早于1976年在美国一次退伍军人集会中发生,此后在世界各国均有病例报告。2000—2002年欧洲共报道10322例军团菌感染患者,其中189起系医院内感染。我国于1982年首次从1例肺炎患者中分离到嗜肺军团菌目。目前军团菌属已分离出42种,64个血清型,其中至少有19种与人类军团病相关,但与人类疾病关系最密切的是嗜肺军团菌,共有15个血清型,我国分离的嗜肺军团菌以1、5、6、8、10血清型为主,此外有米克戴德军团菌和高曼军团菌。军团菌广泛存在于水和土壤等环境中,污染的水和土壤以气溶胶形式被人体吸入可能是军团菌感染的主要途径,军团菌也可在医院、宾馆等单位的供水系统、温泉水、空调的冷却塔等检出,并可能是引起暴发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01年荷兰学者van den Hoogen等[1]发现一种新的呼吸道病毒,并暂时命名为人偏肺病毒(human matapneumo virus,hMPV).随后5年里世界各地学者相继投入到这种呼吸道病毒的研究中,不断发现新的呼吸道病毒,如2003年发现SARS-CoV,2004年发现CoV-NL63,2005年发现CoV-HKU1,但仍有许多问题围绕着hMPV有待明了,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雅娟  庄辉 《传染病信息》2005,18(4):163-164,176
近年来,各国学者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其亚型的研究十分关注。HBV基因型不仅能反映核酸变异程度和病毒种系发生关系,而且与感染者的临床表现、预后及疗效有关。目前,根据HBV全基因组序列差异≥8%,或S基因序列≥4%,将HBV分为A、B、C、D、E、F、G、H等8个基因型,但基因型H是否是独立于F的一个新基因型,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各基因型之间还存在混合感染,如B与C、C与D混合感染等∞。有人认为,混合感染可能与重叠感染或基因型之间的同源重组或部分转换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除研究HBV基因型外,对HBV基因亚型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A基因型可进一步分为Aa和Ae亚型0;B型可分为B1(Bi)、B2(Ba)、B3和B4亚型N;C型可分为c1、c2、c3和c4亚型;D型可分为D1、D2、D3和D4亚型,F型可分为F1和F2亚型等(见表1)。  相似文献   

17.
莱姆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莱姆病是一种新发的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是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rugdorferi)。人被携带病原体的蜱叮咬而感染,可引起皮肤、神经、心脏和关节等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严重者造成终生残疾,甚至死亡。在我国,自1986年首次报道发现莱姆病以来,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至少在27个省(市、自治区)的人群存在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病原学证实其中18个省(市、自治区)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9种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牛、羊、狗、野兔和8种野鼠有自然感染。  相似文献   

18.
病毒是急性胃肠炎,又称急性腹泻(acute gastroenteritisdiarrhea)的重要病因。腹泻病位居3大传染病死亡原因之一,以及婴幼儿死亡的2大病因之一[1],已构成了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一大问题。胃肠炎病毒(gastroenteritisvirus)在过去的30年中被认为是主要的病原体,包括: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9.
蛋白粒子病是由新型蛋白感染因子引起的人和动物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又称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s ) .  相似文献   

20.
人巨细胞病毒疫苗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丹  方峰 《传染病信息》2006,19(3):124-127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的线状双链DNA病毒,HCMV感染在全世界普遍存在,我国人群的感染率高达86%~96%[1]。虽然大多数人呈亚临床型感染或潜伏感染,但先天性感染可导致胎儿畸形、智力障碍和感觉神经性耳聋等严重后遗症;器官移植、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